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第二次蒙宋战争开始了。
蒙古大军共分三路:
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
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
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
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
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
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天纵英才的忽必烈很快平定了李檀叛乱,于1264年又彻底击败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长达4年的内乱,又开始对南宋磨刀霍霍。而南宋呢,并没有利用蒙古内乱之机发展自己,反而在贾似道一手遮天下,忠奸不分,军政日趋腐败。这时,发生了件不幸的事,南宋四川守将刘整向蒙古投降,其所部水师自然也归了蒙古。
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蒙古军开始进攻重点是樊城,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围五年,粮食已基本耗尽,但两城军民依然斗志昂扬,元兵始终无法得手。
同年,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三千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五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
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
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元朝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
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纷纷投降,到1276年,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气数已尽。
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各地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还在坚守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文天祥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
李庭芝、文天祥兵败被俘都至死不降,均被杀害了。
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1279年与元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大败。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宋军和官员也纷纷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由于赵宗皇朝统治集团日益懦弱无能,荒淫无度,统治阶级日趋严重的腐败和残暴的官僚统治,奸臣当道,苛捐杂税沉重,阶级矛盾深重,农民起义频发,再加上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辽、夏、金、元等侵宗之患,最终导致宗灭无替。
这一年3月19日,原本应该是美丽的春天,流亡的南宋政权的当权者们却没有心思去看这美丽的景色。
3月19日,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这一场大海战在整个古代中国都是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
“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是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的一场战役,是宋军残余部队与元军之间的大决战。战争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南宋灭国,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崖山海战,是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华民族的血性也在崖山之战达到了顶峰后走向断层,崖山失败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军民,都自杀殉国。浙江十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福建有四万!蒙古军的屠城,杀掉北方百分之八十的汉人,精英殆尽。华夏精神在宋以后不再有。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崖山海战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
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朝尝试放弃集权农业帝国的形态,所以才会在军事上持续弱势。在冷兵器时代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或许是文明延续的最优选择。
正在此时,一种奇异之风突然吹来,让梅笑寒突然有些凉意,于是便不自觉得裹紧了身子。
“好冷的风!”
已经过了立春,却还是如此严寒。。。
立春在农历中,是第一个节气,立春的划分,是经过天文学上的考究,才划分出来的,命名为立春则是:
立是开始,春是春天,万物生长,春暖花开,所以命名为立春。
第八十四章 新年纳余庆()
立春是汉族人民间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光光代表一个节气。
立春自古以来就是备受重视的节日。从古至今已经过了三千多年,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立春这一天去迎春,祈求新一年的丰收。
皇家的活动一般是祭祀,百官入宫享宴,各地也会进行表演和迎春活动,并且要派人送春牛贴和报春,还要迎接句芒神,打春牛。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
三皇五帝,很重视农业,到周朝的时候,务农的事被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
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这“迎春”的仪式,当然要隆重了。
立春前一天,各地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
除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打春牛”从打土牛开始,过了许多年,土牛又换成纸牛,一个纸糊的牛里面装上五谷,
被当作“春牛”,在迎春会上让“勾芒神”举鞭狠打,牛被打倒,纸被打烂,里面的五谷流出来,这象征着打出一年的五谷丰登。
又过了许多年,纸春牛又换成了真春牛。
据说是有个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贬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之日,他看到地方官在效外聚众举行迎春仪式,“勾芒神”正在用劲鞭打纸春牛,他觉得可笑,于是写了半首诗,题名叫《春牛榜子》,诗写道: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以后,认真地关心起农事来,常常脱去官服,走到田间,跟农民一起谈桑论麻,还亲自跟老农学干农活。
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春天,就把“迎春”的仪式挪在“立春”那天,既不垒土牛,也不糊纸牛,搬来了犁杖,牵来了黄牛,让衙役们弄个竹筒子扎在地上,里面装个绒鸡毛,看看究竟是什么时候立春。
常言说,立春时刻阳气升,他守着竹筒等着,等到立春的时刻到了,只见那绒鸡毛轻轻地向上浮动,徐徐地出了竹筒,轻飘飘地上天了。就在那鸡毛轻轻地飘出竹筒时,他迎天抽了个响鞭。
牛走了,犁动了,春耕开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头落山时才回到衙门。
晚上,他诗兴大发,提笔在上年写的半首《春牛榜子》诗下边,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从这以后,人们就把立春这天叫“打春”。
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
民间活动更加丰富,在立春这一天会进行游春,探春,然后各家各户都会互相交互礼物,如春牛,春牛图,还会给小孩子们佩戴春娃,还要拜春。还要糊春牛,贴春画,搭燕窝,贴春胜。
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经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
鞭春牛之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
鞭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
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
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
在清代,各州、县的地方官员,立春之日会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毕,要用彩纸扎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内所装的干果食品,随之抛洒一地,儿童争而食之。
春牛在迎春仪式中为主角。旧时历书和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上,常印有春牛图案,大体都是按古时“打春牛”的情景描绘,寓意迎春天,农事始,五谷丰。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
《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提到立春,不得不提到春联。而中国历史上第一副对联的出现,颇有意思。
现存的第一副春联是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