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捧雪如今已经习惯了石咏给他搭的修复支撑架,声音懒懒的似乎觉得十分舒服,直接说:“这是宋人所绘的西湖春晓图扇面,扇柄是金镶玉。”

    石咏对自家二十柄折扇的情形早已烂熟于心,知道这幅扇面上的确绘着西湖春晓,而扇骨则是一种名叫“金镶玉”的竹子制成,金黄色与碧绿相间,但是年深日久,扇骨这种鲜明的色差已经黯淡。石咏单凭肉眼,绝对无法直接判断出这就是宋代所留下的文物。

    “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石咏忍不住开口询问。

    “开玩笑,天水冰山录上所载的物件儿,我全部都认得!”一捧雪极为自负地回应。

    “真的?天水冰山录六万多字,记述的物件儿无数,上面的物件儿你全认得?”石咏觉得一捧雪有些胡吹大气,一只玉杯,焉有此能耐。

    天水冰山录的确是一本奇书,这本抄家清单问世之后,曾被人争相传抄。世人都想知道,像严嵩这样的奸相,到底私藏了多少旷世奇珍在家中。待抄本一出,世人曾将严家所抄出的黄白财物与江彬、钱宁之流相比较,的确稍逊一筹,但是严家所藏的古籍珍本,却是经史子集样样俱全,版本不仅有官刻本,还有罕见手抄本,各朝史书除极少元版本,其余全是宋版。

    除此之外,天水冰山录上还记载着由古至今名家名画共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古今名琴五十四张、包括汉未央宫瓦砚在内的古代名砚十六方

    也因为这个,时人的评价是,严氏父子的书画古玩珍藏,“出其一可以当百”,钱宁、江彬等“不敢望也”。

    所以说,奸臣不可怕,就怕奸臣有文化。

    也就因为这个,石咏对一捧雪的话不大相信。天水冰山录中详细记载的都是书画,对于扇子,却只是以材质论:金绞川扇、银绞川扇、金绞墩扇、银绞墩扇总共有两万七千多把扇子。这么多扇子,这“一捧雪”竟也能全部都认得?

    他的话音刚落,支撑着一捧雪的整只玻璃罩瞬间晃了晃,若非当初石咏将这罩子和里面的支撑架做得精巧,各处力道互抵,此刻这一捧雪定会再次散为二十七片。

    “咏哥儿,你竟然不信?你怎么能不信?”这一捧雪除了怕累之外,还特别怕石咏不相信它,这时候提高了声音,登时将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红娘吵到了。

    “这么吵做什么?”待红娘问明了原委,当即道,“有理不在声高,你既然那么有把握,就引述给咏哥儿知道,这些扇子都记在书上哪儿了,他要是再不信,你就把那什么什么录背给他听,看他还敢不信?”

    红娘与一捧雪相处的时日渐长,日常护着一捧雪。

    “咏哥儿说得没错,”一捧雪垂头丧气地道,“这二十把扇子,的确不在天水冰山录那六万多字里。”

    红娘:这个

    石咏这时候突然福至心灵,有些理解了“一捧雪”这点小小的心思,也大致猜到了前后因果,于是温言问:“一捧雪,你的意思是说,这二十把扇子,其实与你一样,原本都是严嵩严世蕃父子的私藏。但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被记入被公诸于世的抄家清单中?”

    “一捧雪”因为一段传奇,几乎可以说是明代最为知名的玉杯,但是却始终不曾有幸载入天水冰山录,为此它一直耿耿于怀。石咏虽然认为这是一种任性无意义的虚荣心,但是他却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

    “嗯呢!”

    一捧雪小声小声地回应了一声。旁边红娘叹了口气,没说话。

    石咏这边却觉得信息量巨大,需要消化——早年间他为了了解明中期主流手工艺品的门类和发展水平,曾经详细读过天水冰山录,也了解过不少轶事,自然知道,严嵩父子的财产,应当数倍或数十倍于天水冰山录中记载的水平。眼下他就遇见了这些“漏网之鱼”:一捧雪和他家祖上传下来的二十把旧扇子。那么,剩下的,价值成百上千万两白银的珍宝,又到哪里去了?

    “我认得你家的这二十柄扇子,是因为徐阶一件件看过。据说据说这二十柄扇子,是要好好收着,有它们,才能找到严家余下的家产!”

    一捧雪说完,石咏登时懵了。

    严嵩父子是奸相巨贪,天水冰山录中所载抄家所得家财价值两百多万两白银令世人难以相信。很多像“一捧雪”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并未记入天水冰山录。

    可是,若说他家祖传的旧扇子,竟是指向这个宝藏的钥匙?

    石咏原待不信,可是他如今再回想今日冷子兴的态度,觉得其中可见一二端倪:

    冷子兴原本是金陵人士,三千里流配,在拘役期间受尽了苦楚,更眇了一目,待到刑满,多数人会想着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冷子兴却寻来了京城,而他口中石家这二十柄“旧扇子”,已经变成了“宝扇”这不由得石咏不猜测,这冷子兴是不是在西北的时候,无意中打听到了什么,才对这些扇子生了兴趣,而且当着八阿哥九阿哥的面叫破,令石咏不得不主动将东西取出来

    回想起冷子兴望向扇子那贪婪的眼神,石咏背后禁不住微微出汗:他这可真是如武皇的宝镜所言,身怀重宝,轻易示人而且,若真如世人所猜测的那样,严家未被发现的宝藏数倍于天水冰山录所载,那他岂不是真成了,身怀重宝的三岁小儿?

    “不管这些,”石咏牙一咬,伸手取了一柄放大镜,仔仔细细地将手上一柄折扇对着研究起来。这二十把旧扇子,对于石家而言是珍藏,所以一直由石大娘保管,压着箱底儿,连石咏也只是曾欣赏过一两回,从未仔细检查过。

    这时他听了一捧雪的话,干脆为这扇子周身上下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扇面,自然是精美极了,西湖春晓图,蔼蔼雾气之中,春堤杨柳,轻舟一叶,若隐若现;扇骨,亦是珍品,“金镶玉”竹与“湘妃”竹一样名贵,而这竹制的扇骨历经无数摩挲,竟隐隐生出一层“包浆”,当真有如金玉质地,以手轻叩,似乎能听见“锵锵”的声音。

    可若说哪里能藏着什么秘密,石咏就真看不出来了。

    “咏哥儿,咏哥儿,你去瞅瞅那扇上的‘小骨’。”一捧雪在旁插嘴。

    扇骨分为“大骨”与“小骨”。“大骨”是扇子两端两幅扁平的扇骨,而“小骨”则是中间的若干薄骨。石咏依言,用手中的放大镜去瞧,果然,只见在一幅细细的竹片削成的“小骨”上,发现了一些细细的小字。石咏连忙换了高倍的放大镜细看,一面看,一面随手将见到的小字一个个都记下。可是扇骨上的文字有一部分是隐藏在扇面背后的,也就是说,除非命裱糊匠人将这扇面拆下,将扇骨取出来,否则无法看清扇骨上记述的所有文字。

    石咏放开这一面“西湖春晓图”扇,又取了一柄出来,这一柄的扇骨的材质是棕竹,扇骨颜色深沉。石咏细细寻去,果然又在其中一柄扇骨上,找到了细如米粒的文字,如非他有高倍的放大镜,决计看不清楚。但这一柄的情形与上一柄完全一样,部分文字隐在扇面之后,不将扇面取下,完全不可能读出所有文字——而已经能读出的文字,却只是无意义的文字组合。

    这时候夜已深沉,石家各处已经熄了灯。上房那里,如英给他留了一盏煤油灯,灯火旋得暗暗的,待石咏回去的时候,自可再旋亮。小院外,万籁俱寂,唯有夜风吹动胡同里几株椿树槐树,枝枝叶叶发出如波涛般的声响。

    石咏则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沉沉黑夜,忍不住心潮起伏。

    谁能想到,这二十柄旧扇子之中,竟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涉及巨额财产珍宝?只是这些字迹究竟是什么人刻在扇骨上的,又是怎样用名家手笔的扇面字画做掩饰?到底是已经意识到穷途末路的严嵩父子,还是老奸巨猾,暗中留了一手的继任者徐阶?

    只是要读出这个秘密,可能就会损坏这些具备极高艺术价值的扇面。对于石咏而言,无论这不见天日的财富有多么庞大,石咏都下不了这个手,去动这二十柄扇子:舍不得啊!

    正想着,忽然听见胡同口传来一阵犬吠声。

    石咏推开门,侧耳细听,那犬吠声却转了做“呜呜”细细的叫声。

    石咏心头一惊,突然记起了今日八阿哥说过的话:“我见那冷子兴对你颇有怨怼之情,对你家传之物又有觊觎之意,不可不防着一二。”

    石咏吓了一大跳,匆匆出门,随手将东厢锁上,赶回上房去照看媳妇儿去。

    那只盛放着扇子的樟木匣子,就放在石家东厢的桌面上。更有甚者,石咏匆匆离去,忘了旋灭桌上放着的煤油灯。灯火明亮而稳定,将桌面上的匣子照亮,即便透过石家的玻璃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一夜无话。

    第二天,石咏照常上衙,还跑了一趟城外的琉璃厂。石大娘则带了如英去永顺胡同串门子。石喻自去学塾。石家人的生活轨迹一如往常。

    待到入夜,石家特地叫了松鹤楼的席面,一家人齐齐聚在上房,热闹用了一回饭,各自散去。这回石咏总算记得小心灯火,没忘了将东厢的煤油灯旋灭了,随手带上门,然后自己回上房,梳洗就寝去。

    待到午夜时分,打更的敲着更鼓经过之后,椿树胡同口那一家养的看门狗又如昨夜那般吠叫起来。旋即一个肉包子飞至狗儿面前,看门狗吃得高兴,“呜呜”地直甩着尾巴。

    十几个黑影便潜入椿树胡同,有聪明的攀上了院子旁一株高大的槐树,顺着粗壮的树杈攀至石家院内,随即轻手轻脚地出来开了门。一行人有的留在外面,有的进入院内,朝东院里进摸进去。

    他们的目标是东厢。

第255章() 
东厢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来人大约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幸运;主家今日的确“小心火烛”了;却忘了给东厢上锁。

    “得手了!快走!”人从东厢里出来;手中抱着一个匣子;挥着手带人往外走。

    “等一等;我要看一看东西!”跟着摸进来的人视力不太好;伸手就去摸那只匣子。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儿响,将先前那人吓了一大跳,连忙去捂他的嘴:“你不怕人听见啊!”

    “不行;一定得确认了东西才能走!”

    “这冷爷,到胡同外头再看不成么?”对方压低了声音相求。听说此处是朝廷命官的宅邸,即便是艺高人胆大的梁上君子都不愿在此久留。

    这冷爷根本不听来人的话;伸手到怀里摸了火折子;迎风一晃,眼前登时一亮。他本就视物不清;这会儿眼前陡然大亮;更是眼前一片模糊;忍不住伸手偏过头去;用衣袖遮住眼。

    “遭了!”

    于此同时;院中陡然大亮。早先捧着匣子那人登时将匣子往冷爷怀中一塞;夺路而逃,“扯呼!”

    说时迟那时快,椿树胡同这边锣鼓声登时响了起来;胡同口围了几名壮汉;将在石家宅子外面放风的堵了个正着。

    那冷爷却顾不上其他,他手中的火折子早已掉了,干脆借着周围火把的光亮,颤抖着手,去将匣子上的铜扭拧开,往匣中一看,登时道:“扇子呢?扇子呢?扇子呢?”

    他连连重复三遍,正房跟前立时有人回答:“你说呢?冷子兴?”

    来人正是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