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梦-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倒是挺社会!这才没多久,就变得这么世故起来?”

    “说正经的!”梅笑寒道。

    葫芦道:“你一个现代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就是那种!”

    “现代化机械生产!”

    梅笑寒扶了一下桌子,站稳了,道:“你不早说,我都差点忘记自己是21世纪的人类了!”

    “不能认怂,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放手大胆干!”

    扣了扣鼻子,梅笑寒傻笑着想象着自己坐在手扶拖拉机上面,逍遥的在一大块土地上面耕作着。

    为了稳定村民的情绪,更是为了不让里正难堪,梅笑寒便把村民说的所有事情马马虎虎答应下来。里正既有了面子,也稳定住了村民的情趣,倒是非常的满意。

    村子里有许多的无主之地,被被荒弃着,因为没有政府的行文,所以这些荒地不能耕作,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实际上这些荒地并非不能利用,只是按照当时的条件,若要开垦出来,所耗费的代价远远不能用收获的粮食来弥补。

    梅笑寒脑子里马上脑补出来书中所记载的有关宋朝土地制度的资料: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老开创的宋朝,其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只占较少的一部分。

    宋朝私有土地包括:

    新兴的庶族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

    国有土地包括营田、屯田、官庄、职田、学田、官马牧地等等。与其它朝代相比,宋代土地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土地私有制大发展

    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国家不再执行强化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措施,不再运用政权力量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再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国家不再干预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持自由放任的态度。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土地买卖盛行。

    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而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仅为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

    如果税率按10%计算,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那么四川此次纳税印契的田地则有四百万亩,可见土地买卖的盛行。

    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北宋前期,地主侵占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更是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已成俗”的地步。三是私田数量大大超过官田。如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全国垦田四百四十五万余顷,而当时共有各种官田四十四万七千余顷,仅占十分之一,到王安石变法,因推行出卖官田政策,官田所占比例降到七十五分之一。

    二、官田的私田化

    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控形式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由于国家利益即税收的实现以财产为基本依据,宋代的官田也逐渐向私田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将官田转变为私田,或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售田变为私田,或是通过赏赐官僚地产而变为私田。

    一是国家采用与地主相同的地租剥削方式来经营官田,如宋高宗曾说:“朝廷拓地,譬如私家买田,倘无所获,徒费钱本,得之何益?”又如太宗年间大臣陈鼎上言曰:“田之未垦者,募民垦之,岁登所取,其数如民间主客之例。”这里无论观念还是剥削方式与数额,都与民间地主无异。

    三、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由于土地买卖盛行,“人户交易田土,投买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从而带来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使地主阶级具体成员经济地位经常变动,这成为宋代社会的突出现象。“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富者贫,贫者富”等等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宋代土地关系的这一特点。

    鉴于土地所有权转移的频繁,宋代对土地买卖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手续,即买卖土地的双方要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种土地买卖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国家对土地买卖合法性的承认和保护。

    四、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

    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使土地所有权呈现强烈集中趋势,但由于土地所有权的频繁转移,就使兼并所得土地越来越细小和分散,如宋理宗时,吏人张洪在平江府有田一百五十六亩,分散为三十八段,佃户共二十五家;淳佑三年,常州无锡县学添置“养士田”近一百段,客户五十余家,但每段土地多者七八亩,少者仅一角、二角几十步。

    有了宝葫芦,查询起资料来,倒也是方便,像类似的荒地价格不高于每亩6贯,一千亩最多也不超过6000贯。税率在百分之十计算,这样怎么也不超过6600贯铜钱。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实际上银子和铜钱的汇率,除宋朝比较混乱外,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是11000,也就是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也就是说1文钱相当于2元左右。

    6600贯铜钱大约等于六百六十万文,折合现在的rmb,大约相当于一千三百二十万。

    1320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论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第六章 包拯() 
梅笑寒送走了里正和村民等一行之后,又陷入到了郁闷之中,缺钱,烦!

    自然是这样,无论在哪个时代也少不了钱。

    办法总是有的,钱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何况还是带着一个宝葫芦的现代人。

    梅笑寒看过不少穿越,也听说过不少狠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穿越时空,倒卖稀罕玩意。类似这样的故事,他在书中能找出三百六十五个,足够一年不带重样的。

    看了看自家破落的院子,梅笑寒皱起来眉头,道:“你知道我家为何这么破吗?”

    二狗子道:“老爷在世的时候说过了,财不外露,要节俭!”

    梅笑寒道:“荒唐!哪有这样的事情,有钱不拿来花,留着干什么?”

    二狗子道:“家里没钱!牛羊马倒是有不少,田地也不少,就是没银子!”

    牛马不让随意买卖,纵使家里有数不清的家畜,政府也不让私人随意买卖。

    “谁定的破规矩!”梅笑寒骂道。

    二狗子上前捂住梅笑寒的嘴巴,道:“可不敢乱骂人!”

    梅笑寒有些无奈,道:“罢了,罢了银子的事情我另外想办法!”

    梅笑寒揉了揉眼睛,看着外面,道:“去外面吃点东西去!”

    二狗子道:“能否带上犬子狗子一起去呢?”

    梅笑寒疑惑道:“带狗一起去?”

    二狗子道:“不是狗,是我的孙子狗子!”

    梅笑寒有些纳闷,却又觉得这名字很是熟悉,便道:“我似乎听过这个名字!”

    二狗子道:“可不是嘛!上次狗子来的时候梅少爷还小,一转眼八年过去了!”

    “岁月不饶人呐!”

    看了看狗子,梅笑寒又摇了摇头,道:“太不可思议了,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狗子跪地便磕头,道:“梅少爷好!”

    梅笑寒扶起狗子,道:“不用多礼,随意些便是,这样我也自在!”

    步入大街,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梅笑寒有一种重生后故地从游的错觉。

    在宋朝,普通百姓也没有人身自由限制,可以全国各地随便跑,其他朝代,普通百姓是不能随便跑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最大的好处便是自由!

    一路上带着仆人二狗子和狗子,梅笑寒却一直陷入到沉思之中,心里想着如何才能快速的赚些钱,多赚些钱。

    晚饭也是在路边的饭馆随便买了几个菜吃。

    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快速踏来,瞬间尘土飞扬,弥漫着路人的眼睛。

    到了梅笑寒身边此人勒马止住,道:“这位兄台,我的马方才受了惊吓,望多多包涵!”

    梅笑寒看到此人脸色偏黑,便调侃道:“你莫非就是包青天,包拯吧!”

    这人一听惊讶万分,下马,把梅笑寒拉到一边,道:“这么兄弟为何知道我的名字?”

    “不知兄弟所说的包青天又是什么?”

    梅笑寒也是一愣,道:“你真的包拯?”

    脸黑青年,道:“我包拯不过是一个普通之人,前几年才有机会进京听选,补了一个知县!”

    梅笑寒意识到这是还没有发迹的包拯包青天,自然也是不知道包青天是谁!

    梅笑寒呵呵笑了一声,内心却是暗喜,这一出门便碰到了“文曲星包青天”,或许就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我们交个朋友吧!”梅笑寒热情道。

    包拯有些疑惑道:“朋友?”

    梅笑寒不由分说上前便握住包拯的手说:“小弟我叫梅笑寒,见到你倍感荣幸,希望有缘能再见!”

    虽然听不懂梅寒说的什么意思,但是包拯却还是略微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刚才的马失控的原因。

    在包拯离去之时,梅笑寒还不忘多说了一路:包大人很快就会调任端州知府,到时小弟我去端州看望包大人!

    包拯一脸懵逼,不知眼前这个少年为何会知道自己会调任端州知府。

    梅笑寒邪恶的笑了笑,道:“到时候可别说,不认识我哦!”

    “三个月后等到了粮食快收获的时候,我去找你!”

    “啤酒!”

    “烤串!”

    “等我!”

    包拯摸了摸炭头,嘿嘿的尴尬笑了一声道:“说的哪里话,孔夫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包拯自然是想不到自己会调任端州,这个以产砚台而闻名于世的地方。

    史书记载: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他在任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目送走了包拯,梅笑寒突然有陷入了呆滞,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包拯来饶州干什么?”

    暂时想不了那么多问题,梅府家里的那堆破事已经让梅笑寒烦恼了,穿越里面的故事不少,像梅笑寒这种穿越的“清新脱俗”的却不多。

    拍了拍葫芦的屁股,梅笑寒问道:“马上到了农忙时节,葫芦啊!葫芦!你倒是给我出出主意!”

    葫芦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要有投机取巧的想法!”

    梅笑寒道:“莫非你已经知道我心里怎么想了?”

    “你想买地?”葫芦道。

    庄子里有不少荒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若是能把这些地利用起来,也算好一个好营生,梅笑寒自然好不愿意放过!

    只是一千亩土地,6600贯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是穿越来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