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传庭出关,和商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才有可能真正击败李自成。否则在现在的大明里,单凭那一方的力量,都并不足以单独对付李自成。

    那知现在陈演搞了这么一出来,吴心里暗想,就让孙传庭去偿偿李自成厉害也好,自已手下好歹还有个商毅,能够顶上几阵,而孙传庭手下有谁,凭什么就能敌得过李自成?想伸手摘现成的桃子,那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别羊肉吃不着,还惹了一身腥。等到孙传庭被李自成打败了,看陈演怎么来收这个场。而自己转攻张献忠,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张献忠的实力比李自成还差着好大一大截,因此也好对付一些。剿灭张献忠,可也是不小的功劳。

    现在的问题是,只是看怎么哄着让商毅心甘情愿放弃进攻李自成,来转攻张献忠。现在吴也彻底看透了,其他各路明军都靠不住,无论是打李自成,还是打张献忠,自己还是要靠商毅的这支人马。

    而自从在随州打败了李自成,攻占了安府之后,商家军也一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在安府歇兵了十余曰,并且进行了一些小的修整。同时将粮草物资都从光州转运到安府来,商毅显然是打算把安府做为自己新的驻扎地点。因为安府上连襄阳,下接武昌,地利位置可比光州好多了。

    现在商家军的人数以经急骤扩张了不少,不仅聚集了原来三个团,一个骑兵营,两个侦察连的兵力,共计有一万一千余人,另外有辅助兵力和后勤人员二千五百余人。

    在光州时,有一千四百多想要投靠商毅的明军,经过了十几天的训练之后,有近三百人因为承受不了严格的训练和军纪要求,而选择退出,但还是留下了一千多人,因为他们基本适应了前一阶段的训练,因此估计也不大可能再有大规模的退出。这个结果也有些出乎商毅的预料,按他想来,能留下六七百人就不错了。

    原来现在的情况和戚继光那个时代有所不同,戚家军建军是在明中期,那个时候明朝的国力还比较强盛,社会也还算安定,百姓还都能够过得下去,而且社会风气又歧视武将,因此一般的老百姓都不愿意当兵,军队的来源绝大部份都是社会无业人员,在当兵之前,就粘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惯,再加上军队里军纪松驰,作风败坏,自然也就都成了兵油子。

    这时正逢乱世,军队的成员中除了社会无业人员之外,还有相当一部份是穷苦百姓,因为生存不下去了,不得不选择当兵,靠着一点微薄的军饷,免强度曰。虽然在军队里时间长了,也粘染上一些坏习惯,但这一部份人毕竟都是穷苦农民出身,与社会无业人员有相当大的不同。本身还是能吃苦耐劳,因此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改造起来并不算困难。

    而在商家军里,正好就提供了这样环境,训练虽然艰苦,而且在正式成为商家军的士兵之前,没有军饷可拿,但天的饭食却能保证充足,绝对能管吃饱。同时,这些明军也发现,在商家军里,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关系都十融洽,完全不像别的军队那样,军官高高在上,可以肆意责打,辱骂士兵。即使是一些身份较高的军官,生活也比较简单。包括商毅本人在,基本也和普通士兵一样,住一般的营帐,吃同样的饭莱,身边顶多就是有一两个勤务兵伺候,而且对普通士兵都和和气气,根本就不像是从二武将的样子。

    这一切在商家军里面,以经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在这些明军看来,像这样军官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的情况,只是在说的故事里听过,而在现实中,却是从未见过。其实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公。因此在商家军良好的气氛之中,对旧明军的改造还算比较顺利。

    在经过了十几天的改造之后,尽管有三百多人因为受不了而退出,但剩下的士兵的精神况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虽然绝大多数人还达不到成为正式士兵的技能标准,但在训练之余,也可以和辅兵一起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了。同时还有更多的明军也都愿意加入商家军来。因此现在商家军里,像这样明军数量以经达到一千八百多人。对此商毅仍然是和原来一样,来者不拒,但必须受接受商家军的改造训练。并且也正试给他们命名为商家军预备队。

    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商家军同计阵亡了三百一十七名士兵,商毅见前一阶段对旧明军的改造效果还不错,因此也进行了一次选拔比赛,将一批训练成绩优绣的明军补充进商家军来,正式成为商家军的一员。

    为此商毅还正式招开了一个欢迎新兵加入商家军的大会,不仅使这些明军十分激动,而且对其他预备队的士兵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商毅说话是算数的,只要认真训练,尊守纪律,达到标准,就可以正式为选拔进入商家军。因此训练也就更加认真刻苦了。

    而击败李自成的战斗中,商家军又抓到了不少俘虏,现在俘虏总数以经接近四千多人,对俘虏的管理办法还是和以前一样,用积分等级制度的划分管理,因为有了前一阶段的经验,同时有了前一批俘虏的示范例子,而且又多了许多预备队的人手,来帮忙管理俘虏,因此尽管俘虏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但管理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不用商毅再多操心了。

    不过人数的增加,也使商家军的粮食储备开始吃紧,现在德安府的粮草以经支持不到一个月了; 商毅也在考虑,要开口向吴要粮草了。

    而就在这时吴也来到了德安府,名议上是视察军务,但实际上是要说明商毅,转攻张献忠。于是经过了一番客套之后,吴也对商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劝说商毅转攻张献忠,并且许若击败张献忠之后,向朝廷保举商毅为总兵。

    :

第五十一章 进军武昌(二)() 
其实对商毅来说,他的目地并不是要彻底消灭李自成或是张献忠,而是要在湖广占领一块自已的地盘,无论是打谁不打谁,都要看是否符合这个大前提。 商毅这么买力的打李自成,一方面是为了树立商家军的威名,另一方面是想抢占襄阳。因此如果李自成真的率兵北上了,商毅也不打算追击。致少不会全力追击。

    从现在局势看来,虽然李自成现在有意北上,但主力依然盘据在襄阳未动,而且李自成的实力犹在,襄阳也不可轻取。因此在这个时候转攻武昌府,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襄阳虽是战略要地,但四面受敌,易攻而难守,如果没有武昌做襄阳的后盾,并不是可以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如果能够先取武昌做为基础,然后来北取襄阳,南占长沙,这样一来不仅稳占两湖之地,而且西掠四川,南下两广,东出江西、福建,甚至还可以直捣南京,坐收江南,到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布置。因此商毅对放弃进攻李自成,而转攻武昌,到并没有异议。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现在是吴有求于自己,那么自然也要讲讲条件,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至少要先解决最棘手的粮草问题。因此商毅道:“督臣,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当精忠报国,朝廷有令,理应尊守。无论是打李自成还是去打张献忠,都是为朝廷出力,末将自当尽力而为。”

    吴点了点头,心里稍稍放心了一点,道:“以恒,你能这么想,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我就知道你是识大体的人。顾此皇上才如此器重于你呀。”

    “不过……”商毅可不理吴送上来的高帽子,马上把话锋一转,吴心里不禁又有些紧张起来,不知道商毅又会提出什么条件。

    商毅接着道:“只是我军又来了增援人马,加上辅役,己有一万八千余众。粮草以经不济,如要进攻武昌府,还请督臣尽快拔调供应才是。”

    吴立刻道:“这个好说,我明天就返回庐州,筹备粮草,十曰以内,必会送来一万石粮草,还有纹银二万两,奖励三军。” 前一段时间史可法为吴筹备的钱粮只使用了一半,现在还剩三万多石,而且史可法筹备的第二批五万石粮草和八万两白银也快送到庐州,吴手头上到是很宽裕,而且要使唤人干活,首先当然也要喂饱,因此吴也答应得十分痛快。

    商毅道:“还有,进攻张献忠,收复武昌府,战场之上,变化千万,还望督臣予我便易行事之权。行军布阵,经划方略之事,当视临阵而定。”

    吴也不禁怔了一怔,商毅的意思就叫他什么事都别管,仗怎么打,都是商毅说了算。也就是要自主指挥权,因此吴心里也十分不痛快。但吴转念又一想,现在自己也指挥不动商毅,他想怎么样不还是就怎么样,与其这样,到不痛痛快快的将自主权交给商毅,反正商毅打仗还算是很卖力气,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够了。

    于是吴又点了点头,道:“好,这一点我也可以答应你。以后一切战事,由你自行决定,我决不干预,不过你的经划安排,还是要提前报与我知才行。”

    商毅又道:“好,我会马上出兵,进攻武昌府,但打下了武昌之后,请督臣将武昌、汉阳两地划拔给末将,暂时做军马驻扎,钱粮物质屯集之地。”

    吴心里也不禁有些诧意起来,商毅这是什么意思,虽然在名议是要汉阳、武昌两地做驻扎人马,屯集物资的地点,但实际上就等于说是接管了这两座府城。如果往大了说,就等同于割据一方了。尽管现在的大明己是一团混乱,武将跋扈,不听调令,但还没有谁敢独占一方州府的。难道说商毅真的有不臣之心吗?但又不像啊,因此商毅如果真的是想占领一方,也该是在山东,青州登州这些地方,不仅名正言顺,而且又是他起家的地方,没必要千里迢迢的跑到湖广来。因此道:“现在你的人马不是就在德安府驻扎吗? 我看钱粮物资也运来了不少; 为什么还要武昌府呢?”

    商毅显然是也看出了吴心里的疑虑,道:“督臣,张献忠非一般匪寇,势力庞大,仅次于李自成,而且其人狡猾多诈,因此欲剿灭张献忠,并非一时之事。一但我们攻下武昌,张献忠必不会在城中死守,而是向湖南、江西方向逃串,就算是未将是要继读追剿,也必须要有一个钱粮物质屯集之地,我现在虽有德安府驻扎,但德安府位于长江以北,运送物资要渡过长江,来往十分不便,因此才求以武昌为驻扎之地,也是为了缴灭张献忠。”

    吴想了一想,商毅说的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一但他真要收复了武昌府,如果赖住不走,自己其实也拿他没有办法,因此考虑了再三,终于道:“好吧,我也答应你。只要是能够收复武昌府,就将武昌划拔给你暂时驻扎人马。”

    商毅心里高兴,但脸上却不显露出来,只是道:“多谢督臣。”

    吴又道:“那么你打算什么时侯出兵,进攻武昌府呢?”

    商毅道:“督臣放心,三天以内,我必会出兵,进攻武昌府。”

    吴听了,这才放心一些,那么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出兵的细节的计划,以及其他部队怎样配合的事情,然后吴才告辞转回庐州。

    —————————分割线—————————分割线—————————

    吴走了以后,商毅也立刻着手安排出兵。虽然商毅以经攻占了德安府的府治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