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兵士呈上信,大奎接过来从信封里抽出信笺展开看了一眼便对兵士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兵士领命告退。
大奎将信交给贾三道:“玩也玩够了,都进屋吧。”众人领命进了房间在桌边围坐了。
大奎对贾三道:“给大家念念信上写的什么。”贾三情知大奎不识字也不说破,随即展开信签念道:“张将军台鉴:我军已于汴梁城三百里外扎营,元帅知你等已入汴梁,即定于本年四月底攻城。攻城之时定于西门,并以火箭为号,勿望谨慎从事为盼,末将杨永怀禀告。”
大奎听完信上内容不由有些挠头,便转头问贾三道:“元帅为何不即刻攻城?”贾三道:“我等二百余人虽分路进城,但一旦攻城势必引起怀疑,我等潜身汴梁越久则越安全。”大奎不禁又问道:“如今距四月尚有一月有余,总不能干等吧?”贾三笑道:“大哥如要觉得闷,可以泡在桶里湿等”屋里顿时一片笑声,倒也其乐融融。
就这样,众人平时处斗室蜗居却也只能练武消遣。不到半月,汴梁便风声鹤唳四门紧闭。既然约定于四月底动手,大家也不是很急,但对于城内的情况也是每日派人打探。
四月下旬,大奎众人便早早安排准备。相约一旦接到城外信号,大奎便与贾三带精兵一百五十人强攻西门。其余校尉便各带十人到城中四处放火,借此引起骚乱。
大奎仰望夜空,只见月色如水,云淡风轻。将要大战,身边红云却是略显烦躁,不住的原地踏步打着响鼻。一百五十名精兵齐聚大奎身后,个个刀枪雪亮皮甲在身。客栈老板早已被控制,五花大绑用抹布堵了口扔在房里。大奎众人只要打开西门,拿下汴梁便是探囊取物一般。
贾三一身利落手持单刀,站在客栈屋顶,两眼紧紧盯着西门方向。眼下已交二更,算算城外也该发信号了。贾三久经阵仗,虽是心急脸上却是平淡如水。
突然西门城外升起一抹焰火,升到极处突然化作点点星光洒落。贾三一见,转头向着客栈院里一声唿哨。大奎厉喝一声:“上马”说罢带头翻身上马,一旁士卒递过镔铁乌龙枪,大奎只手接过,双脚一磕马腹红云向前直窜而出。大奎身后五十骑兵紧紧跟随,其后是一百步卒跟着冲出了客栈。
大奎一马当先直奔西门,远远见到一队约百人的巡城元兵迎面而来,带队的却是个骑马的校尉。大奎也不搭话,策马迎头冲了上去。
此刻已是二更,城内街上早无行人,万家灯火已熄。这带兵的元兵校尉远远见到一骑奔来,其身后尚有影影绰绰看不清多少人,心下不由疑惑:‘今夜当值怎么换岗这般早?’这个念头还未打消,借着月色已看清来人模样:一身紫金甲身罩虎纹赤红披风,头裹红巾胯下赤红战马,手提铁枪。
“红巾乱党”这元兵校尉一声惊喝间,大奎已策马冲到身前一声厉喝:“纳命来”铁枪带着虎虎风声拦腰扫到。‘啪’一声闷响,直接将这元兵校尉扫下马去。大奎一招得手毫不停留,策马冲进元兵队伍中。持枪抖手刺出点点寒芒,数名元兵手捂咽喉扑倒在地,其余元兵惊骇欲死不由一阵大乱。
大奎不敢耽搁,策马直奔西门而去,身后恰好红巾骑兵赶到,又是一番砍瓜切菜般的屠戳,这时元兵方才醒悟却为时已晚。不消片刻这一百元兵死的死伤的伤仅剩三五人却哪里还敢恋战?发一声喊纷纷四散逃命。
西门在望,大奎远远看到守门的元兵仅有十余人,嘴边不由带起一抹冷笑。
大奎冲到城门前十余丈时,这十余元兵正围在一起闲谈,一名元兵听到马蹄急劲不由转头来看。这一看直惊出一身白毛汗,怪叫一声爬起来便跑。其与元兵尚在疑惑,也转头来观看。不想大奎已冲到身前闯进人堆。
‘嘭’一声闷响,两名元兵口喷鲜血被撞飞出去。大奎在马上挥枪一记横扫,耳边只闻‘噗噗噗噗’接连的枪头刃口入肉的声音,数名元兵连人带甲被划得血溅七步倒毙于地。大奎舞个枪花待要再杀,其与元兵“妈呀。”一声乱叫便四散奔逃。
待到五十名骑兵赶到,城门前除了大奎已经空无一人。这时城上有元兵探出头来:“干什么的?”大奎抬头扬手飞出一石,飞石带着厉啸正击在那城上元兵咽喉。那元兵不及惨叫咽喉中石,翻身摔下城来。大奎迎空一摆铁枪喝道:“开城门”
:
第二十一章:奇袭汴梁()
汴梁西门‘吱呀呀’连声响处,已被十余名红巾士卒打开。 贾三带着一百兵卒冲上城防梯,去夺城门楼。
转瞬城上铜锣急响,喊杀声一片。大奎充耳不闻,只是带着五十名骑兵守在城门前。城上元兵的抵抗只维持了片刻便销声匿迹,贾三带人在城上放了吊桥,接着手里高高举了火把连连晃动。目光极处,一大片黑影蜂拥而来,一时间蹄声阵阵气势夺人。
当先入城的是杨永怀及冯彪,其身后紧跟五千精骑兵。大奎扬声下令:“冯彪速带两千人马去夺城守府,但有反抗者杀无赦”“末将得令”冯彪在马上一摆金刀喝道:“红巾儿郎,跟我冲”说罢当先直奔城中,身后马蹄急劲紧跟两千红巾骑兵。
大奎随即道:“杨永怀将军速带两千人马去夺南门,不得有误”“末将得令。”杨永怀一声令下带着两千人马奔南门而去。
大奎身后尚有一千骑兵,只要死死守住城门,等后续大队人马到来便可一举拿下汴梁城。只因若是大队人马提前到来必然声势浩大引起汴梁元军提防,刘福通命杨永怀及冯彪带着五千骑兵当先赶到占领城门,自己亲率七万大军随后赶来。
西门如此大的动静,已经让汴梁变为沸城。只听见满城街道上铜锣急响,应该是那些逃散的元兵跑去报了信。
大奎冷冷看着长街远处奔来的大队元兵,人数足有数千人。夜色撩人下,却是刀枪闪光杀声震天。大奎一摆铁枪指向迎面冲来的元兵:“跟我冲”说罢当先策马前冲直奔敌群。身后一千骑兵也纷纷策马,速度由慢变快,最后竟是仿若雨落震鼓蹄声如雷。
大奎离那数千元兵已经越来越近,敌兵中有两员大将格外醒目。大奎催马直奔那马上的元军将领而去,红云奔势如电,大奎身若赤虹。转瞬冲进敌群,随之铁枪一记横扫带起一片惨呼。
身后一千骑兵转瞬杀到,枪刺马踏硬生生扎进敌群。大奎纵马向前,手上铁枪使得泼风一般,敌群中两名元将见到,各挺兵器直奔大奎杀来。身边人山人海,大奎正愁如何靠近这两名元将,不想竟自己送上门来大奎心下暗喜,只要将这两员大将毙于马下,元兵自无战心。想到这里大奎又向前杀出数丈,身周元兵死伤掺重。
两名元将转眼已到近前,各持兵器杀向大奎。大奎的绝技泼疯挡,便是五六人围着也能抵挡,可况区区两人?‘当当’两声大响,两名元将兵器被格开,心中不由已是大惊。二人连逃跑的念头还没想起,大奎已挺枪向左边的一名元将。
那元将忙横起兵器招架,哪成想大奎的突刺生猛非常,这元将倒是挡到了大奎的铁枪,就是没挡开‘噗’的一声,心口一凉。这元将心口已被大奎一枪刺个对穿。要知道,古时战将的甲胄是带护心镜的,护心镜虽为铜铸但也坚固非常。大奎一枪竟能将这元将刺个对穿该是何等的神力?
另一元将见状大惊,连忙拨马掉头向来路逃窜。刚刚两人合击大奎,被大奎挡回,此刻这元将两臂还震得发麻,却如何还敢恋战?
大奎抖手拔出铁枪,对面的元将这才翻身落马,大奎见另一名元将拨马要跑,厉喝一声:“休走”说罢一磕马腹,红云猛窜而出。大奎一招击杀一名元将,众元兵早惊破了胆,一见大奎前冲便纷纷让路。大奎转瞬赶到那元将身后,抡起铁枪便砸。
元将马前的元兵人善人好,却哪里冲的过去。觉得身后有异不敢稍怠,竟翻身滚下马去。大奎一枪下来竟砸到马背上,耳边只听‘啪’一声闷响,那元将的坐骑一声悲嘶便倒毙于地。大奎纵马向前正要结果那名元将,身后却传来一片喊杀声。
大奎诧异的回头一看,不由大惊失色。城门方向不知何时已有数千元兵包抄了过来,大奎见状拨转马头大喝一声:“杀回去”
一声喝毕,大奎身先士卒纵马向前急冲。身周元兵早吓破胆了,哪里还敢拦阻。红巾兵马见到主将回头也纷纷拨转马头,紧跟其后向城门方向冲杀过去。大奎心里暗暗着急,一旦被元兵再次抢回城门,那么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远远看到城头上刀光闪烁,贾三带的一百步卒应该也与元兵交了手。大奎不敢耽搁,眼望元兵中当先一员大将便直冲过去。如今的大奎但凡作战都有一条原则,那便是擒贼擒王。只要是敌方大将被他瞄上,基本就是判了死刑,自从亳州大战以来大奎还从未遇到过一合之将。而擒贼擒王的这个原则最大的好处便是拿下敌首,敌方兵卒便是群龙无首一片散沙
转眼间,大奎已经冲到敌军十余丈处,只听到那元将正吆喝道:“弓箭手……。”大奎哪里会给他放箭的机会,连连抖手抛石之下,对面一片惨叫。元将虽是身着铁甲,但兵卒却是皮甲,尤其事出仓促许多元兵竟是连头盔都没带。大奎一路疾驰一边飞石而出,转瞬冲到那元将跟前,铁枪一记泰山压顶怒砸而下。
那元将手中大刀连忙上架抵挡‘当‘一声大响,那元将虎口迸裂大刀脱手。大奎抽枪一记突刺,正扎到这元将咽喉。‘噗’一声闷响,元将翻身落马扑在地上。
这一下真是起到了震慑效果,元兵一见主将一招间便已经死于非命,不由军心大乱四散奔逃。大奎身后转瞬骑兵杀到,冲进敌群便一阵砍杀,此刻已是单方面的屠杀,元兵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便躺下数百人。
大奎正带着红巾骑兵剿杀残敌,城门处又是一片喊杀。大批红巾骑兵冲进城来,大奎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大队人马终于赶到了。当先入城的骑兵和大奎的骑兵形成夹击之势,将这数千元兵堵在大街中。骑兵的几番冲杀之下便将这数千元兵剿杀干净,数里长街之上此时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红巾军首先掌控了四个城门,然后重兵剿杀城内的守备元军。幸亏大奎提前令冯彪攻占了守备府,如今汴梁城空有数万元兵此时已是一盘散沙。
一场大战竟持续了两天,等到尘埃落定再看汴梁各处街道已如阿鼻地狱一般,四处可见尸体横陈血染长街,遍地都是丢弃的衣甲兵器旗帜。
:
第二十二章:迁都汴梁()
汴梁大捷,红巾士气空前高涨。 刘福通及众将齐聚城守府,大摆庆功宴并八百里加急向亳州的小明王报捷。
公元1356年五月中旬,小明王率文武百官来到汴梁,并正式迁都于此。汴梁为五代古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红巾军迁都于此便可对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进行全面掌控。
与此同时江南红巾军也是捷报频传,朱元璋所领左右两路兵马共计二十五万,本年三月已将湖广行省今湖南湖北两省尽数光复。本年四月收复应天南京,并已对江南各地全面掌控。
小明王颁布诏昭告天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