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中华会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是比较会为人办事,对待岳父和卓玉航这个大舅子比较热情,主动谈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

    既然卓玉婷喊饿,杨秋菊自然是早早摆菜摆饭开席。

    宁馨把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自个玩,她去帮婆婆摆饭菜。

    准备好之后,杨秋菊说:“宁馨,我先看着孩子,你先跟他们一块吃,等你吃完我再吃。”

    宁馨忙说:“妈,我还不饿,你先吃吧。”

    杨秋菊说:“你还给孩子喂奶,不能吃太凉的东西,还是你先吃。”

    其实现在白天晓悦吃奶次数很少,想起来偶尔吃一次,她都是晚上醒了吃一顿加餐。

    卓玉婷看三嫂和亲妈相处得这么好,忍不住冒酸气,“妈,你对嫂子可真好,我婆婆对我可没这么体贴。”

    杨秋菊看了女婿那边一眼,斥责闺女一句:“瞎说,你婆婆整天帮你带孩子,你还不满足?”

    闺女口无遮拦,让女婿听到心生嫌隙咋办?

    卓玉婷噘着嘴,到一边吃饭去了。

    不知那边三个男人,有没有注意这边发生的事。

    宁馨不管小姑子的酸言醋语,径自去吃饭了。为了女儿的健康着想,她还是赶紧吃饭,等会儿好替换婆婆。至于为小姑子的话生气,她才没那闲工夫。

    因为宁馨已经非常了解卓玉婷的性子,有时她说话不经大脑,无意中得罪人而不自知。尤其是面对亲人的时候,说起话来更是毫无顾忌。也许卓玉婷觉得她最小,兄嫂不应该和她计较。

    宁馨也管不到小姑子的生活,反正她在婆家呆几天就走了。

    宁馨麻利吃饱后,赶紧让婆婆吃饭,她看着两个孩子。

    宁馨看到红伟,才想起女儿晓悦早在她吃饭之前已经吃了蒸蛋,可红伟吃饭了吗?

    宁馨立马问:“玉婷,你喂孩子了吗?”

    吃得正香的卓玉婷闻言顿了一下,才回话:“喂了,刚刚在车上喂他吃奶了。”

    “红伟已经快九个多月了吧,你没喂他吃点辅食?”宁馨看红伟真有点瘦,有点为孩子心疼。

    卓玉婷回头问:“辅食,啥叫辅食?”

    宁馨耐着性子解释:“就是给孩子逐渐多加餐,让孩子吃点蒸蛋羹、稀粥、炒面、蔬菜泥”

    “我有时候也做给他吃,但是他不爱吃,每次做了吃一点,他就爱吃奶。”

    “孩子越长越大,让他多吃奶,少吃饭,慢慢就跟不上营养了。你还是换着花样多给孩子弄点吃的,让他多吃东西才行。他吃得少,就让他多吃几次。”

    卓玉婷说:“三嫂,我还得上班,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天天给他整吃的。再说我也没亏着儿子,还给他定了牛奶喝呢。”

    宁馨真想告诉小姑子:牛奶还不如母乳有营养。

    其实宁馨给卓玉婷提的建议不错。但是放到眼下有点不现实,她说得卓玉婷真做不到,起码她白天上班真没工夫给孩子做东西吃。

    这年头大多数孩子都是放养的,有的家里孩子多,父母管不过来,都是让大的带小的。

    很少有人像宁馨一样,把孩子精养的,整天换着花样给女儿做饭吃,把女儿养的白胖可爱。

    因为现在不像后世那样,家家只有一个宝贝,全家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

    杨秋菊插嘴说了闺女一句:“你嫂子说得对,你得换着花样给他做吃的。”

    看儿媳妇把孙女养得多好。要是离得近,真应该让闺女跟她嫂子好好学学怎么养孩子。

    “妈,我不是没功夫管吗?谁像我嫂子一样,天天不用上班,只管一个孩子,当然把孩子喂得好。可是有几个像我三嫂这样的,还不都是让孩子吃饱就行。”

    得,听这话的意思,她好像还多管闲事了。宁馨闭上嘴不再劝说。反正不是自己的儿子,眼不见心不烦,人家爸妈想怎么养怎么养。

    卓玉航听了妹妹的话,替媳妇说了一句公道话:“你嫂子就是比你会养孩子,下班以后给孩子做点吃得怎么了,还不都是为了你儿子好。”

    李中华也说:“三嫂说得对,让孩子多吃点好。”

    卓玉婷告饶:“等吃了饭,我跟嫂子学学行了吧。”

    饭后,宁馨到底看着孩子可怜的份上,给小姑子讲了很多养育还在的技巧和做辅食的方法。

    卓玉婷听得头大,倒是杨秋菊觉得儿媳妇说得给孩子做辅食的方法不错。

    杨秋菊看闺女苦着脸的样子,不由心软了,“你要是不会管孩子,等孩子断了奶,把他给我送来,我给你带一段时间。”

    “妈,还是你对我好。”卓玉婷拉着她妈的胳膊,跟个孩子一样撒娇。

    然后杨秋菊仔细问了宁馨很多做辅食的方法,准备回头就试试,等以后做给外孙吃。

    因为考虑到不好坐车,杨秋菊留闺女和女婿多住一晚,明天再走。李中华答应下来,一家人住下了。

    等做晚饭的时候,杨秋菊就照宁馨说的方法,给俩孩子弄了辅食,俩孩子吃了不少。

第 96 章() 
李中华一看儿子确实跟这吃了不少;特意嘱咐媳妇多学着点;回去好做给儿子吃。

    其实给孩子做吃食不用太好的厨艺;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会换着花样做。

    要不是还得回去走亲戚;卓玉婷真想在娘家住几天;可惜他们没时间;必须趁着最近几天有功夫赶紧走亲戚,完了还得继续上班。

    所以,小两口第二天上午就带孩子回市里了。

    而杨秋菊给卓玉航和宁馨收拾好送人的礼品;让他们去玉航舅舅家走亲戚。

    过年走亲戚,这些人情往来是没法避免的,要不人家会说不懂礼数。

    再说宁馨作为新媳妇;确实应该去亲戚家认认门。幸好卓家亲戚不算多;卓玉航和宁馨带着女儿走亲戚,他们又不在亲戚家吃饭;放下礼品说几句话就回来;所以很快在几个亲戚家轮流转了一圈。

    因为初五这天“破五”;老人家禁忌比较多;比如说不能出门;所以初四这天;卓玉航就提前去市里买火车票。他们打算初六回宁馨娘家,在娘家呆几天再返回回部队,到时假期正好结束。

    宁馨就在家带孩子。大过节的;即便是有人知道宁馨医术好;也没有人来找她看病。因为正月里农村人不兴看病吃药,怕一年到头触霉头,被疾病缠身。

    初五这天,卓玉航和宁馨安安静静在家呆了一天,初六上午收拾好行李,早早吃了午饭,准备要走了。

    老大一家已经知道卓玉航他们走的日子,这天特意来老宅送他们。

    大人们忙着告别,嘱咐卓玉航和宁馨在路上注意些。晓光、晓辉、晓亮舍不得三叔走。因为他们认为三叔对他们很好,每次回来都给他们带糖果点心,还给他们讲部队的故事,想到要好久见不到三叔,三个侄子都对三叔恋恋不舍。

    最小的晓亮缠着三叔问:“三叔,你啥时候才能再回来啊?”

    “大概得等再过年的时候。”卓玉航不确定地说。

    今年他能休假,明年就不一定有时间了。

    晓亮瞪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卓玉航问:“三叔,要是我想你了咋办?”

    李金凤听到小儿子的话,笑骂一句:“臭小子,爸妈出门的时候,没见你这么不舍得。”

    晓亮还等得三叔回答呢。

    卓玉航想了想,只好说:“要不你想我了,就到三叔那里去玩。”

    晓亮的眼睛顿时冒光,他赶紧问:“真的吗,三叔,我能去你那里玩?”

    一旁的晓光和晓辉也跟着问:“三叔,我们也能去吗?”

    卓玉航允诺:“放了假,你们有时间的话,都能去。”

    李金凤这当妈的不得不出来打击儿子们:“你们想美事呢。你三叔那里那么远,谁有功夫送你们去,再说火车票不要钱啊?你三婶还得看孩子,哪有功夫管你们这些皮小子。”

    李金凤怕麻烦,也不想麻烦别人,再说三弟那边确实远,她还真不想让儿子们过去。

    三个孩子被亲妈的话打击地耷拉了脑袋,瞬间没了说话的兴致。

    卓玉航想起,上辈子过年过节时,三个侄子总是提着礼品去看他们两口子,虽然侄子们没什么大本事,但是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如果可以,卓玉航想拉侄子们一把,让他们最好读出书来考大学。不像上辈子一样,他们要么在厂里下岗后做买卖,要么在家种地。虽然后来靠种地攒下钱在城郊买了房子。

    卓玉航看着侄子们稚嫩的小脸出主意:“可以让你奶奶带你们去;要不让你爸爸把你们送上火车,交给列车员照顾。再给我拍个电报,到时候我火车站去接你们。”

    “这样可以吗?”

    “当然能行!”

    三个孩子都不指望爸爸送他们上火车,因为他们也打怵不跟大人一起坐火车。毕竟他们还小,从没出过远门。

    他们开始缠着奶奶,“奶奶,放假你带我们去三叔那里吧,三叔都答应了!”

    杨秋菊没有一口答应,但是松口了,“只要你们爸妈愿意,我有时间就带你们去。”

    然后她扭头问儿子:“他们都去了,你那里住得开吗?”

    卓玉航:“没事,多加张床就可以。”

    其实还有一个事,就是三个孩子住的时间长,吃的口粮肯定不少,到时候儿子口粮不够吃的咋办,毕竟他们每个月的口粮是有限的。杨秋菊甚至寻思,实在不行,到时候她给儿子带些面条和小米过去,也能填补一些。

    不过当着大儿子和大儿媳的面,杨秋菊没提这茬,她生怕她提了后两口子再多想,认为她是怕侄子们去三叔家,把三叔吃穷了。

    杨秋菊没提,卓玉山却提了,“你三叔是吃供应粮,每个月粮食有限,你们住的时间长了,哪有粮食供你们三个吃!”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卓晓光已经是十几岁了,他的饭量顶个大人吃得多了,俩小的吃得也不少。

    卓玉山考虑周全:他们仨去了,起码得一个月得多准备两个大人的口粮,让三弟上哪弄粮食去。

    卓玉航为了自家吃细粮方便,这两年陆陆续续在空间里种了不少粮食,足够吃的。他大包大揽对侄子们:“粮食够吃的,你们只管去。就算不够,我可以跟附近的村民买点。”

    听到三叔的允诺,卓晓光他们是高兴了,到时候能不能让他们去,还得大人说了算。

    说着说着时间就不早了,卓玉航他们必须得走了,一家人告别后,卓玉航抱着孩子,宁馨提着行李上了骡车。卓玉山刚刚从队上借了骡车,送三弟一家去镇上坐汽车。

    在火车上住了一晚,一家三口终于在大年初七这天来到宁馨娘家。

    没错,甭管是谁,结了婚的女人再回以前的家就是回娘家。

    恰好这天舒怀敏歇班在家,一看女儿女婿带孩子回来,惊喜地问:“你们怎么有时间过来?”

    宁馨笑着回答:“妈,玉航请到年假,我们先回老家过了年,昨天坐火车过来的,准备住两天再走。”

    舒怀敏抱过外孙女,接着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回部队?”

    “十一走,回去休整一天,玉航就该工作了。”

    “这次能在家多住两天,挺好的。”舒怀敏带女儿女婿进了堂屋,跟何奶奶拜年问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