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之雄霸天下-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来一招围魏救赵之计,如今荣禄的大军全部围困京城,那布防在承德一带的清军必然势力薄弱。现在京城里还有八旗军的上万多匹战马,从此处到承德,跨马奔袭最多三天就赶到。我们只需要突袭承德,清廷必然急召荣禄回援,那京城之危自解!”

    孟来财两眼有神的想了个法子,语气颇为急促的道了出来。

    众将纷纷点头,暗觉这个办法可行。

    “孟大哥,这个法子好是好,但是指标不治本啊!荣禄大军一旦回援,那这股深入敌后的大军极有可能有去无回。那时候荣禄会再次返回京城,我们可就一点法子都没有了!”

    蒋万山有些担忧的提醒了句,眉心依旧舒展不开。

    “目前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先解了眼下之围再做打算。”

    孟来财也皱了下眉,但是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暂时可以抵挡荣禄的大军一时。

    “我同意孟大哥的意见,现在清廷的蒙古骑兵已经被我们歼灭,他们想追击上我们派出的骑兵,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况且此次进攻承德,只是去打造声势,并不和清军纠缠。只要让那个妖后和小皇帝诏令荣禄返回就可以,所以大家也不必太担心。”

    王隐林支持孟来财的意见,又对众将补充了一句。

    “一切全凭长老安排!”

    众将全部抱拳朗喝了声,三位长老当下做了安排,让七煞军剩余的七千多人,全部跨马从京城北面的德胜门和安定门趁夜突围而出,朝承德猛攻过去。

    孟来财对胡烈风再次叮嘱了声,不管怎么样,在三天之内一定要赶到承德。他们在城内也最多坚持半个月。

    天亮后,护国軍补充了弹药,继续对其他的城墙发起进攻。

    后膛步枪展现出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冲击时仍旧会造成伤亡。护国軍的士兵也都是拿钱卖命,并不肯拼命冲击,所以攻城的进度也减慢了许多。一天的时间才拿下了整个北面城墙,德胜门和安定门也全部被护国軍占领。

    城内的义和团也打起了巷战,在城墙丢失后,全部退撤进了城内,依据街道上的建筑物进行抵抗。

    荣禄的没攻克一条街道,就要付出数百人的代价。义和团完全就是以命换命,藏在暗地里开上一枪,马上就被护国軍发现射杀。

    双方反反复复的争夺每一条街道,过去半个月的时间。护国軍才突破了占领了内城的大半,义和团仍旧占领者紫禁城,在四座城门上严防以待。

    不过是威虎军还是杂牌的义和团武装,都在期盼着七煞军能够马到功成,但是这都半个月的时间,从承德还是没有传回消息。众将的心里打鼓,也不知道七煞军此次成功了没有。

    三位长老更是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决定,即便七煞军没有成功,大家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荣禄正兴奋的布置着兵马包围了整个紫禁城,准备对义和团的叛匪发起最后一击。哪知军中突然传来圣旨,太后急报,承德发现大量的义和团叛匪,急令荣禄带大军回承德勤王。

    荣禄差点郁闷的没有吐出血来,不知道朝廷为什么要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来上这么一招,这明摆着就是义和团的围魏救赵之计。但是他不敢有丝毫的违背,只能让一般的兵马在北京继续驻扎,自己带着一半的兵马迅速返回承德救驾。他赌不起,万一承德真的被义和团攻破,皇上和太后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464。第464章 谁是渔翁() 
胡烈风带着七千多的骑兵在晚上绕过护国軍的重重封锁,只用了三天就翻过长城,直逼承德的避暑山庄。

    长城在此时已经完全成了摆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任由各路的兵马自由出入。荣禄怎么也不会想到,义和团竟然敢冒险直奔朝廷的大后方而去。

    胡烈风抵达承德城后,并没有发起实质性的进攻。遇到强敌便立马退却,只是四处防火,大造声势,让清廷误以为是义和团的大军来袭。

    慈禧的身边本来就僧格林沁和荣禄两支精兵,其他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全都是些酒囊饭袋,慈禧压根就没想带他们来承德。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战死,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僧格林沁的左右副将便在战场找到了他的尸体,把他运送到了承德下葬。

    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和慈禧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承德建“昭忠祠”,并准备返回京城后绘像紫光阁。

    荣禄现在带护国軍全部兵马南下平叛,此时驻防在承德的兵马,只有京城的火器营三千多人,还有两千多的禁卫军。

    这五千余人全部持先进的后膛洋枪,全都是八旗军和绿营军中的精英。但即便是精英,战斗力连护国軍也比不上。在胡烈风发起冲击后,拿着先进的洋枪仍是被打的手忙脚乱。在坚持一星期后,终于不堪骚扰袭击。慌忙通知了慈禧知晓,说是反贼的大军前来进攻承德,守城的兵马已经坚持不住了。

    慈禧知道义和团来进攻承德的军情后,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派人把消息传给荣禄,急调荣禄的大军返回承德护驾。

    荣禄收到圣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连忙带着五万的兵马就朝承德方向救驾而去。他现在已经将紫禁城外的内城控制在手里,收复京城那是迟早的事情,也不急于这一时。

    这时,京城中只剩下五万的护国軍还有十二万的义和团。义和团的这十二万兵马,出了两万的威虎军精锐外,剩下的十万多都是手持冷兵器的乌合之众。

    荣禄走后,义和团的大军又对内城的护国軍反攻了好几次,但是都被坚守在各个城墙的护国軍打退。双方的武器差距实在太大,而且现在义和团除了猛虎军两万的嫡系肯拼命外,其余人都是跟着凑个热闹,已经有的帮派趁机溜出了京城。猛虎军和七煞军相继受挫后,他们早已看到了被朝廷大军剿灭的趋势。反正已经捞够了银子,也不值得再搭上自己的性命。

    京城一带,所有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聚到了南京,乔志清在此时也终于下达了北伐的命令。

    经过二两多月的筹军,三个多月的练兵,华兴军的各军区相继扩编了三倍的兵力,总兵力到达上百万之多。

    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也同时对大沽口增派三个军的兵力,分属胡文海的南京军区,共计十万的士兵。这三路大军也将从天津出发,一路西上直接进攻北京。

    同时布防在张家口的太原军区,也将出动十万的兵马翻过长城,出兵承德,直接进攻满清皇室所在地。

    恭亲王和荣禄本来设想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计,没想到这个渔翁最后却让乔志清当了。他们和义和团现在正打的难解难分,谁也没想到华兴军会选择这个时候进攻。

    大沽口的大军一时增加到十一万之巨,大军刚上岸休整一日,便对德兴阿防守的天津城发起进攻。

    东海舰队直接开进了天津港,架起火炮就对天津城墙一阵的猛轰。

    德兴阿本来还想着利用高墙阻挡华兴军,没想到仅仅这一阵炮轰过后,城墙就跟豆腐一样被炸成了碎花子。

    德兴阿本来还剩下七艘上百吨的木质战船,全部开出港口向东海舰队发起进攻。

    结果和东海舰队的铁甲舰碰面后,就像小孩子遇到了巨人,直接就被华兴军的铁甲舰撞沉。连炮都来得及发射,船上的士兵就全部弃船逃生。

    德兴阿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实力,但是他并没有带头撤离。而是带着手下的十万大军出城,准备和华兴军决一死战。

    他是护国軍中最能打仗的满族将领,但是为人太过耿直,荣禄并不器重他。

    德兴阿心里有怨气,但他仍然是一个忠臣。即便面对再强大的对手,他也要尽到一个忠臣的本分。

    将近二十万的兵马,浩浩荡荡的在天津城外的田地里展开。

    德兴阿手下的护国軍全部装配这前膛洋枪,全都是第一批护国軍淘汰的武器。他几乎每天都进行兵马操练,而且还从天津殖民地请了法国教官指导。

    这支军队在向华兴军发起冲击时,也保留着法国式的特点。一旁还有锣鼓队敲打着锣鼓,兵勇们踩着鼓点整齐的冲击。

    德兴阿许久没有和华兴军作战,并不知道华兴军的真正实力。心里期盼着华兴军使用的武器和自己的一样,这样他还有获胜的余地。

    华兴军此时早就全部装配后膛远征步枪,在太原兵工厂和南京兵工厂将近一年的赶工下,开足了马力批量生产了上百万的远征步枪,全部装配给了新招募的士兵。

    德兴阿指挥护国軍发起冲击后,华兴军便就地构建了防御阵地。在面前用工兵铲构筑三十公分的土堆,然后趴伏在了后面。

    十万的护国軍铺天盖地而来,方圆数里之内,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影。

    华兴军也成扇形展开,在指挥官一声令下之后,全部拉开了枪声,把准星全部瞄准在护国軍的身上。

    如此密集的冲锋,其实只要把枪口抬起来,就算是闭着眼超期放上一枪,也会有人中弹倒地。

    这是两个时代的战斗,护国軍的密集射击根本无法击中趴伏在地上的华兴军。前膛洋枪马上就要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除了对付冷兵器的密集冲击阵型,还有点作用。面对手持后膛枪的对手,根本就是白白送死。

    “砰,砰,砰!”

    双方相距一千米的时候,同时枪声大作,密如雨点,惊若天雷。

    护国軍如同木偶一样,一排排的被迎面飞来的子弹击中。倒下后,后面的兵勇继续补充上去,继续冲击。

    他们打出的子弹却都不知道飞射到了那里,不是掠过华兴军的头顶飞过,就是在半路上溅起阵阵的尘土。

    华兴军的远征步枪弹匣里装填五发子弹,只用十五秒的时间便能完成拉枪栓,射击,拉枪栓,再射击的动作。发射完毕后,后排等待射击的士兵再次扣下扳机,中间根本就没有缓冲的余地。

    护国軍一排接着一排的倒下,交战仅仅三四分钟,便死伤过万。而此时,他们才向前冲进了五十多米。

    德兴阿惊得目瞪口呆,对于华兴军的战斗力完全的匪夷所思。不明白那么多的子弹究竟是从什么地方飞出来的,为什么就不缓和一下,让人喘口气。

    枪声自从鸣响后,完全把战场笼罩,耳边永远都是噼里啪啦的响声。

    将领们纷纷回到后方,恳求德兴阿先撤退,不要再做无畏的送死。

    德兴阿决心一死,不肯做丝毫的退让,严令将领们继续返回战场,继续冲击。

    他知道就算是此时撤离,也将被华兴军追上,分散包围,各个击破。还不如拼个鱼死网破,兴许还能有一线的机会。

    如此,护国軍在将领的命令下,仍旧冒着弹雨冲击。而他们也不断的扣动手里的扳机,打响手中的前膛洋枪,但是仅仅是打响而已。

    每个士兵通常只发射一次,待回撤到第三排准备装填弹药的时候,子弹就从身后飞来,直钻进了肉里。顿时就皮开肉绽,血溅三尺。

    当他们用身体做肉盾,冲进了二百米之后,地上已经躺下了将近三万多人。

    鲜血已经将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