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外面的金梅和美娜姐俩捂着嘴跑出很远才哈哈大笑,她们都知道这是老太太给孩子们画的一张大饼,将来到底怎么样只能混一时躲两晌了。
娜仁花这四两拨千金的办法还真是凑效,三个孩子又勾肩搭背的恢复了正常。
家里人今天又忙起来,因为今天是老乔治和叶尼娅举行婚礼的日子。依着娜仁花就想给她们办个热闹的婚礼,但是被叶尼娅给制止,她说:“孙女都那么大,不想那么招摇,就简单备一桌酒,家里人吃一顿就完事”。
老乔治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叶尼娅怎么说当然就怎么做。
婚礼上叶尼娅这回可不是穿蒙古族服装,而是穿上了俄罗斯长裙,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白白的皮肤,一袭暗绿色长裙,显得高贵而大方、漂亮而典雅。
没有迎嫁的车队、没有迎亲的鼓乐、更没有伴郎和伴娘,就是一家人簇拥着一对新婚老夫妻走进已经摆放好的酒席宴,大家落座之后,由证婚人娜仁花宣读新婚贺辞,然后就分层次对这一对新婚的老人表示祝福!至晚方散,大家各自离开回去休息。
时间过得很快,金梅一年的假期马上就要到时间了,在这休假的时间里,爱人大勇的病情很稳定,虽然危险并没有消除,但也没有向纵深发展,用大勇自己的话说:“现在每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金梅离开交来河草原准备返回北京的时候,叮嘱爱人大勇要按时吃药,叮嘱儿子小勇要照顾好爸爸,同时要好好学习,妈妈在北京等着你,然后拉着行李箱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她回到教研所上班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好像还是一篇命题作文。
题目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情况,题目很大,取材不定,要求科研所的四位专家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去欧洲、非洲、南美洲等世界各地进行考察,回来在国内召开各层次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之后才能动笔,因为这篇文章直接影响着教科所下一年度的教育改革。
教科所的冯茂所长点名叫金梅牵头,让她担任这个课题组的组长,金梅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带着三个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专家开始工作。
今年入冬以来,交来河草原上的雪下得非常大几乎是三天一大下,两天一小下,牲畜想放入草原上去放牧那肯定是不行了!美娜今年的五百亩草场派上用场,今年自己储存的词草肯定是够用。
可是如果马匹连续一周不能拉出来活动活动还真是个事,老乔治决定,全马场的人都去清雪,争取把竞赛场内跑道给清出来,这样就能满足马匹的活动。
今天马场的人基本上都参加了这项劳动,但是娜仁花没有来,她正在寻找儿子大勇,大勇今早起来后如果按照他每天的习惯,应该是简单活动一下回去吃药,可是今天娜仁花怎么找也没有找到他,给他放在那里吃药的水都已经放凉。娜仁花几乎找遍赛马场的各个角落也没有找到儿子大勇,为尽快找到他娜仁花派出美娜、乌云和金虎,让她们骑着马放大距离找找,看看是不是这小子出去转的远了,一时半会儿转不回来。人刚刚都派出去,叶尼娅在两公里外的牧铺就打过来电话。
第136章()
叶尼娅在电话里告诉娜仁花,她在萨日娜的墓地看到了大勇,这孩子他他他已经走了。
娜仁花的电话一下子就掉在地上,人也坐在地上,他的办公室不一会就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原来大勇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他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给妈妈写下告别信,给妻子和儿子也留下告别的信件,他是带着满足走的。
那天清晨三点钟左右他就感觉到病情复发,这种病一旦复发那就是他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赶紧穿戴好衣服,到门外赶紧启动汽车跑来墓地,到达这里的时候他的嘴角就开始出血,他踉踉跄跄地走到萨日娜的坟地,坐在萨日娜的墓碑前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叶尼娅早上起来的时候,老乔治已经去了赛马场,她给所有马匹填上饲草之后,她的两条大狼狗向着墓地方向狂叫,她借着雪光向那边看去,发现一辆汽车停在墓地三十米左右的地方,她以为一定是娜仁花过来啦!不然没有人会在大雪天到墓地来,就领着狗狗踏着积雪来到墓地,走进一看这哪是娜仁花啊!这不是大勇吗?她喊着名字跑过来,这个时候的大勇早走了,尸体都已经僵硬!她赶紧跑回去给娜仁花打电话。
娜仁花的哭声引来外面所有的人,大家很快就组织好来到牧场的墓地。
金虎组织牧工已经开始搭起帐篷,人已经死了是不能再抬回家里的。
他们把尸体暂时放在木板上,上面盖着一件毛毯,都冷静下来的时候,娜仁花开始布置人打电话通知各方人士。
由于金梅带着人在欧洲考察,娜仁花擅自做主叫先不通知她。
大勇的单位过来五个人,都是他的领导。
丽娜两口子带着孩子也从北京赶过来。
人员到齐后才举行的追悼会,遗体告别后拉走去进行火化,然后把骨灰埋在了胡日查墓碑的下边。
送走大勇娜仁花就病倒了,美娜把她送进医院住院。
每天都是塔娜和美娜在陪着她。
娜仁花这次住院一直住到金梅回国后,她是在病床上看到金梅的,娘俩见面后就抱头痛哭。
金梅只是在这里陪她一周就急忙赶回北京工作,因为她承担的课题总结报告已经列入时间表,进度是耽误不起的。
娜仁花出院后就直接住进了托老院,赛马场和家里的养马场有乔治和叶尼娅帮着美娜,她觉得是该自己撒手的时候。
她就和嫂子达古拉一起住了进去,托老院里的老人们非常喜欢娜仁花,对于她的到来大家还举行一场欢迎会。
娜仁花来到这里是想让保健医生把她的日常生活监控起来,糖尿病人主要是看住嘴,溜细腿,如果能在这里把糖尿病控制住,自己的其他病就不是问题。
丽娜提前休年假,她也回来陪了妈妈一周的时间。
德国的一个赛马俱乐部派五个人专程来到交来河草原,他们是奔着美娜来的,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他叫卡尔劳伦斯,他是那次在香港看到美娜的那匹荷兰混血马后,就和美娜建立起联系。
他这次来一是想看看美娜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名马,二是看看美娜有没有多余的荷兰混血马。他是想从这里买进一匹运回德国,填补德国这个马种的空白。
美娜客气地接待了这个德国客人,并答应把一匹二岁的荷兰小马转换给德国客人,条件是必须用德国的汉诺威马交换。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因为美娜没有汉诺威马的纯正血统马。
德国客人当时就答应了,他在这里只玩五天就走了,最后商定明年五月份双方在中国的大连港口交换马匹。
送走德国客人以后,美娜集中精力对今年的马训做了安排,速度训练这边主要由郭金虎夫妻带队,马术表演那边就只能靠干爹乔治老人,乔治现在是带着两个徒弟,每天都是两匹马不停地训练。满都嘎是老队员,但是乔治对他批评的却最多,因为这小子脑袋有点笨,有时马都明白该怎么办了,他还在那里徘徊,另一个徒弟就是哈拉曼村主任包金虎的儿子铁蛋,这小子可是比满都嘎聪明多了。
基本上老乔治说一遍他就能记住,可是他的马匹不行,满都嘎的马最多三次就能记住动作,而铁蛋的马五次也记不住,有时还性子急总出错。
用美娜的话说这两个人几乎是半斤对八两,还需要好好地调教。
老乔治可是把他们当成宝贝,每天都是用英语和他们交谈,开始时这两个孩子使用英语和他们说话几乎就是对牛弹琴,时间久了他们还是都学会使用英语。
乔治说,马术表演是世界上顶尖的运动表演,学会使用英语是对于马术表演运动员最低的要求,经过这两年的马术表演训练,老乔治已经把这两个徒弟当成儿子,他怎么批评指导都行,别人如果说他的徒弟他会马上站起来给徒弟说话。
美娜接到香港马术表演俱乐部的邀请函,三个月后在香港有一场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专业马术表演,这是一场投注很大的马术表演,老乔治告诉美娜,这样的表演比赛必须要参加,一是香港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再黑的内幕我们也是在自己的国家参加比赛。所以我们心里要有底,二是只有通过比赛才能看到我们自己存在的差距,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和马匹技术上的成长。
我们不怕输,主要是我们输得起,我们才有几年的马场历史啊!那些经营几十年、上百年的马业可是输不起的,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这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飘荡着一支刚刚建立的马术表演队伍,让他们不能小堪我们!有了这些约请赛的经验,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参与进世界比赛,让中国的马术表演队伍里,有我们的身份和地位”。
美娜听着干爹老乔治的一番话,她的心里也很激动,能够振兴自己国家的马术事业,为什么不干,她很快就给香港马术俱乐部回函。并且告诉他们,她准备提前二十天去香港的赛马场,让马匹熟悉一下环境和水土。
美娜的马队听说这次香港比赛只有马术表演,没有速跑马队什么事情,那就是没有参赛资格唠!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美娜告诉她们,今后比赛的机会一定会很多,大家都会有出去比赛的机会,所以目前大家如何训练自己的马匹才是最重要的。
荷花上次已经随着美娜去香港参加过一场比赛,所以还是有点幸灾乐祸,可是乌云其木格就不一样了,她到现在还没有参加过一次像样的比赛,所以她的情绪非常大。
第137章()
美娜对乌云其木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把情况告诉给郭金虎和乌云夫妇,叫她们开导一下这个其木格。
乌云告诉美娜说:“你不用管她,她就是嘀咕几句,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我说说她就好”。
金梅的专家小组遇到点麻烦,就是她们利用两个多月的考察时间写出来的报告送上去就被上级领导给退回来,原因是说步子变化不大、思想太过保守,与现实中的改革开放不相适应。
报告一退回来金梅就知道毛病出在那里,她们这次参加写作的几个专家意见不一致,和金梅一个想法的只有一个人,而那两个老头保守的要命,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操心那个,好像有他们担心不完的顾虑。金梅也力争过,但是人家是水平不行出卖的是资格,能力不行出卖的是经验,最后没有办法金梅只能采取他们的意见,可是现在材料被退回来、被批评人家就不在说话了!好像错的还是金梅,金梅也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在全所职工参加的会上,金梅开始发飙了。
她说:“中国教育的改革,首先是一部分知识分子思想观念的改革,如果这些东西不改革,根本就无从谈起教育的改革,这些人他们始终抱着传统观念,给教育改革下绊子,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老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只能是当做界碑,不能继续拿来当做工作中的指南,我们的这次教育改革的报告就是一篇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