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正规的电影公司不能没有自己的摄影棚和制片厂,这才是电影公司投入的大头,至少需要10000银元。

    这都是林子轩自己能够负担起的资金。

    至于经营戏院和组建戏院联盟,他就无能为力了,必须动用银行的资金。

    林氏商业银行刚刚成立一年的时间,主要股金来自林家和冯敬尧,以及和林家交好的商业世家,包括苏州和无锡的大商家。

    这只是一家小型的私营商业银行,在上海这种银行有数十家之多,和宁波帮的中国通商银行没办法相比。

    林子轩想要动用银行的大笔资金投入到戏院建设中来,需要经过股东的许可。

    他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投入多少资金会有争议,最起码不能影响到银行的正常运转,如果有股东急需提取资金,银行不能说没有钱。

    还有个办法可以快速的聚拢资金,那就是对外招募股份。

    无论是明月歌舞团还是明星电影公司,都是盈利的企业,只要他愿意放出去一部分股份,肯定有资本争着要进来。

    这和后世公司上市是一个道理,不过在这个年代大多以私募为主。

    如此拉到的资金都是相熟的商人或者一个圈子里的朋友,这些人出钱是为了投资,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售,这样就能保持公司股权的稳定性。

    林子轩对此有些犹豫。

    说实话,他不喜欢有人指手画脚,不过他来自后世,知道公司想要做大做强,融资是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规模扩大了,才能占有领先地位。

    他打算先走银行,如果还需要资金,那就在苏州的商圈里选择一些志同道合的商人。

    所以说,林子轩很需要资金。

    他目前写着《笑傲江湖》,以及马上要写的《天龙八部》,闲暇时写写小品文,这已经不是他挣钱的主要方式了。

    他把从美国带回来的书籍交给平禁亚,万象书局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出版这些书籍,这种方式虽然来钱不快,但胜在细水长流。

    其中以英语词典最为麻烦。

    其他书籍翻译的时候只要大概意思准确,不影响就可以了,但英语词典可是要给学生用的,不能有丝毫马虎。

    林子轩虽然想要赚钱,但这点职业道德还是有的。

    在中国,世界上第一本英汉汉英对照的字典在1815年问世,作者是个叫做马礼逊的英国传教士,《华英词典》主要是为了帮助西方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也为了传教。

    第一本中国人编纂的汉英字典是1908年由乔宜斋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汉英新字典》。

    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英辞典》,采取按汉字笔画多少编排的原则,打破了西方人编汉英词典时惯常采用的西文切音排序传统。

    林子轩还想按照后世的英文教材编撰一本适合中国学生的英文读物。

    一方面如果真的能在全国的学校里推广开来,就能赚到不少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的英语教学着想。

    在民国时期,学校很看重英语教育。

    当然,林子轩脑海里有不少后世的英语词典,什么《星火英语四级词典》,英语四级考试题目,应试法宝等等。

    之所以他脑海里没有英语六级的相关内容,是因为他对过英语六级压根没抱有希望。

    只是这些所谓的词典都是为了考试而编写的,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这个年代似乎不提倡应试教育。

    为了不误人子弟,林子轩还是放弃了自己亲自动手的打算。

    林子轩有不少翻译家朋友,包括周瘦绢、周作仁等,不过这些人都比较忙,没有时间定下心来编撰英汉词典。

    几经周转,在交游广阔的胡拾介绍下,林子轩和一个美国女人搭上了关系。

    这个女人叫做赛珍珠,此时正在南京金陵大学外语系教书。

    赛珍珠于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弗吉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镇江度过。

    她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

    1900年因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运动,赛珍珠首次回到美国故乡。

    1902年重返中国镇江,1917年5月13日,她与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布克结婚,婚后迁居安徽宿州。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

    赛珍珠熟悉中文和英文,又在大学教授英文,因为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疾病,需要钱来治病,她时常写些稿子或者翻译来补贴家用。

    林子轩提议她编写英文教材和英汉词典,给予了极高的薪酬,赛珍珠答应下来。

    之后,两人便时常书信往来,讨论相关事宜。

    林子轩觉得自己赚了。

    他来自后世,自然知道这位叫做赛珍珠的女人后来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不少,其中的《大地》一书让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大地》甫一出版,随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大地》在当年便卖出了180万册,连续22个月荣登美国畅销书榜首,并于次年一举赢得普利策奖。

    这本书描写了中国的农民,虽然还不够深刻,但让美国人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

第八十八章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林子轩给赛珍珠开出的条件是在编书期间每月300块钱,作为预支的稿酬,以后从版税中扣除,这是为了让她能安心的编书,不用太过为钱财困扰。

    否则,一个整日忙碌的人很难编写出高质量的图书来。

    而且,等到书籍出版后还有百分之十的版税。

    这完全是业内的良心价了。

    对于教科书的出版,在业界一般是给予编写者一笔较大的稿酬,一次性买断,不给予编写者版税。

    这是因为一旦图书被教育部或者学校选中,成为教科书,将会有巨大的发行量,也会给编写者带来巨额的版税收入。

    在这个时代,类图书的版税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教科书没有先例,林子轩给了赛珍珠百分之十的版税。

    他觉得这个女人正处在困难时期,能帮就帮一把,如果英语读物真的能推广到学校里,那万象书局才是最大的赢家。

    出版教科书一向是大型书局的专利,万象书局只要能分一杯羹,就有了飞速发展的契机。

    何况和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打好关系,有利无害。

    林子轩在信中鼓励赛珍珠继续写作,愿意为她出版,甚至可以替她介绍美国的出版商,并以自己在美国取得成功作为例子。

    俨然一副文学导师的模样。

    想想以后即便自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也可以说自己培养出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似乎后者给人的感觉更嚣张一些。

    当然,在获得赛珍珠感激的同时,如果能收获高额的回报就更好了。

    在南京金陵大学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内,赛珍珠看着手中的信件,陷入沉思。

    这几年来,她过的并不容易,她的丈夫性格严肃,是一位研究农业的专家,埋首研究从而忽视了家庭。

    她的女儿身患重病,在去年,她的母亲也因病离世。

    接连的打击让她不堪重负。

    看到林子轩的鼓励,她觉得或许自己应该写一本来纪念她的母亲和她这些年在中国的岁月,同时也让自己有个抒发情感的渠道。

    于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异邦客》就这样问世了,从此开启了赛珍珠的写作之路。

    她在心里自然是感激林子轩的,所以在她的中男主人公总带有一丝林子轩的影子。

    经过一年的市场培养,流行歌曲逐渐在全国铺展开来,其他的唱片公司也开始尝试制作。

    但一些小型的唱片公司只是翻唱百代的唱片,曲调歌词都一样,仅仅换了一个人演唱。

    在中国,流行歌曲是新鲜事物,还没有音乐方面的版权保护,根本没办法追究,翻唱和盗版屡见不鲜。

    而且这样的唱片价格低廉,这严重影响到正版唱片的销量。

    一般来说,新唱片出来半个月内就会有盗版,这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制作唱片需要这么长的周期,这不是后世的影碟,直接刻录,分分钟搞定。

    所以,新唱片的销量就看前半个月的数据了,一旦盗版出来,销量会急剧下降。

    一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下架了,只有较为偏远的地方还有市场。

    这不是林子轩能够预料的,他从唱片中抽取提成的做法恐怕行不通了,除非唱片的销量能够逆天。

    随着明月歌舞团的火爆,各地的剧团也开始竞相模仿起来,抢占本地的市场。

    不过因为他们没有孟晓冬坐镇,没有炫丽的舞台设计,没有精心排练的舞蹈,所以在名气上无法和明月歌舞团相比。

    然而,明月歌舞团不能只有一个孟晓冬,还需要有其他的歌唱明星。

    此时的孟晓冬早已没有了生活的压力,随着名气的增加,变得更为霸气起来,要求也更加多了,林子轩觉得当初给她的抽成太高了。

    这个小姑娘别看只有十五岁,可久在戏班生活,心性成熟,知道如何给自己争取更好的利益,心思很重。

    在林子轩面前,她还是很听话,但在歌舞团里,就是大姐大一样的人物。

    这在戏班里很常见,那些名角们都有特殊的待遇,地位分明,就算是戏班班主,对名角们也是颇为恭敬。

    在梨园行,这就是规矩。

    孟晓冬把这个规矩带到了歌舞团里来,此时的歌舞团早已不是当初的八个人了,而是有几十号人。

    人越多,矛盾就越突出。

    黎锦挥作为歌舞团的负责人,提议要培养更多的歌星,让她们良性竞争,避免一家独大。

    他本身就是作曲家,这些日子也写了不少曲风轻快的歌曲,适合少女们演唱。

    第一个推出来的是黎锦挥的女儿,黎铭晖。

    这个小姑娘有一张娃娃脸,长的天真烂漫,很适合唱一些欢快的歌曲。

    林子轩为她写了《童年》和《世上只有妈妈好》。

    《童年》是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曲调轻松明快,只是要把其中的歌词稍微改动一点。

    《世上只有妈妈好》则是一颗催泪弹,曲调简单,歌词易懂,唱出了对母亲的深情厚爱,无限依恋。

    这是林子轩在做实验,如果这首歌受到了欢迎,那他就会把《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在民国时代翻拍出来,而且故事情节和这个时代并不违和。

    可以想见,到时候影院内会是一片哭泣之声。

    黎锦挥对《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加赞赏,认为这首歌比那些靡靡之音更有教育意义。

    和郑证秋一样,他们这一代人之所以搞音乐和话剧,都有一种使命感,认为可以教化民众,救国救民。

    看起来很理想主义,但他们内心里真是这么想的,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林子轩其实是准备打造不同类型的歌星,有专门唱抒情情歌的,有唱民族类的,有唱欢快舞曲的,这样才能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至于合作对象,还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