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婿。
结果,邓世昌就在全国人民的羡慕下,与乔志清联姻,成为了公主的岳父。
将领们跟着一笑,大家确实都有这样的疑惑。好像天下还没有乔志清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世界的新发明,其实都是由乔志清提起。
从他开始参军的那刻,就一路不凡的成长。不把他当做天神看待,完全解释不通。
众将领在州政府办公大楼集合,吴旭明很快给他们下达作战指令。
华盛顿尽在眼前,必须尽快的拿下,与纽约形成掎角之势。
然后再步步为营,清空纽约和华盛顿之间的区域,为第一批移民打下基础。
侵占美洲大陆已经作为基本的国策定了下来,这场战争说急不急,说缓也不缓。
乔志清给了吴旭明十年的时间,要在十年内侵吞一个近乎人口上亿的国家,想来总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
但是现在走出了这一步,也觉得没有什么。毕竟南部的墨西哥,北部的加拿大还空在那里。
等白人和黑人打够了,残余的力量可以分南北,或上加拿大,或下墨西哥。
反正美国这片地盘,从此要归汉人子孙所有。
华盛顿近在咫尺,急行军一天便可到达,华兴军的情报机构早已探查明了情况。
受上次海军轰炸的影响,当初华盛顿百万的人口大城,现在已经锐减到了二十多万。
政府、工厂全部外迁,其实跟一座空城差不多,留下来都是一些准备保家卫国的民兵。
在这里还驻扎这三十万的正规军,因为纽约大战的影响,他们的兵力从五十万下降到三十万。
除了在城外布设有战壕防线外,在城内还布设有巷战防御体系。
华盛顿当初被华兴军海军轰炸的废墟,大部分都没有清理,反而用掩体加固成了堡垒。
堡垒中设有重机枪,与其他掩体相连,构成了一道完整的城防体系。
要是攻破城外的战壕比较容易,但是要攻破城市的防御体系,现在看来倒是有些麻烦。
吴旭明把这个问题抛出去后,将领们立马盯着地形图交换起了意见。
巷战这个问题,华兴军也不是第一次碰到。甚至往远了说,在平定江南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这些经典战例,已经列为教科书,成为军事学院必学的内容。
在座的将领,大多都学习过这些战例,有的也亲身经历过。
确实,巷战的死亡率几乎要占到一场战役的一半多。因为你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敌人会什么时候给你一枪。
他们躲在城市建筑的各处,像是幽灵一样,冷不丁就会给你一枪。
而且在这些密集的建筑下,坦克和飞机甚至火炮部队也不能发挥其优势。
华兴军武器远远处于领先的状态,但是想彻底占据这片地方,光是巷战这一条,就够华兴军费劲了。
好在美国政府现在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排兵布阵还是习惯于在野外打阵地战,城市的巷战只是作为最后的防御之策。
但是不排除他们在战争中不断学习,若是他们真的重视起巷战。华兴军要想一城一池的血拼,付出的伤亡代价是不可想象的。
将领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主张按照常规套路打法,把城市化成一片片分区,然后逐个进行清剿。
有的主张封锁城市,重点打击他们的物资和弹药储备库,将他们困死在城里。
有的主张心理战,同样是封锁城池,然后派谈判代表劝降。只要他们愿意放弃抵抗,便可以饶他们不死。
这种战法也包括在一种大战略中,那就是在美国扶持傀儡政府,这样便能减少太多的抵抗。
国防部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吴旭明和这里的很多将领都参加过。
对美之战的大战略,国防部也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以杀戮之策震慑所有白人和黑人,将他们清剿的清剿,驱赶的驱赶,最终完全占据这片地盘。
一种是扶持傀儡政府,让这个傀儡政府自发的带着残余势力或北上,或南下。
这两种战略都建立在黑人和白人乱斗之后,基本上预计美国的人口会下降三分之一。
乔志清最后给了意见,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让将领们随着战争的发展综合使用。
战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国防部制定的大战略,乔志清都会让将领们在前线融汇变通。
在这种大的战略下,对华盛顿的战术分歧也就可想而知。~' 更新快
吴旭明最终拍板决定,也不是以一种战略为主。这些意见在战斗中都会用到,眼下还是全力打好外围的战斗,看以后的形势发展再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绝对不能坚持传统战法,以士兵的生命夺取这座城市。
最多也就是浪费几发炮弹,把华盛顿给炸平了。炮弹没有了还可以再造,但是士兵死了可就再也活不来了。
这也是乔志清一直告诫将领的一句话,战争打的无非都是钱财。
钱财可以想办法挣,但是士兵有一个算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死伤一个,一个家庭都跟着难受。
乔志清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他们的父亲。有哪个父亲希望他们的孩子在战场上死亡,他宁可多花点钱也不愿意让士兵拿命去拼。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大的前提下。在局部的战争里,贪生怕死并不是华兴军的作风,并不能依次作为怯战的借口。
第1030章 阵地攻伐战()
华兴军在安纳波利斯登陆的一周后,一切后勤保障工作都以准备到位。
陆军五个集团军,全部开拔,向着华盛顿的美军防线就进攻了上去。
这五十万大军还配备一个炮兵部队,出了五百门牵引式火炮外,还有二百五十辆铁甲战车。
美军在百里外构筑第一道野外防线,挖设有两米深的战壕,还有地堡、碉堡、铁丝网等构成的多层次防御。
这片防御地带离海较远,海军无法进行援助,只能由舰载飞机侦查,然后调动墨西哥的空军进行支援。
海军的任务是派遣小型军舰,沿着波托马克河北上,对华盛顿的美军防御工事进行轰炸,为华兴军下一步彻底拿下华盛顿做准备。
一天的行军之后,各集团军相继进入各自的阵地。美军在战壕里已经严守以待,就等着华兴军的步兵来袭。
华兴军的侦察兵很快对前线的地形进行想起的侦查,很快确定了各个轰炸目标,由最高指挥部下发炮兵部队还有空军部队。
美军战壕前一千米的地方,不但有铁丝网防护,还有遍地的地雷和水泥石块构筑的暗堡。
吴旭明并没有上前线,而是在安纳波利斯安心办公,张罗着其他的事情。
前线的战事由楚天月统一指挥,这五个东三省军区跟着他征战欧洲,早已能独当一面。
美军在这里驻防有二十万大军,在华盛顿的城中驻防有十万,还有三十万的民兵力量。
华兴军与他们相隔千米,几乎把他们的防线层层包围。
阵地上的所有美军无不感到莫大的压力,全部在阵地上严阵以待,不知道华兴军为什么没有发起进攻。
华兴军到来的第二天,黎明刚刚过去。美军在战壕里胡乱的用过了早饭,初升的朝阳就被一股黑影遮蔽。
这股黑影不是乌云,伴随着一声声轰鸣,很快抵达美军的头顶。
“空袭,是飞机,快点躲避!”
美军的战壕里一阵阵的惊呼,各级指挥官立马大喊,在战壕里奔跑着让士兵趴下躲避。
说时迟,那时快。
天空已经密密麻麻下起了弹雨,在美军构筑的上千米无人区内落下。
爆炸声四起,将地面都震荡的翻滚起来。尘土伴随着硝烟冲天而起,将美军的整个阵地都完全遮蔽。
美军辛苦构建的铁丝网、地堡、碉堡,在这一刻全部被毁灭一空。
正如豆腐渣一样,被炸弹生生的撕裂,在战场上留下一块块碎渣。
躲在暗堡里的美军,直接就被炸弹的威力震的塌陷,活生生的掩埋在了里面。
炸弹在阵地上四处弹跳,弹片连成一片,在整个战场肆虐。
只要是弹片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哀嚎四起,血溅三尺。
两千架飞机集群而过,所带来的毁灭是美军永远无法想象的。
大地在此时都像是要裂开一样,到处都是尘土飞扬,弹片肆虐,硝烟滚滚,完全成了一座血腥的屠宰场。
在空袭之后,美军的阵地残值断臂遍地。还没等他们喘上一口气,华兴军的火炮部队再次发起轰炸。
空袭主要是针对美军战壕外的无人地带,火炮部队主要是对定点目标发起打击。
通过侦察兵和空军的侦查,美军阵地的炮兵阵地、后勤处、指挥中心、还有各种高层碉堡都已经清清楚楚。
火炮部队按照坐标很快对这些目标进行瞄准,而美军的火炮部队就跟瞎子一样,只是想等华兴军发起冲击后再做反应。
他们的算盘没打好,其实当美军刚上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华兴军的盘中餐。
五百门陆军火炮很快齐射,炮弹在天空呼啸而过,似流星一般砸在美军阵地的四处。
第一个遭到打击的就是美军的火炮部队,因为新中国垄断橡胶技术,只到二十世纪处,世界各国才相继重视这门技术,开始大面积种植起了橡胶。
这种东西大规模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轮胎的发明,让各种机动车相继面世。
美军的火炮部队大量都采用人力和畜力牵拉,刚才飞机群一阵的轰炸,炮兵阵地上的马匹早就死伤殆尽。
华兴军的火炮开始定点打击后,美军的火炮部队别说抢救出几门火炮,就是炮兵自身都难保。
整个天空都是铺天盖地的炮弹,都不知道从哪里飞来,根本不给他们逃窜的时间。
这些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一样,丝毫不差的在美军炮兵阵地落下。
从开始到结束,没有浪费一枚炸弹,在完全摧毁美军的上千门火炮后,最后全部停歇了下来。
指挥官米切尔都要哭了,这些火炮可是他的杀手锏,就等华兴军冲击的时候使用。
当初调向纽约的二十万大军,米切尔都没有同意把这支炮兵给他们。
这些火炮型号各类,还有的是老式的前膛火炮,全都被米切尔搜集了起来。
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有露面就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这都没有什么,华兴军对火炮部队的轰炸刚结束,立马把炮口对准其他的目标。
米切尔所在的指挥中心就在里面,大凡是阵地战,指挥中心都设在特定的区域内。
华兴军不是神仙,不能判断的那么准确,对指挥区域的打击还是划分了很多的目标。
炮火一响,所有后方疑似美军指挥中心的区域,全部遭到覆盖性的炮击。
米切尔还没从炮兵的覆灭中走出来,头顶的炮弹就呼啸着砸了下来。
他身后的部将眼疾手快,立马大喊了声,“司令,小心!”飞上前就把他扑到了在战壕里。
“轰隆!”
一声炮弹的巨响在他们的身后爆炸,搭建在战壕里的掩体顿时被炸的土崩瓦解。
米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