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也了解十三阿哥的意思,点头道:“不过,咱们的工匠能独立掌握制自鸣钟的技术,也是一件好事,将来万一洋人技术垄断,不供机芯给咱们的时候,咱们照样能有出产。”

    石咏说这番话的时候,薛蟠和贾琏就在旁边傻看着:实在是没想到这个石咏竟能这样一副态度与皇子阿哥说话,上来直接反驳。

    偏生十三阿哥竟也点点头,说:“茂行说得是,倒是我管中窥豹了。”

    薛蟠与贾琏这才舒一口气,心里竟有几分雀跃:原来在十三阿哥这儿,竟是可以这样畅所欲言的。

    十三阿哥见他们的神情便苦笑:“是不是我生得太老态了,令你们如此拘谨?我们只是先关起门来商议,即便说错了没啥,你们想到什么,尽管直说。”

    几个人便渐渐说到京中这边。

    京中的自鸣钟生产,十三阿哥打算放在京郊,那里有烧制御瓷与珐琅器的瓷窑,有经验的工匠也好找。前些时候,十六阿哥还给哥哥牵线,联系了一批年事渐高,刚刚退下来的工匠,许以高薪,聘他们回来,所以制自鸣钟的人手和地方也是不缺的。

    剩下的就是设计、生产和销售了。

    听说十三阿哥有心将这些自鸣钟卖到蒙古去,薛蟠先来了劲儿。“十三爷,奴才以前结交过一两个往蒙古去的行商,都说过蒙古人的生意好做。蒙古王公贵族有钱的极有钱,只要眼瞅着东西喜欢便好,都鲜少问价的。”

    其实京中也不乏这样的王公贵族,出手阔绰的,只要看上了,连价都不带还的。

    “所以我说呀,这自鸣钟,就得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匠人,做出来就喊最高价,越贵越好,越贵越有人买!”薛蟠越说越得意,也越说越大声。

    十三阿哥听了就赞好:“是这个理儿!”

    他年轻时经常随扈塞外,自然见识过那些蒙古王公的阔绰劲儿,见薛蟠一言切中要害,也颇欣喜。

    石咏在一旁,不插话,只尴尬地笑着。刚才十三阿哥还未开口赞薛蟠,他随身带着的颁瓟斝就已经出声了,石崇在那里小声嘀咕:“这谁啊,说得太合我心了!”

    石崇就是个富人中的富人,买东西绝不会问价,而且只捡那最贵最顶尖的买,买的价格低了,反而跌他的身价。所以薛蟠那一席话,倒是正合富人的心理,转眼间,这定价的方针就已经定下来了。

    “茂行,你还想到些什么?”

    十三阿哥见石咏紧紧盯着那只机芯,便开口询问。

    “回十三爷的话,卑职是在想,若是往京里、或是蒙古销的自鸣钟,是不是在钟面上加上一圈指示十二个时辰的会好些?”

    中式计时法与西洋的不同。这个时空里,舶来的西洋自鸣钟大多使用西式计时法,像康熙、胤祥、胤禄等人,自幼时起就和西洋传教士打过交道,向他们学习术算和天文历法之类,自然将西洋的时辰和中式的时辰来回切换自如。可若是换到普通人使用,却还是中式计时法来标注更方便些。

    这话说出来,贾琏和薛蟠一起点头,他们各自家中都有自鸣钟,可也都是用了好一阵之后才慢慢习惯过来的。

    “既然如此,要不要钟面干脆只留十二地支?”薛蟠想到就问。

    石咏却摇摇头,觉得还是同时保留西洋的计时法会好些。

    他来古代之后总有种感受,时间过得特别慢,以前的两个小时,如今只当一个时辰来过。这无形中人工的效率也会较之西洋更低一些。比如这阵子石咏在景山工地当包工头的时候,非常希望手下的工匠能提高效率,这样就可以按时完工,不用加班。可是事情却并非一向如他所愿。工匠告诉他“未初”能干完的活计,石咏未初去检查的时候,才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叫做“未初”,工匠口中的“未初”可能比石咏理解的“未初”要晚了半个钟头之久。

    所以石咏私心里,也盼着中华的计时法,也能有朝一日如西式的一样,更准确更精密些,势必能推动国人办事的效率。

    “茂行说得在理,我这里记下了。”十三阿哥倒真是很认真,取了纸笔,匆匆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几个人又坐在一处,天马行空地各自设想了一番。石咏还建议了现在是生产自鸣钟,等自鸣钟普及了就生产装饰精美的怀表,等人们都习惯使用计时器之后,再让他们掏腰包买能轻松携带计时器,这样就可以赚两回钱。

    他这个主意惹得旁人大笑,都赞石咏的确有做“奸商”的潜质。唯独石崇这会儿非常安静,估计正在暗自琢磨“计时器”、“自鸣钟”是什么东西,与他那西晋时候的“滴漏”、“日晷”都有什么不同。

    薛蟠则非常大方地让出他薛家一位专门跑蒙古商道的管事,这人与不少蒙古行商有往来,对与蒙古人做生意非常了解。至于其他账房什么的,薛家更是大包大揽,不在话下。

    末了,倒是贾琏小心翼翼地向十三阿哥开口:“十三爷,这桩生意,最后还少不了要十三爷出面,帮着宣扬一回。”

    贾琏这人,不像薛蟠那样,自幼深谙经商之道,也不像石咏那样,算是半个搞技术的出身,但贾琏有一桩好处,能够设身处地,思虑比较周到。

    贾琏的想法是:这自鸣钟做出来,走礼却不大合适,谁家愿意“送钟”呢?让各家各户主动买才是最好。所以,要让京中大户、蒙古王公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且得有人“以身作则”才行。

第104章() 
几个人商量到后来;便议定了到时做出像样的自鸣钟;便捡几家京中大户中摆设展示;届时御驾去承德避暑、或是巡幸塞外的时候;也多带几件;明晃晃地摆着炫炫;回头自然会有人眼热上心的。

    十三阿哥对自己外书房中的这一场商议非常满意;他觉得几个年轻人都是思路活络,不像他,这几年一直闷在家里;外头的事情都觉陌生了。这些年来的冷遇早已让他的一颗心渐渐冷了,倒是这几个人的热情让他也觉得暖些。

    说话间,十三阿哥伸手去揉揉右膝;瞥眼看着炕桌上放着的自鸣钟;记起石咏说起过的,本国的能工巧匠太多了;他们的手艺流传后世;简直就是传奇。

    十三阿哥忍不住笑:这小子;说话的口气就好像他见过后世人将如今的东西捧作传奇似的。

    石咏说这话的时候也提及;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给工匠们最大自由创作的空间;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成果。十三阿哥也颇以为然:门外汉又何必指手画脚?

    只是唯一一件事他如今心里没底:这一门生意,要做好做大,投入是少不了的;做出来的自鸣钟只要有一批销不动;立刻就是几万两银子压在货上。十三阿哥想起这个也免不了有些惴惴,只是他没法儿后悔:毕竟这是他自己想出来,能为皇父分忧的法子。

    正想着,外头报雍亲王到了,十三阿哥赶紧扶着炕沿儿要站起来,却被走进外书房的四阿哥一眼看见,伸手按住了:“跟你四哥还外道什么?”

    四阿哥随便一瞥,便看见十三阿哥记下的笔记,随口问:“今儿还是在商议自鸣钟的事儿?”

    十三阿哥点点头。

    四阿哥便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随手递过去,随意地说:“收着,四哥给你的本钱!”

    待十三阿哥看清那张银票上的金额,惊得睁圆了眼,一扶炕桌又要站起来,口中连声道:“四哥,这这我不能收!”

    “没给你!”四阿哥脸一沉,即便亲如十三阿哥,也心下惴惴。

    “前阵子不还念叨着要给小格格攒嫁妆的么?就不作兴她的伯父伯母也帮着出点儿力?”胤禛是一张万年冰山脸,说起话来,也是一副长兄教训幼弟的口吻,可这其中的温情却止不住往外溢。

    十三阿哥眼便一热。

    “你四哥平时也没啥嗜好,也就念个佛,品品茶什么的,没多少开销。自家兄弟,不帮衬你,帮衬哪个?”四阿哥拿眼一瞪,态度越发凶巴巴的。

    十三阿哥却好似胸口堵着什么,声音都哽在喉咙里,半晌说不出来话。

    “对了,胤禄没来找你么?”胤禛又想起这一茬儿,“我依稀听了他在皇阿玛面前卖好,说是你这门生意他也想掺和,想以内务府的名义,出些银子,入五成的干股。”

    十三阿哥没想到十六阿哥这个幼弟竟也这么仗义。

    “他说富达礼那个族侄,就是在他手下当差的那个,运气特别好,所以他也要掺合一把,沾沾运气。”四阿哥说到这里,也实在是绷不住了,终于露出了笑容。

    十三阿哥一头将担心放下,另一头又悬起了心,越发觉得身上的责任重大,这或许是他这么多年来,翻身的唯一机会,他可不想辜负众兄弟们的盛情。正想着,四阿哥则岔开话问:“刚才听门房说,那几个年轻人都来过了?”

    十三阿哥点头,将对几个人的观感大致说了一遍,大多都是赞的。看四阿哥的脸色,薛蟠大约也是对他的胃口,然而提到贾琏的时候,四阿哥沉下了脸,喃喃地道:“贾家、贾家”

    “四哥还在计较贾家在织造任上的亏空?”十三阿哥隐约知道四阿哥为何不喜贾府。

    “自家在织造任上奢靡无度,回头拍拍屁股将亏空都留给盐政来添补,哪有这样的好事?”四阿哥冷笑一声。

    “我瞧那子侄辈的,倒还行。当是贾氏一族回京之后才成丁的,年纪不大,倒颇为干练。”十三阿哥对贾琏印象不错,顺口说两句好话。

    “十三弟要是看着还行,就用吧!回头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入五分股。哼,若是他真有本事,能赚到银子,就许他抵去贾家的亏空!”四阿哥记起旧事,难免气愤。

    十三阿哥当年曾随乃兄在户部公干,知道这些旧事的来龙去脉。可是他直到此时,也才明白过来,在自己这位冷面哥哥的心中,贾府的亏空,从未因盐政银子的贴补,而就此填上过半分。

    “算了,不说这些。”胤禛收了怒容,“饿了,蹭十三弟的饭!”

    十三阿哥赶紧命人传话给厨房,命将晚饭摆到外书房来。

    这边刚刚摆上饭,兄弟两个对坐闲话,刚要动筷子,外头却报说是石咏求见。十三阿哥惊讶不小,与四阿哥互视一眼,说:“这才走不久的,不知什么缘故又转回来了。四哥要不要见见?”

    四阿哥也有些好奇,他知道十六阿哥说得没错,石咏这人看着不显,但仔细想想,运气是挺好的,随便修个宫门,都能找到当年太皇太后写给皇上祈福的经卷。可见是个有福之人。于是四阿哥就点了头,自己先挟了一筷子小油菜,捧着半碗米饭,慢慢吃起来。

    少时石咏匆匆赶到外书房,见到胤禛,吓了一跳。他了解十三阿哥的脾性,在十三阿哥面前敢于畅所欲言,可是在这位黑脸四爷面前,他可真不敢。可是现在人都进来了,少不得行礼请了安,才慢慢将去而复返的原委说出来。

    十三阿哥与四阿哥听了,忍不住都生出诧异,四阿哥多少也无心用饭,伸手将碗筷都放了下来。

    原来石咏进来所说的,乃是京郊大旱之事。石咏经过树村自家荒山与田亩的事儿,才知道京郊已经旱了这许久,料想整个华北可能都是这样,就想进来提醒一句,看看十三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