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一家不是员外,是县里唯一的那家车马行。”郑三脸色沉重。
“这。。。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呢?”志文娘连连叹息。
志文倒是没想到,郑三接木匠活计,居然能管中窥豹,得到这么重要的信息。
之前和郑三夫妇说的那些严重的情形,只是他根据对历史的大致了解,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而现在这些富贵人家的行动和表现,才更加真实。
“那爹你怎么打算的呢?”志文问道,丝毫也没有因为这个消息得意。
“先把这个月干完,能挣不少粮食呢,”郑三说道,“到时候朝廷要还是没有什么消息,也只有走了。”
志文也松了口气,亏得这些员外们要走了,否则的话,想要郑三松口,提前出发,踏上背井离乡的逃难之路,还真不容易。
“那这宅子怎么办?”志文娘问道,“才买的啊。”
“能卖就卖了吧,”郑三说道,“好歹换点钱粮。”
“这能卖得掉嘛,”志文娘说,“这些员外老爷们都要走了,谁来买啊。”
“再说,不知这价格会被降到什么地步呢。”志文娘很不甘心。
“爹,娘,这院子只要价格还过得去,咱们就尽量卖,要是实在太低,或者卖不出去,那咱们就留着,以后还可以回来的。”志文自己知道,这纯是安慰了,他自己是不想再回来的。
“留着啊?”郑三眼珠转了转,“也不是不行,志文,这房契,你收着安全吧?”
“放心,丢不了。”志文撇撇嘴,得,还是舍不得这套宅院,还想着以后能回来呢。
“那就好,”郑三笑笑,又吃了个饼。
“家里有什么要添置的没有?我明天歇一天,可以和你们上街。”
“等得了你,”志文娘说道,“我自己上过街了。”
“什么?”郑三大急,“不是说好了你一个人不能上街了吗。”
“别着急,爹,”志文连忙插话,“娘是和街坊一起去的。”
“这条街啊,大家聚在一起,搞了一队巡逻的,几个半大小子,加两个汉子,平常呢,巡巡街,有需要呢,陪着我们这些妇人去买些东西。”志文娘解释着。
“嗯,还想得挺周到。”郑三笑了。
“也不是家家都有爷们儿能陪着出去的,粮食、盐巴总得买吧,要没有他们啊,这日子真就难过了。”志文娘感叹。
“那明天咱们就带着志文和囡囡上街,这都多长时间没出去了,憋坏了吧,囡囡?”郑三问道。
说完一把抱起囡囡,一边逗乐去了。
第22章 立冬()
PS:感谢书友寻觅你莲君和terrycheng君的推荐,特别是寻觅你莲君,对我的书真是青睐有加,我受宠若惊,多谢了!
志文也很长时间没有在白天上街了。
当然,晚上他还是会出去溜达一圈,知道城里还是有了变化。
因为县城外的空旷地带都已基本被人群搭建的各式窝棚占据,深夜站在城墙上向外看到的,不再是空旷苍茫的原野,而是密密麻麻的黑影,偶而会有几点火光点缀其中,那应该是尚未熄灭的火堆。
城内一些空旷地带,或是大户人家的大门口,三三两两地聚集着些人,相互挤在一起取暖,多是青年汉子,进城找活干的,不愿多花钱再缴次进城费,就在城里随便应付下,天还不算太冷。
白天的街面上,倒是没有志文想像的那么糟糕。
街上闲逛的人比之前确实更少了,出来的人都是行色匆匆的,多是买粮的,现在粮食仍然是高价,并且限购,买一次一家人吃不了几天,吃完了又得提心吊胆地上街买粮。
饭馆看来是没什么生意了,掌柜的窝在柜台后面看不见人影,小伙计估计只剩一个了,忧郁地蹲在门口。
时不时就能遇上三五个汉子,面容枯槁,头发脏乱得如同鸟窝,或蹲或站,听见有人过来,都急忙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带着一丝讨好的眼神,僵直的嘴唇硬往上拉,都希望是有人来雇他们干活。
偶而遇上的几个衙役,一改往常嚣张跋扈、骂骂咧咧的性子,疲惫而沉默地巡视着。
街坊邻居自发组建的小队也见到了几支,都是一个成年汉子带着几个半大小子,陪着些姑婆婶子买粮买盐的。
最热闹的当然是粮店了,门口仍然是排着长队,当天的粮价,用白纸黑字写好,醒目地贴在店门口,买粮的人许是对这频繁地涨价已经麻木了,只在进店前抬头看一眼粮价,随即低头疾步进门购粮,再无任何声响。
一个多月前街上还能见到个把做糖人的,现在踪影全无,整个街面上,除了开着的粮店,和买粮的人,其他地方都是空荡荡的,了无生趣,没走多久,一家人就兴致全无。
“他爹,要不咱们也买点粮回去?”志文娘也不想接着逛了。
“不用,明天上工我就能领到粮食,现在请我做活,都是先付我一半的粮食。”说起这个,郑三脸上还是漾起了止不住的得色。
“回家吃饭,回家吃饭。”囡囡也觉得街上不好玩,嚷嚷道。
“好,回家。”郑三抱着囡囡,边往家走边说,“哎,我怎么觉得你们娘仨有点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丑了,还是嫌弃我们娘仨了?”志文娘半开玩笑地问。
“瞎说什么呢。”郑三回答,“就是觉得你们和以前不一样了,和其他人也不一样了。”
一家人的声音渐渐远去。
让大家头天晚上非常兴奋的逛街,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之后志文娘除了收拾屋子,又向兄妹俩保证,伙食标准不降,才把做饭的事儿要了回来,
没办法,不出去做活,在家里又不做饭的话,实在太闲了。
午饭后休息一会儿,照例是跑步训练,不过志文娘倒是重视起来了,不再偷奸耍滑的,和囡囡一起,跑得非常认真。
也许是知道要逃难了,现在多流点汗,到时能少吃点苦。
立冬了,早晚寒冷异常。
太阳挣扎着,仿佛不情愿一般,缓缓从地平线上露了个头出来。
县城外的窝棚、空地上,厚厚地结了一层霜,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仿若下了场雪,倒是颇为壮观。
郑四鼻子里喷着白汽,从窝棚里探出个头来,随即打了个冷颤,又缩了回去。
没多大一会儿,伴随着老太太的高声咒骂,郑四一个趔趄,从窝棚里跑了出来,差点跌倒。
“一个二个的,天天在这窝着,这钱粮自己能长出来不成?”老太太随后跟了出来,指着郑四鼻子骂道。
郑四低着头,默然不语。
郑二起得早,刚从外面拾了些柴火回来,就撞上这一幕,进退不得,只能尴尬地站在门前。
“好了,好了,都进来。”老头从窝棚里伸出手招了招,“也不怕被人笑话。”
窝棚里挖了个小坑,烧着火,四周用树枝搭了个架子,吊着口锅,五妹正忙着烧水,准备煮糊糊。
“你娘说得对,这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啊,”老头说道,“你们哥几个,就不会进城去找点儿活计?就卖地得的这些粮,够这么大家子人吃多久?”
“这进趟城要五文钱呢。”郑大在一旁闷闷地说。
“就是,找不到工可不白瞎了这五文钱。”郑四急忙附和。
“几个不成器的东西,找不到工就别出城。”老太太又骂了起来。
“那。。。娘你分点粮呗,好歹让我们在城里多撑几天。”郑大低声嘟哝着。
“你说什么???挣不回钱粮,别想从我这儿拿。”老太太咆哮了。
“娘,这么多人都想找点儿活计,挣点吃的,活计就那么多,真不好找。”五妹边做事边说。
“我们除了会种地,其他的也不会,又不像老三。”郑四说道。
“好了好了,先把早饭吃了吧。”说着话的功夫,五妹已经把糊糊煮好了,又去旁边那个连在一起的窝棚里,叫嫂子和侄子侄女们过来吃早饭。
“这个老三,也是个没良心的,这么长时间,就出来看过我们一次,”老太太端着碗,“还显摆他忙得很。”
“娘,这出趟城再回去,就要交五文钱,老三也不容易。”郑二边吃边说。
“要不。。。咱们找老三帮帮忙,给你哥几个找份工?哪怕只有一个都行,好歹能贴补点粮食。”老头说道。
“啊,谁去找老三啊?”郑二抬起头问道。
“就你和五妹去。”老头老太太居然异口同声地说。
“可我也不会做什么啊。”郑二低声说着。
老两口和郑三的那些事儿,没好意思和下面的儿女们说,郑二憨厚,虽说他成亲时,父母挪用了郑三他爹留给郑三的钱,不过郑二自己不知道,郑三也没宣扬,这一家子,就他和五妹与郑三的关系还算好,老两口打主意让他俩去沟通郑三。
没理郑二,老头接着说道:“也别把老三给吓着,就老二和五妹去找他,让他帮老二找份工。”
“不会做你不会学啊。”这才呵斥郑二。
“拿十文钱给老二和五妹,”老头又朝老太太说道,“再一人拿个饼给他们,吃完早饭你俩就进城,土地庙知道吧?今天不管咋样,你俩都给我守到老三,让他给老二找份工。”
第23章 走不成了()
“再耽误几天吧,”郑三回到家,边吃晚饭边说。
“你说什么?”志文娘问道。
其实一家人都没明白,郑三这冷不丁冒出的话是什么意思。
“呃,这不是差不多一个月了么,”郑三声音不大,“当初不是说好,一个月后咱们就离开县城,往东边去找你爹娘嘛。”
“咋,你变卦了?”志文娘很惊奇,要说郑三这人,一旦拿定主意,很少变的。
志文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有事儿啊。
“没有没有,”郑三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做为一家之主,在这个时代,他做什么决定都是不用和其他人说的,不过自从志文不但接二连三地展现奇迹,还表现出了连他都有所不及的眼光,这家庭的决策权就越来越旁落了,大事都要下意识地征求志文的意见,这是郑三夫妇自己都还尚未察觉到的。
“唉,大伯让老二和小妹来找我,他们现在过得艰难啊。”郑三唏嘘着。
“那几亩田换的粮食不多了,一家十几口人,没个进项,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央求我给他们找份工。”
“找份工?”志文眉毛一挑,“爹,你还有这本事?”
“臭小子,你爹我。。。当然没这本事,”郑三笑骂,“不过我现在活计太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倒是需要个帮手。”
“那这工钱怎么算?”志文娘忙问。
“帮手按我的一半算,东家给。”郑三回答。
顿了顿,郑三又说:“这钱粮是发给我,再由我转发,所以,我打算到时候再贴补老二一些,毕竟一大家子人要吃喝,还不知要熬到什么时候呢。”
志文娘倒是出乎志文的意料,没有反对,只是叹口气,“唉,这老天爷,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志文对贴补点粮食倒不放在心上,不说郑三现在挣得不少,他自己的粮食堆着都吃不完呢。
而且穿越到这明末快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