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娃点了点头道:“去年的那件事,你应该还没有忘记吧?”
野黄的神情突然又变得有些激动:“我为国效命,留一臂在千里之外。黑锋大人当时为我求情,我亦承诺回到家乡便隐居清修不再露面。难道你们还不放心,仍想灭口吗?”
虎娃怔了怔,没想到这位独臂将军竟会说出这番话,显然是把他当成了别的什么人。他摇了摇头道:“我并非是来灭口的,就是来让你开口的。想请你去巴室国走一趟,说出去年那件凶案的真相。”
野黄神色急变,意识到自己刚才搞错了,单手拔剑就欲出击,眼前已有一片光华交织而来,脑后突然挨了一记闷击,当即便向前扑倒人事不省。虎娃早就布置好了陷阱,拿下此人当然很利索,甚至没有发出太大的响动。
当野黄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山洞中,头顶上方悬浮着一朵碗口大小的金花,有金色的光芒洒落、感觉身上很舒服。可意识却一阵阵恍惚。面前站着一位俊俏的后生,旁边还有身材很魁梧的一男一女,却没有见到昨天那名高手。
是盘瓠主动要求审问野黄的,藤金、藤花也表示这种“粗活”就不必师尊亲力亲为了。虎娃清楚这三位妖修都有一种天赋神通,能发出无声的震吼冲击元神。在审问中很有用处,也就由他们去审了。
审问的结果令人微感意外,身为那次刺杀行动的参与者,野黄其实并不认识同行的其他刺客。他去年被调到国都做了一名将军,受副兵正黑锋大人的统领,有一天黑锋大人私下传国君之令,让他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潜入巴室国刺杀一个人。
此人居然掌握了郑室国的重要军机情报,并打算泄露给巴室国。野黄一度还有些纳闷不解,刺杀什么人需要动用他这种身份的高手、还要潜入邻国?
野黄后来才惊讶地发现,参与行动的有七十多人。同行者皆蒙着面,显然是接到了同样的密令,由一位神秘的高人指挥。他们要刺杀的对象混在一支商队里,为了确保成功并不使消息外泄,行动计划是不留活口与任何痕迹。
当天的场面也领野黄异常震惊,这支队伍的指挥者至少是一位大成修士,并动用了一件神器、展开法阵困住了那支商队。令野黄更意外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竟还有人能成功突围,冲破的正是他所把守的方向。他与几名同伴一起追进了山野,结果却被斩断一臂、身受重伤。
他被随后追来的同伴救走。那截断臂也被扔到火堆中烧成了灰烬。行动之前它(他)已接到了命令,事后不得与任何人谈及此事,也得到了一笔重金赏赐。可是后来黑锋大人却私下告诉他,那支商队中仍有活口逃脱。就是当日斩他一臂的突围者。
而领队的那位神秘高人,则认为野黄与突围者打过照面,被斩一臂血流遍地,很可能留下被追查的线索,言下之意已很明显。可是黑锋大人却坚持认为不能杀野黄灭口、如此处置会令效命者心寒,并向国君请示。给野黄加一级爵位,赐重金让其归乡隐居。
后来这些事情,野黄其实都是听黑锋大人私下说的,也不知真假。但赐重金、加一爵、令其归乡隐居之事都是真的。黑锋大人之所以那么说,可能只是自我邀功,表示是他救了野黄一命,也可能是为了警告野黄从此隐居莫提此事。
反正野黄将自己所得的重金赏赐拿出了一半,用以“答谢”黑锋大人,他也猜到可能有人曾动过杀他灭口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
野黄回乡之后,便选择僻静清幽之处购置田庄、隐居清修,至少在风头没有过去之前,他不想再见任何外人。黑锋大人也曾说过,当日之事十分隐秘,被查出线索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要野黄在偏远的奔岭城隐居不出,便不必再担心什么。
话虽这么说,野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忧虑,当虎娃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野黄想当然的地将之误认为别人了。
在野黄的口供中,并没有审出其他刺客的身份。但这个结果已经可以了,至少能证明那是郑室国策划的刺杀行动,由副兵正黑锋传达君命,下令让野黄将军参与了行刺。
人抓住了,口供也问出来了,接下来就要把这个活口带回去。藤金与藤花按虎娃的吩咐,已经在奔岭城买来了一辆当地集市中最华贵的马车,事先却不清楚虎娃打算怎么办?而虎娃的做法也令他们微微吃了一惊,在暗中都捏了一把汗,因为看上去太冒险了。
虎娃就在山中伐木,将那辆马车改装了一番,座位下的车底加了个暗格,恰好可以藏(下)一个人。以金铃花的气息让野黄昏迷不醒,就将他藏在这个暗格中。虎娃还施展炼器之法处理了木板,使他人难以察觉野黄的气息。
然后虎娃就坐着这辆车,从奔岭城出发,大大方方沿着大道一路北上、直奔边关。在路上由藤金驾车,盘瓠与藤花随侍,虎娃就是一位外出行游的年轻修士。他们走的既然是可行车马的大道,一路上当然也会经过很多道城廓关卡。
寻常情况下,没有哪座城廓的关卡会为难一位显然没有携带大宗财货的修士,更不会无事生非将马车拆开了盘查,这一路过关非常轻松。
假如郑室国高层发现野黄莫名失踪,必然会引起警觉,将下令各地关卡严加盘查,并派出高手搜寻可疑人物,但这一切都需要反应时间。
事先不会有人预料到这件事,等田庄中的仆从寻找野黄不得,几天后再报到奔岭城那边,奔岭城的城主也未必会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只会以为野黄是在狩猎时于山野中遇险。等到郑室国高层中真正的知情者得知消息,虎娃早就走远了。
虎娃并没有选择看似最隐秘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假如带着一个大活人千里迢迢穿行僻静的山野,既容易让目击者起疑,也不知要耗费多长时间。他一路疾驰并未停留,就是要赶在郑室国反应过来之前到达边关。
这个看似很艰难的任务,虎娃处理得却非常简单,而在他看来,原本也就是这么简单!
国中的各种关卡性质不同,盘查的严格程度与重点对象亦不同。虎娃的马车也曾被人拦下过好几次,但虎娃本人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一件信物交给了藤金。藤金将此物出示给各关卡军士,挺胸说道:“我家国工大人外出行游,寻各宗门同修交流登天长生之术。”
此物就是表明郑室国国工身份的令牌,虎娃的车马一路北上畅行无阻。也有人曾经起疑,因为虎娃的样子实在太年轻,但他们并没有去搜查马车,只是查验国工信物的真假。牌子当然是真的,做不了假!
想当初虎娃离开家乡远游巴原时,山爷将自己的相室国国工信物交给了他,并说此物可在沿途关卡中免去很多被盘查的麻烦。
至于这枚郑室国的国工信物,是剑煞先生亲自前往国都、给虎娃带回来的,今日就用上了。虎娃身上有相室、巴室、郑室三国的国工令牌,还有星煞与剑煞的信物呢。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他人而言,可绝非寻常之物。
在一国之中,拥有国工身份者顶多五、六十位,都是令民众仰望的高人,其中任何一位都是不能轻易得罪的,没有哪个关卡的值守军士会无故找这种人的麻烦。少务或许可以派别人来做这种事,但除非是偷或者抢来一块令牌,否则他所能派出的人中,也只有虎娃拥有郑室国的国工身份。
假如瀚雄等人事后不说穿,甚至在将来也没人会清楚——野黄这个大活人,是怎么被带到巴室国的?那么便更没人清楚——这件事是谁干的!
**
045、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下)()
虎娃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回到了白果城,他与盘瓠下了车,仍然让藤金拿着国工令牌、藤花坐在车上,远望着这辆马车穿过了郑室国的边境关防。至于另一侧巴室国的边境关防,就用不着操心了,瀚雄早就在那边等着接人呢。
藤金和藤花不仅把野黄带了回去,同时也给瀚雄捎了个口信,下一步捉拿白叔辛的计划要开始了。
瀚雄恐怕没有想到,自己提心吊胆地等了这么久,而虎娃舒舒服服地坐着车就把人带回来了,而且将藤金和藤花也派回来了。虎娃只留下了盘瓠与他一起去对付白叔辛,所有等待接应与掩护他们的人都没用上。
……
白果城外有一条山脉,叫羽屏山。巴原一带多山,四面更是被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所环护,人们生活在被群山交错分隔的平原和坡地上。就算是巴原腹地中,各村寨之间也有大片的山野。
羽屏山脉略呈马蹄形,连绵的山峰就像用羽毛编织起的屏风。它的走向是从东往南再往西,绕着白果城的辖境兜了大半个圈,山脉的起始两端都延伸到了巴室国境内。
巴原上绝大多数地疆,国家也好城廓也罢,都是按照天然地势划界的,或以河流或以分水岭。但白果城却很奇特,从郑室国越过这条马蹄形的羽屏山脉,在与巴室国善川城接壤的平原上,居然又延伸出这么一块飞地。按正常情况,两国应该沿羽屏山划界才对。
实际上在百年前、巴原分裂为五国的战乱中,巴室国与郑室国就是以羽屏山划定的疆界,那时的白果城在巴室国治下。白果城是三十年前在后廪手中丢掉的,当时巴室国与帛室国之间有一场边境冲突,后廪派出的大军本已获胜,郑室国的军队却乘机越过羽屏山突然偷袭,接连攻占了白果城与善川城。
后廪调军两线作战,重新夺回了善川城。当时郑室国的国君是郑股的祖父郑壤,郑壤派大军占据白果城不退。而后廪不得不与郑壤达成协议,让郑室国占领了白果城。反正这座城廓已经在对方手中,强夺也很难夺回,若展开大战反而会导致另一条战线的溃败。
那一场战乱原本是帛室国攻打巴室国。却被巴室国击退,但这两国谁也没占着便宜,反倒是郑室国趁机夺取了一座白果城。
郑壤当年夺取白果城之后,朝中也有重臣劝他不要长期占据,因为白果城的地势很特殊。从郑室国腹地要越过羽屏山才能到达。但与巴室国接壤的边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对于郑室国而言,它是一处易攻难守的飞地,可以让巴室国花重金赎回去。
但郑壤却摇头道:“有羽屏山阻隔,那一带对两国来说原本都是易守难攻,谁都不容易突破防线攻入对方腹地。我们此番趁巴室国与帛室国交战,才攻破羽屏山占据了白果城。白果城一带有成片的沃野,物产富足,平日并不需要从国中调集给养物资,占据它反而能补益郑室国国力。
更重要的是其战略地位,将来我们的大军无再攻破羽屏山防线。便可直接进入巴原最中央的平原,善川城那边亦无险可守。就算如今决战时机尚未来临,但我既号称继承巴原正统,迟早要一统整片巴原,白果城便是将来进军的营地。”
郑壤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没过两年便去世了。郑壤之子继位时也年近五十了,在位不到二十年,接下来的继位者便如今的国君郑股。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事,是百年前巴原内乱的延续,也是迄今为止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