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赵佗才现,在这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寝一侧,已经被挖出了一巨大的陪葬墓群。

    足足有一百多个墓穴,节比而立。

    墓群之前,甚至已经有一块巨大的石碑,屹立着。

    赵佗定睛一看,只见石碑之上,铭刻着一句长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旁边还有一句注解:故秦征越大军将官长眠之所。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赵佗喃喃念着这句话,他忽然记起来了。

    当年,国尉屠睢为越人伏击,面颊中箭,身为副将,他立刻带人前去救援,但屠睢却一把推开他,拔掉脸颊上的毒箭,仰天长啸:“吾为皇帝拓土,死得其所!”

    几十年来,赵佗一直不太明白,为何屠睢临死会这样说。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忠臣义士啊……”赵佗在心里感慨着:“可惜我不是……”

    他若是始皇帝的忠臣,当年就不会愤恨于二世无道,因此损毁关卡,阻道绝塞了。

    而是会跟王离一般,秦廷命令一下,马上率领长城兵团,驰援章邯,而完全不顾身后之事。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百姓们组成的唱诗团,用着庄严肃穆的声音,刚好唱到了这一段。

    那两队士卒,则抬着屠睢与任嚣的棺椁,将这两位老上司,葬入中央的两个墓穴之中,然后,有士卒抬来一张巨大的黑龙旗,覆盖到整个墓穴之上,这才开始填土掩埋。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赵佗看着屠睢与任嚣的棺椁被填埋到土中,忍不住老泪纵横,跟着唱和起来。

    然后,赵佗看到,有士卒在屠睢的墓穴之前,为他立起了一尊栩栩如生的石雕,石雕上的黑袍秦将,勒马停驻,仿佛在回望故乡。

    任嚣墓穴之前,则立了一尊横刀立马的石雕。

    “这是国葬啊……”赵佗看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

    当秦之时,那个臣子曾有过这样神圣而庄严的葬礼与哀荣?

    赵佗摇了摇头,没有!

    哪怕是功高盖世的武安君,最终也是落得一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只是……

    赵佗回看向那位一直端坐于撵车之上的大汉天子,有些不是很明白:这位天子如此大张旗鼓,究竟意欲何为?

    ps:今天俺败家的买了台笔记本,正在适应中~~~~

    。。。

第七百四十八节 国葬 2() 
“故秦南海郡司马王中道……”

    “故秦番禹县县尉马还……”

    一具又一具棺椁,被埋入墓穴之中。

    骊山的气氛越发显得庄严而肃穆。

    跟在刘彻撵车身后,一同观礼的汉家将军大臣勋臣,与赵佗一般,惊诧的看着这一切。

    “陛下也未免有些过于郑重了吧……”有人在心里腹诽。

    要知道,哪怕是当年高皇帝安葬鲁候徐涓比起今日的排场也大大不如。

    徐涓是什么人?

    高帝爱将,从沛县就从龙,跟着高皇帝打天下,历经百余战,转战数千里的名将!

    当年萧何主持评议功臣功劳时,就将他与舞阳侯樊哙并列。

    更绝的是,徐涓在天下平定之前,就战死沙场。

    高帝登基后,常常思念徐涓。

    因此在汉二年分封功臣时,乾坤独断,将徐涓之母,封为列侯,食邑四千八百户,在汉室功臣名将表中,排名第八。

    可以想象,若徐涓活着,极有可能是跟舞阳、平阳一般,受封万户。

    但高帝就算是那么喜欢徐涓,也未如此郑重肃穆的为其下葬。

    也就唯有当年齐王田横自刎献头于雒阳后的葬礼,能与今天这样的场面相媲美了。

    因此,很多人心里面都是不太舒服。

    都觉得,想自己的父祖同袍手足,死后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与殊荣。

    这前朝的将佐,为国朝寸功未立,陛下如此厚遇,简直是……

    “赏罚不公啊……”很多人在心中说道。

    刘彻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公卿大臣的模样与态度,在心里叹了口气。

    如今的中国士大夫公卿列侯,虽然已经觉醒了朦胧的民族主义********——华夷之辩。

    但说到底,中国自古就不是一个以血统而论的民族,而是以文化认同为纽带聚合在一起的民族。

    所以,就有了‘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的名言。

    对中国人来说。血统无用,文化制度才是评判某人是夷是夏的标准。

    在这个标准下,所谓的民族意识,自然就比较淡薄了。

    认同中国文化制度理念的。哪怕是在欧陆上的蛮子,也可以用华夏称呼,不用中国文字制度礼仪的,哪怕你就在长安,那也是两条腿走路的牲畜。

    这个思维方式。决定了诸夏民族拥有着全世界最好的同化能力——在没有某个奇怪的部门以前,任你是北方的游牧之民,还是南方山沟沟里的荆楚越蛮子。

    统统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最终同化,成诸夏民族的一部分。

    但,有利就有弊。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另外一个后果。

    那就是宗族大于国家。

    对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说,家大于国。

    这直接导致了后世宋明甚至满清的悲惨命运。

    既然家比国,那么保全家族的荣华富贵,国家社稷,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所以。明末的晋商集团,自己本家的利益,自然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把老朱家卖了,关宁的武将集团,自己潇洒,也当然能毫无顾忌的吃兵血,敲诈勒索朝廷。

    南方的士绅,自己的利益,当然能够抗税,甚至玩出五人墓碑志的事情。

    哪怕是后来清兵南下。在剃发令未下前,整个南方的士绅,基本都是跪迎王师。

    直到剃发令下达,加之清兵开始征税。

    南方士绅才醒悟过来。这是要亡天下,这才奋力反抗,但为时已晚。

    至于满清统治时期的一鸭,广东和江浙福建的商人,自然可以有样学样,把物资补给。卖给了英军,甚至给英军带路引路,乃至于极力劝说满清王朝——赶紧签了条约,赔钱吧!

    为什么?

    因为家大于国啊!

    除了少数清醒之人,其他人满脑子里面,想的都是怎么捞钱怎么来,至于国家社稷生死存亡?关我鸟事!

    殊不知,这些家伙亲手挖了坑最终还把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埋葬了进去。

    宋明的官僚士绅商人利益集团,拼命拉国家后腿,把利益输送到自己的小金库中去,结果,宋明灭亡,进来的女真兵、蒙古兵和满洲兵,轻而易举的就将他们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全部拿走,妻子儿女,统统沦为奴婢。

    至于满清的那些家伙更惨,他们亲手将西方的资本力量,引入中国,然后,整个中国的资产阶级团灭!

    从那以后,所谓民族资产阶级,基本就是买办的代名词了。

    一度显赫无比的广州十三行,烟消云散,曾经占据世界财富六成的中央帝国跌落云端,甚至还要被千年小弟霓虹各种调、教。

    但这并非是因为他们蠢,而是因为太聪明了,聪明到在封建社会就已经清楚,资本无国界的真理。

    可他们偏偏不知道,资本确实无国界,但资本家有祖国啊!

    没有祖国的强大,你的资产,当然只会被成他人的盘中餐。

    所以,后来****太祖总结说,中国的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在刘彻看来,何止是资产阶级,士大夫勋贵官僚集团,也统统都是先天不足。

    对这些家伙来说,姓刘的这艘船要沉了,那就换姓曹的吧,什么?姓曹的也不行了,姓司马好像还可以……那就再换换?

    最终,他们愕然发现,好像有什么怪物跑出来了。

    五胡乱华,神州陆沉。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但这些家伙偏偏记吃不记打。

    而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源头,在于中国的士大夫公卿甚至皇帝,自古以来,眼中只有一家一姓的利益,而很少去通盘考虑天下与家国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就算知道,那也无所谓。

    反正天塌了,总有个高的顶着。

    我们就安心挖墙脚吧!

    但刘彻决定,打破这个认知。

    尤其是他身为皇帝。他很清楚,刘家的利益与权柄,当然!

    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假如因为一己之利。而导致天下苍生民不聊生。

    那么,刘家的王座,也马上就会摇摇欲坠。

    维护诸夏的利益和天下百姓的生命财产与个人生活安康,直接跟刘氏本身的王座稳固,是联系在一起的。

    而对士大夫公卿列侯来说。也是如此。

    假如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刀兵四起。

    这些贵族、勋臣、士大夫还能安安稳稳的开趴体?

    不被人拖出去乱刀砍死,妻女子嗣全部沦为RBQ已经是很幸运了。

    北宋灭亡后,汴梁的赵氏皇族以及普通的勋贵官员,士民百姓的命运,岂不是一样的?

    所以,当最后一具棺椁,被葬入墓穴。

    刘彻从撵车中站起身来撵车转头。面朝自己的大臣贵族与将军士卒。

    他的天子旒在额前,迎风而动,宽大的冕服,神圣而威严。

    “朕皇祖高皇帝,起义兵,击暴秦,吊民伐罪,故上帝嘉恩,授以天命,以治中国!”刘彻缓缓的对着自己的士民公卿列侯皇族成员们说道:“秦虽无道。然征越诸将及长城驻军诸将无罪!”

    “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昔者,纣王无道,故武王伐商。然宗周然祀殷商先王,诗书之中,常颂不止!”刘彻缓缓的组织语言说道:“诗云: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三王以来。崇前代贤王名臣,以褒后世功臣,本为中国之礼也!”

    自周室东迁,中国遭遇了一次文化大断层。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究竟宗周、殷商、夏后的时期,对前朝是个怎么的处置方法和态度了。

    但没关系。

    诗经之中,确有殷颂六篇。

    书载之上,更有成汤武丁,夏启等诸先王之颂。

    自古征伐夷狄,为诸夏拓土,就是先人们颂扬和称赞的君子之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彻说的话,倒也能说的通。

    既然如此,那刘彻今日的行为,就不是赏罚不公,而是崇三代先王之行,褒功臣名将之德,以续后世,代天而赏。

    哪怕是最古板的鲁儒,也不能说刘彻的不是。

    “惜秦皇帝不赏有功将佐,今朕受命于天,代天养治天下元元,安可不赏?”

    反正秦始皇是个锅,不管什么罪名,都可以让他背。

    死人不会说话,更不可能跳出来反驳。

    刘彻看向四方,说道:“且朕尝读史书,见魏文侯故事,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

    刘彻提高声调:“以朕看来,诸夏是皮,天下是皮,祖宗社稷是皮,与之相比,哪怕是朕,亦是轻如鸿毛,不值一提!”

    说到这里,老刘家的祖传绝技,装逼神功十八层BUFF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