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赦做主,贾母也无法过多干涉。

    但是现在迎春被皇家指婚,便坏了贾赦的好事,再加上指婚对象爵位不高,贾赦自然有理由挑剔,明着不好指责贾母,便骂贾琏。

    贾琏却似乎并没有受到贾赦多少影响,听说石咏认得丹济,赶紧问:“怎么样,他人品如何,待人可和善,家里是个什么情形茂行,无论你知道多少,尽管说来听听!”

    石咏登时在心里暗赞:这才是个做人大哥的样子!

    贾赦那个当爹的,一上来先挑剔丹济爵位高低,而贾琏关心的,却是妹婿人品如何,会不会待妹妹好

    石咏心想,若是他自己也有个妹子,这种情形之下,绝对会与贾琏想到一处。

    当下他定一定神,回想起所知道的丹济,大概说了说,其中有好些是贾琏已经知道的,例如丹济如今身上有着三等御前侍卫的差事。也有些夹杂了石咏自己对丹济的判断:“丹济大哥为人端方,差事上极为精心,我从未见到他缺勤晚到。至于待人么,我知道得不算多,但见他那起子兄弟们对他都是敬服的”

    石咏一面说,贾琏一面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倒是听丹济大哥说起过,他是肃亲王一脉,但因是旁支,家里人口简单,母亲尚在,另有两个姐妹,就再无旁人了。”

    贾琏连连点头:“人口简单,有人口简单的好处!”

    迎春若是嫁入贾府那样的世家大族,光料理家务就有够她忙乱一阵的。反倒是小门小户的,日子过得轻省简单些。

    石咏想了想又道:“琏二哥,依我拙见,令妹当是被指了一门好亲。丹济大哥身在那样的职位,他又是那样一副品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升官了。”

    丹济如今任着三等御前侍卫,若是再往上升至二等、一等,在侍卫处捞足了资历,将来一旦外放便是提督、副都统之类的职务,至不济也有个总兵。不是文官那样需要一级一级往上熬的。

    贾琏听石咏这样一说,登时大喜,点头道:“我就说么,若是对方是个前途无望的蠢小子,皇家又为什么要巴巴地给他指婚。唉,只是我父亲,只看到人家眼下身上的官爵职位,看不到其他”

    眼下丹济身上有个“三等奉国将军”的爵位,岁俸不到二百两,禄米不到二百斛,听起来的确磕碜了些,与荣府的爵位差了老远。可衡量一个人的前程,用世袭的爵位和眼下的官职,丝毫不考虑此人将来的潜力——石咏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吐槽,心想:贾赦老爷,您这也太没水平了吧!

    他想了想,开口对贾琏说:“琏二哥,我知道丹济大哥当差的地方,要不要我找个时日,将你们二人引见一下,你们兄长妹婿的,先结识一下?”

    贾琏喜得一掌拍在石咏肩上:“好兄弟!”

    他说着将石咏拖起来,说:“茂行,你若是有空,现在就带哥哥去吧!”

    石咏:现在?

    不过,他也很能理解贾琏这份急切,就好比突然听说自家妹妹交了个不知到底靠不靠谱的男朋友,做兄长的自然是急不可耐地想去见一见,亲自考验一番。

    他一时说漏了嘴,此刻又被贾琏从茶座上拖了起来,无奈之下,只得带贾琏往西华门过去。

    在西华门附近,石咏正远远见到丹济在带人巡视护城河一带,当即挥手,把人请过来:“丹济大人!借过说一两句话!”

    丹济不疑有他,命他队中的侍卫们继续向前巡视,自己则一路小跑,冲石咏和贾琏两人过来。

    丹济生得不俗,再加上身上一件御前侍卫的官服,人显得又精神又挺拔,再加上一路小跑过来的姿态雄健,贾琏在石咏背后看着,心里已经满意了七八分。

    “丹济大哥!”石咏与丹济很熟,因此只有在彼此的同僚在的时候才会称一声“大人”,其余时候就管叫“大哥”的。他挤眉弄眼地看看丹济,问对方:“可曾听到好消息了?”

    丹济一向是个端正严肃的性子,此刻一听石咏说话,那张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石咏便知他已经听到了消息,连忙拱手向他道喜,随即转身,一拉贾琏,将贾琏的身份向丹济说了。

    丹济憋红了脸,望着贾琏,一时不知该怎么称呼才好。这年头,说人是“大舅子”、“大舅哥”都有骂人的意思,丹济憋了半天,在石咏各种眼色提示之下,总算憋出一声:“二哥!”

    “哎!”贾琏这一声听得爽快极了。

    这么短短片刻,贾琏已经看出丹济是个为人本分、性情质朴的年轻人。且不论他爵位如何,前程如何,只这份品性,想来不会是个欺负迎春的。

    这时候,丹济麾下那一群御前侍卫一起巡了过来,为首的一个登时便叫:“丹济大哥这是先见过内兄啦?”

    旁人一起大笑出声,丹济转过身去,涨红了脸,咬着牙,却不知道该回什么才好。

    “恭喜大人!”“是呀,还未恭喜大人!”

    侍卫们也晓得上司面皮薄,经不起打趣,赶紧换了正经脸色,从丹济面前走过去。

    丹济一愣神,转过头来见贾琏,只见贾琏冲他稍稍拱了拱手,微笑着说:“不敢有扰差事,将来得闲的时候,必然是要好生聚一聚的!”

    这个时代婚仪繁琐,自宫中指婚下来,到丹济成婚,少说也还有好几个月的功夫,因此贾琏和丹济还有好多可以“聚一聚”的时候。

    丹济见贾琏彬彬有礼,一派大家公子的气度,自然也心生好感,赶紧也向贾琏还礼,连声说是,随即与两人作别,一路小跑,回归本队去了。

    贾琏与石咏一起目送他离去,贾琏终于彻底松了口气,笑着拍拍石咏的肩膀,手:“这回,终于可以放心了!”

    他望着远处正带人巡视的丹济,若有所思地说:“有我这个做哥哥的在,难道还能委屈了妹妹妹夫不成?”

    石咏心想,也是,如今贾琏和凤姐儿夫妇都是财主,有他们两张罗,迎春的婚事和妆奁,必定体面。他寻思着什么时候也得给贾琏送点儿礼,贺他嫁妹才行。

    谁知道,三日之后,贾琏带着兴儿来到椿树胡同找石咏。石咏这会儿刚刚办完内务府造办处的差事,回到家里,被贾琏堵了个正着。

    “这这是什么?”

    石咏惊讶地看见贾琏指挥兴儿,从外头拖进来一个藤编的大箱子。

    如今他看到藤箱,就会想起赵老爷子当初赠他的那只藤箱,便也会立时想到这箱子里都是文物。

    果然,贾琏当着石咏的面儿,一掀箱子盖儿,对石咏说:“茂行,这回我可真真是有要事拜托你!”

    “这是我们两府搜罗出来各处不用的古董和字画,我知你是这上头的行家,这回过来,就是想求你帮忙,整理整理,看看这一箱子的古董,那些是修补修补就能上台面的,帮我修一修,回头哥哥重金谢你!”

    贾琏冲着石咏长长一揖到底,口中解释道:“想着给二妹妹的妆奁除了嫁妆银子之外,总要有些古董珍玩,家里没有多少给二妹妹另行添置的意思,我就想到了你”

    石咏探头一望,果然见这箱子里,盛得满满一箱子的,是一个一个卷轴,卷轴下面还露着各色瓷器铜器,有整的有碎的,零零总总,不下几十件!

第145章() 
时下上自宫廷、豪门贵戚之家;下至寻常官吏、文人雅士;无不讲究古董。荣宁二府自诩为钟鸣鼎食之家、世代簪缨之族;自然不能大喇喇地摆出一副暴发户的模样。因此迎春出嫁;除了必要的嫁妆银子之外;嫁妆里能添一些有年头的古物件儿;才能显出贾家的气度;否则便显小家子气了。

    偏生迎春不算高嫁,所以贾府里无人为她张罗,另行添置好东西。而贾琏夫妇就算手里已有不少银子;能给迎春添置绣品镜子之类的好东西,可是在这古董上头,却没什么办法了。

    贾琏一时记起石咏当初“起家”的本事;当即带人在两府搜罗了一圈;将库房里堆放着的那些无处合式配就、已显陈旧,又或是略有缺损的古董物品;全都装在这只大藤箱里;从贾府运出来;送到石咏这里。

    “石兄弟;我知道你如今是个大忙人;”贾琏说起这话一脸的歉意;连连拱手,“可是这些东西放在我这里,非但派不上用场;不晓得哪天便被人当做废物给扔了;岂不可惜?”

    他见石咏有些意动,赶紧添一句:“石兄弟,你也不愿意见到好东西就此尘封的对不对?”

    果然,石咏被贾琏最后这句话给打动了。

    “琏二哥,令妹出阁的日子可是已经定下来了?”石咏便问。

    贾琏点点头,说:“昨儿我们太太请了亲家太太过府小叙,虽然还未放定,但大致说定了将婚期定在十月里,最晚不会拖过十一月。”

    石咏了然,现在还未到中秋,他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来修整这些文物——习惯使然,石咏心里将这个时空里的各种古董统一称为“文物”。

    他这人从来不做没把握的承诺,当下对贾琏说:“琏二哥,说实话,这箱子里的情形我还没仔细检视过,但如今只有两三个月的辰光,我也不知究竟能赶着修多少件出来”

    这只箱子里,除了书画卷轴,其他有金有玉、有铜器有瓷器,石咏一瞥之下,还根本来不及判断各件器物的情况和受损程度,因此也没有办法判断在这短短两三个月里,究竟能修多少件出来。

    贾琏连忙摇手:“不打紧,不打紧!茂行你能修多少件,就修多少件出来至于其他修不了的,兄弟爱就留着,不要也不打紧,反正府里也已经销了账,不要的了。”

    他想起当初请石咏修金盘和木瓜时候的旧事,当即又拍着胸脯说:“有多少花销,都包在哥哥身上,说实话,钱是小事,妹妹嫁出去的时候能体面些才是紧要的。”

    石咏见他这副样子,心想,果然是这个有情有义的琏二爷,当下慨然点头:“琏二哥再跟我说什么钱不钱的,就实在是太见外了。这么着,我今晚就将这些东西全都看一遍,自然捡那易修的先修出来,最好能赶上令妹的嫁期。”

    贾琏听了这话大喜,又是向石咏深深一躬,连声称谢,这才向他告辞,将这满满一藤箱的东西留在石家。

    这时候隔壁余举人已经回乡,石家在椿树胡同的小院,已将两处并做一处,在两家第二进处开了一扇门,石家便是一个四进的大院子。

    石咏心疼母亲与婶娘,便让母亲和婶娘住了隔壁余家的内院,那里朝向更好,冬暖夏凉。他与弟弟石喻也依旧住在旧院子的里头一进,他依旧占了东厢,弟弟占着西厢,只不过正屋被他们兄弟俩瓜分做了日常起居的地方和平日里读书做事的“书房”。

    余下李寿和另一房家人则分别住在两个前院里。

    眼下石咏便叫过李寿,两人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满满一箱东西都抬进了旧院子的正房。石喻原本正在背书的,此刻看见哥哥拿进来这么多东西,也忍不住丢下书本,凑过来看。

    “哥,又什么好帮你的?”

    见到石咏锁着眉头,似乎有些发愁,石喻小哥儿自觉主动地挽起袖子。

    “大爷,有啥要做的,你尽管吩咐。”李寿见状,也主动请缨。他早晓得自己这个家主是极懂得字画古董一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