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令,我这就去拿。”

    李建小跑着去了二所的实验室,他刚才跟一位名叫王周广的工程师正在观测小灵通的各项数据,有人通知谭永胜部长来视察。当即便放下东西跑下来,这会儿也不用王周广回去拿,他已经知道了路。

    二所是个四层的凹型楼,三面楼体围着一个小院子。颇有些四合院的样子,只不过这个四合院之外,还有一层围墙跟大铁门。

    李建爬上二楼,把小灵通拿下来,交给谭永胜,谭永胜看了看这个大约有一个茶杯大小的话筒,眯着眼睛,用手摩挲了摩挲带有磨砂背面的外表。

    “这不是你那个无绳电话的话筒么?”

    “差距可大了。”

    李建不用王周广跟谭永胜介绍,开始指着被他命名为小灵通的移动固话给谭永胜讲解起来,

    “这个小灵通。从体积上讲,要比无绳电话的话筒大一些,也相应重一些,这不是技术退步,而是电池的原因。无绳电话的话筒一般都在话机附近,离开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即便发现话筒没电,随时可以放回去充电,但是小灵通可就是要随着个人长时间在外奔波了,电量一定要能够保证二十个小时左右的应用,所以。电池容量必然要比无绳电话要大一些。”

    模拟样品是机卡一体的样机,李建打开后盖,露出了里面足足有半盒香烟大小的电池,通过红色和蓝色的导线跟机体连接,粗糙程度跟后世里遥控汽车的电池连接方式差不了多少。

    但是这样的东西,在这个年代看。似乎并不算什么毛病。

    “这个是天线,这儿是屏幕,这是音量……”

    这款小灵通除了个头大一些,跟曾经风靡港台的大哥大电话差不多之外,其他的地方倒是跟后世的小灵通基本上一致。

    按动按键。绿色的两寸屏幕便亮了起来,在背光照射下,屏幕上方显示着黑色像素点组成的迅捷两个字,这两个字,已经被李建设置成可以改变,而且字数也可以改变,这对于某些喜欢卖萌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大亮点。

    试想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情侣,拿出来打电话的时候,一看对方的小灵通上竟然有自己的名字,后面还缀着我爱你几个字,这绝对是感动到瞬间哭的节奏。

    只是这玩意对于谭永胜来说,不过就是新奇一点点的新鲜玩意罢了。

    “嗯,我试试,你们这个基站,能覆盖多大面积?”

    谭永胜抬头,看向了四层楼顶的那个铁塔,因为在楼顶的原因,铁塔本身并不多高,但是站在地面上,却需要仰成近乎于九十度,才能看到塔尖。

    铁青色的塔身刷着特殊的防护涂料,看起来有些阴冷的感觉。

    “我们这个基站的高度在六十米,因为是试验,用户单一,也就是最低使用量最大覆盖面积,理论上应该有半径三十公里的覆盖面积,不过如果保证通话质量,二十五公里应该没有问题。”

    李建轻轻盘算着,按照预想中的使用量,一个中等城市的市中心应该是小灵通使用最密集的地方,这个时候基站肯定不能按照最大模式,相反应该按照最小模式的覆盖范围和最大的用户使用量来计算,如果只考虑五年左右的发展,三百万人口的市中心,移动固话应该不会超过一万部,那样覆盖范围只需要涵盖十公里左右就可以了。

    “哦,能这么远,现在你们有几部试验用的机器?”

    李建伸出三个手指头来,因为时间紧,所以暂时只赶制出来三部样机,都拿到邮电部二所来了。

    “小崔,你记码,拿着,到东郊之后,打一下这部电话,赵云川你过来,也拿一部,到西面二十五公里左右,打一下这部电话,记好了码,到时候我还要拨给你们。”

    谭永胜又随手招呼了一位跟他一起来二所视察的司长,如果按照这个实验的级别来看,恐怕是国内规格最高的一次实验了。

    “谭部长,不用那么麻烦,这样,你就拨着崔主任拿的这部电话,一直跟他说话,跟他一起聊到目的地,听听通话质量受不受影响,不是检验的更彻底。”

    李建拿过留下的最后一部电话,直接拨了几个码,就听见二所门口处,传来了家用电话的那种嘀嘀嘀的铃声。

    “李建,我怎么听着你的寻呼机有信息的时候,声音比这个好听多了,难道这种移动电话,还没有你的寻呼机好?”

    谭永胜接过李建递过来的电话,奇怪的问道,李建吐了一下舌头,

    “我这个是试验品,所以加了很多新奇玩意儿,市面上卖的肯定没这么先进,我是个黑心商人,加一点就要多收钱的,所以这个铃声,要等到下一代产品时候,才会加价出售,这样,每一次的新产品,都会增加一些新东西,也让用户多一些期待。”

    “鬼东西,脑子里都是赚钱的点子,回头也给我们邮电部出出主意。”

    谭永胜听着话筒里传来崔正平的声音,不理李建,开始跟崔正平谈话,李建腹诽道,

    “给你们邮电部出主意你们赚钱,那不是挨老百姓骂么,你们赚钱了,我们老百姓就得多花钱啊。”

    却不想这话正好被谭永胜听见,谭永胜瞪了一眼,

    “让你为邮电部出主意,不是搜刮老百姓钱财的,是要为老百姓服务,你这个脑子,受资产阶级影响太多,应该送去中央党校听听课。”

    李建赶紧闭嘴,这个时候的邮电部,还没有拆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而是纯粹的党政机关,就算收钱赚取利润,也是按照规定,扣除一定的费用之后上缴国库,根本不是他吐槽的后来的垄断企业,所以谭永胜训斥他,他也只能听着无法反驳。

    不敢在谭永胜身边呆着,李建便趁这个机会躲在一边,想跟二所移动通讯方面的专家聊聊,可是这些专家因为一把部长在现场,根本是心焉,生怕表现的不好,都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

    李建只好自己坐在一边,考虑着一旦商业化运营,基站的负载问题,如果是成熟的通讯市场,每个基站在设立之前,就需要考虑这一目标片区的覆盖区域内,人口密度是多少,使用本基站的目标客户是多少,峰值和谷值分别是多少,使用频率如何,区域内道路多少,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地区的客户发展预期等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选择一个最稳健的覆盖范围来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

    可是目前,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李建连一个现成的模型都没有,对于目标区域是哪儿,他都无法估测,所以必须要等邮电部通过验证之后,由各地的邮电局来统计这些数据,提出各自城市的发展计划。

    “你小子,躲在这儿干什么,这个电话不错,小崔都已经开车到了东二十里铺,居然还跟刚才说话的效果一样,我问你,这次你小子不会又把目标放在国外了吧?邮电部辛辛苦苦跟你合作,如果你还胳膊肘朝外拐,小心我拿皮带抽你。”

    谭永胜转了一圈,这才在角落里找到李建,李建连忙摆手,

    “没,你可别冤枉我,我那是不忍心赚自己国家的钱,我不都是把老外的美元往咱自己的口袋里装,不过这一次,有赚钱的机会,我都不用,咱优先发展国内的邮电事业,怎么样,谭部长,我的觉悟这么一会儿就变高了吧。”

    李建开始跟能当他爷爷差不多的谭永胜耍上了赖皮,只要这老头一点头,国内立即将在通讯事业上,减少十年的落后差距,反而反超国外几年,李建想想就觉得这件事情在自己手里实现是多么的激动。

第二二二章 新建议() 
“喂,小崔,你现在的位置在哪儿,东下马营?嗯,东下马营到二所的直线距离应该在二十公里左右,通话质量不错,我都能听见你那车的呼噜声。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谭永胜放下电话,跟李建点了点头,表示他对实验的效果很满意,然后吩咐崔正平不用再往东走了,可以直接回来。

    刚挂断电话,小灵通又响起了滴滴滴的铃声,是哪位司长也已经到了西边二十五公里左右的位置,只是电话一直占线,他打不进来。

    这属于通话的设置了,其实呼叫转移呼叫等的实现,相比较于移动电话来说并不复杂,不过李建秉承着但凡有技术改进,如果不是必须的基本,就一定要体现其技术改进利益的想法,决定在实现的时候一定要获得报酬。

    当然,他并不是针对国内这些为数不多的移动电话使用者,之所以在国内这个还并不成熟的市场首先突出移动电话,李建最主要是满足自己让国内在通信业上全面超越国外的那种自豪感。

    确切的说,是曾经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用的东西都是国外的技术,身为泱泱大国一份子的李建,内心实在无法忍受自己重新走过一回,却依然要按照原本的轨迹落在国外之后的那种感伤。

    而另外一个方面,以国内这样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都可以很快推行移动固话,那么,以国内为蓝本,向国外大规模复制的过程,无形中也会减轻许多。

    那些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在内心对于一个落后东方古国都使用上了移动电话这种他们还没有见识过真品,只是在概念里有一点点了解的高科技产品,竟然已经大规模普及,这让他们内心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下子丧失。他们肯定会叫嚣着让自己本国的运营商引进这种技术。

    而一切的准备工作,甚至只需要李建把国内大规模使用移动电话的消息。透露给一家不起眼的美国媒体知道,都不用自己推动,那些看到商机跟被群众鼓动的运营商,便会蜂拥而来。围着强华来商谈引进的事情。

    所以,强华邮电部搞移动电话,看起来邮电部等于天上掉馅饼,白捡了多少业务,可是强华业务的发展,实际上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布好了局。

    这件事情,李建并没有跟其他层详细解释。只是说了要跟邮电部合作的事情,而齐翠萍在听到李建这个想法之后,也按照李建的想法,推测到了未来的结果。

    所以齐翠萍对于跟邮电部合作。一直持大力的态度,即便现在邮电部不同意全款进货,合作意向倾向于押一付一,也就是进这批货的时候给上一批货的钱,她也欣然同意。

    其实这也是邮电部看在谭部长的面子上才如此,一般跟政府机关合作,都是需要供货方全款垫资的,而什么时候给钱,就需要看什么时候这些单位的账目能够报销出来,所以跟强华以往的销售策略不同,强华想要做生意,便要遵守邮电部的游戏规则。

    “谭部长,怎么样,您这大笔一挥,我们就可以通力合作了,这一次我保证,优先供应国内的邮电系统,至于国外市场,等我们国内市场开发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考虑,而且不会跟国内市场争夺货物供应,怎么样?”

    李建等谭永胜放下电话,立即凑过去,他之所以这么着急,除了谭永胜自己说的,他还有几个月的任期之外,就是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强华在通讯上的棋子下好,好把主要精力放在化工产品上面。

    未来的一段时间,通讯也好,白电黑电等家用电器也好,硅工业也好,一切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材料工业,当然也离不开精细化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