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吴道:“商毅,方才听你所言,你所以能够多次击败酋奴进攻,以致收复济南,全是多仗火器之功,是否如此?”

    商毅道:“吴阁老,确是如此。”

    吴又道:“但若论火器,我大明的其他军队中其实也有不少,比你所有的更多,但为何他们却无法以火器致胜呢?”

    这个问题正是在场的众人,也包括崇祯都想知道结果的,而且商毅也不是第一次听过了,因此他也早有答案,立刻道:“回吴阁老,这是由于训练不足,火器不精,因此才无法发挥火铳的最大作用,故而难以收取全功。”

    吴道:“但据我看到,我大明的军队中,也有不少是训练精良的,为何还是达不到你说的效果呢?”

    商毅当然不会和吴去争辩明军之中,还有没有训练精良的军队,只是道:“盖因练不得其法也,而且又用不得其道也。”

    吴笑道:“那么是如何不得其法,不得其道呢?”

    商毅道:“我大明各军,使用火器时,大都是重火炮而轻火铳。然火炮威力虽大,但运转不便,只适于守城而不适于野战,而火铳威力虽小,但胜在轻使灵活,守城野战,皆能适宜,二者相辅,缺一不可。其次,我大明各军,大都是以火器辅,仍从刀枪弓箭骑射为主,而我练之军,却是以火器为主,辅以其他各军,一主一辅之异,战果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尽管商毅所说的都是战争未来的必然趋势,在欧州基本都得到了列强的确认,但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却还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因此听了商毅的话之后,崇祯和几位内阁大臣仍然还都半信半疑,不过他们现在到是觉得,商毅毕竟还是有些道道,那厶能够取得这些战功,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崇祯点了点头,其实在他的心里,到是十二分的希望商毅所立的战功是真的,因为现在的大明确实太需要这些战绩,也太需要商毅这样的将材了,而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商毅的战功应该属实,崇祯自然是十分欣喜,只是为了保持天子尊严,才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只足道:“商毅你能以一介千总之职,力抗酋奴,振我大明之威,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然后又对曾化龙道:“曾爱卿,你等在登莱之地不望也朝廷选拔人材,提携新进,实在是居功甚伟。”

    听到皇帝这样夸奖自己和商毅,曾化龙也是非常高兴,立刻道:“为国尽职乃臣下本份,岂能当皇上如此过誉,微臣实在惶恐。”

    崇祯又道:“之前是朕一时不察,误听了邪妄之言,累得两位爱卿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朕心甚是不安,还望两位爱卿不必念及此事,曰后仍要为国尽忠,为朝廷尽力,为朕分忧解难。”

    曾化龙听了,心里激动不己,早就把被关坐监这几天的委屈扔到了脑后,连忙跪下道:“皇上如此厚爱,微臣岂敢还念及此拿,日后便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不足报陛下恩德之万一。” 说着又连连磕头。

    他这一磕头不要紧,只累得商毅也只好跟在他身后一齐叩头,心里却把崇祯皇宫里的所有女性全部都问候到了。其实在商毅心里,现在对明朝和崇祯以经彻底失望,他本来就没有为明朝尽忠的想法,更不会因为崇祯这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马上像曾化龙那样,立刻对崇祯感恩戴。

    尽管自己这一次入狱是被周延儒陷害,但崇祯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在还有弄清事实真像之前,就盲目的相信了周延儒的一面之辞,也不容自己分辩,就立刻将自己下狱,如果不是沈扬等人及时赶回北京,而且在路上正好遇见叶瑶他们移营。自己恐怕是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大明朝是没救了,自己还是好好为自己打算。

    这时崇祯又道:“商毅,明日朕要在大明门前,观看你带来的战俘物资。另外也想看一看你的军队之威,吴爱卿,有关的准备你着兵部去安排吧。”

    吴忙道:“臣尊旨。”

    按崇祯所说,就是要举行献俘和阅兵的大礼,这可是难得的荣耀,还是皇帝特别的恩宠,因此陈演和魏藻行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商毅。

    :

第一八八章 坤兴公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毅,勇于战事,驭兵有方,迹扫敌寇,摧锋决胜,身先矢石之危;驱走山东,料敌出奇,洞识韬铃之奥。 战多实著,功加数路。殄寇之功,驭军之略,表见于时。实授山东都司都指挥同知,充任登州分守参将。钦旨。”读完了圣旨之后,传旨的太监将圣旨一合,递给商毅。

    商毅赶忙叩头,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才起身接过圣旨。

    就在商毅晋见完皇帝,从皇宫中出来之后,升官的圣旨也马上就跟了出来。就在建极殿外宣读,晋升他为山东都司都指挥同知,登州分守参将。同时也晋升曾化龙为山东总督。

    虽然不是曾化龙为他请的山东总兵,但山东都司都指挥同知,也不是小官。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与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分掌地方军政、民政、刑狱。山东都司录属于左军都督府管辖。

    都指挥使司的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正二。下设有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通常以都指挥使统司事,两名都指挥同知一人管练兵,一人管屯田。商毅出任的指挥同知自然就是管练兵的。虽然到了明未,卫所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实际以经名存实亡了,卫所官员其本成了虚衔,但商毅是从一个小小千总一跃而至从二武将,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明朝的武将糸统除了卫所体糸之外,还有一个是驻守体系,依次的官职为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操守、千总、把总等,除总兵之外,其他无定员也无固定级。这样算来,商毅是从千总直接升到了参将,还是连升了五级。而且现在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被别人尊称一声将军了。可以说比坐了火箭还快。不过以商毅所立的功劳来看,这样的晋升到也并不过份。

    而山东总督只有在崇祯六年,山东叛乱时才设立过,此后就一次分设登莱和山东两个巡抚,这次重新设立总督,由曾化龙出任,也是晋升了一级,因此曾化龙是一脸感激涕零之色,而商毅则是在盘算,明天的阅兵应该怎样做才能讨崇祯的高兴,至少在目前,自己还是需要崇祯的看重。

    两人来到了殿外,只见赵从夫和几个太监正在候着,见两人出来,一个太监上前两步,对两人施了一礼,然后对商毅道:“商千总,请随咱家来一步。”

    商毅也不禁有些意外,看了看赵从夫,见他微含笑意,向自己略一点头,然后又看向曾化龙。曾化龙干咳了一声,道:“商毅,你就去吧,不过切记,凡事谨慎,不可造次。”

    商毅这才上前两步,道:“这位公公,还有赵大人。请吧。”

    赵从夫等一行人,带着商毅转了一个弯,又穿越过数道宫门,尽管商毅在后世来过几次故宫,但也被带得昏头转向,不知身处何地,只觉得似乎是在皇宫部走去。因此也忍不住问道:“这位公公,这是要带我到那里去?”

    赵从夫笑道:“商将军,不必多问,等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说着众人又拐了两个弯,只见前面豁然开朗,显出一座亭阁,只见在亭阁之中,一个凭栏而望的苗条宫装女子的纤细背影正对着他们。

    赵从夫和一行太监立刻起跪下施礼,道:“参见公主。”商毅也只能跟着也跪下,心里却大为诧异,他们带自己到这里来,难到就是要见公主吗?但为什么要自已见公主呢?想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暗自想到不会是这么巧合吧。

    这时只听一个轻柔的女子声音道:“免礼。”

    众人一并起身,那公主缓缓转过身来,商毅心里只能苦笑了一声,公主果然就是周威。赵从夫道:“商千总,这就是坤兴公主。”

    商毅怔了一怔,也不由大为惊讶,坤兴公主这个名号在后世大概很少为人所知,但她的另一个封号却是大大有名,那就是长平公主。所不同的是“坤兴”是她在明朝的实际封号,而“长平”却是清朝入主中国之后,给她另赐的封号。

    坤兴公主名叫朱,是崇祯的次女,母亲是顺妃,在生下朱薇之后不久就亡故了,由周皇后将朱薇抚养成人,因此有一些历弄混,将她记为是周皇后的亲生女儿。在李自成入京后,崇祯上吊自杀之前,斩断了朱的左臂。后来传说朱后来出家为尼,又学会一身高明的武艺,就是大名鼎鼎的独臂神尼,清初时期的名侠吕四娘、甘凤池都是她的弟子,当然也成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影视剧中的重要角色。

    不过商毅知道这些都是扯蛋,朱的真实结局是:在明亡之后,朱一真留在北京,从李自成手里转继到军手里。而清朝为了安抚人心,将朱收养,并拒绝了她出家的请求,而是让她与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世显完婚,为他们举行了颇为盛大的婚礼,并且同时赐予府邸、金银、车马、田地等等。 但朱到是继承了几分崇祯刚烈的性格,成婚之后一直抑郁寡欢,时常痛哭流涕,在顺治三年1646年,便郁闷病逝。可以说结局十分悲凉。

    这时朱道:“赵镇抚、刘公公,你们则退下一会,我和商将军有几句话要说。”

    赵从夫和刘公公答应了一声,退后了十数步,虽然听不到他们谈话的内容,但还是能够看见两人的动作,不过这也是必须的,因为不可能让两人完全单独相处的。

    等其他人退下之后,朱道:“商将军请坐。”

    商毅道了一声:“多谢公主。”就在亭阁的石凳上坐下。朱隔着石桌,坐在他的对面。

    商毅这才道:“多谢公主相助,才能使我洗尽冤屈,脱离囹圄之陷。”

    其实这件事情到现在一直都有一个解不清的问题,那就是锦衣卫明明以经先发回了密信,报告了商毅的战功,而崇祯还是听信了周延儒的一面之辞,将商毅下狱,因此商毅对只要是锦衣卫回京,就能为商毅辩白的说法也抱以怀疑的态度。但现在才想通,里面的关建其实就是朱。崇祯自然不会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说的话。

    听到商毅道谢,朱嫣然一笑,道:“我不过是向父皇说明了真像罢了,实在不敢说是相救将军,反到是将军两次相救于我,要说感谢,应该是我向将军致谢才对。”

    商毅一怔,道:“两次?”

    朱道:“是啊,一次是在青州临县,我们被酋奴追杀,蒙商将军相救,还有一次就是前几天,我们在北京效外,也是被一伙强徒追杀,正好遇到你的夫人领军路过,这样算来不是两次吗。”

    商毅嘿嘿笑了两声,这两次确实都不能否认。只好问道:“公主怎么会在锦衣卫里面呢?”

    朱又道:“我出生不久,母妃更以过逝,由皇后娘娘抚养我长大,钦天监正给我算命,说我要是在皇宫里娇生惯养,必定夭折,因此父皇才会许我出宫,还许我练武,后来又让我随锦衣卫做些事情。这次去山东是我第一次远离皇宫,想到就遇见你了。” 顿了一顿又道:“在城外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