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之仇,本尊来日加倍奉还!”血魔一声虚张声势的大喊,然后转身朝远处飞去,看那样子就是在亡命逃窜!
二郎神杨戬三尖两刃刀刷的往身侧一背,冷眼看着亡命朝远处逃窜的血魔,似乎一点追赶的意思都没有!
血魔拼命奔逃,眨眼间就飞出去了足有数百里,见二郎神杨戬没有追来,不由得松了口气,暗道,“还好,这个什么杨戬没有追来,要不然恐怕真要栽在这里了!”
想当年他血魔也是纵横天下的大魔头,跟随着天魔冕下征战各界,杀得天庭抱头鼠窜,仙界惶惶不可终日,后来要不是西方净土的佛陀出手,逼退了天魔冕下,没准摩羯已经统治了万界呢!
脑子中胡思乱想着,血魔一边朝影魔传信,让他赶紧撤退,一边加速朝远离南天门的方向奔去,他现在可不敢有一点松懈,因为杨戬的实力是很恐怖的,要是稍有放松的话,闹不好就彻底歇菜了!
飞行如风,血魔眨眼间又飞出了数百里地,前方都已经看到了那苍茫翻滚的云海了,这才能放下心来!
就在这时候,突然一根顶天立地的大棒子从天而降,正好拦在了面前。
“砰”的一声,血魔因为飞的太快,再加上光顾注意后面的情况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跟那根棒子做出了亲密接触!
“我的个亲娘啊!”
血魔就觉得眼前金星乱窜,脑袋好像一下子大了好几圈,摇摇晃晃摔倒在了地上。
一边哗哗的不停流着眼泪,血魔一边伸手摸了摸自己那肿起了一个大疙瘩的脑门,禁不住觉得委屈,“真是人倒霉什么事情都能摊上,也不知道谁这么缺的,竟然在这里竖了跟杆子,真是太没公德心了!”
嘟嘟囔囔的从地上站起来,血魔揉着脑门朝前看去,这才见到了那根大棒子的全貌!
这是一根粗的不能再粗的大棒子,材质看不出是金是铁,但是能够看出来绝对不是凡品,两头分别有一道金箍,高度足有千丈,只差入云霄。
在那根高入云霄的大棒子上,盘膝坐着一个小老头,一个要多猥琐有多猥琐的小老头,一个正在抱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的小老头!
血魔摸了摸脑袋,然后大声喊道,“唔那小老头,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扒着根棒子放在这?”
小老头一边翻着手边的大厚本书,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我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血魔没好气的回道,“我还路过打酱油的呢!”
“年轻人,你心态太浮躁了,而且杀戮过多!”小老头抬起头来,伸手扶了扶鼻梁上夹得那副无框,阿不,是有框没镜片的眼镜,笑嘻嘻的开口说道,“来来来,我给你讲几个故事!”
“滚,本尊哪有时间听你在这里唠叨!”血魔本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所以眼睛一瞪,就是一声喝骂,然后迈步从那根棒子旁迈过,朝前走去!
就这时候时候,小老头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佛经中有一段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氨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血魔听的头都大了,他可没有什么耐心来听什么佛经,所以伸手掩住双耳继续朝前走去,想要走出小老头声音的笼罩范围!但是小老头的声音依然是不紧不慢的从他身后传来。
“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
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
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会到来。所以,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因为这个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血魔实在忍受不了了,扭回头一声大吼,“我靠,你师傅是唐僧啊,都跟他一样唠叨了!”
那个小老头,停下翻书的动作,抬起头挠了挠脑门,然后疑惑的看着血魔,“咦,你怎么知道我师父是唐僧的?”
血魔无语了:这小老头竟然是唐僧的徒弟!
这还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啊,徒弟比师傅还唠叨!
第275章()
“话说,有大小两个和尚外出化缘,遇到一个女子,在河边踟躇不前。
大和尚上前问道:施主可有难处?
那女子皱眉告曰:这河水深浅不知,奴家欲去对岸而不得,师父可能帮我?
大和尚遂身背这女子,涉水而过,片刻即返。
小和尚不解,问曰:师兄,我们是出家人,身背一女子,这如何使得?
大和尚头也不回的往前头,答曰:什么女子?我早就“放下”了,为何你还没有“放下”呢?”
“我倒,你这老家伙实在是烦人透顶,看打,吃我一斧!”血魔显化血巨人形貌,挥舞着大斧头一下接着一下的照着齐天大圣脑袋上招呼,但是大圣爷不着急不着慌,抱着那本书在地上跳来跳去,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个不停,全是有关哲理感悟的小故事。
血魔觉得自己都要被折磨疯了,这个老头太烦人了,打又不打,走又不走,就是围着自己叨咕那些最让自己头疼的东西!
他也曾试着逃开,结果最后发现,不论自己怎么拼命朝远处跑,最后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大棒子近前!
到了现在他要是还不明白自己陷入了这个老家伙设置的阵法中,那他这么多年也白活了。
可惜,就算明知道自己被人家困在了阵法中,但是任凭他怎么挣扎,尝试了无数次和无数种方法,最后的结果全都是徒劳无功,白白浪费了大把的力气!
大圣爷鼻梁上架着那副没有眼镜片的黑边眼镜,一副大学教授的架势,不过手里捧得那本书封面上的七龙珠三个字暴露了他看的书的内容!
身体一晃,躲过了血魔当头劈来的一斧头,大圣爷在嘴角边沾了点唾沫,然后翻动了一页,嘴里继续叨咕着,“现在咱们讲一段佛经!”
“话说,龟仙人来到了擂台赛,通行的还有悟空和悟饭,哦,说串了;应该是: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
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
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靠,老兄,老大爷,老人家,老前辈,您饶了我行不行,要是看着我不顺眼,干脆一巴掌拍死我得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噗通一声,血魔双膝一软跪在了大圣爷面前,然后撒手丢下了大斧头,然后朝他磕着响头,一下一下的那叫一个瓷实!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你这比杀了我还难受!”现在血魔的感觉,就好像当初看守唐僧的那两个小妖一样,就连死对于他都是一种解脱!
听一个佛理故事不是折磨,但是一口气听了十天十夜的哲理故事,而且是唐僧唠叨加强版的,那就不是听故事,而是跟上刑差不多了!
这段时间内,血魔共劈出了十万九百八十次斧头,骂娘八千四百次(到后来都没力气骂了),求饶五百六十一次,到现在血魔觉得自己比埋在矿里一个月不吃不喝的工人还虚弱了。
大圣爷沾了沾唾沫,又翻了一页,嘴里继续嘀嘀咕咕着,“一个生命怎么能随便轻生呢,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它存在的意义,轻生是对天地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