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九这两位心有灵犀,自觉地一个唱起了红脸一个唱起白脸。而跛足道人则依旧无动于衷,仅有那癞头和尚连连念着佛号,向眼前这两位皇子阿哥奴颜婢膝地问道:“敢问,贝勒爷、贝子爷,两位想要问什么呢?”

    “‘风月宝鉴’可以直视人心,这是当初仙师您亲口说过的。”八阿哥脊背一听,目光转凌厉,言语里丝毫不让人,寒声问:“我要知道的是,‘风月宝鉴’中,皇阿玛见到了什么?”

    “风月宝鉴”足可以见人私藏于内心,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白的渴望,八阿哥费尽周折,这般辗转,将这有“妖物”之名的宝镜送到皇父身边,就是为了这一刻。他为了辨清皇父的心思,早就病了,病了这许多年,一向都只在反反复复地想,皇父到底要什么,到底在想什么呢?

    如今,竟然是老天将这个机会推到了他眼前,八阿哥明知储位无望,他依旧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无论可信不可信,他都要试一试。否则他真会怕他这辈子都无法安宁,哪怕是死了没气儿了,在地下也会被这疑问反复搅扰,魂魄无法安息。

    那癞头和尚依旧谦卑,躬身道:“八爷您切勿着急,待我等施法!”

    于是他将僧袍下的木鱼捞了出来,用木槌一下一下地敲着,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念起了经文。八阿哥只觉得这木鱼一声一声的,仿佛每一下都是敲打在他的心上,他外表无事,内心早已被敲得支离破碎痛哭流涕——这几年来,他早已不是他了。

    “八哥,八哥”九阿哥察觉不对,在一旁轻轻推推八阿哥。八阿哥这才省过来,那癞头和尚的木鱼声已停,正眼巴巴地望着他,那跛足道人也不再捉虱子了,此刻正盘坐在地面上,双目低垂,似乎正在打坐。

    “您没事吧?”九阿哥关切兄长。

    “没没事!”八阿哥转向癞头和尚,开口问:“大师可是已有了结果?”

    癞头和尚点点头,双掌合什,道:“皇上确实已经看过了风月宝鉴的正面,他从镜中看到的只有一样——长生!”

    八阿哥万万没想过这个答案,一时脸上血色尽褪,脚下发虚,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伸手想要去扶什么,被九阿哥一把抱住。八阿哥扶着九阿哥的手臂,那一对膝弯似乎怎么也直不起来,软软地想要跪下:

    他花了那么多年,肖想皇父想要一个怎样的继承人,却全没想到皇父根本就不想要一个继承人,他想要的乃是——长生。

    *

    康熙皇帝猛地抬起头,视线从“风月宝鉴”镜面挪开,一样血色尽褪,双脚发软,被人直击了心扉。

    他照了这风月宝鉴的正面,才晓得他就算自诩是个明君,永远将理智放在第一位,他也没法儿逃脱那些或贤明、或昏庸的帝王们一成不变的心思,他想要长生。

    远有秦皇嬴政为了长生,遣徐福入海,却到死也等不来不老仙丹;近有嘉靖皇帝,沉迷炼丹,却险些被宫女勒死丢了性命。康熙自忖绝不可能重蹈这些人的覆辙,可是他却无法抑制自己生出这样的渴望:他想要长生。

    “皇上,皇上——”

    魏珠已经扑上前来,看见康熙这副样子他已经快要吓死了,康熙皇帝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就是死路一条,要被千刀万剐的。当下魏珠几乎要夺下康熙皇帝手中的镜子,同时高声叫道:“皇上,这面莫不是一柄妖镜!”

    康熙此时醒过神来,茫然地道:“不,这不是一柄妖镜,这面镜子照得没有错,照的就是朕的深心!”

    他突然一抬头,恶狠狠地盯着妙玉,压低了声音忍着怒气喝问道:“既已看过了正面,又又有何法,可以解救?”

    难得妙玉并不怵康熙,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照反面!”

    康熙皇帝登时将镜面一翻,低头往镜中一望,只见那反面就只是一面普通的镜子,镜面磨得光亮至极,将他的面容清清楚楚地照出来,纤毫毕现,让他看清楚了自己的白眉白须,满脸的皱纹,混浊的双眼,不容人忽视的老人斑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康熙皇帝自己,这冷硬的现实,他愿长生,可是世间没有长生。

    他不是个昏庸的帝王,不会废那劲去追逐世间没有的东西。

    “镜中人朕可还有机会再见?”

    康熙的左臂软软地垂下,那面宝镜似乎太沉重,他已经托不住了。

    妙玉当即答道:“回皇上的话,乩仙已经离去,皇上若是还有想问的,请等贫尼下一次扶乩的时候再来问吧!”说着她起身开始收拾东西。和妃在一旁瞧得目瞪口呆,心道:果然这些世外高人,都有世人见所未见的脾气。

    此刻康熙也已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将手中的宝镜交给魏珠,道:“风月宝鉴——交这位师父妥善收着!”

    魏珠无奈至极,但是圣命在此,他又不敢违抗,只得重又将那宝镜交给妙玉,妙玉用那软绸包上,再度向康熙与和妃合什行礼,随即退回她自己的禅房里。

    *

    八阿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稍许清醒了些,再度转向那一僧一道,问:“自从那风月宝鉴进宫,已经一月有余,这边也时不时听说皇上时常亲临无逸斋,与那名女尼对答一两句。可否请教仙师,皇上日后可曾再次照过那风月宝鉴,仙师可有能再透露一二的么?”

    癞头和尚态度非常好,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是,再次敲起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八阿哥只得一旁屏息候着,一转脸,见到身边的兄弟正拉着一张脸,用饱含着猜疑与不信的目光盯着那和尚。他知道九阿哥必听不进这个,可是他不得不承认,这和尚适才所说的,正中他的心坎,他不能再多信一点儿了,因此更盼着皇父在那面风月宝鉴面前,能多泄露一点,让他好好看看,皇父真正的面目。

    “对不住,在那之后,皇上再未‘亲自’看过风月宝鉴的正面。”癞头和尚一收木鱼,捅捅身边的跛足道人,示意东西都收拾了,他们两个可以走了。

    “等等!这是八贝勒府,哪里容得你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九阿哥看不过这两个自说自话的,登时一声大吼。

    八阿哥却依旧意在挽留,道:“两位仙师,你们”

    正在这时,只听那跛足道人口中爆发出一阵大笑,接着这一位高声道:“你们真的不懂吗?不懂吗?”

    九阿哥不信邪,也一样怒气冲冲地反诘道:“你这妖道,又明白什么?”

    却见那跛足道人浑不在意,竟开口哼起小曲儿来。他嗓音沧桑浑厚,歌声悠扬,却带有南音,八、九两位久居京师,其实听不大懂这口音,只依稀听那道人唱着什么“陋室空堂”,什么“衰草枯杨”,又是什么“歌舞场”,一面唱,这跛足道人就抬起头,望着八贝勒府富丽堂皇的这座偏厅,面上露出笑容。

    九阿哥气得忙命人进来,想要将这一对妖僧妖道打出去,一偏头,却见八阿哥已经听愣了。听着这些词句,似乎是悲从中来,八阿哥面上始终似笑非笑,看在九阿哥眼中,却是一脸的凄凉。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正唱着,这一僧一道已经伸手相互搀扶,齐齐向这偏厅外走去。

    九阿哥登时起了杀心,一偏头道:“八哥,这一对,留不得了。”他伸出右手,在自己喉间一划。恰于此刻,听见那道士高声唱道:“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九阿哥背心登时一寒,接下来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

    倏忽间那道士的歌声已经远去,这时听来,似乎已经在八贝勒府的院墙之外,却不知为何,那歌声在深宅内院里一样听得如对面说话一般清楚,“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

    待听清了“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八阿哥身体往前一栽,两眼一黑,喉间发烫,顿时咯出一口鲜血。九阿哥痛心不已,又怒在心头,立即命八贝勒府的家丁出门去拦阻那妖僧妖道,必要锁来由他千刀万剐,方能解那心头之恨。八阿哥吐出一口血,神智却清明了许多,拉着兄弟苦笑着道:“他不过也是说了实话,你我经营了这许多年,不过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目下却还有最后一步未能做到,十四弟,十四弟可千万不能”

    他的话未说完,但余下的未免不祥,使劲儿忍住了,九阿哥却知道,十四弟千万不能再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

    西直门那里,数骑疾奔而出,向西北疾行。座上的骑士都并非差役,座下却都是驿马,每日换马,可供这几骑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西宁。

    这日一行人到了张家口,暮色已深,几人换过驿马,沿着官道继续赶路。遇一林,为首一人犹豫了片刻,下马将驿马身上挂着的马灯点亮。就在灯火点亮的那一瞬间,无数羽箭向这几人射来。“嗖嗖”响声过后,官道旁只余尸首。

    密林之中,走出几名黑衣装束的汉子,上前挨个检视,确认地上的人都已无气息,赶紧搜身、换衣裳,地上抛下一两件金银财物,再丢几件马贼所用的刀剑马具,做出马贼劫掠往来客商,杀人越货的假象。

    做完这一切,为首一人摘下头巾,露出一张清俊的面孔,轻轻叹了一口气,口中不无嘲讽,幽幽地道:“张家口有小股马贼出没?藉此攻讦十三爷?也好,现在轮到你们自己尝尝马贼出没的滋味了。”

第332章() 
香烟缭绕中;和妃抖抖索索地帮妙玉一起扶着乩笔。

    她也不知道皇上为何执迷于请眼前这位妙龄女尼扶乩。她私心里承认;这位女尼相貌既美;气质更是秀如空谷幽兰。但是这位的年纪比不少皇孙女年纪都小。若说皇上看上了这女尼那是不可能的事儿。

    再不然就是为了那面宝镜。皇上每次来;都会默默地凝视那面宝镜;还曾经问过“镜中人”的话;似乎一直盼望能与宝镜对答几句。到后来;这位终于发现,扶乩,是这位现今的帝王与这面镜子唯一的沟通方式。

    和妃渐渐听出畅春园中有些传言;说那一面宝镜是妖镜,那名女尼也是个妖尼,曾有贴身服侍那女尼的宫人看见女尼与器物说话的;与宝镜说话;与茶具说话,偶尔私下扶乩;乩笔乱动之余;那女尼亦喃喃自语。然而和妃却很明白那女尼的心思;孤身一人在这宫禁森严的所在;身边并无半个熟识的人;有时偶尔自言自语几句;却被认为是妖尼,这实在是太冤。

    但和妃一向知道这宫禁之中,三人成虎;流言既已传出;便再难挽回。和妃以后还要在这深宫里过日子的,自是半点为妙玉剖白的话也不敢讲,也不敢接近此人,只是在每次皇上传召妙玉扶乩的时候,才敢出面见一回妙玉。

    妙玉却始终对周遭的流言与和妃的态度不以为然,气度依旧,教人心折。和妃再见妙玉时,心里多少存了一两分愧疚。

    此刻和妃与妙玉一道扶着乩笔,那面宝镜,却正执在康熙本人手中。

    “阁下是说,若是朕设身处地,将朕摆在这些与朕血脉相连的儿子们所处之境,朕亦能在风月宝鉴中看见他们想要什么?”

    乩笔哗哗地动,沙盘上显出四个字:“确是如此!”

    康熙皇帝一时很难接受这一点,左手捧着宝镜,在无逸斋之中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