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两千骑,如同奔雷一般,直扑浑邪本部大纛。
在另一侧,灞上军亦如潮水般冲出来,气势汹汹的扑向了休屠王的本部。
这种**裸的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行为休屠王和浑邪王都是火冒三丈。
“汉朝人欺人太甚!”
许多的匈奴贵族更是怒不可遏,就要带人去迎击。
但此时,战场的形势已经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踏着鼓点,不断前进的陌刀兵方阵,在进行了一番近乎热身性质的劈砍后,总数多达两万的炮灰,被他们吓得屁滚尿流,不是吓得不敢动弹了,就是返身跑向了匈奴本阵。
现在,无论是浑邪人还是休屠人,都是作茧自缚。
数以千计的炮灰,哭爹喊娘的冲过来。
不过百余步的距离,十几秒就可以冲过。
这些饥肠辘辘的炮灰,再也不受控制。
无论是浑邪人,还是休屠人,现在都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先把眼前这些不知死活的奴隶们杀掉,还是去跟即将来袭的汉骑交战呢?
假如,选择前者,那么汉朝骑兵就可能冲进己方的阵中。
若选择后者,那么,很可能被炮灰冲进来。
而且看这些炮灰的模样,他们似乎不会管匈奴人怎么想,一旦被冲进来,极有可能引混乱。
可要是不管他们,那么,跟在这些家伙身后的汉朝步兵,就要笑死了。
浑邪人和休屠人,一时间真是左右为难。
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汉朝的骑兵,如同奔雷一般,绕过战场正面,绕了一个大圈子,直取各自目标。
对于骑兵来说,区区两百步,最多半分钟就可以抵达,哪怕他们绕了一个大圈子。
不会有人愿意面对一支已经度提升到极点的骑兵。
浑邪王看着这样的情况,挠了挠头。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若是带着部族的精锐,在这里跟汉朝人硬碰硬,万一死光了,怎么办?
可不止中国人会思考:万一军队死光了,我改怎么办?这个问题。
全世界的山头,都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浑邪部族是绝对接受不了像折兰部族那样的毁灭性打击的。
一次挂掉四千青壮?
整个部族都要面临失去的一代!
他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转,然后就对左右吩咐:“全军跟我一起撤退!”
“可是,左大将那边?”有人狐疑的问道:“我军就这么不战而逃,左大将若是怒,那该如何?”
“呼衍当屠,现在根本不敢动本王!”浑邪王鼻孔一哼,道:“我们浑邪部族可不是若卢部族!全族上下邑落数万,呼衍当屠敢在现在与我们为敌吗?杀了我们,他就不怕浑邪部族造反?”
浑邪人,也不是什么好惹的部族。
真要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
大不了,反他娘!
浑邪王就不信,呼衍当屠敢逼反自己!
“这场战争,本就是匈奴人跟汉朝人的战争!”浑邪王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于是,浑邪部族的大纛,在这个关键关口,掉头就跑!
在草原上,一支想逃跑的骑兵,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想要追上他们,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他们这一撤退,不仅仅汉军目瞪口呆,就是匈奴人也是气的跳脚。
先倒霉的,当然还是休屠人。
浑邪王大纛撤退时,休屠王还在很耿直的带人去迎战来袭的汉骑。
休屠王的想法比较简单——再怎么样也要做做样子给匈奴人看看啊,再怎么样也要给匈奴人一个交代啊!
但他没有想到,浑邪部族是那么的果断!
直接就把他们给卖了。
等到休屠人现自己被卖的时候,已经晚了。
冲向浑邪部族的汉骑,在现自己的猎物丢掉了以后,干脆就不管逃跑的浑邪部族,直接从浑邪骑兵撤退后留下的通道,直扑休屠人的侧翼。
这个时候,休屠人就算想跑,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了。
什么叫做作茧自缚,休屠人现在终于明白了!(。)
第一千零六十九节 反扑 1()
“休屠人完了……”呼衍当屠望着战场感慨一声。
原本,假如浑邪人没跑,两个部族加起来,起码有八千多骑,哪怕是汉朝人开挂,也奈何不得他们。
最多最多,杀败休屠和浑邪,迫使他们撤兵。
但汉军也要付出代价!
但,现在,浑邪王一跑,休屠人就成了靶子!
陷入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的尴尬地步。
“主人,浑邪王该如何处置?”一个呼衍氏族的骨都侯问道。
呼衍当屠眯起眼睛,看着一溜烟跑到了七八里外的一个小山坡下的浑邪部族。
“哼!”呼衍当屠鼻孔里喘了口气。
浑邪部族,简直是**裸的挑衅!
若不给浑邪人一点厉害瞧瞧,呼衍当屠感觉,自己这个主帅就要威信尽丧了。
恐怕,以后他的命令,都要无人听从了。
“暂且不管它!”呼衍当屠用了个‘它’字来形容浑邪部族,‘它’这个词,在匈奴语言里发音跟‘他’是不同的。
‘他’是指对等的人,至于‘它’则是形容奴隶牲畜的。
一般来说,匈奴本部的贵族,在明面上就算对某部族在不满,也不会用‘它’来形容。
唯有,已经无法再容忍和忍受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将这个部族扫灭之时,才会用‘它’。
这是死刑的判决!
“先把休屠人救出来再说!”呼衍当屠拍了拍手掌:“让本部准备冲锋吧……”他眯着眼睛,问着身后的贵族们:“勇士们!谁愿意去救出休屠部族?”
在呼衍当屠身后,数个本部的骨都侯都是跃跃欲试。
在草原上,匈奴本部永远比其他部族更骄傲。
对匈奴人来说,本部跟非本部,那是天差地别的象征!
本部的骑兵,更健壮,更强大,更有默契!
每一个本部的骑手,都有着娴熟的骑术,非凡的射术!
在非本部的部族里,一千骑里能出一个射雕者,那就已经是奇迹了!
但在本部中,某些精锐的强大部族,甚至可以做到一百骑,出一位射雕者!
本部的骑兵,不仅仅体现在作战能力和战术素养上。
更体现在装备上。
其他部族的骑兵,顶天了拿把牛角弓,配上几柄青铜铤,那就已经是很奢华了。
至于皮甲和锁甲什么的……
那就别想了!
但匈奴本部的骑兵,披甲执锐!
在过去,本部的骑兵,就已经有贵族能披着铁甲,拿着缴获的汉军武器上阵了。
而一年多前,匈奴人攻陷大宛,将整个大宛王国的人口财富,全部化为己有。
在这一场盛宴中,匈奴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数十万的奴隶和无尽的财富。
而是宝贵的工匠!
大宛国,作为马其顿殖民者的后代,塞琉西王朝的后裔,大夏的割据王国。
虽然他们与欧陆文明分隔数百年。
但祖宗留下的财富,并未消失。
大宛王国,是一个以庄园经济为主体的王国。
跟同一时代的罗马共和国差不多,在一个庄园之内,有贵族,有武士,有仆人,当然也少不了工匠。
虽然,大宛人不懂得冶铁。
但他们的青铜冶炼技术却是非常发达的!
至少,比起匈奴人的原始青铜冶炼技术,发达无数倍!
而的游牧民族,都对工匠有着天然的渴望和渴求。
因为,这是他们无法自己培养和训练的。
所以,的大宛工匠,都被匈奴人捧在手里,像宝贝一样呵护。
特别是木匠和青铜冶炼的匠人。
简直是爹妈一般的爱护!
匈奴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肉类,工匠们每顿都有,匈奴人自己都舍不得穿的衣服,工匠们身上都穿着。
甚至,匈奴人照顾和满足这些工匠们的需求,还在居延泽为他们建立城市他们过着跟在大宛国内的贵族一样的生活。
匈奴人攻灭大宛,对大宛的阶级都是灾难。
但工匠是例外。
很多原本是平民甚至是奴隶的工匠,一下子就摇身一变,成过去的贵族老爷和主人的老爷!
他们吃着最好的食物,睡着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贵族小姐。
自然,工匠们对新主子表示一万分满意。
现在,被俘的那三千多各种工匠,每天都在为匈奴生产和制造各种装备。
其中就包括了以缴获或者走私得到的汉军的制式装备。
山寨武器,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西元前的冷兵器时代很简单。
无非就是技术问题而已。
从大宛劫掠而来的的财富,则为匈奴人的山寨事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去年一年,这些工匠为匈奴生产了数以万计的武
包括了山寨的汉军马刀,山寨的汉军马鞍和马镫。
这些都不难仿制。
匈奴人也早就发觉了这些东西。
也就马蹄铁,这些工匠怎么也制造不出来。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材料问题。
青铜太脆,没有铁的坚固和耐磨损。
而点不开冶铁技术科技的匈奴人,真是急得团团转!
“须卜氏族……”呼衍当屠将视线投注在一个皮肤黝黑,粗矮,鼻子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铜环的匈奴贵族身上:“此事就交给贵部吧!”
这个贵族闻言,欢喜的道:“请左大将放心,我们须卜氏族必定不辱匈奴的威名!”
须卜氏族,作为匈奴本部四大氏族之一。
底蕴是非常厚实的。
这个氏族,世代都是单于的左右骨都侯的人选。
甚至,曾经有人出任过匈奴四柱之一的右谷蠡王!
以非挛鞮而为四柱,在匈奴历史上非常少见!
有史以来,不过数人得此荣誉!
须卜氏族能得到这个荣誉,是因为他们当年追随老上单于,底定西域三十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须卜氏族被获准,可以参与西域诸国的监管。
西域三十六国,有大有小。
小者几千人占个绿洲就称王称霸了。
大者十几城甚至数十城!
这些王国之中,自然也有着工匠。
在实际上来说,几乎匈奴的武器装备和甲胄,在过去,大部分都是依赖于西域三十六国的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乌孙人当年非要跟匈奴闹翻的缘故!
西域三十六国,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无论谁得到,都足以制霸天下!
甚至角逐草原霸主的地位。
乌孙人对此垂涎欲滴,做梦都想要控制西域三十六国。
而匈奴人则绝对不可能让乌孙人控制西域三十六国。
就像米帝肯定不许约翰牛跟欧陆走到一起,亲密无间,还称兄道弟一般。
这才是匈奴跟乌孙最终决裂的根本原因两者在西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作为获得了部分西域权益的氏族,须卜人的装备,向来在匈奴以强大著称。
在其他部族还在用着骨头和石矛的时候。
须卜氏族就已经完成了武器的青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