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界天骄-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容和拍打了几下,一直打到青紫消失,皮肉泛红,果然,李明善的心跳就强盛了几分,然后悠悠醒转,似乎有了一点意识,周围的人都大喜,不过,他们脸上的笑容马上就消失不见了,只见,李明善头一歪,再次晕了过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78章 首尔市长() 
全佑荣脸色一变,就冲大家歉意地笑笑,说道:“不好意思,我还有一些事情等着去处理,接下来的接待工作就交给我们李院长负责,可好?”

    刘宝山呵呵笑道:“没事没事,全院长您去忙,我们和李院长也是老朋友了!”

    当即,全佑荣拱了拱手,向大家告辞,面色严肃,匆匆离去。

    陈伟澈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对方不说,他们也不好问。

    然后,李范基就上前来接待,与刘宝山握手,说道:“刘院长,前几天,西医这一块我们都参观,交流过了,我看今天就去韩医科吧。贵医院的陈伟澈医生是华夏传统医学的杰出代表,一来我们韩国就上了电视,无数报纸、电视台报道,纷纷称赞他医术高超,可是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啊!现在我们整个医院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呢!尤其是韩医科的医护人员们,都十分想见一见这位陈医生呢!”

    经过专门的翻译之后,刘宝山“呵呵”笑道:“李院长言重啦,小陈也就是做了一名普通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而已,贵国新闻媒体的热情令我们感动!”

    “呵呵,请请请,韩医是我们韩国的传统医学,在我们莪山医院也是历史相当悠久,几乎是建院伊始就存在了的,韩医科的同仁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呢!”李范基笑眯眯地带着大家往韩医科走去,同时冲崔容和使了个眼色。

    崔容和心领神会,心说,这次一定要狠狠地削你们的面子,区区一个陈伟澈,我就不信,医术还真高明到什么地步去了,我得了我爷爷的真传,难道会输给你不成?他虽然听说了昨晚的事情,但也只不过认为是中医里面的一些小偏方,在大气堂皇的韩医面前,这种小偏方,小技巧,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到了韩医科,居然有不少记者等在那里,一见到众人,就围了上来,指名道姓要对陈伟澈进行采访。这让莪山医院的李范基崔容和等人都面色难看。

    “陈医生,我是首尔SBS电视台的记者,关于昨晚的针灸事件,我有几个问题要询问,一是,中医里面的针灸真的有这般神奇的效果吗?二是,关于您的师承问题,有人说您的针灸是从我们韩国学去的,请问有这回事吗?是跟崔柳真大师学的吗?”

    “陈医生,我是首尔KBSTV-3的记者,听说您在华夏也是相当有名的医生,曾经遏制过高致病性禽流感,请问您对禽流感这种在亚洲经常爆发的疾病在预防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呢?”

    “陈医生,请问清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此次与首尔莪山医院进行友好交流切磋,是你们医院自发组织的,还是贵国政府专门派遣的呢?”

    “陈医生,我是MBC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是来韩国进行学习的吗?访问交流只是一个好听的名义,实际上是想汲取我们韩医的精华?”

    面对这些叽里咕噜的提问,陈伟澈耸耸肩,用中文笑道:“不好意思,我听不懂韩语!”

    对方:“……”

    “……”

    没办法,那些记者只好再重新挨个提问,并由韩语翻译一一进行翻译,然后陈伟澈依次进行解答。

    他风度翩翩,即便面对刁钻的问题,也丝毫不动怒,始终春风满面地笑着说道:“关于昨晚给金小姐针灸的事情,我在重申一遍,自然完全是中医针灸的功效了,我们中医博大精深,区区一个小小的肿块,其实很容易就消除的。在华夏,像我这样水平的中医师还不知有多少。

    另外,我是华夏人,我的针灸技术自然是传承于华夏,是我师傅学的,我师傅他老人家学究天人,医术无双,现年已经一百三十多岁,仍然十分健朗,乃是一位世外高人,论辈分,恐怕要比贵国的崔柳真大师还要稍微高上那么一点点!”

    虽然他话语谦虚,但是眼神显示出,绝对不是高上那么一点点,那名提问的记者讪讪一笑,想要再问问题,不过却被同行给推开了,那名记者极为关心禽流感,向陈伟澈询问。

    “关于禽流感,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曾经经历过第一线,亲眼看见好几个被该病毒感染的病人痛苦死去,我深知这种疾病的可怕!”陈伟澈说着,神色就黯然了下来,那名记者也表示哀悼,随后,陈伟澈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们清水一医确实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点成就,研制出了能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还有抗病毒血清,随后,我会将一些预防心得分享给首尔市民!”

    然后,陈伟澈在那名记者的要求下,简单提了提禽流感必须注意的事项还有应对方法,有不少都别出心裁,让这名记者眼前一亮,觉得弄到了好题材。

    “我们代表团此次来莪山医院自然是友好交流切磋,大家不知道的是,莪山医院曾经也去过我们清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考察,大家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陈伟澈被一众记者围着,纷纷提问,大出风头,其他人简直就被无视了,清水一医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虽然羡慕,但是高兴的情绪还是占首要地位的。

    比如刘宝山,此刻就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欣慰不已,再次赞叹陈伟澈是个福将,一来就扭转了局面。

    不过,像莪山医院的人,尤其是李范基和崔容和,本来就不服气陈伟澈一来就出名,现在则更加不高兴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李范基皱着眉头,冲崔容和招了招手,崔容和便走了过来,李范基低声问道:“崔医生,这些记者是从哪里来的,谁放他们进来的啊?”

    崔容和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啊。”两个人都郁闷不已。

    不过,人家来都来了,他们倒不好往外赶了,那太着相了些不是。这些记者可不好得罪。再说,他崔容和也有信心,在待会的比试中以绝对优势力压陈伟澈,就像前些天其他科室的医生力压清水代表团的医生一般,只要赢得漂漂亮亮,形势肯定立马扭转,还省去了他专门找记者爆料的功夫。

    他本来就计划着,赢了之后就将这则消息发布给各大电视台,报纸,狠狠炒作一番的,现在有记者自发前来,那就更加完美了!

    “好了好了,各位记者朋友们,我们还有正事,不如采访的事情稍后再说?”崔容和立马上前捣乱,借口交流参观的正事,阻止了记者们的采访。

    陈伟澈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反正差不多就行了,当即冲记者们拱了拱手,告了声罪,就继续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在崔容和的带领下,进了韩医科。那些记者想要进去,保安不放行,因为里面很多病人需要静养,最怕吵闹。

    记者们也只好等在门口,可是,不一会儿,这些记者们的手机都响了起来。

    “什么,首尔市长李明善病重?进了莪山医院?好好好,我马上去蹲点,争取弄到第一手资料!”

    “什么,李明善市长开早会时晕倒,被紧急送到附近的莪山医院?好,我立刻到!我已经在莪山医院里面了!”

    “嗯,情况收到,我马上赶到!放心好了!”

    ……

    这些记者挂了电话,彼此对视几眼,都纷纷往莪山医院急诊科跑去,不过,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那里早已有好几百名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在围观了。当然,大部分人都是被阻拦在医院的大门之外,只有这几个记者幸运,在医院里面。

    不过,他们还没庆幸一分钟呢,就被一些身穿制服的警察给请到了医院大门之外。理由是市长大人正在进行急救,若有闲杂人等喧哗,影响了救治,要负法律责任!虽然记者们表示绝对不会喧哗,但是还是被警察们轰了出去。

    没办法,他们只好等在外面,静候消息,要知道首尔市长地位超然,若是突然死去,恐怕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局变动。

    ………………

    与此同时,莪山医院韩医科,陈伟澈等人在崔容和的带领下,对该科室进行参观。当走到该科室三楼图书馆时,陈伟澈不禁被图书馆门口的一个青铜人像所吸引。

    “针灸铜人!竟然是针灸铜人!”陈伟澈停下了脚步,仔细观看,只见,这具针灸铜人成人大小,高约160CM,系女性形状,五官清晰,身段婀娜,栩栩如生,表面有许许多多的经络腧穴,整体材质为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赫然是传说中的针灸铜人,他生平也只在故宫博物馆里见过一次,对于医学界人士来说,不吝于国宝。

    陈伟澈内心极度震撼,要知道,针灸铜人乃是中医里的无价瑰宝,是华夏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及现代均有制作,是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经络”的概念。从此,中国古代针灸医术基本形成。用针灸行医救人,必须遵循人体正确的穴位经络。起初,中医熟悉穴位,主要依靠书籍和图本。由于没有直观形象作为参考,非但不方便,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针灸铜人便应运而生。资料记载,我国古代制作的最重要、最著名的针灸铜人是宋天圣铜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可说是众多针灸铜人的鼻祖。宋天圣铜人于宋朝天圣五年(1027)由宫廷医官、著名医学家王惟一主持,北宋朝廷组织全国能工巧匠铸造。当时共铸成针灸铜人两座。

    从明正统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拓本中的铜人经脉图可知,宋天圣铜人是一个直立的青年男子形象。铜人的身体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由于工匠们将铜人体内的脏腑器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铜人不仅可用于针灸学,还可用于解剖教学。这比西方的解剖医学早了近800年。

    天圣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有意思的是,这种铜人除了供人辨认穴位以外,还被用来考察学生们的针灸水平。据说,测验时,老师会先把铜人表面遍身涂蜡,铜人体内盛满水(一说为水银),然后给铜人穿上衣服。如果学生能准确地刺入孔穴,就可以使水射出。如果取穴位置错误,针就不能刺入。

    宋代以后,我国又陆续制造了许多针灸铜人。这些铜人基本都呈直立站立状。可惜许多珍贵铜人在战乱中损毁,有的被外国侵略者掠去。如上述的两尊宋代天圣针灸铜人,至今下落不明。

    明代针灸铜人则是明英宗诏命仿北宋铜人所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而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

    这种东西,年代悠久,许多早已遗失,现在国内也只有区区两三具而已,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