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唐王师过处,无论多大强大的敌人,都将在我们的铁蹄下飞灰烟灭!”一旁的苏定芳一脸自信的神情。
“妹夫,几年过去,终于有仗可以打了,我们几个还在一道,”郑仁泰也站到边上来,小声说道,“西域之地,自汉以后,不在是我汉家儿郎驰骋的天下,我们此行,正是要将西域之地,重新纳入我大唐治理之下!我们几个,一定要不负圣望,再立下奇功!”
一旁的李吉,程家兄弟,还有尉迟宝琳也都附和着说一些感怀的话。
听了诸人的话,李业诩望着远处苍茫的大漠,随口蹦出两句诗,“汉家烟尘在西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中气十足的声音道,“边境战事未停,作为武将为国出征是我们的本份,我们只有杀敌立功,才不枉此行!有我们这些汉家大唐儿郎在,区区突厥数十万之人,如何会是我们的对手”
李业诩说着满是豪气,面前玉门关前那壮丽的景色,真的想再吼几句,他也真正的明白,那些才气满腹的诗人,面对边关的景色,还有经年的战事,才会有那么多的感叹,写出那么多的诗,连他这个半调子的诗人,也都有吟诗的冲动。
玉门关的守将李海崖满是崇拜的眼神看着李业诩道:“大将军不只战功无数,文采更是不凡,末将今日见了,深为信服!”
李业诩看了一眼李海崖,笑笑,想起另一处地方,问道,“请问李将军,附近的阳关在何处?”
李业诩记得,好像玉门关和阳关相距并不很远,这两座在历史上留下盛名的古城关,写进了多少古诗词中,后世连遗址在哪都不太清楚,这太遗憾了,李业诩想看看现在的情景。
“大将军有所不知,此玉门关非原来的玉门关了,”李海崖听了李业诩所说的,一下子来了兴致,“原玉门关与阳关在沙州城西,自前朝时,从伊州入西域的道路开通,隋帝杨广令在瓜州北新建玉门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之处”
听李海崖一番说,李业诩这明白,沙州西,现在还有旧玉门关,当然阳关也在那儿,这两处也还都是重要的关隘。本来沙州是中原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旧玉门关和阳光更是咽喉要道,后来开辟了自瓜州经伊州入西域的道,从沙州过的道路商旅行人大减,但地位却依然重要,还是有不少的边兵镇守着。
李业诩也不再问,而是站在城楼上出神发望着,他在想,此番征战,在玉门关留驻,不知能否给这著名的雄关增一些色,后人追忆他这位汉家英雄时会不会到玉门关来录访什么。
正想着,瓜州方向隐隐地有沙尘飞起来,李业诩举起望远镜看去,有一大群人向玉门关而来,一会近了,是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人,还有其他各师的将军,忙招呼众将都下去。
傍晚时分,侯君集也带着人到了玉门关,立即召集众将进行战前的布署,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24章 玉门关分兵()
大军出征后,第一次所有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在玉门关召开。
作为地方官,瓜州刺史苏海政先讲了这一带的相关事务,还有他所派出人探听到的情报,及伊州刺史谢叔方通传的情况。
因瓜州与高昌相隔着几百里的莫加延碛,与伊州也还有数百里之遥,苏海政所知道的信息并不多,主要还是讲述了各种朝廷物资送达及转交的情况,以及他们所探知的一些零星关于高昌和西突厥的情况。
“大帅,副帅,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看着侯君集没什么表情的脸,苏海政有些尴尬,能提供的情况太少,让这位瓜州的军政长官担心受责,末了似突然想起什么,又再说道,“这些日子高昌境内都在流传着一首民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这首歌谣在高昌各城大范围地传唱开来,使得高昌民众人心惶惶,高昌王使人查探是何人散布这童谣,但无所获”
对这样动摇敌军心的民谣在高昌境内传开来,苏海政在惊喜的同时又感到什么不解,会是何人散布这样的传言?
这事只有李业诩有些数,他在未抵达瓜州他就知道了这个情况。
李业诩所派出的特战队员,已经在一个月前抵达了高昌境内,这些队员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也传回来了很多情报。
苏海政能知道这首民谣已经非常不错了。
苏海政说完情况,侯君集示意李业诩传达了大军所掌握的消息。
第一条信息很是让人意外,高昌王麹文泰在得知唐军将要对其进行征伐时,竟然还以为只是李世民吓唬他,麹文泰到现在还不相信唐军真的能行进几千里来攻打高昌,他还对其臣下说:长安离高昌有七千里,其中二千里是沙碛地带,即使大唐派军队过来,如何能通过这些地方?唐军真的通过沙碛地,必定人马疲惫,高昌上下只要以逸待劳,坐等唐军疲弊,再出兵攻击,必定大胜;万一不能取胜,唐军陈兵城下,高昌军民只要坚守不出,不超过二十天,唐军粮食用尽必然撤退,而此时高昌军民可以趁机俘虏唐军,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李业诩所说的信息让诸将不由的发出哄笑,这麹文泰真是太可爱了,这种时候,还在做这样的清天白日梦,殊不知,大唐的十数万军队,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五千余里,行进到离他们只隔了一个莫贺延碛的瓜州了,正准备越过沙碛地攻击他们。
这可是一直让任何人谈之色变的精锐之军啊,高昌王麹文泰不会是三岁小孩吧?一些将领在哄笑后又有些愤愤,被人轻视感觉也不好么。
李业诩瞪了一眼发笑的将领们,有些恼怒,召开军事会议之时,都曾严令过,不许将领们出现这样的情况。
被李业诩怒目一瞪,还有侯君集威严的眼神,场上的笑声顿时没了,一些将领还忍不住打了个颤,他们可不敢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两位主帅训斥。
李业诩继续通报情况:西突厥在可汗俘图城驻有一万左右的兵力,其领兵将领是欲谷设所领五大咄陆首领之一,大啜名唤阿史那步真,另有一首领阿史那贺鲁领五千士卒镇守可汗浮图城西的轮台,同时高昌所封的冠军大将军阿史那矩率五千突厥骑兵,镇守在高昌城北,作为策应和监视麹文泰的力量
欲谷设所率的五咄陆人马,大部还在伊列河谷附近,并没有对大唐远征军的到来做出反应。
这些最新的情况,与与上个多月相比并没什么异常情况,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昌还是西突厥,并没对大唐军队的到来做出什么应对措施。
大唐讨伐高昌的诏书已经传达天下,按理欲谷设已经知道李世民所发的出征诏令,但西突厥及其他诸国对此没什么应对措施却出乎所有在场将领们的意外。
只是有一点诸将知道的是,西域诸国并不知道大唐这次动用了多少兵力,大唐发兵的军令也没对天下公布,具体多少军队出征,也只有朝中的重臣和领兵的将领们才知道。
西突厥也没有大唐这样的情报传递手段,而信息传递极为不便的这个年代,大唐军队已经兵进何处了,并不容易被人探知,西域诸国没有采取什么应对的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
突厥人还有其他西域诸国,虽然知道我大军即将讨伐高昌,但好似对唐军最终兵进何处,能否到达高昌之境,还是持怀疑态度,毕竟汉民族的大军,已经几百年没有到达过西域之地了
李业诩所提供较详细的信息让诸将们都为之振奋,也同样让瓜州刺史苏海政和玉门关守将李海崖很是吃惊,他们不明白远道而来的大唐远征军是如何探知这些情报的,也为自己所处瓜州,离高昌距离并不远,却没有探查到这些情报而感到不安。
李业诩通报完大致的情况,接着契苾何力出列讲了一些进入沙漠地带要注意的事项。
作为曾在这一地方生活多年的铁勒部首领,契苾何力和他的部下们多次穿越了莫贺延碛及其他的沙漠,对沙漠的地形和情况都比较了解。但以往几次穿越沙漠,契苾何力所领的人,都是习惯了这种地形的族人,而今要带着这十多万的将士们穿过这号称八百里,实际有近六百里的沙漠,连有经验的契苾何力也颇为担忧。
如今这样的季节,虽然是穿越沙漠的最佳时候,但也多风沙,而沙漠中的风暴是最可怕的,若真遇上大的沙暴,加上处置不当的话,那这十多万军队,全部葬身于大漠上也是有可能的。穿越莫贺延碛,需要十多天的时间,遭遇几场风沙,那是很正常的事。
契苾何力沉着声,用非常流利的关中腔向在场的诸将们讲述经过莫贺延碛要注意的事情。
春末夏初的沙漠温差很大,白天烈日下是比酷暑还热的天,可以把人晒干,但入夜后,温度急骤下降,比长安的冬天还要冷,有可能把人冻死,所以大军行进中,各将士一定要将配置的冬衣带上,并保管好,任何情况下不得丢失。
而无论是夜间扎营,还是日间的休息,一定要将营帐扎好,将士们都进入营帐休息,以抵御夜间的寒冷和白天的酷热,避免因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减员。
无论是徒步行进还是骑在马上,一定要穿上靴子,不可因为天气热而脱掉,否则光光的脚,就要被滚烫的沙子烫伤。
分发给每位将士的水囊,也一定要保护好,虽然随大军行进的,还有大量的水由牲畜运送,但那些是应急之用,日常所需的,都要从各自的水囊中取用;水囊中装有约可饮用十天的水,这些水要合理分配,不能一次性大量饮用。
契苾何力着重讲的还有一个遇到沙暴时的处置情况,要求各领兵将领一定要牢记,并且传达到每名士兵的头上:沙暴来袭时,风会很大,此时不能再行进,也不能骑在马上,尽可能到背风地方躲避,但千万不要到沙丘的背风坡躲避,否则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葬的危险,而且一定要安置好遭遇风暴而受惊的战马及其他牲畜,特别是运送粮食和水源的牲畜。
各部行进间,一定要保持好联系,不可脱队。
契苾何力最后建议侯君集和李业诩,在沙碛地行进时,行进时间选择在晨间和傍晚时分,及可以看清地形的夜间为佳,白天太阳灸烤下,将会非常的热,人身体里的水分丢失非常的多,士兵的体力下降也是非常的快,不适合行军,清晨和白天温度适合,将是行军的最佳时候,而有月色的晚上,也可作为行军的时间。
在长安时就听契苾何力讲过这些事的侯君集和李业诩,也都再次严令要部下按契苾何力所说的做。
侯君集再讲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及接下来的安排。
一部从伊州北道行进,经伊州后,攻击柳谷城;大军大部从莫贺延碛穿过,直接攻取高昌的田地城,也就是已方所称的柳中,取柳中后,再以一部攻击高昌城,另一部攻击可汗浮图和轮台。
各师如何安排侯君集并没让诸将议,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以第一近卫师、第二近卫师、第三近卫师组成前锋,率先进入莫贺延碛,上官怀仁所领的第六近卫师,李世南、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所领的第八、第九、第十近卫师紧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