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付酒食钱后,柳思诚出来酒肆走到街上。忽然听见一阵妇人叫骂的声音。循声望去,见一妇人咬牙切齿,拿了一根柴火棍。对一男孩边打边骂,大概是说小孩偷银子。
柳思诚离得不远,见是刚才挎篮小卖的孩子挨打。柳思诚初时以为是娘打儿。
后来听妇人骂的话,知道这个孩子只是他家的的小厮,柳思诚见妇人下手忒重,就走过去。
到底是皇子身份,说话没有商量。“住手。”声音不大却十分威严。
那妇人一愣,看柳思诚一眼,道:“你是谁?”
“过路的。”
“干你甚事?”
“我见你下手没有轻重,恐你打坏他。”
妇人道:“他吃我的穿我的还偷我的银子,怎么不该打?”
柳思诚并不想管这闲事,再说妇人说话也有些道理,便问:“他偷你多少银子?”
“一钱。”
柳思诚道:“我替他还你两钱银子,你饶他这次打可好?”那男孩先前崩着身子硬捱,一声不吭。闻言却开口道:“我并不曾偷银子。”
妇人见柳思诚只是息事宁人,少年又说没偷银子,不由焦躁起来。
“两钱银子也可以出来行侠仗义?你个小王八蛋现在又大侠撑腰就不认帐?倒是老娘诬赖你?”
此时已有些人围着看热闹,妇人是人来疯,说话难听起来。
柳思诚何时受过这气,正欲发作,众人见柳思诚一身读书人打扮,有人劝他别管这闲事。
妇人一见,越发不肯收场,扯住柳思诚衣袖。“你要当大侠,奴家就成全你,他是奴家十两银子买的,你若出十两将他赎去,今后他不要说偷,就是抢也与奴家不相干。”
这妇人见柳思诚不是有钱人样子,故意如此刁难。柳思诚想也不想,从身上摸了个十两的银锭抛在地上。
妇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见众人都用眼睛瞧着她,又不能反悔,便将地上的银锭拾起,悻悻的去了。看热闹的人也陆续走散。
柳思诚正要转身离去,男孩叫声:“恩公。”柳思诚才想起这孩子来,从身上摸出些散碎银子“你拿去买些吃食”。
男孩并不接银子,躬身一礼,直起身望着柳思诚道:“多谢恩公搭救”。
“拿着吧。”
“谢恩公”孩子接了银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还有何事?”
男孩道:“我姓厉,名无芒,想跟随恩公,无芒在高州没有亲人,也没个去处。”
柳思诚道:“你看我像个有钱人?”
“恩公不像有钱人,是个读书人。无芒不要恩公养活,恩公给的这些银子足以做本钱,卖些瓜子仁,麦芽糖可以养活无芒。”
“既然如此,无芒随我做甚?”柳思诚有些好奇。
“恩公风尘仆仆,定是远道而来。恩公古道热肠,为我这个不相干的人就花去十两银子,高州坑蒙拐骗的不少,怕先生吃亏。”
“穷读书人怕人坑蒙?无芒倒是为我着想?”柳思诚已有收厉无芒做书童的想法,所以就和他聊几句。
厉无芒道:“无芒在那人家白天卖些瓜子仁,麦芽糖,夜里伺候他家孩子,市井中的伎俩见过不少。”
“识字么?”
听此一问,厉无芒点点头道:“无芒五岁发蒙,识得一千多字。”
“随我来。”
柳思诚带着厉无芒找了家客店住下后,又去到一家成衣店铺每人买了两套换洗衣服,回到客店梳洗换衫。
用了晚膳回到客房,厉无芒给柳思诚沏了杯茶。柳思诚道:“无芒,你坐下。”
厉无芒知道柳思诚有话要说,连忙坐下。
“我名王济。”柳思诚将自己的封号倒过来作了化名。“秀洲人氏,自幼读书无奈屡试不第,这次出来游历一番,也是散散心。”看看厉无芒,柳思诚道:“说说你吧。”
“无芒是北三州的宜州人,今年十三岁,安白两国交兵,父母带我到这高州投亲,路上遇到盗匪,一家人走散,无芒一人漂流到此,也寻着了亲戚,刚才打无芒的,是远房婶子,无芒在他们家只是个下人,遇着不高兴非打即骂。叔叔嗜酒好赌,输完就偷家里的钱,婶子便拿我出气,今日也是如此。无芒在他家住着,是等父母消息。不知道两位老人家的生死,想来怕是······”说到此有些伤感。
“你说读过书?”
“无芒是庄户人家,五岁进私塾,读了五年书。”
柳思诚道:“我出来日久,囊中羞涩,想谋个教书先生的事做,易家你可知道?”
“城中的易家是名门望族,这两日在门口贴了礼聘东席的榜。”
“易家什么来历?”
厉无芒道:“易家是高州数一数二的大户,老太爷名易林,是朝廷官居一品,退仕在家多年。老爷在京城做官,是为少爷请先生。”
柳思诚听厉无芒说话,是读过书的样子,暗想这个书童却也合适。
“易家可请着先生?”
厉无芒道:“还没有,易老爷学问大,无人敢去应聘。”
“无芒怎么知道这么许多?”
厉无芒道:“恩公,无芒提篮小卖走街串巷,高州的事情什么不知道,市井的伎俩无芒也知道许多。”
第二日清晨起来,厉无芒伺候柳思诚梳洗更衣毕。柳思诚又摸出几分碎银。“我今日出去看看,你不必跟着。”
“不用银子,无芒能养活自己。”
“天黑时在这里等我。”柳思诚将银子扔在桌上,径自出门而去。
厉无芒收好银子,换了昨日旧衣衫,去到平日进货的店铺,问掌柜的借个竹篮,用柳思诚给的碎银子买些瓜子仁,麦芽糖。一如既往上街叫卖。
……
柳思诚出门后,寻到易府,见大门口一侧果然张着榜,看后揭下来。守门的家丁一见迎上来道:“先生可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
“请随我来。”
柳思诚随了家丁进了易府,到了客厅家丁请柳思诚先坐,丫鬟上送上杯茶。一会,易家老太爷易林来到客厅。易林年近八旬,面色红润,十分富态。
第五章 红叶赌坊()
柳思诚见易林到来;起身一揖。“学生王济,见过易老爷。”
易林还了一礼。“先生请坐。”
易林见这王济三十来岁,见礼时稳重大度,气宇轩昂,暗中嘉许。两人分宾主坐定,易林问:“先生何方人氏?”
“学生秀州人氏。”
“哦,怎么来到高州地界?”
柳思诚把与厉无芒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易林道:“我见先生渊渟岳峙气度不凡,他日必定高中。”
“谢易老太爷吉言。”
接着易林问了许多学问上的问题,柳思诚对答如流。颇有见地。易林将近几年中举的榜眼探花的文章与柳思诚探讨,柳思诚竟能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易林兴起,拿出自己当年中举的文章。柳思诚一看道:“这是五十三年前状元的文章。”
文章上并无日期,柳思诚能一口说出来历,易林有些惊讶。“先生以为如何?”柳思诚毫不客气点评一番。
易林的文章固然是极好,经过五十余年的岁月,回头看自己年轻时的文章,确有不尽人意之处。王济不经意间便将文章的妙处与不足一一指出,并且十分契合易林自己的看法,不由叹道:“先生大才,此乃老夫及第之作。”
柳思诚十分坦然。“王济冒昧,请易老爷恕罪。”
“先生如何知道此文章是五十三年前的?”
柳思诚道:“学生十数年寒窗,历朝状元,近十年前三甲的文章尽拜读过的。”
“原来如此,先生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我那孙儿还请先生多费心了。”易林随即对丫鬟道:“去唤少爷来。”
一会丫鬟领了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出来。
“先生,此乃老夫孙儿名相。”
易名相过来见礼。见易名相面目清秀,彬彬有礼,柳思诚已有三分喜欢。
易林道:“明日是黄道吉日,请先生就搬入舍下来,行拜师礼,先生以为如何?”
“但凭易老爷做主。”
“老夫安排两个仆役照顾先生起居。”
“多谢易老爷,王济有书童,仆役就不必了。”又谈好资仪。柳思诚告辞出来。
柳思诚谋取易家东席之位,无非是为了隐身大户人家,莫叫人识破。易家官宦世家与朝中大臣来往密切,便于了解天顺皇帝的动向。方才以平生所学博取易林好感,拿下这份差事。
在大户人家做先生,生活条件优渥,且无需看人脸色。即便日后公开济王的身份,也是件脍炙人口的佳话,何乐而不为?
况华五神机妙算,既然他对自己登基称帝有信心,说人尚有可为,只要自己努力,何愁大事不成?柳思诚奔波多日,有了这个好的开局,心里十分高兴。
出易家府邸,柳思诚顺着大街缓缓行来,高州乃是安国西部边陲重镇,与理国接壤,安国理国多有争端,高州所驻军兵较多,人口稠密市面繁荣,与北三州风土人情大不相同。
柳思诚东张西望,饶有兴致,踱到一茶楼前,便走进去。坐下叫来一壶茶,茶楼内有说书的,唱曲的,柳思诚听着小曲,想着自己的心事。
掌灯时分,柳思诚回到客店。厉无芒在客房中候着,见柳思诚回来,利索的端上准备好的热水。“恩公,无芒向小二预先讨要了热汤,恩公洗个脸泡泡脚。”
柳思诚嗯了一声。“无芒,你吃饭么?”
厉无芒听了赶紧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恩公,无芒吃过了,这里是高州出名的包子,给恩公带了两个。揣在怀里还是热的。”
柳思诚心情宽松,问:“既然出名,可有名号?”
“恩公,这包子名号是有,只是难听,叫笨包子。”
“呵呵。”柳思诚难得一笑。“怎么取这么个名?”
厉无芒道:“这包子皮薄馅大卖的便宜,都说掌柜的笨。”
柳思诚道:“那可不是笨,包子卖的多就挣钱。”伸手接过油纸包,拿出一个包子尝了尝。“不错,这个你吃吧。”
“谢恩公。”
“无芒,明日我们搬过易家去住。”
无芒一听大喜。“恭喜恩公,恩公果然是大学问人。”
“何以见得。”
厉无芒道:“易家老太爷的学问在安国是大名鼎鼎,在高州更是首屈一指。人见榜文上写着所请先生,须由老太爷亲自面试,竟无人敢去揭榜。”
柳思诚一笑,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自信。“你以后叫我先生吧。”厉无芒改口:“是,先生。”
次日柳思诚领着厉无芒去到易家,管家亲自安排下住处,膳食茶水十分周到,住房是两间,柳思诚住在里屋,厉无芒住外屋,隔壁还有间易名相读书的房间。
两人没有行李,一应被褥用具都是易家供给,处遇优厚。午时行拜师礼,柳思诚与厉无芒就在易家安下身来。
柳思诚既是易家礼聘的先生,每日里少不得督促教导学业,易名相天资聪颖,幼时家教甚严,读书下得苦功。如今文章已有小成,如非柳思诚学识渊博,这个先生还真当不下去。
柳思诚在宫里读书也是出类拔萃,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