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管家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询问了一句:“两位先生,我家小姐的病可能治?”
江峰没有开腔,而是老中医开口问了一句:“方艺潇是吧?”
“正是。”那姑娘立刻站起来,十分礼貌地点头应了一句。
“你刚才说的话,可都是实话?”老中医继续问,“你要知道,要想治好病,是不能向医生隐瞒病因的。”
老中医随便编了个圈圈让她钻,大部分人在找医生瞧病的时候,都是不敢隐瞒的。
方艺潇一愣,回了一句:“句句属实,不知道老先生为何这么问?”
“没事,就是想了解仔细了解一下发病的原因。”老中医扯了个卵蛋,“刚才我敲过了,你这病是人为导致的,所以我必须知道,你们家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有人想要故意整你。”
老中医的话一说出来,那老管家就惊愣了:有人要故意整方家?
方艺潇也是一愣,眉头稍微皱了一下,她方家在沙城经商几十年,本分老实,从来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的好事,怎么会有人要故意整他方家呢?
“老先生,您的意思是,有人故意把我家小姐的眼睛弄瞎了,以此报复方家?”老管家十分诧异。
老中医没有回答,因为已经说清楚的话不用说第二遍,其实他们俩都已经领会到了这一层意思,只不过因为自己的不相信而非得再问一遍。
方艺潇虽然不相信,但在她这几年求医无数,只有今天这位老先生似乎查出了她的病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把自己家里的情况说了一下。
她们方家是沙城那边一个还算有点儿底蕴的家族,解放前,就已经开始做生意了。一直都老老实实做生意,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事情。即便是闹“革资本家的命”那些年,他们家都挺过来了。
江峰和老中医相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神中大写的“不信”。他二位都不是傻子,在商场上打拼的,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身上绝对干净。方艺潇把方家勾勒得太完美了,这反倒让他二人不相信。
“你走吧。”老中医开口了,“你不说实话,这病没办法治!”
方艺潇一愣,随即浅浅一笑,站起身来,说了句“打扰了”,便在老管家的牵引下转身朝门外走去。
第267章不是消息的消息()
说实话,看着方艺潇走,江峰心里有点儿不得劲儿。
他本以为方艺潇会求两人的,但没想到她竟然毫不犹豫转身就走了。
方艺潇毕竟只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江峰也感受到了她是一个很淳朴善良的人,他的本意是要帮她的。但是方艺潇不说实话,老中医竟然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江峰不知道方艺潇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想必她认为这两人只是故弄玄虚罢了,所以一句话不说就走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么些年,方艺潇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望。其实今天来这里,全是她父亲的意思,想要碰个运气,她自己是早就已经接受了现实,在心中放弃了治疗。而老中医和江峰追问她的家庭情况,让她觉得有些无理,她认为老中医和江峰就是两个江湖骗子,在想办法骗她家的钱而已。所以,她啥都没说,直接转身就走了。
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小插曲。要说这个小插曲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引出了老中医的师弟孙裕海这个人物,让老中医心中本已经又些沉淀下去的小情绪再次翻滚起来。
而对江峰来说,短暂的抱歉之后,就彻底平复了心情。人都走了,他不可能追出去拉着给人强行治病吧?那样的话,可能别人会认为他有病!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江峰正在收拾桌子,兜里的手机响了。拿出来一看,是唐青天。
看到唐青天仨字儿的时候,江峰心里的一根弦一下就提了起来,立刻接通电话:“喂,叔,有消息了吗?”
电话里传来唐青天的声音:“我让下面人调查了,咱们青城的户籍档案里面有十多个叫吕保春这名儿的,但是没有一个跟你说的那个人符合条件。岁数最大的,也才六十几岁,显然不是你要找的人。”
江峰一听,心里莫名一阵失落。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但这会儿还是不免有点儿失望。
唐青天继续说道:“不过,我让人去你说的当地走访过了,那个地方有一个至今健在的一百多岁的老寿星。你要不登门去问一问,或许老寿星还能有点儿印象。”
事到如今,唐青天出的这个主意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挂了电话,江峰把唐青天带来的消息给老中医说了一遍,老中医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次日,师徒俩开着车直奔目的地。目的地地处青城边缘,是一个十分贫瘠的小县城,经济十分落后,街道很破旧,坑坑洼洼的。整条街上也见不着几辆车。
按照唐青天给的地址,车很快就开到了小县城边缘的一处破旧民房小院儿外面。
“就是这里了。”江峰下车看了一眼,确定这里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老中医也跟着下车,两人走向那已经生锈的大铁门,还没有靠近,就听到铁门后面传来凶恶的狼狗叫声。
江峰用天眼看了一下,院儿不大,院儿门边就是狗窝,一只被铁链拴着的黑背正竖着耳朵朝铁门外的他和老中医嚎,每嚎一声,那口里的唾沫星子直喷。
院儿中央,一颗大榕树下,拉着一张摇椅,摇椅上躺了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老人眼睛半闭半睁,眼神迷茫地看着前方,初看一眼还以为是淡看人生路,实际上却是已经睡着了。
或许是听到狗叫,里屋走出来一个看起来七十多岁的老太婆,手里还端着一簸箕空心菜,扭着脖子朝院儿门看。
就这时候,江峰和老中医推门走了进去。那黑背嚎得更厉害了,但当老中医转头看了它一眼后,这狗日的直接就把两个耳朵耷拉下来,趴在了地上。
“你们找谁?”端着簸箕的老太婆问了一句。
江峰看了一眼躺在榕树下的白发老年人,心说此人应该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了。从唐青天那里得到的消息是,这位老寿星姓张,今年一百零五岁,也就是说七十多年前他应该三十多岁,正是人生好年头,应该还能记得那个时候的事情。
“我们找张老太爷。”江峰开口应了一句,又问了一句,“请问您是?”
以老寿星的年龄来算,叫他一生老太爷不为过。
“我是他儿媳妇儿,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找他的。都老糊涂了,找他作甚?”老太婆的态度不是很近人情。
江峰心说一句不得了,尼玛儿媳妇儿都这么大把岁数了,他还不肯撒手西去。
“我们想找他问一些七十多年前的事情。”江峰也不隐瞒,这没什么可隐瞒的。
“呵呵,新鲜!”老太婆调笑一句,“你们自己问吧,看他能不能答上来。”
老太婆说着就在一旁坐了下来,自顾自地清理簸箕里面的空心菜,不再理会江峰和老中医。
江峰和老中医对视一眼,然后同时走了上去。
江峰费了点儿劲儿才把张老太爷弄醒,只见张老太爷两只眼睛无神地看了江峰和老中医一眼。只这一眼,江峰和老中医就瞧出来了,这状态是不可能问出什么来的。
两人都是在医学上有着一定深度造诣的人,一眼就瞧出来了,张老太爷已经痴呆了。
一旁的老太婆自然是早就料到这个结果,带着几分薄怨说了一句:“快十年没有开口说话了,整天就躺椅子上睡觉。五年前他儿子死的时候,倒是流了两滴眼泪水儿。我不知道你们想问啥,但可以肯定,你们啥也问不出来。”
江峰和老中医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老年痴呆这种病,对西医来说那是毫无办法,但对他俩来说并非毫无办法。
老中医拿起张老太爷的手把脉,同时江峰也开了天眼细看张老太爷的大脑。
很快江峰就发现了张老太爷痴呆的原因——脑血管淤塞。
也就是说,只要把淤塞的脑血管给打通了,张老太爷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康复的。
“有把握么?”江峰问了一句。
老中医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了几根银针,直接就朝张老太爷的脑袋上扎。
一旁的老太婆瞧见了,当时就慌了:“你们干嘛?”
江峰嘿嘿一笑:“给他治病,免费的哟!”
第268章方家()
为了找到吕保春的消息,江峰和老中医不得不帮张老太爷治疗老年痴呆。不过,虽然针灸疗法神奇,但也不是逆天的东西不是,再厉害也得有个治愈的过程。
江峰和老中医在张老太爷家里住了下来,虽然张老太爷那个七十多岁的儿媳妇儿刚开始还不愿意,但江峰从包里取出一沓钞票的时候,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两人在这里一待就是五天,每天老太婆都是好酒好菜招待。从老太婆口中得知,她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在青城发展,据说发展得都还不错,都有自己的小生意做。五年前张老太爷的儿子死了,这院儿里几乎就没怎么来客人了。
“要是你们真能治好他的痴呆,我倒也轻松了。”老太婆说了一句实话。她这十来年,全耗在张老太爷身上了。
三人正在院儿里的露天石桌上边吃饭边聊着,这时候,旁边摇椅里面的张老太爷一颗微颤颤的头支了起来。
“春花,你吃饭不叫我!”张老太爷竟然开口说话了。
老太婆一听,当即就从石凳子上跳了起来,冲张老太爷惊喜地问道:“你叫我什么?”
“春花啊!”张老太爷盯着老太婆说了一句,“”
一旁,江峰和老中医相视一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给这老太爷整明白过来了。
张老太爷清醒过来,江峰和老中医当然就得开门见山了。
“吕保春?”张老太爷开始在记忆大海的深处捞这个名字,响了足足半分钟后,他抬头说了一句:“没错,有这么个人”
江峰和老中医一听,心里那个高兴啊,总算是找到线索了。
说着,张老太爷开始讲述关于吕保春的事情,他对吕保春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吕保春是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来到这边的。那个时候小镇还不是小镇,只是一个小村庄。那段时期因为战乱,流民很多,小村庄里常常会有一些外来人。不过,吕保春给大家的印象都很深刻,因为他是一个看起来很有文化的人。
“不过,他在村里只住了几年时间,后来解放战争打响了,他就出去了,那几年没有见过他。解放后他每年都会回来一次,但到后来,就再没见他回来过了,兴许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死在外面了。”张老太爷说得很详细。
江峰追问了一句:“那您知道他离开村子后去了哪里么?”
“据说是去了旁边的沙城,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做了生意发了财”
张老太爷后面的话就没多少营养了,线索在这里就断了。
江峰和老中医当天就告辞,回了青城。回去的路上,江峰就等不及给唐青天打了电话,让他帮忙给沙城那边打个招呼,查一查有没有叫吕保春的。
这段时间唐青天很忙,廖元牟落马后,原本廖元牟负责的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