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1988-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凉忍不住笑了起来:“货做得怎么样了?还顺利吧?”

    李俊毅说:“还好,前两天有一批出了点瑕疵,又返工重做了,大问题没有,应该能按时完工。”

    “那就好。还有半个月就交货了吧。有新单吗?”高凉最关心这个。

    汪彦君替李俊毅回答:“多得不得了,这个季节到处都是单子,我们还挑着做呢。不过做完这批,我们要帮文武先做一批。”

    高凉意外地说:“文武就开始做大货了?也准备开店了吗?”他的动作还挺快的。

    李俊毅说:“他不开店,他现在是设计服装样式给客户挑,挑中了下单再做货。”

    这跟高凉预想的服装公司不太一样:“不是做自己开店卖吗?”

    李俊毅摇头:“文武说暂时还做不到那个程度,得慢慢来。”

第 108 章 有奔头() 
高凉想了想,然后又有些理解了,目前国内并没有多少品牌专卖店,仅有的一些都是国外进驻的大品牌,背后都有着雄厚的资金支撑。要开品牌店,就必须得有足够丰富的服装品类,得租店面、请导购员,而且一般人会觉得一家店面的销售量能有多大呢,养活不了一家公司,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时,朱文武只能用目前这种方式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

    其实说白了,就是朱文武对市场的前瞻性不够,他对服装的了解也不太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迈出的步伐稳妥了点。高凉和李俊毅也都想过自己培养设计师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但是现阶段还欠着一屁股债,得先还清贷款才考虑转型的事。高凉知道,如果李俊毅转型,他将会比朱文武好得多,因为他有一家工厂在背后支撑,初始阶段不必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品牌店这个篮子里,可以靠工厂代加工来维持公司的生存,压力会小很多,等发展到后期,服装厂便可以成为品牌加工厂,完全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汪彦君蹭到几块肉就走了:“我走了,你们慢慢倾诉衷肠吧。”

    高凉看着他的背影,汪彦君总是这么识趣,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汪哥一直没谈过女朋友吗?”

    李俊毅发现女朋友的思维跳得还挺快的:“以前谈过的,后来分了。你想给他介绍女朋友?”

    高凉笑:“汪哥不用我介绍吧,他自己那么优秀,谈恋爱这种事不用我们帮忙。”她其实是想起了春梅,因为和春梅最近的通信中,春梅也问起了汪彦君的情况,去年寒假在家的时候,她总觉得汪彦君对春梅过于殷勤了,现在看来春梅好像也很关心汪彦君。只是这两人之间距离有点远啊,就算是真有心,在一起的可能也微乎其微吧。

    “对,他们都不用你操心,还是操心一下你自己吧。”李俊毅含笑看着她。

    高凉不解地看着李俊毅:“我们又没什么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你不觉得我俩单独在一起时间太少了吗?”他说着突然起身,去把宿舍门给关上了。

    “所以我这不来陪你了吗?”高凉笑眯眯地说,他俩都太忙了,李俊毅努力在挤出时间来陪自己了,所以自己也该努力为他做点什么,“以后只要不是周末,我下午都来厂里。”在这边也许可以帮他一点忙。

    李俊毅笑了:“这还差不多。你吃好了吗?”

    高凉看了一下碗里的饭,放下筷子:“差不多了。”

    李俊毅看着高凉出现明显褶痕的上眼帘,凑过去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那现在听我的吧,去睡觉吧。”

    “现在睡觉?”高凉诧异地说,“才吃了饭。”

    李俊毅伸手刮刮她的鼻子:“那我们去楼下散散步吧,一会儿回来午睡。我觉得你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睡眠。”

    高凉笑了,不得不说李俊毅确实明察秋毫,她现在确实特想睡一觉。李俊毅和高凉在楼下小花园里的榕树下坐了片刻,喂了一下小池子里的锦鲤,用李俊毅的话来说,这也算是约会了。再次回到宿舍的时候,高凉见茶几上碗筷还没收拾,习惯性地想去收拾,李俊毅拦住她:“快去睡,我来洗。”

    高凉进了卧室,李俊毅的床铺了席子,中间放了一张叠成了豆腐块的毯子,床头放着一个枕头,整张床看起来十分整洁,这里只是他中午休息的地方,晚上他通常都是在家睡的。高凉躺了下来,拉了一下毯子,觉得有点热,便又放到了一边。枕头上都是李俊毅的气息,还有他们一起混用的洗发水的味道,高凉闻着这熟悉的气味,迅速地入睡了。

    李俊毅轻手轻脚洗了碗过来,看见的就是高凉平躺在床上的模样,她的手搭在肚子上,睡得特别规矩。他走过去,抖开毯子,盖在高凉的肚子上,然后低头在高凉唇上轻吻了一下,犹豫片刻,最后自己上了床,在高凉身边轻轻侧卧下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同床共枕呢,只是这同床得再规矩不过了,真的只是单纯的睡觉。

    高凉这一觉睡得很沉,她梦见有羽毛不止一次在唇上拂过,待她伸手去拂的时候却又不见了。等她醒来的时候,房间里一片安静,耳畔只有轻微的机器声,光线透过浅色的窗帘投射进来,屋子里非常明亮,她眨一下眼,看着天花板上的一块蜘蛛网,想起了自己身在何处。她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四点一刻,吓得她翻身坐了起来,怎么回事,她记得自己一点不到就睡了,怎么会睡这么久,李俊毅也不叫她。

    高凉下了床,伸了个懒腰,感觉神清气爽,好久没有睡到自然醒了,这种感觉真好。她洗漱了一下,然后出了门,厂区里安安静静的,只有几只鸟在午后的阳光里蹦跳着,在草地上找草籽吃。高凉看了一会那几只无忧无虑的鸟儿,然后脚步轻快地朝厂房走去,李俊毅含着笑在三楼办公室的窗口看着她,目送她消失在了厂房里。

    高凉上了楼,路过版房,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什么,她看了一眼,没有进去,直接走进了李俊毅办公室,她还没敲门,正在办公桌后看文件的李俊毅迅速抬起头来,冷峻的脸一下子柔和起来了:“醒来了?”

    “嗯。”高凉发现阮慧正坐在沙发上喝茶,“阮姐姐来了?”

    李俊毅说:“对,文武今天过来打版。”

    “小高也在厂里?”阮慧放下茶,“快来帮我看看我们公司的服装。”

    高凉走过去,接过阮慧递来的一叠稿纸,上面都是手绘的设计图,数量不少,总有二三十份。高凉一张张看下去,发现数量虽多,但是款式却不多,也就是十几款的样子,其余的都是在原稿的基础上改动了一点,不能算作是新款式,而且服装缺乏新意,跟当下流行的款式十分雷同。

    阮慧问:“你觉得怎么样?”

    高凉抬起头来说:“说实话,我觉得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特色。”

    阮慧说:“之前我们设计了一批非常特立独行的款式,我觉得很前卫,但是客户没有一个敢下单的,怕太前卫了顾客接受不了,所以就改成了这样,总算出了几单。”

    这就是自己开店和迎合中间商需求的区别所在了,自己开店,面向的是大众消费者,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可以面临无数人的检验,好与不好,都是终端客人说了算;为中间商做设计,那就要看中间商的喜好了,通常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做出了选择,个人偏好性太浓了,中间商需求量大,他们不敢冒险,都采取了最保守保险的线路,往往决定这些人下单不是设计稿,而是价格问题,因为在同类型产品下单,只有价格优势会令他们心动,所以这对设计公司来说是极其被动的。

    朱文武从外面进来了,他刚刚应该在版房里跟打版师傅讨论打版的问题:“高凉,你有眼光,来帮我看看我们的服装怎么样吧。”

    阮慧说:“她已经看过了,说中规中矩,跟我的观点差不多。”

    朱文武说:“另外那本设计稿呢?”

    李俊毅起身:“在我这儿。”他走到高凉面前,将设计稿递给了她。

    高凉接过来,这份稿子倒是个性非常鲜明,用色和款式都很大胆,在当下人们看来,是过于前卫了点,但其实是很有特色的:“这个我觉得还不错啊。”

    李俊毅说:“我也觉得这个稿明显更好。”

    朱文武苦笑:“好是好,可惜客户不敢用。”

    高凉提议:“朱哥其实你们可以弄一个门店,将自己的特色服装展示出去,说不定会有成效呢。”

    朱文武点头:“我是有这个打算。但是做货量肯定不大,每件只能做个十几几十件,到时候你能帮我吗,俊毅?”这样小的单如果有自己的工作室,都是自己做了,奈何他并没有,所以只能求助李俊毅。

    李俊毅倒是答应得很爽快:“可以,做多少都行。”

    眼看快到晚饭时间了,高凉不敢再留,因为傍晚店里比较忙,她得回去帮忙,否则她真成甩手掌柜了。今天碰到朱文武,他的事业也开始有起色了,高凉很替他高兴,大家都慢慢变得更好,这才是有奔头的人生啊。

    从这天起,高凉陪弟弟妹妹吃了午饭后就会来李俊毅厂里,顺便给他送午饭,李俊毅的午饭开饭时间晚了点,但他还是很期待的。高凉会在这边睡个午觉,然后去办公室跟李俊毅了解厂里的一些事情,包括业务、产品甚至设备问题,偶尔也帮忙出个点子,提个意见之类的。

    日子如流水一般划过去,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份,凤凰木细碎的叶子开始纷纷扬扬洒落了,下了几场小雨,广州的秋天终于来了。这是个收获的季节,李俊毅交上了西装最后一批货,也收到了客户打来的尾款,他还了银行八万块钱的贷款。高凉名下五十万的贷款还剩下了四十二万,虽然高凉说可以先还了小额贷款,最后再来还她这笔,李俊毅嫌麻烦,不愿意跑老家这一趟,干脆先还了广州的,再回去还老家的贷款,反正还贷期限还早着呢。

    高凉自己两个店每月也能有六七千的入账,照这个速度,他们不用一年时间就能将所有贷款还上。

    不过高凉现在要面对的还有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户口问题。高珊已经上初三了,马上就要升高中,而他们的户口还在老家,没有户口只是不能参加本地高考的,字面上看,高珊其实可以在广州上高中然后回老家去高考。然而虽然现在高考都是全国统一卷,但由于各地的教育水平不同,各地的录取分数并非全国统一,也就是说,在外地上高中,回老家未必能考得上大学,所以这也是高珊和高凉必须要面对的抉择:高珊是在广州上高中,还是回老家去念高中?高凉能否有十足的把握解决户口问题。

第 109 章 我爱你() 
想到户口问题,高凉就开始留意广州的房地产了。

    高凉印象中深圳是最早开发商品房的,1988年7月,她刚去深圳,正赶上“中国第一拍”东晓花园竣工开售,这是我国第一个土地拍卖建造的商品房案例,意义重大。当时广告打得到处都是,高凉还见到过东晓花园的广告横幅,对1600元每平方米的房价印象深刻,因为对她来说实在是个天价,她刚去深圳第一次领到的工资是31。5元,第二个月是一百零几块,她算过,照她这种赚钱速度,不吃不喝也得一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