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此“牛粪”c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在行动上就会更无后顾之忧,一往直前,如果追得到,则其受益将无穷的大。相反,“俊男”b在追“鲜花”a的过程中就没有“牛粪”c积极了。因为一方面,在他追“鲜花”a的同时,还有靓妹在追他,在“俊男”b经过艰苦的追求“鲜花”a后,迟迟不见回应时,“俊男”b会考虑:究竟“鲜花”a是怎样想的?会不会答应他?如果追不到,那会不会失去靓妹假如“俊男”b选择伴侣的标准是,如果不能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做伴侣,那么就找一个爱他的人做老婆。那么,“俊男”b最优的选择结果,当然就是选择追他的靓妹。也因此,他要两线作战,既要不断地去追“鲜花”a,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好和那些靓妹的关系,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自己鸡飞蛋打,因为如果追不上“鲜花”a,起码也不会失去追他的靓妹。

    由于上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鲜花”a心里的判断结果是:“牛粪”c更爱她,“牛粪”c能保证她终生幸福,因为他对自己死心塌地,丑点有什么关系,毕竟“俊男”b还是花花心肠不可靠。她会觉得“俊男”b如同一个花瓶,虽然鲜花放在花瓶里,很好看,但鲜花也会因为缺少营养而慢慢枯萎或者花一枯萎就会被扔了,而插在牛粪上,这种危险会很校

    博弈智慧

    诚然,在“鲜花”a的心目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心里多少会有些遗憾,但是根据她选择伴侣的标准,她宁愿要一个爱她的“牛粪”老公,也不要一心二用的“花瓶”做老公。于是,根据这种逻辑,“鲜花插牛粪”的现象就很自然了。

第183章 倒推目标() 
做事情的时候,人们往往习惯于“条件导向法”,即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条件有多少,就做多少,也就是说,条件决定结果。而智慧的人善于用“目标倒推法”,即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分析要达到设定的目标,现有条件的瓶颈和制约在哪里,然后缺什么,想办法补什么。

    倒推法是分析动态博弈的一种有效方法。下棋是对弈双方相继行动的动态博弈,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向前展望,估计对手的意图,然后倒后推理,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其中是一条线性的推理思维链:如果我这么做,那么他会怎么做,那么我该怎么做来反击他的这种做法。也就是自己的下一步完全取决于对手的上一步。通过这种博弈,寻找出最佳的行动方式。

    1987年英国大选,撒切尔领导的执政保守党面对的是以金诺克为首的工党的挑战。大选期间,双方都要选择是走平坦大道,即以就事论事为原则进行竞选,还是走崎岖小径,即进行人身攻击。选民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对撒切尔夫人的政绩深表满意,因此,假如双方按照相仿的规矩拉票,将出现整个竞选一面倒的局面,撒切尔夫人就会取胜。

    金诺克先生的唯一希望,在于他可以通过风格完全不同的拉票活动,建立一个足以超越对手的好印象。现在我们假设,撒切尔夫人选择平坦大道,而他选择崎岖小径,或者两者调换选择,他的成功概率都是一样的。撒切尔夫人先行会使她陷于不利,因为这么一来,金诺克先生就可以选择与其完全不同的道路。不过,她先行本身不会造成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在这个对局上做一个小小的修改。假设撒切尔夫人已经跟她的保守党顾问以及竞选宣传经理们开过会,确定了她的策略。但是这一决定没有公开。金诺克先生也在开同样一个会议。他应该怎么做?之前说了撒切尔既然成功概率都一样,因此会选择平坦大道,那么金诺克会选择崎岖小径,然而若是撒切尔想到金诺克的选择,则她会选择崎岖小径,于是,金诺克还要进行第二层次的思考,同理,撒切尔可能会进行第三层次的思考,如此类推。一个普遍的观点是若要运用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原理,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后行者可以观察到先行者的行动。

    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资源导向式”,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式”。

    “资源导向式”思维模式从手头现有的资源出发,按照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规定,正向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眼睛只盯住自己的篮子,篮子里的才是菜,篮子外面的都是别人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思维强调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强调自己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用抽象的话来形容这种思维,那就是物质决定思维,从有做有。

    “目标导向式”思维不问自己现在有什么,只问自己要实现什么目标,想做什么。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按照路径一步步推进,最终实现目标。

    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是一种倒推法: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将“条件导向法”改为“目标倒推法”。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2001年9月,蒙牛集团在制订未来“五年计划”时,总裁牛根生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

    结果,这个决定一出,大家都目瞪口呆,觉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但牛根生却说:“我还是胆子小的,换了别的总裁,一定会把目标定为200亿。”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解决以下的问题:牧民的奶牛从哪来?企业的厂房从哪来?市场到哪里去开发之后,分析现有的条件,为了实现目标,蒙牛便开始了多种创造性的工作:

    针对奶牛少的问题,蒙牛开始富有“吞吐性”地配置资源结构,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增加奶牛数量。通过购买,自繁选育、选留,推广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新技术等方法;针对厂房少的问题,蒙牛开始大批量地盖全球样板工厂,并且建立国际示范牧场;针对市场开发问题,蒙牛不仅打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还赞助“超级女声”,使其为蒙牛造势

    结果,2006年蒙牛销售总额达到了162亿元;2007年1至6月更是“半年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乳业的总冠军。

    博弈智慧

    牛根生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标。”目标决定行动,一个目标确立后,实现它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所有困难和问题都抵挡不住实现目标的意志。

第18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无论处于哪种社会状态下,都有各种不同的事件验证零和博弈。好像整个世界随时都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零和博弈”。在幽默范畴中,零和博弈又被引申为“快乐守恒规则”——有人高兴,就一定有人失落,换句话说,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它是二元对立,只会是善或恶、胜或负、生或死。

    比如,在股市中就存在着零和博弈,它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赢家收益融资交易成本=输家损失现金分红(等式左边是股市资金的索取者,右边则是股市资金的提供者)。

    零和博弈并不只存在于可以算出结果的经济圈内,在其他各种竞争中它表现得更为明显甚至残忍。

    中国历代王朝在其传承帝位时,大多会有一番争夺过程,或者经历一段手刃同胞、夷戮子侄的血腥历史。其中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匡义因帝位之争而上演的“玄武门之变”和“烛影斧声”更是广为人知。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嫡位之争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零和博弈”。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有所记载。李渊有3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按照常理,太子李建成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可是次子李世民却心生不服,因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认为自己出力最多,而且功绩彪炳,如果让李建成继承帝位,他是不能忍受的,于是他因妒生了杀心。因为想继承帝位,哥哥和弟弟都是心腹之患,如果不除掉他们,让他们得知自己的心意后,势必将自己置于死地,于是,他在心里埋下了弑兄杀弟的种子。

    而李建成呢?他自知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人,虽然看李世民表面上行事低调,但他依然嫉妒弟弟的才能,也怕他觊觎自己的嫡位,因此就想把李世民置于死地。当二人的矛盾激化时,李世民于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部将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等候李建成入门之后一拥而上,当场用箭把李建成射死,而且开弓之人正是李世民。紧接着尉迟恭开始追杀齐王李元吉,结果李元吉也死在李世民的野心之下。在杀死兄弟后,李世民又把兄弟的儿子都杀死以斩草除根,最后又逼李渊退位。这场弑兄政变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帝位的得来称得上是残忍、血腥的,可以说唐太宗的名字是用残忍换来的,其血腥程度连他自己也不加隐瞒。显然,唐太宗在这场有你没我的博弈中取得了全部胜利,他是笑到最后的人,而他的笑是建立在兄弟的死及父亲的悲伤之上的。

    相比较而言,宋朝太宗皇帝的政变则显得疑云密布了。因为宋太宗赵匡义的弑兄篡位疑案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好像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一样。不过,宋史是依照实录编修的,而实录里是很难把这段真实的历史留下来的,这未免有伤太宗皇帝的形象。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一些笔记却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根据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的记载,曾有“烛影斧声”事件的全过程。所以后人只好根据传说和常理来挖掘这次政变的过程。

    这次政变是在烛影摇红,柱斧戮地中演出的。宋太宗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在“陈桥兵变”后,被其下属扶上帝位,“黄袍加身”说得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匡义和赵匡美,当时赵匡胤还有德昭和德芳两个皇子。赵匡义登上皇位有3个疑点:第一,为什么赵匡胤没有把帝位传于长子德昭?第二,赵匡义在做了皇帝之后,德昭为什么会死于非命?第三,假如宋朝推行的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传的话,为什么在赵匡义死后,他的儿子却继位了?由以上这3个疑问可以看出赵匡义的继位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想一探究竟。

    更大的疑问则是:赵匡胤死时居然没有召重臣顾命,也没有亲侍在旁,他是在夜间突然暴毙的,身边只有赵匡义一个人,真可以说死得不明不白。不过,据站在远处的宫人描述,这二人曾经发生了一场争论,之后烛影摇晃,紧接着就传出斧杖戮地声。后来,这段话被文莹和尚记到笔记里,也就是前面说的湘山野录。赵匡胤不是病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却在和弟弟发生争论之后突然死掉了,可以想一下,赵匡义跑去和赵匡胤争什么呢?想必应该是继位的问题,其目的没有达到,最后就把赵匡胤杀害了。“烛影斧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匡义杀死赵匡胤做上皇帝后,为了名正言顺就制造了所谓的“金匮之盟”:在赵匡胤官拜后周的点检节度使时,他好像从来没有篡位的想法,可是赵匡义则虎视帝位很长时间了,他早就留心身边的机会,借口把握有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