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了这样一场劳而无功的战斗之后。石勒并没有改变对漠北的态度,他依旧支持拓跋普根南征,其目的当然是为了牵制大晋西进,而他自己则转而雄霸域外,内觑中原,坐山观虎斗,企图从中渔利。

    波斯和石勒之间因为瓜分大月氏而建立了友好关系,可是好景不长,两国刚刚瓜分完大月氏之后关系就出现了裂痕。就大宛国的归属问题大起争执,结果羯族人火起,撕毁签订的条约,强渡乌浒水,将原本属于波斯的那边也全部侵占,也就是几乎整个大月氏旧境均被羯族人占领,于是波斯与石勒两方的关系急转直下。

    除了领土的问题之外,更为严重的是丝绸之路的贸易问题,羯族人控制了西域之后,粟特商人就成为了羯族人的臣民,他们的经商所得也就变成了羯族人重要的经济来源。再加上双方相近的面貌,使得石勒对栗特商人大为优容。

    而当时粟特商人主要经营的便是从华夏倒卖丝绸到西方的生意。此时波斯却居中阻挠,不但垄断了当时东西方的丝绸贸易,而且还在学会了产丝技术之后开始厉行丝禁。这下子不啻于断了粟特人的财路,更让石勒控制下领地内的经济受损。

    为了让波斯开放丝绸之路,石勒派遣心腹夔安携带大量精美丝绸给波斯权臣普西多尔。可是普西多尔向使者展示了波斯产的丝绸之后居然把夔安携带的中原丝绸全部烧毁。不仅如此,普西多尔还封锁整个波斯湾地区港口,不准来自大晋的商船停靠,自今年始大晋与波斯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度下降。

    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仇敌,石勒再次玩起了老一套,联合一方打击另一方这手简直被他玩得炉火纯青。此时羯族人找上的不是别国,正是东罗马。东罗马又称为拜占庭,疆域在今天的小亚细亚与希腊半岛,他们继承了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传统,国富兵强,同时又是波斯的宿敌。

    由于东罗马和波斯人是世仇,石勒成功和罗马人结盟。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允许粟特商人不必经过波斯中介即可入境贩卖丝绸,还应羯族人的请求,废除了同波斯签订的和约,由此东罗马和波斯之间再次爆发了战争。

    此时东罗马和石勒关系密切,双方使者不断,波斯也为此不断派兵伏击双方使者,甚至投毒,但是都没有成功。就这样波斯则陷入了两线作战的泥潭,被石勒和东罗马两线攻打。不过波斯人毕竟也是这个时候的超级大国之一,虽然没有被灭国,但抵挡得非常辛苦。

    为了缓解自身压力,普西多尔又想起了之前被他赶走的大晋商人,没办法他只好再次将对方给请回来。这次普西多尔不但继续同意大晋商人在波斯国内行商,同时还将波斯湾一处港口——尸罗夫港租借给大晋,为的就是与大晋结盟。

    就在世界局势风云突变的时候,远在长安的司马遹同样正在和内阁大臣商议和波斯结盟的事宜。在皇宫嘉德殿内,数位内阁大臣围坐在一起,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启奏陛下,臣以为我大晋不宜与波斯结盟,该国完全就是一反复无常之小人,实在是不值得信任!前段时间不顾我们两国之间的盟约大肆驱逐我朝商人,如今他们需要我大晋了,转而向我求援,微臣实在是没见过如此卑鄙的国家!”羊玄之义愤填膺地表达着自己的愤怒,他当然愤怒了,前段时间波斯因为掌握了丝绸技术而驱逐大晋商人的行为让羊家损失惨重。

    “哈哈哈,爱卿且莫发怒,这不正好让我们看清波斯人的真面目吗?朕早就告知诸位,国与国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信誉可言,二者相交讲究的是利益纠葛!大家且说说我大晋与波斯结盟后的利弊。”司马遹笑着安慰道。

    “陛下,以臣看来暂时与波斯结盟有利于我们从后方威胁西域的石勒,据情报署传过来的消息称,如今的石勒不仅仅掌握了大半个西域,还将原来的大月氏、大宛纳入其统治范围。若非石勒不想触怒漠北的拓跋普根,恐怕他早就称王建国了。”

    “石勒的强大已经大大威胁到我大晋的经济利益,因此早日除掉石勒有利于大晋的发展。可要除掉石勒,就离不开波斯的帮助。因此臣建议与波斯尽快结盟,一旦与对方结盟,石勒就将面临双线作战,这将大大降低我们攻略西域的难度。”杜锡倒是旗帜鲜明的主张与波斯结盟。

    “嗯,好,既然大家同意和波斯结盟,那朕就准了,这事由内阁负责与波斯签署协议。”眼看众人达成一致意见,司马遹也就没有犹豫,迅速下了定论,“对了,士稚,厢军是否已到达指定位置?”

    “启奏陛下,十二万六千厢军已按照预定计划进入河西走廊,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统帅张方已经进抵敦煌,正式接过西征大军的指挥权。另外参将马贤也将西域各国流亡到牢海的贵族给保护起来,他们也正式向我大晋发出出兵请求!”祖逖躬身道。

    “嗯,不错,告诉张方千万不要大意,那石勒可不简单,其麾下的十八骑各个不简单,他能以五万铁骑横扫西域就说明石勒的能力绝不低。”司马遹不敢小觑石勒,这个目不识丁的奴隶能成长为一国皇帝,绝对会让任何小觑他的人受到足够的教训。

    “遵命,请陛下放心,在这之前,枢密院已经将和石勒有关的情报系数转给张方将军,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张方将军犯错误。”

    “好!这一战我们不但要掌控西域,还要将中亚地区的康居、大宛等国拿下!有机会我们还要将漠北给收复,以彻底终结鲜卑人在草原上的统治!”司马遹满脸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高速首发重生西晋当太子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329章 华夏 波斯 东罗马 漠北和石勒地址为

第330章 四方争霸() 
大晋与波斯结盟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石勒与拓跋普根、东罗马三方结成一个新的军事同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大晋与波斯。

    大晋与波斯重新结盟之后,整个世界局势呈现一种诡异的状态,也形成了两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其中东罗马、西域(羯族)、漠北为一方,大晋、波斯为另一方。两大势力相互敌对,积极备战。

    虽说大晋要面临来自北方和西方两大势力的围攻,但包括司马遹在内大晋上下并没有将石勒和拓跋普根放在眼里。实际上要说情势最危急的还是波斯人,他们要承受东西两大势力的围攻,而且其中还有他们的世仇罗马人。

    除此以外,石勒和拓跋普根同样没有信心打败强大的大晋帝国。司马遹所建立的超级大帝国给了周边各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感受尤其深刻的当然是长城以北草原上的鲜卑人和躲在西域的羯族人。

    面对大晋带来的强大威慑力,难道石勒和拓跋普根真的就心甘情愿地匍匐在汉人脚下苟延残喘么?当然不愿意。石勒如此费劲巴拉的开拓西域,拓跋普根坚持不懈的攻伐四周弱小的草原民族,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大晋进攻前积累足够的实力,甚至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反攻中原。

    鲜卑人、羯族人虽然在文明程度上不及中原文明,可是他们并不傻,看看他们称雄域外的过程就很清楚地知道,鲜卑人、羯族人不但不傻,而且是一个极其聪明甚至可以说狡诈的民族。

    不论是石勒还是拓跋普根他们对统一后的华夏所能爆发出的能量知道得非常清楚,当年晋人仅凭北方一地就将数百万草原异族打得狼狈不堪。因此面对大晋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之态,他们二者只能联合在一起。

    洪武十三年,公元313年的4月和5月是一段硝烟弥漫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东方和西方都点燃了战火,世界在战火中战栗,世界三大强国四大势力都无一例外的被卷入了战争之中,有的强国是主动选择了战争,有的强国则是被动的迎接战争,有的强国直接参与了战争。

    这时的世界局势是让华夏战略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自古至今他们都没有面对过如今这样的局势。就连司马遹也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虽然他曾向臣属们叫嚷过“世界大战的狼烟已经燃起,华夏不惧怕任何挑战。”

    但是在华夏一些战略评论家的眼里,这场几乎席卷世界的全球冲突似乎很难用华夏历代内战战争进行类比,在现在这场全球性的武装冲突中。同时存在着四个不同的武装集团:

    第一武装集团就是以大晋为核心的东亚新兴武装集团,这个集团以华夏大晋帝国领导者,配以数量不少的属国。大晋帝国发动战争的目的非常直接,那就是夺取西域以及中亚大片土地,同时夺取世界霸权。

    第二武装集团就是以羯族人、鲜卑人为核心的老牌草原民族武装集团,为保护各自民族利益,它们不得不与强大的汉人集团进行一场艰苦的全面战争,它们与华夏集团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民族生存空间的战争。

    第三武装集团则是以老牌强国罗马帝国为核心的西方集团,从表面上罗马帝国还没有完全从欧洲的泥潭中抽出身来。但君士坦丁心中十分清楚。罗马帝国在西方的统治正在逐渐崩溃。大量的蛮族正在入侵西欧各地。

    君士坦丁加入到这场豪赌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开拓罗马帝国在东方的生存空间,既然西欧局势糜烂已不可避免,那何不再开拓新的疆域来弥补帝国的损失?

    第四武装集团就是以波斯为首的西亚集团,波斯帝国的实际控制者普西多尔为了加强自己的威望。同时也为了垄断丝绸贸易,他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战争中。虽然四方势力中,波斯人的实力最弱,但他们的战争**也是比较强的。

    以上四个国际武装集团构成了这次全球战争的主要参战集团,而由于其进行的战争目的不同。只是由于限于通信技术、运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场全球战争,还不如说是全球范围内的局部战争。

    除了罗马帝国和大晋帝国由于占据了地利优势而不需要双线作战外,其他两方都要面临双线作战。虽然大晋也向罗马帝国宣战了,但由于双方相距太远,他们要想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太低。

    虽然波斯人曾向大晋提出派遣一部分援军的问题,但司马遹以路途遥远后勤补给困难为由拒绝了对方。显然司马遹并不想过早插手波斯与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在没有解决掉石勒和拓跋普根之前,司马遹不可能插手欧洲。再者说波斯与罗马帝国两败俱伤才是司马遹最希望出现的情况。

    基于同样的理由,石勒同样也没有对波斯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只是让人固守在双方的边界。石勒把大晋当成头等大敌,波斯人的主要敌人则是罗马人,尽管普西多尔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辈,但他同样不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收拾罗马人身上,尤其是在密谋收复叙利亚地区。

    这种奇怪的交战方式,极大的冲击了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以前皇帝司马遹总是向他们灌输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的观念,还引起一部分传统士子的反感。但这一场世界大战,却让大晋国内的知识分子切身感受到其中**裸的利益争端。每个国家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本不会考虑什么盟友和情义。

    “阿尔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