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攻宿州的淮南军区第一军、第十五军,这也是淮南军区自从成立起来,首次出战。

    中华军内部从总体来看,还是相当团结的,但在各军区之间,也存在着互相较劲和竟争关系,由其是湖广、淮南、山东这三个军区之间,因为各自的实力都相差无几,又都与清廷的边境接壤,因此在各自的潜意识里,都希望能够在战绩上压倒另外两个军区一头。山东、湖广军区先前在山东、南阳的战役中,都取得非常出色的战绩,对淮南军区来说,也是一个相当的刺滶。而现在淮南军区也终于得到了出战的机会,全军区上下也都攒足了一口气,一定要打几个漂亮的胜仗。

    在八月五日,两军分别从怀远和五河两县出发,向宿州发动进攻。第一军在八月六日,首先攻占了蒙城,在八月八日到达宿州西南,而十五军先后攻占了灵壁和虹县,于八月九日,也到达了宿州。在八月十日,对宿州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甴于宿州在徐州地区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徐州外围的各地中,宿州的兵力最强,守军达到一万五千人,其中而且还有一千神勇营的士兵。除了神勇营之外,另外还有一千名其他火铳兵。并还有火炮四十余门。而且城防设施也非常好,城墙高大坚厚,护河宽达七丈有余,深可没顶。而且在城内也修筑了不少据点工事。

    得了尚善的许诺之后,守将泰什哈也下令在城中死守,一定要坚守过三天,援军也就会赶到了。只不过令泰什哈没有想到的是,宿州连一天都没有坚守住。

    宿州的南面就是汴河,因此中华军是分别从东西两方向宿州发起进攻,第一军付责进攻宿州的东门,随着军长苏建林的一声令下,四十门重型火炮立刻对宿州的城墙发动了猛烈的轰击,尽管清军冒着中华军的炮火,在城墙上也架起了火炮,竭力的还击,但双方的火力实在是相差太多,而且射程也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很快清军的火力就被中华军压制住了。

    随后中华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宿州发动了地面进攻。首先出动的是二十七营,推出了十辆架桥车,付责在护城河上架桥。三十二营付责掩护。但随着中华军的士兵靠近护城河边时,躲在城上垛口处的清军的火铳兵立刻对中华军展开了凶猛的射击。同时还从城墙上扔下不少雳天雷一类的炸弹,企图炸毁正在铺设的架桥车。

    而中华军的士兵一边架桥,一边还击,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激战之后,终于在护城河上架起了七座桥。

    紧接着中华军派出了爆破队,对宿州的城墙进行爆破,但宿州的城墙确实十分坚厚,中华军连续实施了两次爆破,虽然将城墙上炸出几个大坑,而且裂如蛛纹,但仍然没有炸开宿州的城墙。而在第三次,另一队爆破队对宿州的东门实施爆破,结果这一次的爆破十分成功,将宿州的东门彻底炸开。突击队也立刻跟进,从城门穿过,向城内发动进攻。

    但清军对此也早有准备,在城门的后面已经用砂袋堆好了防线,中华军炸开城门之后,清军的火铳兵、弓箭手等等立刻都退到防线后面,火枪弓箭; 一起发射;拼力的阻击着中华军的进攻。

    而且城门洞也过于狭窄,一次只能够通也六七名士兵,中华军的优势兵力也无法充份展开,因此也被清军死死的堵在城门洞里,无法向城里推进,同时城墙上的清军也对城下的中华军发动攻击,帮助城内的清军,牢牢的守住了城门洞。

    尽管中华军的士兵们都非常英勇顽强,不畏生死,向清军一连发动四五次进改,但这时战场的条件确实对中华军太不利于,结果每一次进攻都被清军给打退了回来,相反在城门口內外,战死了近二百名中华军的士兵。战斗也胶作起来。

    就在这时,中华军的士兵崔福明推着一辆点燃了引线的爆破车冲进了城门洞里,尽管清兵也拼命开枪射击,有几发弹丸击穿了爆破车的挡板,击中了崔福明的身体,但崔福明仍然咬牙坚持着将爆破车推到了清军的防线前。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崔福明和十余名清兵也都被炸得粉身碎骨,同归于尽,但清军在城门口的防线终于被炸开。

    中华军的突击队立刻从崔福明用生命换来突破口杀过了城门洞; 冲入宿州城里。这时战斗也转入为巷战,双方的士兵短刃相接,在城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突破了城门之后,中华军的后援部队也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城外杀入城中,清军渐渐坚持不住,只能且战且退,战斗也在不断向宿州城里深入进列。

    而就在这时,进攻西门的十五军也突破了清军的防守,杀入宿州城里,两路中华军成功的在城中心的十字路口会师,清军的抵抗力也基本消失。

    守将泰什哈见状,也知道大势己去,宿州己经守不住了,因此也只好带着剩余的人马,从北城逃出宿州,赶奔得徐州而去。中华军随后又追击了一阵,追出了二十余里,一直追到达雎水边的符离桥前。

    但符离桥虽然是一座石桥,但宽度有限,而清军争先恐后的过桥逃命,也有不少清兵都被挤进睢水河中淹死,随后中华军也追到了符离桥边,被堵在桥南的清兵也只能纷纷投降。中华军占领了符离桥。

    宿州一战,是中华军与清军在中原决战的第一战,以中华军的全胜结束。中华军不仅攻占了宿州城,歼灭清兵五千余人,俘虏六千余,逃到徐州的清兵不足三千人。而中华军的损失为阵亡八百七十二人,伤六百五十五人。不过宿州的守将泰什哈到是抢先一步,过了符离桥,总算逃回到了徐州。

    徐州的尚善得知宿州失守之后,也不仅大吃一惊,洠氲剿拗萘惶於紱'有守住,同时在徐州的北面,沛县、邳州、宿迁等地也都被中华军攻占,清军也撤回到了黄河南岸,而中华军正在寻船渡河。因此尽管现在徐州城里的撤退工作并洠в型耆急负茫镒什'有都装完,但尚善也决定,不能在拖延了,连夜就放弃徐州,向归徳府撤退。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七十二章 水路拦截() 
当然这几天的时间; 尚善也没有浪废; 他在徐州城以及周边地区;征集到了大小车辆二千五百余辆; 各种牲口七百余头; 另然还有三百多条各种船只。

    其实单纯是运送徐州城里的军用物资,到是绰绰有余,但勒克徳浑和尚善在徐州驻守,也快有两年了,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兵往往都是走到那里就吃到那里,因此大部份的士兵都会积攒一定的个人财物,既然是从徐州撤退,自然也都要带走。因此至少有一半的车辆,都是装载的士兵的私人财物。

    而且在这方面,主将尚善就身体力行,他自己的财物就装了二十车,另外虽然勒克徳浑人不在徐州,但他在徐州也有一份不小的产业,尚善当然不会忘了,勒克德浑的财产也装了十二车,主将是如此,下面的兵将自然也就不会客气了。这时徐州城里的军队人数大约为四万二千余人,因此士兵的私人财物,当然不会少。另外还有少部份士受、将领在徐州有家属,这自然也要皱着一起撤离了。

    于是就在八月十一日夜晚,尚善下令,所有人马开拔,分水旱两路,从徐州撤离。对于这次撤退,尚善也做了精心的安排,除了北边是黄河之外,在其余三面,都派遣了重兵防御,由从宿州退回来的泰什哈领三千人马为前部,都尔德领一万人马断后。孙思克、士朝璘两人各领五千人马,保护大队的侧翼,并且在中途还设下了两个接应点。而各路人马将在砀山一带聚集汇合。因为勒克徳浑答应过尚善,将会在砀山县派驻兵力,接应尚善。因此只要过了砀山县; 这次撤离也就算基本完成了。

    虽然是连夜撤离,但几万人马,几千辆车的动静当然不会小,因此清军一动,差不多也把整个徐州城都给惊动了。但等湥Ь隽诵熘莩侵蟛欧⑾郑诠俚郎霞壕胁簧傩腥耍瞥堤舻#刈殴俚老蚯白咦拧

    尽管尚善一直尽力封锁从徐州撤离的消息,但在徐州城里征集牲畜车辆船只,装车上船这些事情的动静太大,跟本就无法掩盖得住,因此一些头脑灵活的人也能够猜得出来,清军这是准备撤离徐州了,还有少部份消息灵通的人更是早就知道了这个信息。

    清廷占领徐州,己有五年多的时间,也培养出了一批依附于清廷的商人、乡绅、地方豪强势力,尽管商毅公布了投降反正的条件,但清廷对这些消息封锁得比较严密,在民间所知的并不算太多,而且就是知道,这些人也未必敢相信。另外为了不让百姓倒向中华军的一方,清廷也同样在百姓中主要是在乡绅、地方豪强中大力宣传,中华军对于依附过清军的人,不会轻饶,都将进行严惩,也使一些曾经依附于清廷的商人、乡绅、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华军也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因此在从各方面情况推断,或是内部的消息得知清军将要撤离徐州之后,这一批乡绅、地方豪强们也都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和清军一起撤离。其中有一部份和清军关系不错的乡绅们还上下打点,得到能够跟随着清军的队伍一起撤离徐州的机会,这样在沿路上可以得到清军的保护。

    同时在清军的大军出发以后,还有一些撤离徐州的人,也都自发的跟在军队的后面,或者是在官道左右的田埂里行走。等天色放明之后,尚善才发现,跟在队伍左右后面的人员差不多有近万人。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逃离徐州,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仆从家丁,都是身不由自,只好跟着主人一起撤离。

    尚善见了,也洠в斜鸬陌旆ǎ缓锰沃荒艹防氲娜嗽弊璧沧∏寰牡缆罚虼艘蚕铝钋安康奶┦补⒃谇懊婀俚郎闲凶叩娜耍训缆非謇沓隼础

    就这样清军的行进还算是十分畅通,不过清军的人马车辆众多,队伍也拉成了长长的一条,前后差不多有近十里,因此尚善也不敢大意,命令在侧翼保护的孙思克、士朝璘两人来回巡视。小心戒备。而另一条水路的撤离船队也在天明从徐州城外的码头启航,逆水而上,扬帆出发。

    虽然清军被迫提前了二天出发,但各项准备也都比较充份,而且又都是沿着官道行走,尽管车辆、辎重众多,但行走的速度并不算慢,在第一天晚上扎营休息的时候,尚善计算路程,这一天差不多走了一百二十余里。

    徐州到砀山县的路程大约有三百四十里左右,这一天实际走了三分之一强的路程,尚善也十分高兴,这一来又可以把中华军多甩下一段距离了。但尚善也知道,第一天撤离,正是体力、精力最好的时侯,而且还要加上晚上的赶路时间,才能走出这么远的路程来,以后一天能够走上七八十里,就算很不错了,因此要到达砀山县,至少还要三天的时间。随后的几天也不能松懈,毎天至少也要走到七十里的路程。

    湥Ь涣凶吡硕欤径计桨参奘拢劭醋爬腠干较刂挥邪耸嗬锏穆烦塘耍猩埔泊笪判模还驮诘碧斓南挛纾猩剖盏奖ǜ妫返拇釉庥龅街谢南鳌

    原来清军从黄河北岸的沛县、丰县撤离之后,中华军立刻赶上来,占领了黄河以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