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嘿,我算知道你小子了!”一天徐清从战场上下来,被程咬金又一脸坏笑将徐清拎了起来。
“程将军,你能不能给小子一点面子啊,这可是大庭广众啊,我手下的兵看着呢!”
“好,那我拎着你去别处!”于是程咬金就当着众人的面把黑脸徐清拎走了。倒也没去其他不可描述的角落,不如徐清还正要担心谷道了。
“徐小子,今天我在你这吃饭!你有面子吧?”
“程将军吃饭,小子我感到光荣无比!”徐清奉承着,心里骂程咬金,拿出一小袋炒米,这东西可不多了,徐清自己也要省着些吃呢!
“这是什么?闻着怪香的来,让我放块鹿肉。”程咬金悄悄从怀里拿出一包东西,然后撕了一小块下来放到锅里。
徐清听到鹿肉两个字,眼睛都亮了,上辈子可是鹿都没见过,鹿肉也只是在里面见过,不曾吃过啊。米粥煮熟,徐清正打算要尝一尝鹿肉,却被程咬金拦住了:“鹿肉是我的,你喝汤!”
不用说,最终程咬金不仅鹿肉全吃了,粥和汤也没给徐清留,徐清最后还得饿着肚子给程咬金将什么是炒米。不过程咬金最后给徐清留下了一大包鹿肉,说是让徐清吃壮点,这让徐清开心不少。
日子就这样过吧,徐清想,反正这场仗是胜了。过了几天,给徐清封赏旨也到了军营。
第33章 大战刘黑闼()
徐清送粮到安阳,由于破敌立了战功,又进献了马蹄铁、炒米之物,李世民一封奏折送到长安,然后圣旨飞速传下来,徐清就被封为了正六品四转骁骑尉,这是勋爵,不是宣节校尉那种勋名散官,只有一个名号和一点点土地,还要特赐。
勋爵不仅有一大片地和钱财的赏赐,有月俸,家里的田不要上税,佃户不服役,还可以荫及子孙,算得上真正的贵族阶级。
另外,徐清散官的官阶也升了,变成了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还被李世民补了一个军里的实缺,正六品的牙门将,说白了其实是一个守大门的,不过徐清咧嘴一笑,他在山东折冲府也守过门呢,算得上有经验。至于具体的钱财土地,还有简阳马金等人的封赏,都要在大战之后再定。
总之,现在的徐清如果去参加宴会,唱名的人应该这样喊:骁骑尉振威校尉门牙将军徐清徐大人。
徐清虽然是守大门的,好歹也是将领了,每次参战基本上要参加,只不过依着徐清的性子,没有一次主动上过前线。防守的时候就带着手下人远远躲在后面守着军营大门,进攻的时候就跟在大部队后面摇旗呐喊,偶尔捞点俘虏啥的,混点散功。每次结束战斗,徐清这小子就守着一堆战场上捞来上好的盔甲、马槊、马匹,乐的最欢,将官抢的东西可不要交公。
李世民也没让大发战争财的徐清失望,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一场场胜利接踵而至。
二月,刘黑闼还攻洺水城,至列人被唐将秦叔宝击退。十七日,李世民收复邢州,二十四日,李艺率军夺回定、栾、廉、赵四州,抓获刘黑闼尚书刘希道。
李世民军队会合于洺州,准备下一步,只是这里遇到了一点点挫折。
当时刘黑闼急攻洺水城,该城四面环水,水深三、四丈,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两甬道准备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因刘黑闼军顽强阻击不能进。眼看甬道即将修成,洺水城危在旦夕,李世民登上城南高坟,用旗语令王君廓突围,同时命勇将行军总管罗士信进城,代其坚守城池。
刘黑闼军在甬道修成后,连续8昼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军无法增援,洺水城陷落,罗士信被杀。随后李世民率军夺回洺水城。
到了三月,李世民和李艺在洺水以南扎营,并分兵驻洺水以北。刘黑闼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战,以挫其锋,同时另遣奇兵断其粮道,冀、贝、沧、瀛等州的水陆运粮舟、车,皆被唐军沉焚。
徐清也在这场战斗中身影频频出现,烧粮嘛,自然会有好东西,不过这次徐清失望了,刘黑闼的军队现在粮食居然只剩下了一些麸皮。好像历史上那个袁术,贸然称帝在享受了极乐之后,竟然到最后只能吃麸皮,悲惨死去。
双方相持两个多月,李世民料刘黑闼粮草已尽,必来决战,于是命人在洺水上游筑堰截断河水。刘黑闼果然率南渡洺水,逼近唐营列阵。李世民先遣轻骑出战,继而亲率精骑击破刘黑闼马军,乘胜以马践踏其步兵。
刘黑闼率军拚死抵抗,战斗从中午持续到黄昏。这时,守吏决堰,河水疾速冲下,水深丈余,刘黑闼军大溃,万余人被杀,数千人淹死,刘黑闼和范愿于是率骑兵逃入突厥。
刘黑闼一败走,河北之战算是定了,自此,整个河北除了一些小势力,就基本算被收复了。这几个月的大战,徐清基本只算是跑龙套的,不必细说。李世民在清扫残余势力的时候,让一些受伤的人,年级大了的府兵先回乡带赏,而徐清也由于身体有伤被先遣返回乡了。
咦?徐清有伤,他不是不上前线么?说来也算倒霉,大战之时,徐清远远的在阵后瞅着,估摸着战场形势,好到敌军溃败之时赶紧上去抢东西。本来是闷声发大财的好事,可不该徐清太过贪心。他看到敌方一员大将一身盔甲,远在徐清这里看着也是银光闪闪,竟是纯银的盔甲。
在那位大将被打倒之后,徐清乐呵呵的跑过去“处理后事”,可没想到那大将回光返照,竟是拿了一把断刀砍向徐清,徐清哪里是对手,几番抵挡之后,被砍伤了一点,手下人一齐过来相救,才没让那大将伤到徐清要害,徐清也就差不多用命冒险换一副纯银的盔甲。
被这样一吓,徐清就再也没敢这样去“捞货”了,一直养伤到刘黑闼大败。其实也没什么伤,养了几天就好了,当然这也多亏徐清处理得当,没感染。
如今的徐清盆满钵满,名利双收,升了官也发了财。走在回乡的路上,作为一名光荣的受过伤的将军,到处讲着他如何身先士卒啊,如何奋勇杀敌啊,如何以一对三云云。谁说不是,就把那道伤疤露出来给人看,说不是那位也就被震惊了,连忙道歉。
吹了一路的牛,徐清走到河南地界,但是心里一计较,没有回洛南,而是带着一马车好东西,直奔洛阳而去。军营四个月下来,虽不至于母猪赛貂蝉,但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荀雪儿那小妮子,那身段,那俏脸,啧啧啧。
他给荀雪儿的盘缠虽多,足够半年之用,但毕竟是一介女流,带着一个小屁孩,三四个月下来,最怕出点意外。而且上官仪那家伙,也只是个文人,要他骂人还好,分分钟八百字以上不带脏,可要他保护人嘛,就另说了。当然还有徐某人怕上官仪近水楼台,那啥那啥不可描述的那啥了。
急赶之下,三天不到,徐清一行六个人就到达了洛阳。另外的五个人是上面给他派的护卫,毕竟是将军嘛,也算重要人物了。越靠近洛阳,徐清的心跳得越快。到了洛阳,徐清反而静下来了,找了客栈住下。
静夜悄悄,徐清难眠,独自思量,现在六月多了,再过一个月,就到唐朝一年了吧?
似乎,混的还不错?
第34章 再见上官仪()
老一辈的中国人仿佛都有赶早的习惯,什么都要赶早。洛阳的早市也特别的热闹。徐清也趁早来到热闹地方打听上官仪:
“这位大爷,你知道上官仪吗?”
“么子,官衣?那可不能乱穿哩!”
“大娘,我问个事儿,您认得上官仪吗?”
“上官?县令姓舞倒是没见过”
“小孩儿,你过来,那你听说过一个叫上官仪的人吗?”
“没没见过”
徐清在早市上穿梭,逮着人就问上官仪,没想到上官仪这家伙名声如此不显。放过小孩之后,徐清看着人来人往彻底迷茫了,大海捞针啊。
“将军,我有一个办法”一个憨厚大兵汉子说道,这兵汉是徐清的护卫,叫牛吃草。
“牛吃草,你别现眼了,你能有啥办法”另外一个护卫说道。
“哼,我还真有”牛吃草撇撇嘴继续向徐清说道:“将军,你说那位上官大人是个才子文人,不如去青楼问问?”
“青楼?”徐清一拍脑袋,对啊,看来是急得变蠢了,青楼可是一个最为附庸风雅的地方,那些才子出名大多也从这里开始。徐清感激地看了一眼牛吃草。牛吃草却误会了徐清的眼神,闹了个大红脸,忙说自己是听说的,从来没去过那地方。
护卫里没人说自己去过那地方,于是徐清就开始打听青楼在什么地方,惹得路人纷纷侧目,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徐清就郁闷了,现在的青楼不是合法的么,装什么不懂?
其实徐清不知道,在唐朝,一但被入了贱籍,就几乎终生无法改变了,除非救个把皇帝那种功劳,才能幸免。而且后代妻子,也自动充入贱籍,真正的生男世世为奴,生女代代为娼。所以百姓大多数排斥入了贱籍的人,以为晦气不祥。
终于遇到一个不怕晦气的,打听到了那啥一条街,徐清又带着人沿街一个个门面问。不过到了那条街,徐清的护卫倒是一个个拉都拉不动了。艰难的问了几个地方,知道上官仪这家伙从来不进青楼,但是他的那些诗是传遍了青楼。一旦有了新诗,青楼的人就会差人去买,所以问了几个地方之后徐清也就知道了上官仪的住处。
洛阳作为名胜古都,隋炀帝又定其为东都,其繁华巨大是很有一番的。徐清一路问到底,终于找到了上官仪的住处,到了门前,只听见好像在开诗酒会:
“一片两片三片叶”
“四片五片六片叶”
“七片八片九片叶”
“细细数来有十片”
“哈哈哈,好诗好诗啊,当浮一大白”
“我们一起做的诗就是好啊,赶紧写下来”
“上官兄,怎么不说话?”
“游韶今天没写出一句诗,要罚要罚”
“唉,我在想一个人啊,她妻子还托付与我了,半年没相见,怕是”上官仪声音悲切:“要说写诗,这个人是我见过的之中最好的。”
就在此时,徐清敲响了大门,“笃笃笃”
“谁啊,今日不见外客”一个陌生的人答道。
“上官,故人相见啊”徐清喊道。
“谁啊,这么称呼游韶,游韶你认识?”说话的人看着上官仪,只见上官仪,嘴唇微微颤抖,眼睛也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上官是徐清对上官仪的特有称呼,只有上官仪自己知道,上官仪收起激动的神情对在场的人说道:
“来人就是我说的那位诗才绝高的人!诸位,今日的诗酒会怕是要结束了。”说完话,上官仪开了大门。
“初六兄,别来无恙?”上官仪施了一礼。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徐清也说道,他看到上官仪长高了一些,脸上稚气消而英气增,像是个男子汉了。
基友相见,别是激动,无视了院子里的其他人。
“游韶,不介绍一下吗?”一个蓝锦缎的男子说道。
“哦哦哦,对对对,初六快进来,咦?这些是你朋友吗?也一起进来吧。”上官仪把徐清和徐清的护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