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修承作深沉道:“回皇上,臣从前做的是丝绸生意,后来鼓捣过粮食和药材。不过最近沿海一带有人出海,臣就定制了几条船,组了一个船队出海。不过沿海一带的经济几乎被当地大家族把持,臣用了三年时间才在江浙沿海一带站稳脚跟。不过比起当地的商贾大家族,臣的这一支船队只是毛毛雨。富家一席酒,贫门三年粮,臣曾亲身参加过当地的宴会,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更甚者可抵一个州府半年的赋税!”
他的言辞凿凿,但听起来像夸大其词,便立刻有久在京城为官的大臣站出来批判道:“年轻人话夸夸其谈,江浙沿海虽然富裕,但是京城乃是我大齐朝的政治经济中心,物华宝,乃下的中心,宫廷宴会乃是最高规格的宴饮,民间就算再奢华又岂能比得上京城,比得上皇宫?”
“我大齐朝推行以礼治下,礼以周礼为基,下社稷,当以子为中心,礼乐宴饮以皇宫为最高规格,旁人不得僭越!若是真如宋公子所,商贾宴乐皆超过宫中,那岂不是谋逆的死罪!当地官员为何不捉拿治罪?”
礼部侍郎孙赞站出来,当初太祖亲定大齐的《礼典》,数年来就算是皇室宴饮也必须遵从《礼典》的规范,若是那些府上敢明目张胆的大摆筵席,朝廷是有理由将其收监治罪的!
他是不信会有人如此大胆,所以才认为宋修承夸大其词。
宋修承不恼不怒,目光扫视一圈,许多大臣关注着这边的情形,他目光所及之处,皆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他轻笑一声,道:“古人有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修承资历浅,尚且知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足足践之。今日修承所的话没有半句虚言,各位久居京城,可知从深海挖出的一株珊瑚可卖万金?可知有坚硬无比却明亮得如同冰晶的宝石,一颗便能在京城前门之内买下一座七进宅院吗?”
大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前门之内的宅院千金难求,大多是皇上赐下的大臣的官邸,但是也有人迫于生计转手卖聊,价值已经不能用万金来形容了,京城中就连首富王员外都没有这个能力在前门置办宅院。
王员外在城外的别院豪华奢侈,堪比皇宫,可是那座别院毕竟比不上皇宫!
一颗的宝石就能在京城买下一座宅院?
“而出一趟海,运气好的时候能挖一船珊瑚,带回来十几麻袋宝石。来惭愧,我只见过旁饶船队满载而归,我的船队只能带回来一些宝石。为了鼓舞人心,大部分宝石出手之后皆用来保养船队,赚的很少。”
着他看着静彤长公主头上的发簪,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静彤长公主头上,一枚孔雀开屏的蓝绿色主调的发簪上镶嵌的皆是成色极好的各色宝石,每一颗拆下来算的话至少千金。加上制作工艺,这一枚发簪至少值一万两黄金。
大家纷纷惊诧,宫中的贵妇人们大多识货,一开始是没有察觉,现在看来才惊变了脸色。静彤长公主局促道:“承儿,你送我的这枚发簪到底值多少钱?”
从前不知,以为不过是普通的东西,就是做的好看点,现在怎么觉得心里有点慌慌的?
宋修承波澜不惊的道:“娘,你头上这一枚发簪上镶嵌的宝石是船队从海外带回来的,每一颗宝石的价值是一千一百金,一共镶嵌了十颗,用赤金打造,如果折算下来的话共计一万三千金,不过这些宝石都是儿子自个儿的,实际上就花了两千金。”
静彤长公主瞬间觉得头上重的不行,快要站不稳了,丫鬟赶紧扶住她,才不至于在人前出丑。不过就算出丑了大家也是羡慕的,尤其是女人。某些未出阁的姐两眼放光的看着宋修承,心中思量着他虽然有正头夫人,但那是杜家的人,不定……
大家看着静彤长公主的眼神十分羡慕,就连皇后心中也不是滋味,她头上的凤冠也不过价值万金。
“长公主的簪子真好看,长公主有福气,依本宫看,承儿做不做官都是一样的。人要知足,你以后啊,享不尽的福气!”
“长公主本就是个有福气的,宋祭酒对长公主情深意重,宋公子又懂事,听长公主还有个孙女,如果再生一个孙子那可就圆满了!”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话虽然和声悦色,但是这话怎么听都不太对味儿。
话的人恨不得提醒所有人宋修承的妻子是靖国侯府的余孽,隐含的意思,是生出来的女儿也是杜家余孽,不如再娶一个妻子,另生一个儿子!
这番话出了大部分饶心声,静彤长公主的脸色瞬间变了,隐者怒意道:“我家儿媳知书达理,就算其父有罪过,她身在京城,如何能参与进去?我们宋家一性命担保,我家儿媳竟然不会参与谋逆叛乱!”
第573章 合适的人选(。com)
人家也不过是随口一提,试探一下她的态度而已,看看有没有机会让宋修承做自己的女婿,没想到就惹人生气了。于是赶忙赔不是道:“长公主莫生气,我们的意思不是您的儿媳不好,而是现在令公子青春正盛,总不能一直独守。从古至今,只听过女人为男人守节的,没听过男人也要为妻子守节,咱们京中有很多好姑娘,模样好家世好……”
来去就是想跟送嫁攀亲,宋修承嗤的一声笑出声来,打断道:“这位夫人,我宋修承从熟读四书五经,君子重礼,我与拙荆既已成礼,变没有舍弃的道理,否则便是不仁不义,她为我生儿育女,我若不念旧情另娶他人,罔顾礼法,枉为人子人夫人父,岂不是不忠不孝?如此,这位夫人还敢为哪家姑娘做媒?”
一番话怼得对方不出来话,宋修承抱拳向宣帝告罪道:“让皇上见笑了。”
宣帝沉声半开玩笑道:“朕竟不知,你竟也是个痴情种……”
宋修承眼珠子转了两转,俯首道:“多谢皇上夸奖。”
静彤长公主为他捏了一把汗,她刚才故意那番话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好让皇上少为难儿子,但是忍不住还是讲担忧挂在脸上。宣帝无奈道:“静彤,朕不过是跟承儿拉拉家常,瞧你紧张的!”
静彤长公主回道:“不敢,臣妹是担心承儿胡口乱言冲撞了圣驾。”
“不会,朕觉得承儿很有见识,该是让骜儿和成儿,文儿他们几个好好学学。”
齐骜,齐成,齐文一同起身抱拳道:“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然后又对宋修承抱拳示意,宋修承抱拳回礼。
“不敢,该是臣向几位表哥请教才是。”
宣帝摆摆手,忽而随口问道:“朕最近在筹备商部的事宜,颇为头疼,承儿既然对经商感兴趣,不如就进商部,给朕办事吧。”
在场众人心脏一缩,有点跟不上节奏。静彤长公主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宋修承就已经跪下谢恩了。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赶忙跟着跪下谢恩。
“起来吧,今晚宴会之后回去写一份折子,明日递给朕,诏书朕会让人拟好,明日到府上宣旨。承儿,不要辜负了朕的嘱停”
宣帝的话意味深长,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他是打算把商部尚书的位置,给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宋修承听出宣帝语气中微妙的意思之后,唇角微翘,将所有情绪敛在平静的面皮之下。
李月仪失魂落魄的惠道平位置上,李相看了半热闹,瞧见她面上有些不喜。随即目光落在宋修承身上,以他多年为官的经验判断,宋修承会是一匹黑马,从所有候选人之中脱颖而出,如果要联姻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的!
可惜,长公主态度坚决,宋修承也不是好拿捏的。他又瞥了一眼李月仪,暗叹了一声可惜。
宴会进行了一半,礼部尚书吴德林提议道:“皇上,这些年因为灾和战祸耽搁了诸位王爷的婚事,几位王爷早就到了适婚年龄。俗话先成家后立业,皇上要为皇家的大局考虑呀!”
宣帝正有此意,举行这场宴会的本来目的就是给几位皇子婚配,再耽搁下去确实不妥。这个问题也是在他得知苏画有孕之后才有所感悟的,皇家很久没有喜事了,子嗣方面好像确实不太旺。
枝繁才能叶茂,所以他才动了心。
“嗯,朕正有此意,来也是朕这个做父亲的不称职,寻常人家的孩子到他们这个年纪早就儿女成群了……礼部可有合适的人选?”
吴德林早就做好了准备,将京城所有三品以上大臣府上适龄未婚的女子名单递上。婚姻就是一场交易,对宣帝来,是平衡各方势力的一个手段。
对于几位皇子来,只要能有一个有力的岳家,娶谁并不重要。
这个环节,是所有人都期待紧张的环节,在场就连齐锦儿也觉得有点意思,兴奋地跑到宣帝身边,声问道:“父皇打算给我三皇兄娶个什么样的嫂子?”
在宣帝面前齐锦儿一向是听话乖巧的,压抑了一个晚上,终于还是蹦蹦跳跳的跑过去,双手缠上宣帝的手臂,侧着脑袋去看他手中的名单,然后指着李月仪的名字道:“父皇,表姐跟皇兄从青梅竹马,上次您就拆散了他们,要不这次就成人之美吧!”
李月仪的脸色瞬间煞白,埋怨的目光看着高台上的齐锦儿。齐成的目光看过来,她立刻敛去脸上的情绪,低头。齐成以为她害羞,只是笑笑便移开了目光。
“父皇,您就成全他们吧!”
齐锦儿撒娇道,宣帝无奈的顺着她问道:“在你眼里就一个三皇兄,旁人就都不是你皇兄?”
他是半开玩笑的语气,齐锦儿眼珠子滴溜滴溜转了两圈:“父皇,我跟三皇兄一母同胞,自然要亲近点,其他皇兄我也一样关心啊!父皇,不是还有十一皇兄呢,他怎么没回来,是不是边境不稳,所以您就让他留在边境了啊?”
她本来就是想到哪里到哪里,在宣帝看来她单纯可爱,跟他亲近,她又是宫里唯一的公主,所以从便对她疼爱有加。听她确实关心自己的兄长,倒也不跟她较真。
“锦儿快过来,别扰乱你父皇的思绪!”
兰妃喊她,宣帝便笑道:“你母妃教训的对,来锦儿也是大姑娘了,也该成亲了。”
齐锦儿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结巴道:“我,我才不要成亲!”
宣帝调侃她:“姑娘大了留不住,留来留去留成仇,朕可不希望朕的宝贝女儿到时候怨朕。吴德林,改把京城适龄男子的名单也给朕列一份,锦儿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父皇!我不理你了!”
齐锦儿跺跺脚,羞恼的跑了出去,兰妃赶紧差身边的宫女:“快去跟上公主,心伺候!”
“是!”
宫女也跑着跟了上去,在场的大臣夫人们陪着笑道:“锦儿公主是真性情,不知道便宜了哪家的儿郎!”
第574章 赐婚(。com)
“且先不锦儿了,成儿今年二十好几了,还没个正妃。唉,可让人愁白了头发!”
兰妃苦恼的叹了口气,宫中适龄未婚的皇子不止齐成一个,端妃也急得不行,但是齐景一直呆在边境不会来她也没辙。京城适龄的女子私底下她都打听了好几遍了,也向宣帝提过,不过他前面两个皇兄尚且没有成亲,他赶在前面于理不合。
她早就盼着这一呢,日日祈祷着边境早些安定,她也好早点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