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眼天下,真正能够和郭嘉抗衡之人屈指可数,而唯一一个还未出山的高手便是躬耕于南阳的卧龙诸葛孔明了……
想到这里,陈焉心中又是十分纠结,毕竟诸葛亮恐怕是整个三国时代智谋第一个高人,陈焉此时虽然并无打算,但是自己的心中始终都是希望能够劝说卧龙出山,帮助自己统一天下的,孔明也是陈焉在三国时代最喜欢的人物之一,而此时为了郭嘉,恐怕陈焉必须要将诸葛亮推到一个和自己对立的位置上去。
毕竟找到一个和郭嘉能够相提并论的人还不够,这个人必须在政治立场上和郭嘉还要是对立的,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个天下的平衡……
鬼谷派,实在是令人头疼啊……
陈焉万万想不到郭嘉胸口的印记竟然会给他带来这么多的麻烦,这一晚上的谈话,也让刚刚放松了下来的陈焉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整个房间之中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压抑,贾诩身份谜题的解开,郭嘉胸口恐怖的印记,传承了千年的神秘而又恐怖的鬼谷派……
这些元素凑在一起,真的令刚刚从大战的紧张节奏中缓过劲儿来的陈焉心头再一次压上了一大块石头。
陈焉沉默良久,忽然叹出了口气,说道:“唉……奉孝,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英年早逝,这个天下,我还有你陪着我一起平定。”
郭嘉听了这话,眼神之中光华闪动,显然陈焉这一番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之中。
贾诩也是连忙说道:“奉孝莫要着急,我再想想办法,当年我在鬼谷门派之中,参阅了不少古籍,想必其中定然会有解救的方法。”
郭嘉苦笑一声,拱手说道:“谢过主公和师叔,这件事情倒也不急,想来是天命如此,我辈素来乐天知命,大不了早些离开,只要还活着的时候将事情做完,也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了!”
第613章 招贤令()
一番谈论之后,陈焉等三人都是陷入了无尽的悲观情绪之中。郭嘉的事情的确很棘手,并且更令郭嘉失望的是,自己竟然丝毫不知道这件事情。
恐怕若不是贾诩点明这一切的话,恐怕郭嘉到死都不会晓得自己竟然被自己的师父下了如此恐怖的一个符咒。
送走了郭嘉和贾诩之后,陈焉关上了房门,也是心中十分绝望,没想到这传说之中的鬼谷派竟然是这样一个令人心生凉意的门派,一个门派的前辈竟会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对付自己门派中的小辈。
更何况这个小辈是他的亲传弟子,唯一的弟子。
“啊……”
陈焉低声呼喊,并不想要自己的绝望情绪影响到其他人,尽管此时郭嘉的事情让他心乱如麻,可是陈焉知道,自己需要面对的将会是更加复杂的事情。
中原一带已经安定,可是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治理,陈焉心中有几个不错的人选,其中便包括徐荣和陈宫。
濮阳城毗邻黄河,之前袁绍救走了曹操,也与陈焉结下了仇怨。虽然此时河北还未安定,袁绍还要面对公孙瓒这一强敌,可是凭借着曹操和袁绍两人联手的实力,想必抗衡公孙瓒并不是什么难事,陈焉可以预料的到,不需要多久,公孙瓒便会束手就擒……
这样一来,濮阳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战略地带,陈焉必须要挑选出一个能够抗衡袁绍的将领守卫濮阳,这个人,自然就是徐荣了。
徐荣的战略素养陈焉很有信心,有他在濮阳城镇守,袁绍绝不会有越过雷池的机会。
而另一个人选则是陈宫,陈宫乃是兖州出身,对兖州的了解远远超过其他人,当初陈宫背叛曹操迎接吕布,吕布兵力并不太多,但在陈宫的帮助下,仍是成功拿下了兖州大部分的土地,因此有陈宫在此镇守的话,兖州的安定指日可待。
但是这样一来,陈焉麾下的人手将会出现很明显的不足,虽然谋臣还有贾诩、郭嘉以及后起之秀司马懿,武将也仍是还有黄忠、许褚以及黑山军等人,可是面对陈焉日益膨胀的领土,这些人才显然并不能够满足陈焉的需求。
此时对陈焉来说,发展手上的领土是当务之急,而招募人才更是当务之急,无论在哪个时代,最需要的永远是人才。
“求贤啊求贤……”陈焉一面敲打着光滑的桌面,一边又开始盘算了起来,兖州之大,沃土千里,想要招募人才,总不会是个困难的事情吧。
“明天着手动作,今夜就先这样吧……”
陈焉自言自语道,渐渐又回到了自己的卧榻之上。
第二日天光刚刚微亮,陈焉便已经早早起来,他踱步出门,正看到一旁杏儿正和郭嘉窃窃私语,似乎态度十分亲昵。
陈焉微微一笑,心中明白杏儿对郭嘉向来都有暧昧之心,但是郭嘉一心扑在政事上面,对杏儿的态度则一直都是不冷不热。
如今早上竟突然看到郭嘉和杏儿走的近了,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转念一想,陈焉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此时郭嘉恐怕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这世上却有很多事情没做,郭嘉并非是圣人,他不过是个才能高绝的凡人罢了,既然是凡人,自然少不了七情六欲,而传宗接代更是这个时代不能避免的重要责任。
郭嘉如今对杏儿态度转变,想必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会不久于世了吧。
想到这里,陈焉心中不由得有些酸楚,他缓缓上前,又不忍心打扰郭嘉和杏儿闲聊,但是此时杏儿敏锐的直觉早已经发现了陈焉,她虽然因为吕玲绮的关系和陈焉之间多多少少有些微妙,但是仍是不能失去礼数,连忙低头说道:“大司马。”
郭嘉也是连忙见礼,但是言谈之间,显然带着一点羞怯。
看起来郭嘉和杏儿之间的确有些什么。
陈焉微微一笑,说道:“也好,奉孝,如今你年纪已经不小,咱们暂且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我看你也应该找个时间娶妻生子了。”
郭嘉和杏儿听了这话,都是一愣,而后杏儿的脸孔一下子便红到了耳朵根,陈焉哈哈一笑,也不多说,点到为止,当即便向着濮阳城的州府而去。
一上午的时间陈焉便将徐荣和陈宫的职位安排妥当,之后更是命司马懿放出消息,要兖州加上青徐一代的人才速速前来自荐,若是遇到能力超群的人士,定会俸禄不少,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募集到更多的闲人。
但是司马懿毕竟年轻,心中对选择贤人并无甚把握,东汉末年仍是举孝廉,因此家族的势力对提拔人才十分重要,若是没能够得到举荐的话,很少有草莽之人可以出头。因此司马懿对陈焉这种自荐式的方法有些质疑。
陈焉心中则逐渐考虑是否要将科举制度过早的应用到这个朝代中来,他昨夜已经有了一番深思熟虑,考虑之下,还是觉得此时举行科举制度时候尚早,一来天下未定,战乱纷飞,兖州虽然此时已经初步平定,但是百姓谋生还很困难,谁会有时间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来科举考试对知识的考察始终比较片面和死板,而乱世之中,需要的是出色的人才。
考虑良久,陈焉还是决定加大工作量,进行毛遂自荐的方式,让中原一代对自己抱有信心的人士前来自荐,然后安排自己麾下的人士对他们进行面试,这样一来,既可以对他们多一些了解,也可以确保人才不会遗漏。
不过这样一来司马懿的工作量就一下子巨大了起来,好在陈焉还有个特殊能力,那便是只要是人才,他都认识。
只要报上名字,陈焉听见耳熟的,不消说,绝对都是人才,因为陈焉毕竟来自一千八百年之后,他对三国中闻名的人物都有些了解,这样一来,便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可是不管怎么说,兖州和青徐三州的人口实在不少,陈焉的招贤令发布出去之后,司马懿还是前前后后一直没日没夜地忙了大概半年的光景,若不是司马懿年轻的话,恐怕早已经比郭嘉更早的过劳死了……
第614章 赤兔良驹()
转眼就已经在濮阳过了两个月的光景,这一天陈焉和张辽正在自家后院之中赏鱼,忽然脚步声传来,两人回头去看,只见关羽一袭青衫,龙行虎步而来。
陈焉微微一笑,和张辽一同转过身来,微笑说道:“云长将军!”
关羽也是报之一笑,当即快步上前,对着陈焉行了个礼,而后和张辽相互长身一揖,当即开门见山说道:“大司马,我如今在您麾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当初来到这里,正是为了击破曹操,而如今曹操已经被逐出了中原,我也许久未能回到徐州与兄弟团聚,今日此来,乃是特地和大司马辞别的。”
陈焉听了这话,虽然早已经料到,但是还是觉得有些惋惜,毕竟关羽乃是当世少有的猛将,有关羽在一旁帮助的话,陈焉心里也踏实的多。
想到这里,陈焉不由得一阵失落。当初历史上关羽投靠曹操,那也是等了结束了官渡之战,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才离开而去,而今刚刚击败了曹操夺得了濮阳,关羽便急着离开,实在有些令陈焉难以接受。
陈焉微微一笑,当即说道:“云长,这一次你随我攻城略地,立功颇多,我本想带你回到关中,禀明天子,加官进爵之后再让你离去,难道连这些都等不及吗?这些可都是你应得的啊。”
张辽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云长,好不容易将曹操驱逐出了兖州,咱们岂不是应该等到论功行赏之后再各奔写东西,到时候刘皇叔听到你加官进爵的消息也会为你感到高兴啊,若是现在离去,刘皇叔岂不会责怪君郎连个封赏都不给你?”
关羽听了这话,微微摇头,说道:“大司马,不是关某不领情,而是我们兄弟从入世以来,从未分隔如此之久,兄弟者,手足也,如今手足不能相聚,其中痛苦,自然令关某无法承受。”
陈焉闻言,心中明白刘关张三人的感情的确是外人无法理解的,这要是在陈焉的那个年代,简直就是激情四射,可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兄弟之间的情义,乃就是如此生死不渝。
陈焉心中明白关羽去意已决,凭借着自己是万万无法留住他的。他一声长叹,当即说道:“云长帮了我大忙,本不能够让你就这么离去,可是你去意已决,而且玄德公那边肯定也亟需云长将军和糜芳将军的臂助,既然如此,我若继续挽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关羽听了陈焉这话,心中大喜,他没想到陈焉竟然这么痛快就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更是对陈焉如此无私的精神大为赞赏。毕竟当初刘备将自己推荐给陈焉的时候,关羽便担心日后陈焉利用他大司马的职位强行将自己和刘备分开,没想到如今自己刚提出了条件,陈焉便立刻答应。
一旁张辽反而有些激动,当即说道:“君郎,云长,咱们合作如此愉快,为何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关羽苦笑一声,说道:“我固然知道大司马乃是忠心为国的人士,跟大司马在一起共事乃是关某的荣幸,可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大哥和三弟正在徐州等我,我不能弃他们不顾。”
“呵呵,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陈焉默念着关羽说的这句话,心中忽然思绪万千,他一时间想起了董白、想起了蔡琰,想起了为他英勇牺牲的胡车儿和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