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手遮香-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等得有些不耐烦,几次想出言相询,都被安怡的沉静专注所感染,便也沉默不语。殿外有轻微的动静传来,皇帝的不耐烦和焦躁正好找到一个突破口,他狠狠瞪了眼马师曾,马师曾忙快步出去一看究竟,须臾回来后,有些为难地欲言又止。

    “什么事?”皇帝很不高兴,没注意到自己的语气因为安怡的专注而小声了许多,莫贵妃却察觉到了,美目盈盈地先看了眼皇帝,再看向全然忘了周遭一切的安怡,若有所思。

    马师曾轻声道:“周老太医和余院判吵起来了。”

    皇帝眉毛一拧,杀气外露,马师曾低头哈腰地继续解释原因:“周老太医奉了皇后娘娘之命,从坤宁宫赶过来参与诊治,因小安大夫正在施针不敢打扰,便去了偏殿和众太医一起商讨太后娘娘病情……不知怎地就和余院判吵了起来,他指着几位太医骂他们私心太重,尚且不如一个小女子尽心尽力,因公忘私呢。”

    皇帝冷笑了一声。

    马师曾低眉垂眼地后退一步,隐没入灯影里,悄悄看了眼莫贵妃。莫贵妃安静地坐在一旁,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整理着素净的袖口,看上去照旧温婉,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不高兴了。

    也难怪,那位了然和尚就是莫贵妃的娘家兄弟莫天安送进宫来的,提出的诊治方案也和安怡的一样,但因莫贵妃觉得风险太大,有可能会拖累莫家和她自己,便借着太医们的私心和谨慎否决了。如今安怡横空杀出,又有这性子耿直不知机的老周太医不容情地揭破这层窗户纸,倒是叫莫贵妃也背上了个不尽心尽力,一门私心只为自己的嫌疑。

    但马师曾并不觉得安怡这就莫名招惹了官司,搅进了是非之中,反倒觉得她运气好。经过周老太医这一闹,不管太后能不能醒来,安怡这条命至少都能保住,更不至于遗祸家族——要论太医院中谁最耿直秉公、医术最好,那当属周老太医,只可惜老太医性子不招人喜欢,辛苦一辈子始终只能做个小太医。但他既然说安怡尽心尽力,因公忘私,皇帝怎么也会听信七八分,当然也会因此轻饶安怡几分。

    安怡并不知道身边上演的这场复杂官司,她只知道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了。最后一根金针褪出时,她已经汗湿衣背,手指僵硬如鸡爪,靠了江姑姑的支撑才勉强没有失态。

    “如何?”皇帝再也按捺不住,起身朝太后的病榻靠了过来,因见连太后还是静静躺着一动不动,忍不住瞪了眼怒道:“太后何故还没有醒来?”

    受体不一样,反应也不一样,快慢有差异,安怡没办法和皇帝解释清楚,只得斟字酌句地道:“快了……”

    “圣上,娘娘醒了!”莫贵妃适时轻呼出声,一脸激动地把太后的手塞进皇帝手里,由着他们母子情深,她在一旁双手合十虔诚无比地感念菩萨保佑。

    安怡昏沉沉不知所措,江姑姑探手扶住她,小声道:“小安大夫辛苦了,先下去歇息片刻罢。”

    安怡本想说她不辛苦,还要开方子给连太后呢,就见江姑姑朝她使眼色,便噤声靠在江姑姑身上往偏殿里去歇息。偏殿里只得一个宫人,悄无声息地按着江姑姑的吩咐安置好安怡便呆坐一旁,无声无息。

    安怡在榻上静躺片刻后才缓过来,对着窗外的雪光轻轻勾起了唇角,老天爷待她不薄,这样难得的好机会也给了她,她要不牢牢抓住,怎么对得起自己?

    skbshge

第128章 小安大夫() 
一声哭喊划破了黎明前的平静,那声音很快就消失不见,一切安静如昔,安怡几乎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她紧张探究地看向一旁守着她的宫人,宫人面无表情,端坐如松,仿若一切都是她的错觉。

    江姑姑进来挥退宫人,坐在榻边轻轻握住安怡的手含着笑道:“太后刚才进了半碗米油,和圣上说了几句话,思绪清晰,口齿清楚,已是好转许多。”

    宫里的人说话比原来的安侯府还要晦涩难懂,每个字都要细细咀嚼才能懂,安怡觉得自己已经有些不太适应这种说法方式了,便只是垂着头微笑着装乖巧:“那我就安心了。”

    江姑姑笑了笑,道:“圣上问,小安大夫想要什么赏赐?”

    安怡惶恐道:“赏赐哪能要呢?圣上赏什么就是什么。且,为圣人分忧,为太后娘娘治病,本就是民女应该做的。”

    江姑姑很满意她的回答:“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遂将皇帝的意思表达来:“接下来这些日子,恐怕都要小安大夫居留宫中,好为太后娘娘诊治调养凤体。”

    安怡并不意外,这早在她的意料和盘算之中——还有什么能比借太后之势扬名京城,接近仇人并实现复仇更方便简洁的途径呢?忽又听江姑姑轻声道:“刚才,圣上召众太医询问太后病情,余院判等人因应对不妥,每人挨了十板子,宋太医御前失仪,重罚三十,从此后也不必再去太医院当值了。”

    想起这些光吃饭不干活,心眼贼多还看不起她的太医们倒了霉,安怡忍不住幸灾乐祸了,面上却不曾露出半点,反而垂了眼颇有些紧张地绞着手指轻声道:“姑姑,那日我并不知道老太太就是太后娘娘。”

    江姑姑微笑着道:“无妨,小安大夫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能得谢大人庇护,你不会挨板子的。”

    谢大人庇护?谢满棠?安怡这回是真的惊异了,但想起自己入宫时,那藏在灯影里一直守望的挺拔身影,她又觉得理所当然——他俩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她要倒了霉,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当然得尽力护着她。

    江姑姑又道:“时辰差不多了,小安大夫起身梳洗罢,稍后老周太医和了然大师还要与你一同会诊,给娘娘开方子呢。”拍手叫宫人进来伺候安怡梳洗,郑重其事地道:“伺候好小安大夫,不许怠慢。”

    安怡并不知道,因皇帝随口称了一声“小安大夫”,从此后,她就成了京中大名鼎鼎的小安大夫。

    新年旦日,京中五品以上命妇按例都是要进宫朝贺的,拜太后,拜皇后,再拜各宫主位。皇后早就卧病多年,又无所出,朝贺一事惯例由有子受宠、出身高贵的莫贵妃主持。因太后病重未愈,莫贵妃便寻思着是不是让人别去打扰太后了,就让众命妇在殿外叩个头就算完事。谁知宁寿宫里却传来消息,道是太后近日好了许多,病中寂寞,想起有好几家老夫人多年未见,想让她们去陪着说说话解解闷。

    既然太后发了话,莫贵妃当然要遵从,她立即欢欣鼓舞地让亲近的掌事宫女去找江姑姑要名单,然后迅速一一安排下去,务必要叫太后玩得开心痛快。太后痛快了,皇帝也就痛快了,她也就跟着痛快了。

    “娘娘,老夫人们给您叩头请安来啦。”女官粉白圆润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将五六个穿戴了一品、二品命妇冠服的老夫人领了进来。

    连太后斜倚在凤座之上,一动不动地微闭着眼睛假寐,仿若全不曾听见。一旁的安怡同样听而不闻,专心而虔诚地读诵着面前的妙法莲华经文。一段经文读诵完毕,连太后方轻轻吐了口气,道:“好了,就到这里吧。”又同一旁的江姑姑道:“不知怎地,我听她诵读经文就觉着身上要松快许多。”

    江姑姑凑趣道:“大抵是小安大夫心慈虔诚的缘故?还有啊,小安大夫这把嗓子也真是好听,不急不缓,悦耳柔和,听着舒服。”

    并不是她有多么心慈虔诚,而是因为她幼时总想以此讨好祖母,苦难时以此为慰藉,重生后更多了敬畏。声音好听么?心态而已,若是焦躁刺耳,如何能最大程度地安抚并与病患沟通呢?安怡收好经书,抬起头来朝众命妇露出一个浅淡温和的笑容,目光掠过其他命妇,堪堪停留在立在第二排居中的那位白胖如竹虫的老夫人身上——别来无恙,安侯老夫人,祖母,你还记得那个被你冷落厌恶漠视的亲孙女安安吗?

    “安侯夫人,许久不见了。”连太后久病未愈,本就风流妖娆的体态就更风流妖娆了几分,斜斜靠在凤座之上笑得犹如妖孽,当然不能细看那张已经渐老的脸。

    众命妇齐齐把目光从安怡身上收回来,同时嫉妒地看向安侯老夫人。都不明白这过了气,拼尽所有力量才侥幸保住府里爵位和封诰的安侯老夫人,怎会突然被太后娘娘想起来,还点名要她入宫陪聊。

    已经七十多岁的安侯老夫人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受宠若惊,颤巍巍、感激涕零地躬身道:“臣妇谢太后娘娘天恩,臣妇听闻娘娘凤体违和,心中甚是挂念……”

    连太后听不得,越加看不得她那谄媚模样,颇为嫌弃地举手止住她道:“得了!叫你们进来是为了开心的,这样地嚎倒叫人倒了胃口。”

    安侯老夫人犹如被人一把捏住了脖子,猛地消了声,却也不见她有任何尴尬,反而另换了副得体的笑容,心安理得地跟着其他命妇一道行礼落座,恭敬地听连太后发话。

    连太后却又似是格外看不惯安侯老夫人,微微蹙了眉头道:“安侯夫人,我记得你不过比我大了十余岁?怎地如此不爱惜自己,竟将自己养成这副米虫模样?莫非是当初安归德给你留下的银钱太多,实在吃喝不完?”

    skbshge

第129章 安侯老夫人() 
安侯老夫人面上的笑容再也挂不住,又羞又恼地站起身来,嗫嚅不能言。其余人等只管看她笑话,并无人肯替她解围——谁都知道连太后早年遭遇不太好,故而养成了稀奇古怪的性子,发作起来时最好别去招惹她,何况早年得势时倨傲冷酷、目中无人的安侯老夫人也实在没什么值得人同情的地方。

    安怡冷眼看着安侯老夫人被权势高于她的连太后摆弄羞辱于股掌之间,不但无丝毫还手之力甚至于自辩解围的能力都没有,不由暗自叹息。这就是她的亲祖母,无视骨肉亲情,只凭一己喜好,漠然冷置她多年,任由她自生自灭,甚至于恨不得踩踏她几脚的亲祖母,其实也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目光短浅的寻常老妇人而已。

    连太后突然瞟向安怡,淡淡问道:“怎么,见我说你族中长辈,心里不高兴了?”

    这话成功把众命妇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安怡身上,安侯老夫人更是眯了老眼仔细打量安怡,怎奈实在认不出这是谁。

    在座众命妇只要家里还没落魄的,来之前都做有功课,知道连太后身边近来多了个年轻貌美的小安大夫,小安大夫一手金针刺穴之技出神入化,为人更是才貌双全,沉着机智,深得太后喜爱,就连这小安大夫之名也是皇帝御口亲封的。因此进门时就已经对安怡有所猜测,现在听连太后说起安侯老夫人是安怡族中长辈,就越发断定了安怡的身份。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夫人便抿唇笑道:“娘娘也不和咱们说说这可人疼的小姑娘是谁。”她是连太后娘家弟媳永昌侯夫人,与连太后关系自来极好,要论在座众人谁最适合插科打诨,调节气氛,就数她了。

    连太后偏不肯说,要叫安侯老夫人:“你说说这是谁?让我考考你这个族中长辈是否称职?”

    安侯老夫人本来莫名被钦点入宫陪伴太后,心里七上八下之余还带有几分窃喜,巴望着能抓住机会奉承好太后,好给家里儿子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