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石咏起了个大早送兄弟去应考,三日后又将石喻从贡院接回来。

    这第二场会试考的乃是时政策论,一共也是五道题。兄弟两人从贡院回来的路上,石喻便将这些题目一起告诉了兄长。石咏听去,这五道题一道是关于在各地设置官学的、一道是关于现今的土地政策的、一道是关于工商税的、一道关于铜钱“劣币驱除良币”现象的,最后还有一道是关于外交政策的。

    石咏听了这些题目实在是心痒难搔,甚至有种冲动想将会试这些考生们的答卷取来看看。他知道会试的考题往往代表着国家政策的风向,如今雍正登基之后,大力推行新政不说,外交也被推上了议事日程,这从会试的考题里也可见一斑。也只有这样,能自上而下地将这些要务重视起来,将来才会少出一些“牙而成国”之类的笑话,泱泱大国才不会固步自封。

    这样想着,石咏满是欣喜,对石喻说:“这些题目,对你来说,一点儿也不难吧!”

    他料定石喻对这些时事都是了解的,除了外交政策正是他这个做兄长的本职工作之外,铜禁、商税、土地,都是常听年熙石喻他们谈起的话题。至于官学的利弊,石喻本人就在官学里就读,对这些想必深有感触。

    最令石咏欣慰的是,这一次会试取士的考题,再也不是四书五经的天下。若是考生只读八股,不了解时政,是绝对答不好这些题的。由此可见,在雍正朝,国家取士也正从死读书读死书的向有真知灼见的有识之士转变。

    他也很庆幸石喻当初通过乡试之后没有马上参加会试,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对时政与世情有了更多的了解。

    石喻听见石咏这样问,他只笑嘻嘻地答了一句:“大哥,考完不兴对答案!”

    石喻说完,脸上笑容渐敛,道:“不过我也听说了,好像还是第三场的结果最为重要。”

    会试第三场,就只考四书五经的经义题,是最传统的取士方法。由康熙朝延续至今,会试第三场的结果所占比重最大。

    石咏当即笑道:“可是那难道还能难得倒你?”

    石喻:那倒也是哦!

    转天石喻便又进贡院考最后一场,连考三场,很多人到这一刻已经撑不住了。考场里确有发生士子在考场中晕厥,或是染病被送出考场的——三年努力,到了这一刻却付之东流。石喻与其他应考的士子见此情形,大多咬紧了牙关苦撑。好在这些题目当真不算难,只在四书五经中挑了三句话要求释义。其中第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石喻见了这题目,便忍不住想起这就是大哥常说的,“送分题”。

    但石喻不敢怠慢,知道越是“送分题”阅卷人的要求就会越高,当下还是字斟句酌地将题都答了,力争释义圆熟老道,而最后书写答卷的馆阁体也是书写得一丝不苟,没有半点儿差错。

    第三场的第三天头上,一早就有人陆陆续续交了卷,怕是在这号舍里实在撑不住了。石喻还是求稳,见有六七成的人都交了卷,才把卷一交,收拾了东西,候在龙门跟前。龙门是一炷香才开一次,在下一次开放之前,考生们都默不作声地在门内等着。等到下一次龙门开放了,考生们才鱼贯而出。

    石喻随着旁人一起出来,在贡院跟前立定了,先寻兄长的身影。会试的前两场都是石咏亲自接石喻回家,因此石喻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哥这一次还是会来接自己。岂料他立在贡院跟前张望了半日,只见到了李寿。

    李寿匆匆赶来:“二爷,大爷今日实在赶不过来接您了,吩咐小的过来。小的却来迟了。您走得动吗,需要小的来背您吗?”

    石喻摇摇头,他的身体状况尚可,没有那么需要旁人扶助。只是没见石咏,令他心中多少有些淡淡的失落——这大约就是石咏与庄亲王两人都向他提过的,总有一日,脚下的路需要他自己走,大哥总不能永远像小时候那样背着他。他必须习惯这样的情形,这样他将来才能像大哥一样,把身上的担子都扛起来。

    “没事儿,我自己能走!”石喻故作轻松地说,便与李寿一道,慢慢往石家车驾那里走去。“对了,大哥在忙什么?还是朝中的事务么?”

    李寿摇摇头,面上浮出几分焦虑,对石喻说:“不是,是大奶奶要生了。大爷听到消息立即请了假出城去了。”

    石喻一听,登时着急起来,对李寿说:“不是说要五月么?”

    如英的产期应当在五月,如今提前了整整一个月,令石喻吃惊不小。他想了想,对李寿说:“不如我们从贡院回去,直接接上我娘,一起出城。这种时候,还是一家人聚在一处会好些。”

    李寿想想也是,反正石咏当初吩咐的只是要将石喻平安从贡院接回来,至于之后如何安排,自然是听二爷吩咐。当下他们便回椿树胡同小院,将事情与王氏一说,这边一家子赶紧出城赶去树村。

    在路上石喻才听李寿与王氏说了前一阵子石家发生的事,石喻道这时才知道大哥曾独自一人被软禁在步军都统衙门里,大嫂身怀六甲,却果断带全家出城避祸而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哥要扯那个“托梦”的谎,都是为了他,为了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参加会试,能够顺顺利利地一展平生所学。

    想到这里,石喻便心急不已:大哥是什么都为他想到了,可是在这种时候他却没能陪在大哥身边,也给大哥一点支持与安慰

    石喻紧赶慢赶赶到了树村,陪着王氏一起走进石家的小院。王氏这边已经匆匆忙忙直接进如英所住的院子去了。而石喻则在外头石家小院里见到了大哥石咏与安安。

    这父女两个此刻正并排坐在外院的石阶上,安安懂事乖巧,掏出小手绢,给石咏擦拭泪水,偏生石咏那泪水怎么止也止不住,如同开了闸似的流个不停。

    石喻见这情形,一颗心便直往下沉,连忙走上前,想要与石咏说话,可是他不知为何,纵开了口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岂料这时候石咏见到石喻,赶紧抱着安安站起身来,借安安手中的小手绢拭着满脸的泪水,冲石喻欢然道:“二弟,咱们石家又添了两个小子,你大嫂他们母子均安”

    这刚擦干的泪水,立即又爬了石咏满脸,石咏满心欢悦,喜极而泣,这些小节他是怎么也顾不上了。

    石喻长舒一口气,这才明白过来,大哥是太紧张大嫂,一旦得了喜讯,心情放松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才会如此失态。

    安安被父亲抱在怀里,拍着小手刮着脸笑父亲,说:“爹羞羞,爹哭鼻子,娘从来不哭鼻子的,娘才是最勇敢的。”

    石咏当真是又哭又笑,哭笑不得,反手轻轻刮了一下安安的鼻尖,同时自我反省道:“安安说得没错!”

第386章() 
如英所怀的双胞胎一直是石咏的一块心病;如今又听说如英早产石咏心中又是忧又是惧又是愧疚。

    其实如英未必是早产;当初如英是在随石咏南下广州的时候怀上这两个娃的;要推断准确的产期已经不太可能。所以在石喻会试的最后一日;如英这边蒂落瓜熟;便自然发动了。

    早先如英带着家人与子女一起赶到树村小院来的时候;就已经给靳勤那边递了信儿;请靳勤过来诊过一次脉。如英那时已经得知自己随时可能会生,因此早早做了一应准备。甚至靳勤夫妇两个也在树村里寻了一户人家借住,一面给这附近的乡亲们看看病;一面顾着如英的情形。

    石家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可这些石咏并不完全清楚。他听说媳妇要生了的时候,就像被一拳打懵了似的;好容易醒过神来;总算他还有那么点儿神智,能冷静安排;晓得要去请假;晓得要命李寿代为去接从考场出来的石喻可他就剩这么些理智;一旦安排下去;立即不管不顾;纵马狂奔出城。

    这头石咏仗着马快;直接从京城里奔到树村,扔下马匹就要往如英的屋子里冲,结果被石大娘轰出来;并且将安安这个小淘气交到石咏手上;要他帮忙带孩子。一来避免石咏在产房跟前碍手碍脚,二来安安不像庭沛那样安静,需要有人看顾。于是石咏就只能在外院与安安这个眉眼像极了亲娘的小版“如英”大眼瞪小眼。

    与安安一道,等候在外院的时候,是石咏人生最难熬的一段时光。孩子天生敏感,安安也体会到了父亲那般不宁的心绪,一向猴儿似的上蹿下跳的假小子,竟然难得地安静下来,靠在父亲身边,软语安慰。

    石咏哭笑不得,心想这是他带孩子还是孩子带他呀!

    然而他还是打心里地怕,太怕了,生怕如英有个什么不妥。他这辈子认定了如英,他深知孩子都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孩子们都会长大,各自成家,成就功业而只有如英,才是那个会陪他过一辈子的人。

    好在这一回老天爷没让他煎熬太久,如英进了产房没到两个时辰,石家的二小子就已出生,并且扯着嗓子开始哭,等到一炷香之后,三小子诞生,他那位兄长已经哭累了,安稳地睡去。

    母子平安的消息送到外院,石咏喜极而泣,不止险些让从城外赶来的石喻误会,更是惹来安安的一番嘲笑。

    可是在石咏心里,这点儿失态又算得了什么?他媳妇儿平安,而且一下子得了两个儿子啊!

    一时消息传出,全树村的乡亲们都来石家小院贺喜,盼着沾沾喜气。石咏红着眼睛出面招呼,一时被树村的大老爷们儿当成是笑料,却在树村的妇人们之中被传为美谈。

    树村有旧俗,有新生儿的人家,要给上门道喜的贺客准备喜钱,就是用红纸包着铜板。石咏也全无准备,岂料他家佃户李家那里早就想到,帮着准备齐了让李大牛送过来。石咏要给谢礼,李大牛只是不让,说:“大奶奶这样的好福气,咱们全村都沾了喜气,这点小事大爷还跟我计较?”

    待到傍晚,石大娘送出消息,说是如英醒了,石咏一溜烟地就溜进产房去看媳妇儿,顾不上与人交际往来。无奈之下便由石喻出面,代表大哥一一答谢前来贺喜的乡亲。

    树村立即有有人打听起石家的这位小哥儿,这样一表人才,有否婚配。

    熟知石家事务的陈姥姥极为骄傲地说:“石家的哥儿这点年纪就已经是举人老爷的,这才刚参加完会试,许是明儿个就有人敲锣打鼓过来,说是中了状元的。”

    旁人听说石喻许是未来的状元爷,都心知高攀不起,可也总有那不死心的继续追问,心想万一石家小哥能看上自家闺女呢。结果陈姥姥抛了一句:“人家在旗。”至此便再无人敢问,大家都死了这条心。

    石喻在外头支应,那桃花是开了又谢。而石咏与如英在一处,则是暖意如春。

    两个孩子包在小襁褓里,并排放在如英枕边,一起安安静静地睡着,偏生那五官生得一模一样,石咏左看看右看看,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偏生如英说她一眼就能分出来。石咏甘拜下风,心知双胞胎自有分辨双胞胎的方法。

    “媳妇儿辛苦了!”石咏小意温存,向如英道劳。如英却用帕子掩着口笑,说:“听安安说当爹的今天又哭鼻子了?”

    石咏一回头,果然见安安的小脑袋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