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天师-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焉随着那声望去,只见刚才惊起一只野鸟的地方站着个人,这人穿着一袭黑袍子,带着帽子,看不清脸面,但身形却消瘦的很。

    陈焉目光如炬,看得出来这黑袍怪客一身气势便如同山岳一般,可见他道学修为已经到达了极深的境地,不消说,如果李儒硬要和他交手的话,恐怕难逃一死。

    但陈焉同时又深深纳闷,这家伙会是谁呢?这么高深的造诣,绝非是无名之辈,但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又为何要出手救人呢?

    就在这时,李儒忽然一声呼啸,纵身向那黑袍怪客冲去。

    陈焉心中暗暗冷笑道:“不自量力。”

    果然那黑袍客丝毫不慌,衣袖一摆,空间顿时一阵紧缩,之后两道袖风便如同利剑一般向李儒攻去,李儒不敢怠慢,空中翻身,只听“呲啦”一声,衣服却已经被那黑袍客的袖风划出了两道口子。

    李儒两次吃了大亏,脸上已经露出了惊恐神色,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那黑袍客,一字一顿问道:“有种留下性命。”

    那黑袍客连头都不抬,长袖挥舞,又是一阵袖风袭来,李儒知道这袖风凌厉非常,不敢硬拼,身子雀跃而起,向后躲过了这一击。

    李儒在强敌的威慑之下,落足不稳,竟一个狗啃泥,跌倒在了地上。他害怕黑袍客继续追击,连忙翻身起来,一张脸上带着尘土和腐朽的树叶,十分狼狈丑陋。

    没想到那黑袍客一双手拢在袖中,只是在远处远远地看着,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

    陈焉也暗自纳闷,心想:“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既然是来帮我,为何不趁势消灭了李儒这厮?”

    李儒见他没有继续追击意思,不由得松了口气,二话不说,撒腿便跑。

    陈焉此时浑身受伤,却不想眼见李儒就此逃走,抖擞精神,想要去追。

    那黑袍客却忽然长叹一声,说道:“你追上了他也打不过他,别费力了。”

    陈焉如何不知道黑袍客说得没错,回转过身来,望着那黑袍客,深深鞠了一躬,问道:“承蒙前辈出手相救,晚辈不胜感激,不知前辈高姓大名?”

    那黑袍客仔细端详了陈焉一会,不答反问道:“你的功夫是谁传给你的?”

    陈焉从刚才那黑袍怪客的身手中隐约看出他所学乃是黄巾教的功夫,因他的真气与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真气十分相似,此时那黑袍客出口相问,陈焉更是确定这黑袍客乃是黄巾教中的前辈长老,看在自己身怀黄巾武功因此才出手相救。

    但毕竟江湖险恶,陈焉沉思片刻,终于决定还是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低声说道:“家师有命,不许晚辈透露他的姓名。”

    说到此处,那黑袍怪客反而点了点头,忽然开口说道:“苍天已死……”

    “是了!”陈焉暗中点头,“这不正是黄巾教起义之时的歌谣吗?这黑袍客一定是黄巾派的人!他定是用这歌谣来试探我。”想到这里,陈焉张口回应道:“黄天当立!”

    那黑袍客听了这话,身子微微一震,似乎被陈焉所触动。

    陈焉见他不发一语,再次说道:“岁在甲子……”

    那黑袍客听罢,伸出手来,缓缓拉下了头上戴着的连着长袍的帽子,露出一张沧桑的面孔来。

    这是一张千沟万壑的面孔,似乎饱经沧桑,尤其一双眸子,深沉而平和。

    他那双眸子此时正缓缓地流下泪来,只见他双目眺望远方,神态中似乎带着深深的缅怀和遗憾,嘴唇微动,叹了口气,轻轻接着陈焉的话说道:“天下大吉……”

    【第一卷完】

第101章 人公将军() 
这身穿黑袍的奇怪道人双目远眺,脸庞上犹自挂着泪痕,眉宇间隐隐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哀伤之情。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十六个字,代表的是一场多么轰轰烈烈的悲壮起义和一个多么波澜壮阔的宏大时代啊!这黑袍道人,该是在缅怀这一切吧。

    陈焉呆呆的望着他出神,其实在这黑袍道人摘下了帽子的一刻,陈焉便已经认出他来了。

    熟悉的面目,正与陈焉在山洞中见到的张角十分相似,不用说便知道,他肯定是张角的亲人。

    从年龄和武功修为上来看,他理当是与张角同一辈的人物,绝不会有其他可能。

    再看到他对黄巾起义那般缅怀,说出黄巾起义时流传天下的歌诀的时候竟流下了泪来,陈焉更是确定,他便是黄巾军三大领袖之一,张角的弟弟。

    而张宝乃是记载中便于广宗战死,那么眼前之人,则定是张角的三弟,人公将军张梁了。

    想到这里,陈焉再也没有迟疑,他单膝跪地,面容肃穆道:“天公将军关门弟子陈焉,见过人公将军!”

    陈焉此时心中所想乃是结交这位人公将军,但毕竟张角是死于自己的手上,若是让张梁知道了,那么陈焉恐怕难免吃不了兜着走,因此他灵机一动,既然张梁看出他一身武艺乃是传自黄巾教派,那他便干脆冒充是张角的徒弟。

    张梁听了陈焉的话,微微一怔,连忙双手抚着陈焉脸颊,欣慰笑道:“好孩子,你怎么知道我是张梁?你当真是我大哥的弟子?”

    陈焉听罢,连忙回答道:“您与师父相貌十分相似,一看便知您乃是他老人家的兄弟,更何况您身手了得,出了人公将军,恐怕也再没有其他人了。”

    张梁听到这里,双目中的浊泪更是滚滚而下,他颤声说道:“好孩子!好孩子!想不到大哥竟然还留下了这般传人!可惜他多年之前病殒的时候,我没能陪在他的身边啊……”

    陈焉这才想到,张角被于吉囚困在山洞中的事情张梁并不知道,此时张角的尸身恐怕还在那山洞中暴露在外,自己可不能告诉张梁这个消息,否则到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亲哥哥胸口被打了个大窟窿,还不疯了?

    陈焉毕竟此时诈称是张角的弟子,看见张梁落泪,连忙也勉强挤出了几滴眼泪来。

    张梁望着陈焉,似乎对这弟子十分满意,连忙说道:“孩子,我哥哥什么收下你这么个孩子呀?你又为何会在这里?”

    陈焉连忙解释道:“当年我还年幼,是战乱中的孤儿,师父见我可怜,便传给了我一身法力,可惜他与我只是短短几次见面,之后便听说他老人家病危……”说到这里,陈焉竟然真的牵动了自己的柔肠,痛哭了起来。

    可见陈焉这家伙倒是个演技派。

    张梁见陈焉哭的伤心,连忙去轻拍陈焉的肩头,连胜宽慰道:“好孩子,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不必再难过了。我大哥一辈子奋斗,到头能有你这么个孩子,可真是也不枉了。”

    陈焉连连点头,心中却道:“张角这家伙临死都想着要害我,还妄想要夺取的意识,但张梁却一副悲天悯人的慈祥模样,同样是一娘所生的两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张梁等陈焉哭了一会,忽然说道:“对了,我大哥临死之前有否说过什么?”

    陈焉听罢,心中一动道:“这张梁看起来是个善良的人,恐怕也是主张和平,何况此时天下大乱,百姓受苦,我何不借机让他帮我一臂之力?”当即便说道:“师父临死前曾说过,这一生杀孽太重,又害了万千百姓,实在愧疚……他还命我要好好辅佐大汉,重振超纲,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人间……”

    此话说完,陈焉仔细盯着张梁,想看张梁的反应。

    只见张梁听罢,脸上竟忽然露出了释然表情,仰天长呼道:“哥哥!你终于明白了!”

    陈焉也不知道张梁为何忽然做出这种举动,连忙问道:“怎么,将军为何这么说?”

    张梁低头看着陈焉,慢慢说道:“你兴许不知道,我们三兄弟,最开始乃是在太平教中,跟随于吉真人修习。后来我大哥得到了一名奇怪道人传授了一些歪门邪道,从此便野心勃勃,想着要成就王霸之业……”

    陈焉点了点头,心想:“这奇怪道人恐怕就是南华老仙了……”

    张梁继续说道:“当时我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二哥又是个惟命是从的性格,大哥一声令下,我们三人便破教出门,从此离开了太平教,北上来到巨鹿,创立了黄巾教。”

    陈焉听罢恍然,说道:“原来黄巾教便是这么来的。”

    张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错,本来大哥只是在北方传教授业,做得也只是助人为乐的事情,太平教的长老倒也并没有责怪我们破教出门。但后来黄巾教众渐渐多了,大哥便想要推翻汉朝的天下,自己来打江山……”

    陈焉心头一凛,道:“这便是转折点?”

    张梁同意道:“不错,这便是转折点。朝廷近些年来卖官鬻爵,腐败严重,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我大哥又在北方颇具威望,他号召之下,江湖竟是一呼百应,起义军便这么兴起了。短短几个月内,我们便聚集了数百万众,浩浩荡荡,就等着推翻暴政了。”

    陈焉想到黄巾起义的恢宏壮大,不禁也是动容。

    张梁又道:“但起义一事,虽然是为了百姓,可毕竟是战争,老百姓尚未享受到自由和解放,便先品尝到了战乱的滋味。最开始我还并不觉得,可是战役打响之后,我望着那些战场上惨死的百姓,我开始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陈焉闻言默然,他知道张梁说的不错,哪怕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发起的起义,也会给老百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张梁继续说道:“但是毕竟头领是我的大哥,我只能将这些想法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也就是在这之后,太平教的长老们,开始有了与我一样的想法,他们面对我大哥的行径,开始采取了行动……”

    说到这里陈焉忽然明白,为何于吉要将张角囚禁于深山之中了。

第102章 黄巾旧事() 
张梁似乎并未注意到陈焉的表情变化,顿了一顿,继续侃侃而谈道:“其中以太平仙人于吉为首。于吉乃是我的亲传师父,是我大哥二哥的师叔,向来讲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是个不折不扣的和平主义者。当他得知我大哥起义的事情之后,便主动联合了太平教中的长老,出来对我大哥横加干涉。”

    陈焉点了点头,心想:“难怪张梁这么悲天悯人,恐怕和他拜师于吉有关。”

    张梁续道:“但当时我黄巾教派已经遍布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四大教派之一,且恐怕已经是四大教派之首,我师父于吉虽然高明,却也不能螳臂当车。因此他便联合了南方的丹鼎教……”

    听到此处陈焉虎躯一震,惊道:“丹鼎教?左慈竟然也有参与?”

    张梁点头说道:“当然,我们黄巾教逐渐扩大,自然不止在北方发展,而向南推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触动了汉中天师教和南方丹鼎教的势力。天师教倒还好,一直只将势力控制在汉中之内,他不出来,我们自然也不好进去,但是丹鼎教素来是南方第一教派,黄巾教威胁到他的权威,左慈自然就不干了。”

    陈焉听得明白,连连点头。

    张梁继续解释:“盛怒之下的左慈联合于吉,频频围攻我黄巾军,左慈道学修为不同凡响,便是我大哥,也曾几次败在他的手上……”说到这里,张梁深深叹了口气,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