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屠尽建奴!杀光蒙古鞑子!”
张煌言激动得满脸通红,最先跟着声嘶力竭地大喊起来。
然后是宿迁知县和十几名士林缙绅,然后是附近所有听到他们喊叫声的难民,最后所有聚集过来的难民都开始歇斯底里地怒吼起来,巨大的声浪直欲震碎长天,谁说汉人就是懦弱的农夫?谁说汉人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们大汉民族只是太善良,我们大汉民族只是太忍让。
可善良不代表懦弱,忍让更不代表惧怕,谁要是认为我们大汉民族软弱可欺,那么总有一天他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曾经欺压奴役我们大汉民族的蛮夷外族有多少?可如今,匈奴、鲜卑这些曾经强盛一时的民族又安在?蒙古、突厥这些曾经无比强大的民族又是怎么沦为弱小民族的?
这一刻,王朴心里只有杀意,滔天的杀意!
这一刻,王朴只想杀光建奴,然后连蒙古鞑子也一起全宰了,既然蒙古鞑子可以随心所欲屠杀汉人,汉人为什么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屠杀蒙古人?凭什么蒙古人就能杀汉人,而汉人就不能杀蒙古人?
这个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就是个成王败寇的世界!
三百年前,铁木真时代的蒙古强横一时,所以当时的蒙古人是世界之王,他们可以杀掉他们想杀的任何人,其中就包括汉人!那么三百年后,中兴的大明当然也能杀掉想杀的任何人,其中就包括蒙古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套用后世某专家教授的名言,种族屠杀历来就是民族融合的最佳方式!
既然蒙古、建奴可以通过屠杀汉人来促进民族融合,那么汉人当然也可以反过来通过屠杀蒙古人和建奴来促进民族融合,至于屠杀之后建奴和蒙古还能剩多少人口,那就不在王朴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谁的力量强谁就是王,谁的力量弱谁就得被屠杀,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历来如此。
■■■
是夜,中央军临时驻地。
回到行辕之后,王朴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身为一名穿越者,只有王朴知道大汉民族背负的苦难有多深,大汉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仁慈、最温和的民族,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聪明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
大汉民族遵循历代先贤的教诲,毫不吝啬地输出自己先进的文明,用先进的知识教化周围的野蛮邻居,希望能够共享文明,可是结果却很遗憾,或者说很讽刺,正是这些受到大汉民族无数帮助的蛮夷给大汉民族带来了惨重的灾难。
王朴不能不想,历代先贤的教诲也许是错误的,大汉民族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仁慈、温和了,大汉民族也应该变得充满侵略姓,对于能够融合的民族通过种族屠杀来促进融合,使其成为大汉民族的一部份,对于不能融和的民族就将其无情地毁灭!
对于十七世纪的大明来说,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种族政策。
王朴不需要对当时世界上的其它种族负责,他只需要对当时大汉民族的一亿五千万子民负责,他的历史责任就是保护好这一亿五千万大汉子民,他的历史责任就是确保大汉民族能够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而不是被建奴这样的蛮夷奴役,然后跌入苦难的深渊。
【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且勿对号入座】
【剑客仇恨元朝,仇恨清朝,但不仇恨今天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蒙古族和满族,剑客鄙视朝鲜人,但不鄙视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朝鲜族】
夜寒风冷,万籁俱寂。
王朴正凭窗酝酿适合这个时代的种族政策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忽然把他拉回了残酷的现实,回头一看却是柳轻烟这妖女来了,和她一起进来的还有柳如是,她们脸上的神色都有几分凝重,似乎出了什么大事。
柳轻烟扭着细腰走到王朴面前,凝声说道:“侯爷,奴家刚刚接到济宁的飞鸽传书,刀疤脸将军在信中说,这两天蒙古鞑子就跟疯了似的猛攻济宁城,大有不惜一切代价抢在中央军赶到之前攻占济宁城的架势。”
“是吗?”王朴的眉头霎时蹙紧了,凝声道,“刀疤脸可是个硬骨头,要不是情形实在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是绝不会服软的!现在他虽然只说蒙古鞑子攻势很猛而没有直接开口求援,但我敢肯定济宁的情形肯定已经很严重了。”
“那还等什么?”柳轻烟道,“赶紧让火枪二营和火枪十营加快行军速度赶去济宁吧。”
“不可。”柳如是急道,“侯爷,这事透着蹊跷,按理说建奴对济宁应该是围而不攻,等我中央军赶到之后再形成两军对峙,这样局面才对建奴有利,可现在建奴却一反常态驱使蒙古鞑子猛攻济宁,这与他们的战略目的不符啊。”
“嗯。”王朴点头道,“假如济宁失守,刀疤脸的混成营固然难以幸免,可中央军的实力却根本没有遭到任何削弱,而且济宁一旦失守,我中央军一定会退守徐州或者淮安,这样一来建奴的战线就会拉得更长,建奴后方就更易受到攻击,多尔衮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柳如是道:“所以,这其中一定另有文章。”
王朴皱眉道:“那么多尔衮想干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引诱我中央军加快行军速度?”
柳如是闻言美目一亮,凝声道:“是了,一定是这样!”
柳轻烟困惑地看看王朴,又问柳如是道:“如是妹子,怎样啊?”
柳如是白皙的粉脸上忽然涌起一抹潮红,说道:“轻烟姐姐,多尔衮之所以驱动蒙古鞑子猛攻济宁,就是为了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蒙古鞑子要抢在中央军赶到之前攻占济宁,然后诱使我中央军加快速度北上救援。”
“这有啥用?”柳轻烟惑然道,“我中央军加快速度北上,对建奴有什么好处?”
柳如是凝声道:“轻烟姐姐莫非忘了,建奴可是征调了至少十万蒙古骑兵,这可是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一旦我中央军加快速度北上救援,轻装前进的火枪营和负重而行的辎重营、炮营难免会拉开距离,这一来就给予蒙古骑兵以可乘之机了。”
(未完待续)
第278章 分割包围()
东平州,多尔衮行辕。
阿济格疾步入内,大声说道:“老十四,你的计策奏效了,南明蛮子果然加快了行军速度,据探马回报,他们的先头两个火枪营已经进入山东地界,而其他的辎重队、炮队以及后续人马却还在淮安府境内呢。”
“哦?”多尔衮急忙走到地图前,欣然道,“两个火枪营?嗯,这可是明军的主力!”
阿济格也跟着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说道:“这里,探马回报明军的两个火枪营已经赶到拖梨沟一带,距离济宁城大约还有三百里,根据这支明军的行军速度估计,三天之内肯定可以赶到济宁。”
多尔衮沉吟道:“也就是说,明军主力已经和后续的辎重队拉开了至少两百里!”
阿济格道:“老十四,要不要让右翼骑兵现在就出击,去截击明军的辎重队?”
多尔衮道:“截击是必须的,就算不能毁掉明军的粮草辎重,也要把王朴的中央军拦腰砍成两截,令其首尾难以相顾。”
“拦腰砍成两截?”阿济格愕然道,“老十四,你不是打算放南明蛮子进济宁城的吗?”
“哼哼。”多尔衮冷笑道,“谁说朕要放南明蛮子进济宁城了?朕之所以驱动科尔沁骑兵猛攻济宁,有两个目的,其一,迫使南明蛮子加快行军速度,令其步兵主力与后续的辎重队脱节,给予蒙古骑兵可趁之机,其二,若不能毁掉明军的粮草辎重,则将其分割包围,令其首尾难以相顾!这个目的中第二个尤其重要,可以说直接关乎此战的胜负!”
“分割包围?嗯,好计。”阿济格连连点头道,“这样一来开进济宁的两个明军火枪营有枪没药,而后续跟进的辎重队却是有药没枪,嘿嘿,南明蛮子最大的利器——火枪,就该成为烧火棍了,我大清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歼灭他们了。”
“嗯。”多尔衮欣然点头道,“十二哥,你立即谴快马赶往郓城、巨野,令喀尔喀、察哈尔、土谢图各部骑兵向南急进,至黄河北岸再折道向东,堵截明军的辎重队,另外再提醒他们,小心提防明军辎重队的火炮,后续的明军辎重队里还有一个炮队!”
阿济格道:“那老十五那边呢?”
多尔衮道:“再派快马赶往济宁告诉老十五,对济宁的攻势可以暂缓了,先放赶来增援的两个火枪营进城,然后四面合围,再把运粮南下的千余艘小船打造成一体,筑成浮桥把运河河道也堵了。”
这次南下,多尔衮真可谓是有备而来,从北通州、天津一带征集的千余艘小船派上了大用场,先是用来运输粮草辎重,等粮草辎重运输到东平州一带上岸之后,这些小船立刻又被用来连接浮桥,准备截断运河航道。
事实上,此次出征前,多尔衮已经向燕京大狱内的前明降官们勒索了好几条堵截运河航道的策略,架浮桥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真正厉害的却是另外一条!当天晚上,多尔衮就把心腹大将博洛叫到了他的行辕。
天没亮,博洛就带着五千建奴铁骑离开了东平州。
■■■
济宁城外,蒙古大营。
多铎看罢多尔衮派人送来的急信,急忙派人把满朱习礼、班克图、索噶尔、察罕四人召到了自己的行帐。
待四位蒙古王爷跪地见礼毕,多铎才神阴沉地说道:“诸位,本王刚刚接到消息,南明蛮子王朴已经派出两个精锐火枪营正星夜赶来济宁增援,按照行军速度计算,最多后天傍晚就能赶到济宁了!”
“啊?两个火枪营?”
“那可是一万名火枪兵?”
满朱习礼和索噶尔闻言大惊失色。
班克图却不以为然道:“两个火枪营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南明蛮子没有坚城可据,在我强大的蒙古骑兵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没错。”察罕也大声道,“豫主子,眼看着济宁城就要打下来了,要是就这样放弃岂不是太可惜了?要不这样吧,我们兵分两路,豫主子和达尔罕亲王、卓哩克图亲王留下来继续攻城,奴才和班克图去截击赶来增援的南明蛮子,如何?”
“不可。”满朱习礼急道,“豫主子万万不可分兵呀,想当初在盛京城东二十里处,王朴只凭借不到一千的火枪兵就打败了本王的两千铁卫呀,这次赶来增援的明军火枪兵足有万人之众,岂是我们蒙古骑兵能够阻挡的?”
班克图反唇相饥道:“豫主子,盛京城东二十里之败败得挺冤,奴才后来也认真分析过,认为那一战蒙古铁卫战败有三个原因:一来达尔罕亲王的两千铁卫轻敌了,没把当时的南明蛮子放在眼里;二来达尔罕亲王的铁卫又分兵了,只派出一千骑兵从正面冲锋;三来呢在遭到南明蛮子的密集火力射击之后,正面冲锋的一千就怯阵了,冲到一半就掉头跑了。”
察罕也道:“其实他们要是冒死前冲,至少有一半骑兵能冲进明军阵中,这剩下的五百骑兵就足够把王朴的南明蛮子斩尽杀绝了,真要是这样,也就不会有王朴,更不会有后来的大同之战和前次的聊城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