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爹道;“我家原本有薄田10亩,有一个肯干憨厚的小子,有我这个手艺,有一个乖巧仔细的媳妇,本来在富县还是可以存活的,但是,我们却成了流民,这是为什么啊?乡亲们,那是因为我们十亩薄田的出产不够缴纳官府的租税,我们的手艺和小子的力气不能缴纳胥吏的摊派,所以我们一家成为了流民,再无生路,但现在呢?我们家已经有啦五十亩的田土,让我们耕种到死,我们还得到了几丈的棉布,让我的老伴不在躲在棉絮里,让我的儿媳不至于羞于见人,让我们今天早上喝了这几年来的第一碗稠粥,这是哪个给的?”望着下面的人,没有反应。
老爹声嘶力竭的喊道:“是闯王大人,是黑虎军那些不怕死的士兵兄弟。前天我儿子还要去当兵,但昨天我们得到了田土,我不争气的儿子就改变了主意,准备在家守着这五十亩的田土守着他的婆娘,过安稳的日子,但今天我去了山寨开了个会,我知道我错啦,我忘了我的五十亩田是怎么得来的,是山寨上的士兵兄弟打生打死为我们赚来的,是闯王一天只睡半个时辰换来的。”
说到这里老爹已经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我们忘记了给我们田土的人啊,我们忘记了,如果没有黑虎军的保护,我们将再次失去这些土地,我们愿意失去吗?”大家一起高举着拳头大喊;“不能忘记,不能。”
老爹大喊道;“我那不孝的儿,你给我滚出来。”
三儿正和大家一起高喊着呢,不成想被老爹一声喊,马上跑到前面去。
“你给我跪下。”老爹声色俱厉。三儿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但老爹让跪下,那就跪下吧。
“你是我的儿子,但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你要是为了你老爹和老娘还有你的婆娘孩子能够活下去,你就应该去参军,为保卫我们的军师我们的山寨,去参军。”
“爹,为了老爹老娘我什么都愿意。”
“好,现在,就是现在,去参军,去报恩。”
这时候三儿已经羞愧满面。给高台上的老爹猛的叩头道;“孩儿不孝,这就去,为您的平安死战不退。”
“好,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还有哪个后生想报答山寨的恩情,愿意参军的?”
下面的人群里就是一片手臂。
三儿和村里大多的后生都很失望,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军营拒绝了他们,因为闯王说生产需要他们,结果在苦苦哀求之后,他们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村里。
回村后,村里组成了民兵队,在一个退兵带领下,上午挖地窝子烧荒,下午开始走步列队。在那个很委屈的退兵发了疯般训练下,大家进步飞快。
这时候,闯王说了,各村展开挖地窝子比赛。挖地窝子本就为了自己的家人,同时也为了闯王答应的,给第一个完成的村敬酒,就为了这个荣誉,拼了。
三儿和大家开始没日没夜的开挖,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挖完了所有的地窝子并绝对的是全根据地的第一,
这天,一大早,高大铁塔般的大统领和一脸平和从容的闯王来到村里,给三儿这样的民兵每人奖励了十斤白面和一壶老酒,那个总是淡淡笑着的闯王,给每个民兵倒上一碗酒,三儿很不争气的差点把酒碗弄翻,到后来,眼睛里只有泪水,耳朵里只有轰鸣,没听清楚闯王的每句话就喝多了,第二天逢人就问当时闯王说了什么?每个人就只是笑没有一个人和他说,最后还是婆娘在被窝里说;“闯王说了,你是英雄,你是生产上的英雄,要大家都向你学习,可不要丢了我和孩子的脸。”
三儿失眠了。但三儿第二天比所有的人都起的早,握紧刚刚发下的扎枪,一个人在村外嘶吼着杀杀杀,就好像胸膛里有使不完的力气。
第314章 民心所向()
三儿的婆娘在这一天的早晨,正为自己的一家人熬粥,男人一早就和村里的兄弟们去修路了,公公去几个没劳力家帮忙,自己与婆婆就准备做好了饭,等着他们爷两个回来,这时候就远远的见两个穿雪白衣服的娘子带着大车进了村,寻人问了什么,然后在村民的指点下,来到了自己的地窝子前。
一个娘子站在地窝子的篱笆前对着自己家高喊道;“三儿婆娘在家吗?孙大娘在家吗?”
三儿婆娘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在围裙上擦了手迎了出来道;“我就是三儿婆娘,这位小娘子有事吗?”
那小娘子笑着道;“你可是在书记那里登记了会做衣服的?”
三儿婆娘一愣,但马上想起,却是当初刚进山寨的时候,山寨要求大家登记自己的技能,老爹登记了编制条框的手艺,自己和婆婆登记了缝制衣服的手艺,忙道;“小娘子,却是如此,我和婆婆的确是会这些手艺。”然后战战兢兢地的问了一句:“可有什么徭役?”
那白衣娘子闻听爽朗一笑道:“哪里是什么徭役,我这里倒是有些活计的。”
闻听此言,三儿媳妇把心放下,等着那娘子说话。
“那就好,现在根据地上需要做五千套军服,这是衣服的样子,看看大嫂可做的出?”那小娘子说着拿出一张纸来,那上面是一套衣服的样式,三儿婆娘接过来看了,图纸上的字不认识,但那个样式还是认得,这上面的图样有别于中原的汉服,更接近于蒙古胡服,富县临近蒙古,胡服见的多了,就忙道;“好叫小娘子知道,我和婆婆都做过这胡服,不是很难,不知道小娘子有何吩咐?”这时候婆婆也在地窝子里走了出来看,三儿婆娘就退了一步让婆婆上前。
那小娘子上前跟婆婆道:“是这样的,这位婆婆,我们黑虎军上需要五千套军服,需要大家帮忙做下,我去登记处查了下,知道你们婆媳会这个手艺,不知道可否承接下?”
婆婆见是军队上要的,马上接口道;“既然是山寨上的事情,我老婆子和儿媳定当办到,请小娘子发下活计就是。”说这话时候,暗暗长出一口气,“还好,不要我们出布料,这就是恩德了。”
“婆婆误会,我们不是强要的,按照闯王规矩,十天内能做多少请您老报个数,如果不浪费,我们按照每套五斤白米的工钱给付,还有就是每天给予二两灯油,你看可好?”那小娘子商量着道。
婆婆一愣,这上面派下来的徭役还有给工钱啦?这是什么世道?
“大娘莫不是不想做?如若不想,那我就找别人去了。”那小娘子没有半分不快,就要收了图样。婆婆马上缩回手笑着道;“小娘子误会,这缝缝补补本就是我和媳妇的本事,哪里不会?只是听说要给工钱有些愣神,其实我们吃喝都是山寨的,给山寨做些活计是分内之事,不要工钱的,但灯油能否多给些?我老婆子怕耽误了山寨上的事情。”
“哈哈,是这样啊,来时候我们闯王也知道大家的心思,所以一再叮嘱我们,工钱要给的,但灯油却是按照你们的活计量可以商量。”
推托了好一阵,婆婆决定收下工钱,接下了二十套的活计,这是自己婆媳在十天里的能力了,但也同时可以赚到一百斤白米和六斤灯油。
那小娘子欢天喜地的交割了布匹和针线,往下一家走去。
婆媳两个匆匆给男人做好了饭,趁着天亮,就开始在地窝子前忙开了,但不一会的时候,却见那两个小娘子愁眉苦脸的带着不少的布匹往村外走去。婆婆知道好像不好,就放下手里的针线迎上道;“不知道两位小娘子为何愁眉不展?可要我老婆子帮忙吗?”
其中一个白衣小娘子见婆婆动问就站下道;“婆婆,我本以为咱们村上婆娘多些,能多拦下些活计,但是那些婆娘却只是会针线不会下料,所以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少不得春兰队长要怪罪的。”
婆婆一听却是这事,当时一愣,正愣神间衣袖被人拉扯,回头时候却是媳妇在给自己使眼色。
“两位小娘子且慢走,待我与婆婆商量一下。”
“孙家娘子且去商量,我等你一会。”那白衣娘子谦逊道。
媳妇便把婆婆拉到一边低声道;“婆婆,我看山寨急需军装,我们婆媳正会这样的式样裁剪,而本村其他的婆姨却只会缝制,莫不如我们再揽下裁剪的活计,我们裁剪完样子和布料,发给其他姐妹缝制,山寨上给我们每套五斤白米和二两灯油,我们给其他姐妹四斤白米二两灯油,这样我们还可以从中赚些富裕,婆婆看媳妇想法可好?”
婆婆当时大是赞成,但对于克扣一斤白米却是大不忍,嗔怪道;“为山寨上事情怎可如此?难道你忘记了你公公和你男人的话吗?为山寨咱们要了那许多白米就是不对了,怎可贪心?”
媳妇忙红着脸呐呐道歉。
但那两个小娘子听了她婆媳对话,马上欢喜的上前道;“婆婆错了,闯王说过,为根据地做事,得到报酬这是天经地义,这是公平,你婆媳有裁剪的手艺,而其他姐妹却只会缝纫,正是你们婆媳出技术,所以赚取期间合理的差额本身就是理所应当,我嫂子没有错处,这也解决了山寨燃眉之急,与人与己都是好处的,如果没有你们婆媳裁剪的手艺,那你们村的姐妹也没有那四斤的白米收入,你老不但不是羞耻而是大大的善意啊。”
另一个白衣娘子也是如是劝说,好半天后,婆婆才转过弯来。
当下由那两个白衣小娘子召集了村上的婆娘媳妇姑娘来,按照个人的手脚快慢,认做了二百套的活计。当下领了任务和灯油白米,这一来一往间,三儿婆媳就在这十天里赚了一百八十斤白米加上自己的四十斤,就是整整二百二十斤。惭愧的婆媳却没想到村里的婆娘媳妇们,反倒是没口子的感谢了她们婆媳,这真的出乎意外了。
晚上的时候媳妇把这件事情给公公和男人说了,却得到了男人的一通数落。说是母亲和婆娘忘了本,为根据地做事那里还需要报酬?这是给自己和老爹丢脸。老爹也吹胡子瞪眼睛的数落自己的老伴,说完就拿着米袋子连夜去山寨上退。
婆媳两个也觉得不该,所以就依了他们父子,但手里的活计却不能耽搁,点了金贵的油灯开始为村上的姐妹裁剪衣料。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没亮,父子不但推回来那二百多斤的白米,那独轮车上还多了百斤,婆媳大是纳闷,问时候,三儿放下独轮车抄起门后的搞头,连水都不喝一口跟自己的婆娘说;“我去修路了。”就完走了。
婆媳就问老爹。老爹喘口气,坐在地窝子的炕上道;“休提休提。”再问时候不得不说,“昨天晚上我和小子推了粮食到山寨上寻了闯王去退,结果是不少人与我一样的心思,都堵满了山寨的路了,好半天闯王才脏兮兮的回来接见,我们说了原因,闯王的眼睛是红了的,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闯王的眼睛是红了的。”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爹的眼睛也红了,老娘也开始摸眼泪。
“但是闯王说了,为根据地做事,就是要给报酬,就如同将来我们要交地租一样的天经地义,这就是公平。知道吗?老伴媳妇,闯王说公平。”
婆媳就一起点头。“所以我们就把这些白米推回来了,当时闯王苦口婆心的说了很多,然后一个工匠营的人来寻了闯王去指导什么,闯王就对我们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