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位面系统-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李牧凭空出现一般,让她感觉以前发生的那些事情像是一场梦。

    收回了心思,张嫣看着满堂文武想要点出一个人来问话,总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黄阁老可有办法?”

    闭着眼的黄立极听到被太后点名,整理了一下朝服来到中间,恭敬的说道:“启奏太后,陕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老臣觉得除了要减免陕西税收,也就只有朝廷拨银子从粮商手里买粮赈灾了,不过。”

    张嫣见黄立极停顿了下来,急声的追问道:“不过什么?”

    停顿下来的黄立极接着说道:“回太后,陕西遭灾,粮商们一定会借机抬高价格,到时户部拨出去的银子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那开仓放粮呢?”张嫣想到朝廷是有粮仓的。

    “太后,据老臣所知京仓粮食只够维持京城的运转,同时还要保证辽东粮草,依然无法结余,其他的地方粮仓储粮情况,也非常堪忧,先帝年间连年打仗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说完,黄立极就不再说话了。

    张嫣知道黄立极话里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京仓的粮食不能动,地方上因为连年打仗也所剩不多了。

    可这如何是好?

    失了方寸的张嫣坐在凤椅上一声叹息道:“难道哀家只能看着黎民百姓受苦吗?”

    听到张嫣的叹息,黄立极不得不再一次站出来说道:“老臣恳请太后从内帑拨银给户部买粮拯救黎明百姓。”

    其他官员听到黄立极的提议内帑拨银,纷纷心中一喜,至少这个办法不用他们浪费一丝一毫,花的是皇家的银子。

    再说,前段时间他们就听说锦衣卫在山西抄了八家晋商,给皇家内帑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进项,这个时候是该拿出来了。

    这思绪只是一瞬间,在黄立极说完后,其他官员也纷纷请奏道:“恳请太后垂怜黎民百姓,打开内帑。”

    见满朝文武如此,张嫣也实在没有任何办法,还好的是内帑现在也确实有钱,李牧放进去的那一亿两千万多两白银,除了用于皇宫的开销,也就是用在锦衣卫身上了。

    正在张嫣要开口答应的时候,太和殿外响起一声不大,却冰冷的声音,让整个大殿内人都为之纷纷侧目。

    “想要动内帑?”

    “一群废物,大明江山要你们这样的臣子有何用?不如杀了省事。”

    这句话说完后,一个身影渐渐的接近太和殿殿门。

第250章 一群废物() 
“一群废物,大明江山要你们这样的臣子有何用?不如杀了省事。”

    太和殿外一段冰冷的话语传进了庙堂,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中,在这些文武百官的脑海里如敲钟般。

    这声音充满了霸气,带着藐视一切的态度,仿佛大殿内的满朝文武在这声音中是如此的渺小不堪。

    听到这段话,让原本躬身恳请太后打开内帑的满朝文武,都不约而同的回首看向殿门,眼中带着愤意,想要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之辈,敢如此辱骂与他们。

    有些性子粗略之辈,早以撸起了朝服,一副见到那说话之人,定会冲上去说理一番,当然是用手中的拳头讲理。

    坐于凤椅上的张嫣听到这话语起先也是一皱眉,随即就舒展了开来,眼中带着笑意,抿着嘴唇看着太和殿的殿门,充满了期盼。

    当一个身影在满朝文武的目光中出现在太和殿门前,挡住了温暖的阳光,当满朝文武看清来人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身躯一顿,整个庙堂内的温度一下子骤然降低。

    一些原本撸起袖子的大臣,在看到来人后,也都偷偷的将朝服放下,那表情好像刚才撸袖子一副愤怒要干架的人不是他们一样。

    为什么满朝文武会如此反应?

    无他,满朝文武看到了一个让他们恐惧的身影。

    那就是有着官屠之称的李牧,这让满朝文武焉有不怕之理。

    李牧一手组建的巡检组,至今还在巡察天下官员,并将那些贪、腐无能不作为之辈送入大牢。

    到现在不知道这大明江山内,有多少官员被送入了大牢,斩首抄家,灭了门。

    让大明无数的官员听到巡检组三个字,无不胆颤心惊。

    私下里,这些大明官员将崇祯朝比作天启朝,有天启东魏九千岁,崇祯锦衣万万岁之言。

    其意就是说,天启朝是魏忠贤掌管的东厂把持着,崇祯朝是李牧掌管的锦衣卫横行,而且崇祯朝比天启朝还要严重。

    魏忠贤把持的天启朝天下官员还有地方投靠行贿,可是到了李牧把持的崇祯朝,天下官员如同活在水深火热中。

    每天都有被巡检组缉拿的官员,当然吏部每天也要安排新的官员上任,这也让崇祯朝只是初年,就有了官员快不够用的现象出现。

    这些都是庙堂的官员看到李牧时的想法,却不是端坐在丹璧凤椅上张嫣的感触。

    虽然凤椅与殿门有些距离,当李牧出现在殿门前,那身影张嫣一眼就认了出来,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离别的九个月里,张嫣几乎每个夜晚都有梦到,不曾忘却过。

    在满朝文武都看向李牧的时候,张嫣也忍不住站了起来,想要冲下丹璧,还好被身边的魏忠贤拦了下来。

    看到被拦下的张嫣一脸困惑,魏忠贤轻声的解释道:“太后这里是太和殿,满朝文武还在,老奴认为此时上前实在不宜。”

    虽然李牧消失了有九个月的时间,魏忠贤一直秉承忠心,做着一个老奴应该进的本分,好好伺候着有着主母名分的懿安太后。

    见到张嫣从凤椅上站起来,看样子是要下了丹璧去找上主李牧,作为一个忠心的老奴,魏忠贤知道如何为主人避免麻烦。

    如此,才会上前阻止张嫣,告诉其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要等到满朝文武离开后。

    听魏忠贤这么一解释,张嫣才反应过来,这里是在太和殿上,正在上朝中,庙堂下还站满了大明朝的文武百官。

    这要是一时冲动下了丹璧,可想而知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害了她自己,还会给下面的情郎惹来麻烦。

    作为一个懂是非,识大体的女人,张嫣知道什么时候要忍住心中的情感,何况她现在是一国太后,更加不能任性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泄感情,尤其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

    向魏忠贤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张嫣看了一眼正在迈进大殿的李牧,又做回了凤椅上,恢复了她太后的威仪。

    拦下张嫣的魏忠贤,见此,也暗中擦了一把汗,他很怕,怕眼前这位懿安太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轻重缓急。

    还好的是,张嫣比魏忠贤想象的要明事理。

    李牧在太和殿门前停顿了一下,就慢慢的迈步进了殿内,在一群文武百官注视下,如同众星捧月般向着殿内的丹璧走去。

    在这过程中,李牧没有看任何一个大臣,眼睛一直盯着坐在凤椅上的张嫣,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直到李牧停在离丹璧不不远的地方,让张嫣下意识的开口道:“牧。。。。”

    “咳咳。”魏忠贤见识不好,赶紧上前打断道:“如今恰逢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之时,李指挥使能够回朝,真乃国之柱石,太后倍感喜悦。”

    张嫣下意识的开口,没有喊李牧的官职,也没有直呼名字,却将私下里的称呼差点脱口而出。

    还好的是,在一旁的魏忠贤开口打断了,才避免了这一场小危及。

    此时的张嫣也知道差点说错话,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坐在凤椅上看了李牧一眼。

    李牧冲着张嫣安慰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个时候也不适合与凤椅上的美人太后开口说话。

    左手放在了腰间御赐宝刀的刀柄上,这把宝刀李牧在来太和殿的路上就挂好了,作为仪刀带进了殿内。

    在太和殿内,除了负责守护安全的锦衣卫可以腰挂佩刀,也就只有这把御赐宝刀才能够带进来了。

    握着刀柄的李牧,让文武百官心中一紧,不知道接下来这位官屠要干什么。

    正在文武百官提心吊胆的时候,李牧一手握着刀柄,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一群废物,区区北方陕西大旱,就把你们难住了,可见你们有多无能,竟然劳费太后召开大朝会来讨论这件小事,为此还要太后打开内帑!”

    说着,李牧又问道:“本座问你们,配得上这身大明官服吗?对得起皇恩浩荡吗?”

    刹时间,整个大殿寂静一片。

第251章 罪己诏(二合一保底)() 
李牧的话就像一尊从未被敲响过的古钟,突然之间被猛然敲响,这古钟发出的声音以雷霆万钧之势,在满朝文武中如闷雷般爆炸。

    随后悠悠的透过太和殿大门传到了天空。

    在李牧话音落下,太和殿内外的锦衣卫鹰卫全部单膝跪地,齐声高贺道:“锦衣卫叩谢皇恩浩荡!太后恩泽!”

    锦衣卫鹰卫的齐声高贺,犹如威压一般罩在了满朝文武身上,让这些大臣们不得不躬身对着张嫣齐声说道:“臣等有罪,臣等有愧太后信任,枉顾皇恩浩荡。”

    说完,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来,全部都弓着身子,低垂着脑袋,等着坐在凤椅上的懿安太后亲自开口原谅他们。

    李牧的质问虽然看上去很虚幻,但是对于一个古代官员来说,却是最致命的。

    在古代名声比命重要,有些人可以不在乎性命,但不能不在乎名声,尤其是官员,更是将名声看的比天高。

    这种莫须有的指责,就相当于在说他们尸位素餐,不知道感激皇家对他们的恩泽。

    说白了,李牧就是在说这些家伙站着茅坑不拉屎,拿着勺子不盛饭,领着工资不干活,一个意思。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样的指责他们怎么可能会认,就算是真的在尸餐素位,也坚决不能承认。

    如果承认,就等于说他们真的德行有损,愧对身上的朝服,枉顾皇家恩泽。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全体文武百官一起躬身乞求太后,只要凤椅上的张嫣开口,让他们平身,李牧对于他们的指责,便是无稽之谈。

    张嫣看了一眼殿下躬身垂头的文武百官,也不再避讳,直接用一双媚目看着李牧的后背,道不尽的柔情。

    此时她发现面对文武百官的李牧,就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山,为她挡住了所有的风雨,心中不由得一荡。

    看到太和殿内这一幕,李牧嘴角笑了笑,代表皇权的威严已经降下,面对质问,满朝文武为此纷纷向张嫣躬身乞求,

    接下来,就需要如春风般的皇权恩泽洒下,获得满朝文武的好感,当然这恩泽不是李牧来洒,而是需要另外一个人来洒,才会更加有效果。

    身兼先帝遗照监国,腰佩新皇御赐宝刀,李牧只能代表皇权的威严,最残酷的一面,不能代表皇权的恩泽,最柔情的一面。

    李牧回身看到凤椅上张嫣满眼的柔情,那含水的媚眼,尤其两片轻抿的嘴唇,让他有一种冲上丹璧的冲动,一亲芳泽。

    还好的是,李牧忍住了,知道背后有一群大臣正等着皇权降下恩泽,冲着凤椅上的美人太后做了一个飞吻,指了指身后一直躬身等着平身的文武百官,示意张嫣可以收买人心了。

    这样一来,李牧统领锦衣卫负责皇权的残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