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颗星球并非如人类所认知的那样,是生命的禁区。星球的表面极端恶劣的环境和大气结构的确是生命的禁区,但这仅限于地表。
当火星到处充斥着的火山逐渐死去的时候,岩浆的退去,火山内部的甬道成为了这颗星球上的生命的最后避风港。
一个有着20多亿年历史的生物至今存活在这颗行星上,也是这颗星球上目前唯一仅存的大型生物。
小型峡谷所在的溶洞通道内,它正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前进着,这是在人类眼中看来,实际上它移动的非常缓慢,它也是一个失败的竞争者,在另一个同类雄性中在交配权的竞争中失败,并且幸运的逃脱了对手的血口。而今它成为了一个苦行僧,他逃离了地底深处的巢穴,它全身布满了伤痕,并未痊愈,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离开了水之后,为了身体所需要的氧气,它开始消耗自身的水分来制造所需要的氧气,而这无疑是慢性自杀,但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能够活着来到这里,已经是奇迹,因为这个种群里的生物,它从交配权的竞争中失败往往意味着会成为胜利者的大餐,尤其是在恶例的环境下火星寸草不生,这是最不可多得的美餐。
对于这个火星上仅存的物种来说,这不仅仅是交配权的竞争,也是生与死的较量,胜利者将与雌性完成交配并获得失败者的一切,包括它的身体,而失败者则是一无所有,就连都要成为胜利者的食物,这是最残酷的竞争。
它能逃离已经是一个奇迹。
此刻,它爬行到了一个陡坡,顶端之后的另一端是向下高达60度倾角的陡坡,这样的陡坡对于这类生物而言并无大碍,但它是一个例外,它伤得太重了,气息越来越弱了,等待它的更多是死神的降临,它根本无法安然的通过这个陡峭的溶洞斜面通道。
但它必须要前进,当它越过溶洞顶点,终于不慎的整个身体再陡峭的溶洞中犹若滚石一般滑落,它的身体可以卷缩成一个球体以保护自己,在溶洞中疯狂的滚落而下。
佩佐斯高地,峡谷之外,溶洞口,它从内部滚落出来,掉落在了峡谷之外,也暴露在了火星地表。
暴露在了阳光底下,它将十死无生
它忽然发出撕心裂肺的凄惨叫声。不过火星地表稀薄的大气,声音的传播长度只有地球的15。
火星地表稀薄的大气,几乎没有氧气,这个物种能适应并生存下来,在这个被号称生命禁区的世界中延续了亿万年时间,这个物种生活在地底深处亿万年时间,有一样东西对它是及其致命的宇宙射线。
佩佐斯地区即将步入黑夜,但黄昏时分,阳光依旧普照这片土地,来自外太空的紫外线和各种宇宙射线依旧能够让它死无葬身之地,生存的本能让它疯狂的挣扎,快速的要逃离此地,与之前奄奄一息截然相反,但它并不知道,空旷的地表无处可逃。
它的表皮开始出现灼伤、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发生溃烂、化脓、肌肉组织开始化成脓水,留在了它所爬行的路径上,脓水触及地上的土层忽然冒出白烟,土壤中含有的微量水分开始严重脱水,稀薄的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酸性腐蚀味道
终于,它已经身疲力竭,它从同类对手的竞争中逃脱,却也没能逃离死神最终的索命,从崖壁上的溶洞中滚落至火星地表,它竭力的爬了80米的长度,最终停了下来,脓液浸入地表土层,最终只在地面上剩下了一堆完整的骨架,白烟在其周围弥漫并迅速消散。
顺着崖壁的溶洞口深入这个死火山的底部,溶洞从出口进入首先要爬过一个陡坡,那个生物就是因为这条陡坡而葬送了性命,随后便是一路向地底深入,随着不断深入开始出现纵横交错的溶洞地网。
随着不断深入,每深入一寸就靠近火星的地核一寸,一个新的生命摇篮出现在了地底之中,火星的地核在1700摄氏度左右,而这里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温度,在火星的远古时代,火山活动最剧烈和频繁的年代,这里是岩浆,而今却是由水构成。与有着1700摄氏度高温的火星地核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就像是太阳系中地球与太阳恰到好处的宜居带距离一样,促使地球上的水能够液化。
火星地底也有一个类似的“宜居带”,在这里,水是液态的。除了这个黄金地理位置,火星地表上的土壤也有水的成分,如果人类知道这一切或许就能解释土层中含有的水分来源之谜了。
黄金地理位置让水可以在这里液态化,而原本是火山岩浆形成的地底空间或是盘织交错的甬道,也让水有了汇聚的可能。
这是生命最后的栖息地。
佩佐斯地区的地底深处,这里有一座巨大的水库,但绝对不是这颗星球上唯一的,这个水库面积不亚于洞庭湖。成群的爬行生物汇聚在一处岸口上,这些生物的体型是地球上成年科莫多巨蜥的三倍以上,它们是爬行类生物,单一个体拥有3500多块肌肉组织,而人类不过是600多块。
这类生物没有移动的四肢,而是像蛇类一样爬行,有一对基本不会用于移动更多的是用于战斗的前肢,由三个韧带关节组成,可以伸直但通常情况都是半收缩成“”形状,就像地球上的螳螂前肢。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里的空气竟然蕴含着比火星地表大气中更高的氧气含量,虽然这点微小的氧气含量根本不可能让人类呼吸,但要是被人类发现,绝对是轰动世界的。
此时此刻,岸口上的这些生物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些生物的体表时不时的闪现出刺眼的电流在闪烁,这里产生的巨大电流能够让一个成年人瞬间毙命,但对于这些生物而言却是没有丝毫的伤害。
因为这些电流就是从这些生物体中产生的。
这里的水对于人类而言,同样是最致命的毒液,因为水中充满了强烈的酸性腐蚀,水中所存在强烈的酸性物质也是来源于这些残存下来的火星生物。
火星没有植物,但这类生物同样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氧气必不可少,但这颗星球上并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使用。
但它们能够自己制造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空气中的微量氧气亦是来源于它们。
这类生物之所以能够自主生成强大的电流和酸性溶液,是因为进化出了一类独特的器官,体内的这种器官通过“电解水”的过程制造出氧气供给生命活动,而这类生物分泌的酸性溶液同样也是为此而服务,它们可以让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导电性,进而加快反应速率才能支撑身体所需要的氧气。
亿万年时间的演变让这个物种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幸存,然而如此庞大的体积所需要的能量消耗绝对不别看它们现在成群的“缠绵”在一起,如果有机会,它们会毫不犹豫的吃掉同类,完整的吞掉一个同类能够满足长时间的活动,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它们必须要残忍才能存活下来,但仅仅如此可无法让它们延续至今,吃同类总有一天会吃的一个不剩。
这类残存下来的最后的火星生物,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没有食物的来源,火星上稀薄的氧气几乎可以忽略,更不可能供给如此庞大的生物进行呼吸作用,而它们庞大的身躯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他们通过分泌强烈的酸性腐蚀和电解水制造氧气,但分泌酸性腐蚀和提供电能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身体机能,没有食物作为身体能量的补充来源,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来。
但即便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它们依旧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生存技能,人类闻所未闻
【第528章 :母性光辉】()
这类生物会在火星的“宜居带”活动一段时间,当周期性的交配与活动狂欢结束后,雄性和雌性将会天各一方,雄性生物将会离开“宜居带”顺着溶洞朝着上方进行迁移,而雌性则会永远的驻留在“宜居带”。
尽管这类仅存的火星生物残忍凶恶,只要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吃掉同类让自己获得更具优势的生存空间,但它们之中也散发着生命最值得歌颂和最美丽的母性光辉。
雄性之间为了交配权展开第一次殊死大战,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最后活下来并拥有一切,在这一过程中,弱者将会逐一死去,它们的尸体是这颗星球上最好的食物,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这是最完美的佳肴。
第一次殊死大战之后,雄性生物将会为了这些尸体的归属权展开第二次战争,又是一个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的结果,海量的尸体给予了它们充足的食物来源,活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强者。
雌性生物完成交配并怀上了下一代,新生的一代都是遗传了父辈强者的基因,因为弱者根本就没有交配权。怀孕了的雌性会在“宜居带”活动一个地球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丈夫”获得的海量的同类雄性尸体能够满足它们的进食以维持身体机能所需的能量。
但这个时候,“食物”太多了,反而根本吃不完造成食物过剩,受孕了的雌性也没有时间了,因为怀中的宝宝会一天天长大,受孕的雌性生物将会返回水底,为了下一代完成新生而付出终极牺牲。
它们就如同地球上位于北太平洋的巨型章鱼一样,亦是当仁不让的成为火星上为了养育儿女付出最大牺牲的母亲,一次受孕,它们能够产下20至30个左右的卵。每一个受孕的雌性生物会在水底中寻找一处安生之所进行筑巢,火星的“宜居带”,越朝着火星地核深入温度越高,水底的温度反而更高,是天然的居住区,受孕的雌性会选择最佳的区域安顿它的一生,在此死去新的生命也会在此诞生。
火星“宜居带”的液态水有极少的氧气,但依旧是无氧水,本就是处在火山之中,水中蕴含着大量的硅酸盐等其各种各样的物质,但这些对于小生命来说不是最大的威胁,真正的威胁是水中的耐氧厌氧微生物。
不过它们的母亲有办法,母亲会分泌出对非同类生物足以致命的酸性腐蚀溶液,这种液体不但具备加速氧气制造反应速率,也会成为小生命诞生之初的守护神。
新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的前四个月毫无抵抗能力,任何外界的因素都能让它们死去,母亲的终极牺牲便在于此,为了新生命能够健康成长,它必须寸步不离巢穴,定期释放酸性腐蚀溶液为小生命提供保护伞,无法离开巢穴意味着母亲无法获得食物来源,又必须要分泌出酸性腐蚀溶液保护卵。因此毫不意外的,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分泌的酸性腐蚀也越来越少,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生命在茁壮成长,对外部的抵抗能力在增强。
而在这一过程中,母亲都会因为没有食物来源,又没有进行冬眠降低身体机能的消耗,最终将会饥饿过度而死去,但它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还有最后一次奉献。
当它的孩子完成孵化之后,母亲的尸体是小生命的唯一食物来源,否则脆弱的年幼生命根本无法存活下去。雌性庞大的尸体短期内不会被分解,也没有微生物,酸性腐蚀在此扮演最佳的保鲜功能。雌性的尸体可以供给二三十个新生命近60个地球日的消耗并完成初步的成长。
新生命完成了初步成长,有了足够的能力离开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