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新人书稿的质量实在是不堪入目,想要从其中选出让主编满意的作品无疑是大海捞针,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科尔就是纽约一家大型出版社的助理编辑,出版社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

    他在三年的时间内提交了数十部书稿,全部被主编否决了,和他同一时期的助理编辑要么升职了,要么转行离开。

    经过无数的打击,他决定下个月辞职。到金融行业闯荡一番。

    此时美国的经济已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复苏过来,金融行业异常的活跃,报纸上经常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惹得不少美国人都想要到股市上捞一把快钱。

    科尔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这几天他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能偷懒就偷懒。

    出版社的信件收发部门会准时把最新的信件送到各个部门。其中就有一批新的书稿。

    一般而言,装有书稿的信件上会有投稿的字样,很容易和普通信件区分开来。

    这时候几位助理编辑无精打采的从中挑挑拣拣,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也期望自己能碰到一位文笔和创意都不错的新人作家。

    他们一般是看信封上的字迹和地址。

    按照以往的经验,字迹工整的作者往往创作比较认真,写出来的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

    地址在大城市里的作者他们会优先选择,这说明作者的生活环境不错,有很大可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不是中学生水平。

    对于那种地址是打字机打出来的信件他们很少去碰,这种人太懒,连在信封上写字都不愿意,可见不是那种努力的人。

    等到其他助理编辑挑选过后,科尔才走上前把剩下的十几份书稿拿到自己的办公桌上。

    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说实话,他对这些被挑剩下的书稿没什么期待,只期望赶紧完工,到华尔街碰碰运气。

    果不其然。这些书稿的质量都不高,有些稿子连语句都不通顺。更别说有什么新意了,大多都是模仿之作。

    这时候,科尔看到一份来自洛杉矶的信件,上面的地址是打字机打出来的。

    这让他没什么的**,但工作就是工作,他打开信封。拿出书稿。

    他一摸就发现这份书稿和其他书稿不同,纸张不是那种普通商店里出售的纸,而是来自印刷厂,是印刷出来的。

    他毕竟在出版社工作过三年,一些常识还是了解的。

    这说明作者用心准备了。他拿出来一看,书名是《一个高城堡里的男人》。

    作者的名字叫做神秘医生或者神秘博士。

    这是林子轩借用了英国电视剧《神秘博士》的名字,在那部长寿的英剧中神秘博士是一位时间领主,有一个时间机器可以穿越时空,到处冒险。

    科尔并不知道这些,只觉得书名和作者名字都很奇怪。

    他翻开书稿,惊奇的发现这竟然是一部科幻。

    在这个时代,写科幻的作家并不多,能写好的则更少,新人作家一般会选择现实题材,这样比较有生活,科幻需要极强的想象力。

    这引起了科尔的兴趣,他对科幻一向情有独钟。

    故事发生在1962年8月的一天, 居住在旧金山的女主角朱莉安娜在日本的道馆里练习合气道,打败了日本男人。

    然后,她来到日本的商店购买了东方的药茶,并在店铺里遇到了她的妹妹楚蒂。

    看到这里,科尔觉得很奇怪。

    怎么旧金山到处都是日本的东西,难道在未来的1962年日本商品在美国如此畅销么?

    他接着朝下看,从女主角朱莉安娜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大问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和日本人脱离不了关系。

    随后,朱莉安娜在一个夜晚再次遇到了妹妹楚蒂,妹妹交给她一卷电影胶片,并告诉她把胶片送给高堡奇人,这是反抗组织的任务。

    朱莉安娜接过胶片,妹妹则跑向远处,在一条巷子里,被追上来的日本宪兵枪杀。

    朱莉安娜亲眼看到妹妹被日本人打死,心中震动,她回到家中,用放映机播放那部胶片。

    她看到这盘电影胶片上竟然是美国人在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画面很真实,美国士兵和宣传标语都像是真的。

    她不由得愣住了,电影胶片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看到这里,科尔也愣住了,他能理解这部中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发生在未来的一次战争,难道美国失败了?

    作为一名美国人,他对的这种设定有点不爽。

    果然,透过女主角的回忆,这个世界逐渐展现在科尔的面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攻陷了欧洲大陆,日本占领了远东地区,随后两个国家进攻美国,把美国分成东西两部分。

    1947年,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共同统治美国的和平协议》,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从此美国成为了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

    科尔再次回想女主角的日常生活,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受到日本的影响,完全被奴役了。

    这个未来让他不寒而栗,美国有一天也会成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么?

    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其他同事仍然在无精打采的看着书稿,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这只是一部科幻,科尔暗自庆幸。(。)

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变从不经意间开始() 
林子轩的这本《高堡奇人》和原着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的那本结构较为松散,各个人物之间的联系不强,有时候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

    为了让的情节更为紧凑,他结合美剧《高堡奇人》的剧情做出了改动,电视剧想要吸引观众就需要有出色的情节。

    原着的作者是美国人,在书中对美国人的描写较为正面和积极。

    写作的重点在于探讨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林子轩则侧重描写了美国人在德国和日本统治下的麻木和自卑。

    经过二十多年被殖民的生活,美国人习惯了被日本人统治,产生了奴化倾向。

    反抗者只是少数,大部分美国人以为日本人服务为荣,替日本人监视和残害自己的同胞。

    这就是林子轩版本的《高堡奇人》,透着一股浓重的悲哀。

    他借用了鲁讯的风格,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笔调展现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科尔看的浑身发冷,他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么冷酷的世界。

    美国人要学习日本文化,要奴颜婢膝的对待日本人,日本人可以随意枪杀美国人,把尸体丢在乱葬岗里。

    他觉得写这本的作者要么心理变态,要么就是有被害妄想症。

    一般人谁会想到这种故事情节,只是从科幻的角度而言,这种背景设定还真是出人意料。新意十足。

    书稿有十几万字,今天怕是看不完了。他准备带回家继续看。

    这可是以前没有的事情,对于新人作家的书稿。他能够忍着看到三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下班之后,科尔没有去华尔街附近的酒吧打听金融市场的消息,而是直接返回家里,匆匆吃了晚饭,躺在床上继续看。

    这一看就到了午夜时分。

    他看完,也弄明白了故事中的一些要点,比如那盘电影胶片。

    这本中存在两个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了,而在电影胶片中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胜利了。

    是什么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科尔回忆了一下书中的情节。

    似乎是因为1933年美国当选的罗斯福总统被枪杀了。然后美国一直没有从经济萧条中恢复过来,实行了保守的孤立主义政策,没有和欧洲大陆结盟,导致欧洲大陆沦陷。

    他不认识这位未来的罗斯福总统,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可能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包括丘吉尔和希特勒他都没有印象。

    此时的希特勒刚刚出狱,正处在人生的低谷。

    丘吉尔被任命为英国的财政大臣,只是这家伙带兵打仗还行,对金融是一窍不通。成为了英国金融界的笑柄。

    科尔只是美国的一名普通人,并不热心政治。

    而且,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信息交流滞后,不像后世看看电视新闻。或者到网上搜搜就能知道各个国家发生的大事小情。

    所以,他以为这只是一本具有创意的科幻。

    他决定明天把这本推荐给主编,的文笔虽然不怎么样。或者说比较差,但就凭着这个设定也有出版的机会。

    文笔的话可以修改。创新值得鼓励。

    他放下书稿,关上灯。躺在床上,准备休息。

    但中的情节一直在他脑子里打转,一想起未来那种恐怖的氛围,他就毛骨悚然。

    科尔起身,来到窗前,望着窗外纽约市的万家灯火,回想着书中这座城市被德国人统治的画面,处处都是冒着黑烟的焚烧炉。

    纳粹德国为了使人类的后代更为健康,把所有身患疾病的人都统统处死。

    他们还对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施行了种族灭绝政策。

    那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

    科尔如此想到。

    第二天,科尔来到出版社,为《高堡奇人》这部写了评语。

    其中充满了溢美之词,他甚至认为这本因为成功描写了未来社会的一种可能,从而成为科幻的经典。

    主编看到科尔的评语,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了解科尔这个人,科尔的兴趣和市场一向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科尔看重的书稿都是小众图书,受众面不广。

    何况科幻更是小众中的小众,经典那里有那么容易写出来。

    主编从科尔的介绍中大概了解了书籍的内容,写了未来世界日本和德国瓜分了美国,这种设定不容易被美国读者接受。

    谁愿意看自己的国家被人占领啊,读者又没有受虐倾向。

    看来科尔还是一如既往的看重这种没有市场潜力的图书,或许他并不适合出版行业。

    主编随手把书稿和评语丢进垃圾桶里,拿出科尔前几天递交的辞职信,在上面签了名字。

    科尔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高堡奇人》失去了一次被出版的机会。

    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什么想法,在出版社这种事情早已习以为常,只是为那本书的作者感到惋惜,希望其他出版社能有人看好那本书。

    科尔离开了出版社,投身到了如火如荼的金融行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在华尔街摸爬滚打,成功过,也失败过,最终赚取了数百万美元,成就了财富神话。

    1929年,成为富翁的他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想起几年前看过的那本科幻。

    据说这一年美国经济会陷入大萧条。

    科尔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把资金撤出了金融市场,从而在股市大崩盘之前脱身而出。

    经历了这次的劫后重生,他已经分不清那本书中的记载是巧合还是预言了。

    这时候,他把目光转到了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身上,如果那本书写的是真的,那么这位罗斯福先生会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

    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