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离小草,春风又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媒人凭借多年专业经验断定这单能成,笑着说:“书凤啊是我们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姑娘,小周这孩子,那更是劳动能手,你们要是能在一起,将来这日子肯定过得红红火火,哈哈哈哈哈。”周围的人也跟着附和着笑了起来。

    “咱们呐,让俩孩子自己唠唠,大家伙儿都出去吧,咱们老哥老姐们儿也坐一块好好唠唠家常。”媒人撺掇着屋子里的人在西屋说说笑笑,等席儿。家里人都觉得两个孩子般配。

    “听张姨说,你对弟弟妹妹特别好,当姐挺不容易的吧,我也有弟弟妹妹。”周正打开了话题。

    “嗯,我是大姐,照顾他们是应该的。····我听说,你考过大学··”书凤的语气里充满好奇并有些敬佩和赞扬。“嗯,但是没考上,现在帮着家里经营猪场呢,我其实之前也听说过你,长得好看,性格和顺,品质好,你要是到了我们家,我···我,我们全家保证会对你好的。”

    “我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书凤腼腆的笑了笑。初次见面,彼此心生好感,媒婆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接下来是会亲家,周家老两口赶着马车带着彩礼,彩礼是一对绑了红布的猪崽,一台老式收音机,和给媳妇的一只祖传金戒指,虽然东西不多,但在方圆的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你家大丫头真是命好,那么大的金戒指我还从来没见过呢”“以后啊,你们两口子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看这小猪崽子长得就是招人稀罕”“书凤有福啊,摊上这么个好人家。”“周家也不赖,娶了这么好的儿媳妇。”邻里乡亲们站在林家院子里看热闹,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林家两口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两家就这样定了亲。

    “书凤,这是我上次进城给你捎的,我看城里人时兴带这个,你要是不嫌弃就带上吧,你带上肯定好看。”周正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条杏色的丝巾,递给了书凤。

    “这大冷天的,给我买这个干啥,花着钱还不实用。”书凤嘴上一丝埋怨的语气,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将丝巾拿在胸前比量着,然后小心翼翼的叠起来放在了胸口的口袋里。周正见状也十分的高兴“马上就入春了,可以戴在脖子里,挡风。”听了周正的话,书凤噗嗤笑出了声,自从定亲以后,这还是周正第一次给她买礼物,从此杏色成为了大丫头最喜欢的颜色,那是爱情的颜色,是幸运的颜色。

    “那我就先走了,还得赶紧回去帮我爸干活儿,过两天我再来看你,天还不算暖和,赶紧进屋吧。”周正说着,向门口走去,书凤往前跟了两步便停了下来,瞧着周正离去,正待转身的时候,瞥见大门口的角上放着什么东西。

    书凤好奇地走过去拿起来,是一个袋子,袋子里放着一把口琴,书凤皱起眉,思忖着是谁把口琴放在了这里,翻过口琴的另一面,她泪水盈眶,我进了口琴冲出大门,可是却什么也没看见。

    口琴上刻着一个字:源。

    原来,就在书凤定亲那天,李源从北京回来了。当他听说书凤定亲的时候,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确信那一定不是书凤自愿的,他愿意带着书凤离开这里,虽然在北京那么多年吃了不少苦,但如今至少稳定了下来,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在北京话剧院做演员,虽说不是什么名爵,至少能够生活的不错,他也攒了一些积蓄,准备给书凤更好的生活条件,对于李源来说,一切都准备好了。

    然而,就在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向书凤诉说衷肠的时候,却看到了周正送丝巾的一幕,那一刻书凤的笑意里渗出蜜似的甜,这股甜蜜的气息却深深刺痛了李源,他扶着栅栏杆,心口一阵刺痛,顺手放下了准备已久的袋子,默然转过身离开了。

    夜里,书凤辗转难眠,她知道,李源真的回来了,而且是来找她的,他没有失约。第二天一大早,书凤不顾一切的跑向李源的家,打算问个清楚,至少有个了断。

    “书凤来啦,进屋坐啊。”李大婶身体已经不太利索了,声音还是清亮的,“大婶,我就不进屋了,听说你家李源回来啦。”“回来好几天了,但是昨天下午匆匆忙忙就走了,说是呀单位有什么急事,这孩子也是,工作忙,回来也顾不上跟乡亲们打个照面。”

    张大婶说着,书凤却没有听到后边的话,“他走了,他走了···”书凤此刻心如刀绞,失了魂魄,与其遗憾的擦肩而过,倒不如从未相识。也好,至少再也不必执着儿时的痴念,所有的怀恋化作一缕云烟,就此散去,各自两相欢。

第4章 土味红嫁衣() 
林家嫁女,自然是头等喜事,邻里乡亲们挤满了院子,一边等着开席,一边等着林家新姑爷的到来,想要知道是什么样的孩子有这么好的福气娶了林家大丫头。

    屋里,林母为书凤盘起了头发,发间插了一朵红色的假花,一件大红小袄是周正买给她的礼物,红袄将她的脸也映得红扑扑的,一双黑底红帮的棉布鞋是二妹做给姐姐的结婚礼物,书凤坐在炕上,眼睛里满是幸福和期待,替书凤梳了头,林母便去厨房准备“上车面”,面上再放两个荷包蛋,希望女儿女婿长长久久,百年好合。

    “大姐,你是要嫁人了吗,你还会回来吗。”小弟书宇拽着姐姐的衣角撒着娇,“大姐,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爸妈的,要是那边有人欺负你,就跟老妹说,我给你报仇去。”二妹一向是豪爽倔强的性子,所以书凤相信二妹能够照顾好这个家。“你们呀,要乖乖听爸妈话,别老惹爸妈生气,啊。”大姐,抚着小弟的头笑着嘱咐。

    这时,外边的鞭炮噼里啪啦地想起来,院门口顿时烟雾缭绕,火药的味道飘到了屋子里,一辆挂满红绸的马车停在了院门口,周正放下马鞭子,整了整胸前的大红花,走进了院子,林父领着新姑爷进到屋里,看到书凤,周正脸红了起来,按照习俗,林父林母坐在北炕上,周正向二老分别鞠了躬,喊了爸妈,算是改口了,随后周正往炕上撒了一袋子高粱和一些零钱,由书凤捧一些带走,剩下的留在炕上,按照农村的说法,娘家留的越多,说明女儿留给娘家的福气和财气越丰厚。

    在孩子们的起哄声中,周正将书凤背上了马车,书凤的二妹和老姨将准备好的包袱和脸盆放上了马车,包袱里裹满了书凤的衣服,脸盆中放满了香皂、木梳等女儿家的生活用品,林父林母站在马车旁看着女儿终于出嫁了,满心的欣慰和不舍,林母不禁涕泪纵横。

    书凤回过头看着父母,看了看住了19年的家,看着二妹和小弟,从前书凤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够离开这个家,事到如今,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真的到了离巢的时候,书凤泪如雨下。乡亲们送别了马车,林父一声“开席”,顿时再次热闹了起来,喜气洋洋的开了席。

    周家和林家隔了一个村子,说起来并不是很远,但毕竟是土路,坑坑洼洼总是有的,路途有些颠簸,书凤却不觉得累,周正挥着鞭子赶着马车,不时回过头来看她一眼,并安慰一句“快到了,你再忍一会儿”,书凤感觉暖洋洋的,抬起头阳光照进了书凤的心里。

    “哎···,新娘子到喽···”周家门口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请来的乐队开始吹吹打打起来,农村所谓的乐队,基本上由鼓、锣、钹、唢呐组成,专门承接各种红白喜事,曲调比较单一固定,有钱人家的再请一场戏,算是大操办。

    踩着锣鼓唢呐喜庆的节奏,书凤下了马车,媒婆领着书凤跨过事先备好的炭火盆,再喊一句“小两口日子红红火火”,书凤踩一脚高粱袋子,媒婆再喊一句“步步登高”,接着书凤来到公婆面前为公婆带上两朵红花,在喊上一句“爸”“妈”,公婆答应了,算是礼成,接下来便是开席,新郎带着新娘问候每一桌的亲戚朋友,敬酒的是新郎,新娘只要跟着招呼一下即可。

    闹腾了大半天,酒席散去,公婆一家开始收拾残局,正房分东西屋,公婆和小姑子住西屋,新房是东屋,偏房住着周正的两个弟弟,周正的大姐已经出嫁了。小姑子陪着新娘说着话,新房贴满了喜字,炕边撒了些红枣和花生,炕里放着崭新的红被子和枕头,地上的立柜也是新买的,黄色的漆泛着亮光,窗台上摆着两盆君子兰,翠生生的叶子十分惹人喜爱。周家在村子里首先盖起了砖瓦房,房子的气派自不用说,单说那透明的玻璃窗格外干净,显得屋内敞亮了许多。

    转眼天已经黑了,热闹了一天的小院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公婆也已经睡下了。“折腾了一天,累坏了吧,看你白天也没怎么吃东西,给,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吃点儿。”周正坐在书凤旁边,将手里的酥饼递给书凤。

    “你还有这个,”书凤结果一块轻轻咬了一口,“你也吃呀,白天喝了不少酒吧,我看你也没吃多少东西,净顾着照管客人了,正好你也吃点压一压。”书凤向周正示意着一起吃,周正拿了一块也吃了起来,两人相视而笑。

    “书凤,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咱爸妈都是实在人好相处,我的弟弟和妹妹也很好,你放心,来到这个家差不了你,保证都对你好。”周正向书凤做了保证,书凤心里很满意,赞许的点着头应道:“嗯,我相信,其实只要你是真心对我好,就够了。”

    雄鸡一唱天下白,书凤婚后的第一天就在雄赳赳过的鸡叫声中开始了,公婆和小叔子忙活着喂猪和那些家禽,书凤也早早起来和小姑子给一大家子做饭,农村早上基本没有喝粥的习惯,因为早上喝粥,白天干活的时候特别容易饿,不实惠。

    婆家的第一顿饭,书凤做了她最拿手的酸菜汆白肉,浓郁的汤汁,醇香的肉味裹着酸菜特有的酸味,成了全家最受欢迎的菜,小姑子的木耳炒蛋也不含糊,木耳是前一个秋天采摘晒好的,泡开来肥肥嫩嫩,鸡蛋是家养的鸡新下的,炒出来黄油油的,玉米面的馒头口感虽然有些粗,端上来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一家子其乐融融。

    周正不时地给书凤夹菜,原本还有些怯懦,但是家庭和乐的气氛让书凤感觉轻松了许多,以后这里才是她的家,眼前的这些曾经的陌生人如今都成为了自己的亲人和依靠,结婚的感觉真好,书凤心里这样想着。

    这天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周正和书凤一早便起来赶着马车到镇上,购买种地用的化肥农药,顺便打听打听猪肉的市场价。赶大集的人熙熙攘攘,两旁的小摊贩不住叫卖着,路过一个卖头饰的小摊,小摊上老式的发卡和彩色的绸布发带是主流,书凤看到了几个被放在角落里的小发卡,发卡上有一个小小的黑色布蝴蝶结,简单不失精巧,书凤拿起来看了看,

    “老板,这个多少钱啊。”“八分钱,姑娘真有眼光,买一个吧,现在城里时兴这个,所以我才特意进的货,谁成想咱们这边不好卖,没有人认这个,主要是比那些卡针儿贵6分钱,但真是挺好看。”

    书凤听了老板的话默默放下了发卡,转过身向着旁边正在询问菜价的老公走去,挽着的胳膊,两个人对笑着离开了。马车旁,周正将最后一袋子化肥搬上马车,书凤坐在周正的身后,周正挥着鞭子,好像接亲那天的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