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子俩坐在一处,康熙说了些书院的趣闻,俞青忽想起一事来,道:“上回教你的那套功夫你可有在练?”
康熙闻言皱了皱眉,“当初赵一他们学武不到半年就可以飞檐走壁了,如今儿子练了许久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俞青失笑,放下手中的茶盏,摇头道:“现在教你的这套心法是最适合你的,不但简单,练成后虽不能飞檐走壁,却可以强身健体,你若能坚持练下去,寿至百岁也不是问题。
这功夫本来就跟赵一他们的不同,他们练的功夫对资质根骨要求极高,练起来也非常辛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你能受得了?”
康熙有些失望,不过想想练功的辛苦,还是算了。
康熙元年十月,新式红衣大炮与火枪研制成功,火器营随之建立。
康熙二年九月,远航船队返朝,带来了无数奇珍异宝。一同回来的还有西方各国使团。
十一月,朝廷下令,正式开放海禁,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并派军队前往海关驻扎。
康熙四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相继上书,以年老体弱为由,疏请撤兵,解除总管粤、闽两省事务。
朝廷准许其二人所求,收回封地,加封尚可喜为太子太师,尚之信为平南将军,耿继茂为一等公,其子耿精忠为忠勇伯。
早在顺治十七年时,云南省的俸饷九百余万,加上粤闽二藩的运饷,年需两千余万,清朝财赋几乎大半都耗费于三藩。
如今兵不血刃解决了两个藩镇,众臣皆是大喜过望。
洪承畴却有些忧虑,对俞青进言道:“三藩之中平西王势大,当初吴三桂初镇云贵,朝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各地,根本不听朝廷调令。
只知有平西王,而不知有朝廷,吴三桂狼子野心,由此可见一般。
早在先帝驾崩时,吴三桂就有意试探,拥兵北上入祭,当时太后娘娘您令简亲王率二百骁骑军出城相迎,吴三桂大为惊吓,这才退走。
如今平南王与靖南王投诚,吴三桂却毫无反应,这实在不合常理,微臣以为,此人定有谋划。”
兵部尚书王熙闻言,道:“如今广东与福建二省已不足为患,吴三桂孤立无援,短时间内只怕不敢有什么动作,何况如今咱们又有新式火枪和大炮,国库充实,即便打起来也不怕,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俞青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几位说的都有道理,只是凡事小心为上,吴三桂素来狡诈,咱们不可不防。”
众人商议了一回,最后决定派简亲王济度暗中带兵前往云贵一带,以防万一。
康熙四年八月,因不满朝廷作出撤藩的决定,平西王吴三桂于云南起兵造反,自称天下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
朝廷早有准备,下令由简亲王济度与襄亲王博果尔率军迎战。
有新式火器相助,一路势如破竹,吴三桂节节败退。
康熙五年十月,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三桂兵败自刎,历时一年的战争结束。
三藩事了,大清日趋安定,康熙已经十三岁,少年皇帝的婚事便成为了前朝后宫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
自满清入关,受汉族文化影响,女子慢慢开始以柔弱为美。
然自从有了俞青这个变数,却是让往温柔贤良方向发展的苗头半途夭折了,被压下去的尚武之风又开始流行起来。
京中的贵族女子们纷纷捡起那弓箭长鞭,民风也日渐开放起来。
康熙六年三月,康熙朝的第一次选秀开始。
虽然诏书上说了以自愿为主,并不强迫参与,但人人皆知此次选秀是为康熙立后纳妃,充实后宫,哪有不心动的?因此八旗贵族中有适龄女儿的,几乎都报名了。
佟佳氏盼望着娶个跟自己一条心的儿媳妇,自然希望自家侄女当皇后,全程都紧盯着,不合心意的便刷下去,俞青对此却并未过多插手,全交由康熙自己做决定。
这次选秀,最后留下来的贵女中身份最高的便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与一等公遏必隆之嫡长女。
康熙因顺治的影响,素来不喜那等柔弱的女子,考量过后,心中慢慢有了决定。
这日,在宁寿宫用罢晚膳,佟佳氏又提起立后一事。
康熙无奈,“额娘不必操心,此事儿子心里已经有了章程,只是还需问过皇额娘的意思。”
佟佳氏闻言,眉头一皱,“皇帝,你也大了,怎么也不知道多长个心眼,还处处受她辖制?”
看清佟佳氏眼中的神色,康熙心中莫名烦闷,淡淡道:“额娘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人在您耳边嚼舌根了?”
佟佳氏摇头,“哪里用别人说什么,我又不是傻子,你都是大婚的年纪了,这政事却依旧掌控在那人手中,额娘虽有太后之名,却根本插不上手,长此以往,你我母子处境实在堪忧,你不得不防啊!”
康熙闻言,面色蓦地一沉,冷声道:“所以您才想让表妹入宫为后,可以跟您一条心,统领后宫?”
佟佳氏四年前便被抬入了上三旗的镶黄旗,佟氏一族的人也水涨船高,陆续入朝,如今又是帝王的外家,佟图赖贵为一等公,更是借机提拔了不少亲信,其中大半都是佟氏一族的人,要不就是其姻亲。
若佟家再出一个皇后,把持后宫,这大清是不是要改姓佟了?
佟佳氏气急,“你是我亲生的,额娘难道还会害你不成?玉莹是你亲表妹,更是佟家的嫡长女,容貌、教养、学识在整个京城贵女中都是拔尖的,你们又是自幼见过的,让她做你的皇后难道不好吗?”
康熙淡淡扫了佟佳氏一眼,淡淡道:“立后一事朕自有考量,您不必操心了,朝中还有要事,儿臣先行告退了。”
说罢不待佟佳氏反应过来便转身出来了,心情颇为沉闷。
额娘口口声声是为他着想,但更多的却是为了佟家吧?
他自幼便被抱于中宫抚养,但皇额娘并不限制他与生母见面,但不知为何,虽然佟佳氏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他却与嫡母更加亲近。
小时候在生母这边反而有些小心翼翼,虽有许多宫女嬷嬷服侍,反而不如在永寿宫自在。
在永寿宫,他的一应饮食起居从来都是皇额娘亲自安排打理,处处妥帖。从小到大,也从来不会打着为他好的名义逼他做任何事。
当初种痘之事,他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些日子里,是皇额娘衣不解带的照顾他,安慰他,对此,他一直感念在心。
这些年来皇额娘对他如何,他也是心知肚明,处处为他考虑,费尽心思培育他、教导他,做到这份上,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了。
皇额娘如此待他,他若还心生怀疑,那真的是枉生为人了。
第51章 清穿(20)()
当日康熙与佟佳氏争执时虽特意避开了外人;但还是有人偷偷报到了俞青耳边。
俞青听完,轻叹了口气;怪不得这两日玄烨神色有些不对,原来是因为此事。
权利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她还记得当初的佟佳氏是多么谨小慎微,没想到在太后的位置上坐久了;这野心也变得这般大了。
不过这事也提醒了她,玄烨已经长大,这朝政确实应该交给他了。
这么些年下来,她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也不可避免出现些为谋私利而打着她的名号行事的。
还有那些野心膨胀的,已有不少人暗示过,让她效仿武后;她虽然没抱私心;但长此以往定会酿成大祸,那她这些年来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是时候该结束了。
又是早朝时间,乾清宫外聚集了一大批等待朝会的大臣们。
如今朝会的规矩早已改了,原本的早朝时间是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
说起来上朝也是件辛苦差事,其他时节还好,这大冬天的,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实在太折磨人了。
年纪大点的老臣更是难熬,顶着风雪上朝;在朝上一站就是一两个时辰,折腾一通下来几乎能去掉半条命。
因此俞青便改了规矩,由原来的每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朝会时间也从寅时改为卯时。
当初这事提出来的时候满朝无一人反对,大臣们罕见的达成了一致,心里都高呼太后千岁。
而自从改了规矩,除了几次大型的朝会,每次来的人数也减少了许多,三品以下都不必上朝,若有宣召则会另行通知。
然而不知为何,今日来朝的大臣却比往日多了一大半。
姚启圣看了眼乌泱泱的人群,见连宗室的几位老王爷都来了,心下暗自疑惑,今日怎么来了这许多人?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姚大人,今日人来的这般齐全,可是太后她老人家有什么要事吩咐?”户部一个大臣耐不住心下好奇悄声打听道。
他们这批人都是京城书院出来的,自然而然打上了皇太后的标签。他们大多是贫寒出身,素日里也会互通消息,颇为亲近。
人人皆知姚启圣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从名不见经传的落魄书生一跃成为大清朝的内阁大学士,这传奇经历让许多人都羡慕不已。
姚启圣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之前并未听到什么风声。”
心中有些不安起来,总觉得今日会发生什么大事。不过直到议完朝政,也没发生什么事,不禁暗笑自己疑神疑鬼,明明太平无事,偏要多想。
然而片刻之后,发生的事让他将这四个字吞了下去:太后还政,退出朝堂。
殿内一阵静默,众大臣面面相觑,万万没想到俞青竟会这么突然交还手中权利。
康熙也是满面惊愕,半晌才反应过来。“母后,儿臣惶恐,还请您收回成命。”
俞青微微一笑,“不,这几年你很好,母后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当初是因皇上年幼,又受先帝遗命,哀家这才暂摄朝政,如今皇上已经长成,这肩头的担子也可以放下了。”
以襄亲王为首的一干大臣互视一眼,上前行了一礼,道:“还望太后娘娘三思,皇上尚且年幼,这朝政之事还需您主持大局。”
俞青抬手止住了众人的议论,沉声道:“此事我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议,自明日起,各部诸事皆上奏于皇上,不必再送往寿康宫了。”
姚启圣跟着俞青的时间最久,见状便知她主意已定,当下闭紧了嘴吧不再多言。
其他人见状,也默默退了下去。
宗室一干老臣却是大喜过望,随着康熙年纪渐长,这亲政之事也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这些年大清的变化他们不是看不到,只是皇太后再英明神武,那也不姓爱新觉罗,长久把持朝政终究不妥。
原本摄于太后威势,众人不敢多言,今日接到通知请他们上朝,心下原本还有些惴惴不安,以为会是什么祸事,没想到没想到是喜从天降,太后竟会主动退出朝堂。
此事能和平解决再好不过,众人欢喜的同时也不禁心生敬意,平心而论,若是换了他们,绝不会舍得这么轻易放下这偌大的权利。
当下恭恭敬敬的跪下行礼:“太后圣明,臣等遵旨!”
其他人见状,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