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手心都在冒汗!
‘鲲鹏’的出现,其实根本不是墨家想要的。
因为杨毅很清楚,此物必定会引轩然大波,更会将墨家放到火山口上。
但没有办法,这是天子的意志。
墨家必须服从!
好在,列侯公卿们的反应,虽然有些惊慌,但却在得到解释后,立刻安静了下来。
看到这里,杨毅就不得不庆幸,这两年来,天子一点一滴敲碎的那些曾经喧嚣世界的言论。
将公休仪与机变械饰的理论,彻底摧毁。
不然,今天,恐怕墨家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想到这里,杨毅就不由自主的将崇拜的眼神投向了上的天子。
在两年前,当天子亲自动手,砸碎了公休仪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所主导的舆论意识以及机变械饰的理论时,墨家上下,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今天,杨毅终于知道,天子为何要那么做了。
就是今天!
就是今日!
杨毅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陛下为我墨家付出良多,倘若我还不能做好,真真是愧对君父!”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毅对着话筒道:“诚如诸君所见,方才飞过之物,既吾墨家之造物,非神非鬼,乃如水车一般的器械,其原理简单至极,如舟船可行于江海一般,乃是利用了‘浮’之力!”
“所谓‘浮’之力,万物皆有,与其重量、大小、方圆及密度有关,若方法得当,吾辈以为,未来,甚至或可令钢铁悬浮于水面,以铁为舟船!”
事实上,不需要等到将来了。
墨家内部,已经成功制造出了一个重量约有一石的小型中空铁舟。
它虽然小得可怜,也根本不可能运载物体。
但它就是能够在水面上漂浮而不沉!
这个实验的成功,甚至打破了墨家内部的许多墨者的三观。
要知道在以前,墨家是抱定了金铁之石根本不可能漂浮,一入水就会沉没的固有观念。
更揭露了世界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道理。
但是,这个实验也仅仅是进行到这一步就停止了。
原因很简单——墨家暂时没有看到,进一步研究这种现象,可以让国家和人民收益的情况。
而墨家的三表法,限定了墨家绝对不会去研究那些于国计民生无关的东西。
譬如,刘彻若是想让墨家举全天下之力,给他造个冰箱,好方便在夏天吃冷饮,那墨家绝对不会同意!
杨毅的解释列侯公卿们,都稍微冷静了下来。
当然,所谓的钢铁也可以悬浮在水面,乃至铁舟之事,大家都是当成一个笑话在看的。
但儒家的巨头们,却都是怒目圆睁。
甚至有人不顾风度,大叫着:“欺师灭祖啊欺师灭祖啊!”
在这些人眼里,今天的墨家,居然敢越墨翟?
大逆不道啊!
先贤和圣王的伟业,怎么可以越?
倘若这天下,人人都想着越父祖乃至于先王,那……我们还怎么去忽悠人啊!
然而,这终究不过是些败犬的哀嚎罢了,不值一提。
法家和黄老派,都是冷眼旁观着。
法家很好理解,他们本身就不是一个崇古的学派,无论是商君还是韩非子,都是要求在先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而黄老派就有意思了。
讲道理的话,其实黄老派,也属于崇古派,而且,比儒家更保守,更守旧。
当年,黄老派的学者,甚至可以汤武革命是否正确这个问题跟儒家君前争辩!
但,事实就是,黄老派的巨头们,全部眼观心心观鼻,无人有动作!
即使有人想要站起来说点什么,但在听了旁边的人的劝告后,他就立刻偃旗息鼓。
而他身旁的人,只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法无禁止则不纠!
这也是黄老派治世的核心思想。
假如法律没有禁止,那么,就不要管百姓或者大臣做什么!
现在,墨家搞了个怪物,从石渠阁上空飞过。
法律有禁止不许人民制造飞行器吗?
没有!
既然没有,为什么要管?
在墨家没有利用此物犯法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做看不见!
甚至,还有黄老派的人,目光灼灼,心情激动的回忆着方才的那个怪物。
既然人类可以将一个这么大的器械送上天空翱翔,那是不是可以在未来,将人送上天空?
假如,人类可以升空……那么……是不是就说明,人类有机会可以在空中偶遇那么几个仙人?
假如能够遇到仙人?那是不是可以求颗仙丹?
带着这样的想法,一些黄老派的巨头,甚至是想要墨家多造几个类似的造物的。
端坐在上的刘彻,也是无动于衷。
本来可能反对的窦太后,则因为眼疾的问题,根本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人会告诉她生了什么。
她就像一个吉祥物,安静的端坐着,保持着她太皇太后的威仪。(。)
第1236节 开万世之太平 一()
翌日,清晨,阳光普照大地。 。 。
石渠阁会议也步入了最后的尾声。
在经过了两天的紧张刺激和激烈的内讧后。
诸子百家的巨头,将品尝到他们期待已久的劳动成果——参政议政!
这也是文人士大夫们渴望和盼望的事情。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就是最终可以站到金字塔的顶尖,来指挥国政吗?
特别是儒家,几乎派系的人,从巨头到徒子徒孙,昨天晚上,都是激动的一宿没睡。
儒家沾染权柄的时间太久太久了。
从孔子开始,每一个儒生,都在憧憬着自己与君王、大臣,议论政治,指点得失的时刻。
但可惜的是,在过去的数百年,他们从未得到过机会。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与各国君王把酒言欢。
但,每一个国家的国君,都只是尊敬他,但未将权力授予给他他大展拳脚。
只有在鲁国,他才稍稍一展抱负。
主持和完成了齐鲁的盟会。
但这其实并没有卵用……
孟子时期,新时代的儒家,在孟子的领导下,再次向着权力发起冲击。
但是……
尽管孟子对儒家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整个理论体系。
然而……
孟子生不逢时……
当他游走天下时,正是中国古典时代的黄金时代。
当是时,诸子百家,相交辉映。
墨家与杨朱学派,
正是如日中天。天下学者,非杨朱,既墨家。
稷下学宫之中的黄老学派,也开始展露头角。
而当时的天下,更是处于一种无比紧张刺激的军备竞赛和变法竞赛之中。
精干历练而冷酷无情的法家官僚,主导着世界的战和。
孟子提倡的学说与思想,没有市场。
与孔子一样,孟子依然可以面见齐赵魏等强国的君王。
但,依然然并卵。
法家,在秦、魏、赵、韩,掌握大权。
黄老派死死把住了齐、楚之地。
在民间,墨家和杨朱学派,才是真正的霸主。
所以,那一次,儒家不仅仅没有实现理想,甚至可以说败的很惨很惨!
就连名不经传的告子,都可以成为孟子的对手。
至于农家的许行,更是让孟子感受到了绝大压力。
孟子之后的儒家,再次陷入了沉寂。
直到荀子崛起。
荀子创造性的开始推动儒法合流,甚至不惜亲自入秦,与秦国的主政者谈判。
但是,法家表示——哥有墨家和农家这两个小弟就够,儒家最多当个小妾。
所以,荀子的努力失败了。
儒法合流,至今都只是一个构想,而从未变成现实。
正所谓越得不到,所以越想要。
在历经了数百年的后,今天,儒家终于可以一尝权力的滋味,一享参政议政的乐趣。
人人都是兴致勃勃,精神抖索。
杂家和墨家也同样摩拳擦掌。
唯有黄老派和法家,一副淡然的模样。
他们当然有理由淡然了。
几百年来,在政治上,他们都是赢家。
特别是法家,自商君开始,就风光至今。
万里长城,是他们修建的,贯通天下的直道与驰道交通,也是他们缔造的,甚至,天下的法律和秩序,也是他们打下的基础。
当朝大臣,超过三分之一,是法家的人。
职位上,法家更是傲视群雄。
而黄老学也不赖,在漫长的数百年时光中,他们一直是齐国的当政者。
到了汉室,更是得到了天下。
国家制度和社稷法度,全是他们设计的——当然,稍微抄袭了一下法家的东西,但这不是事!
或许,儒家和其他学派,会特别有兴趣在石渠阁上,讨论国政。
但法家和黄老派,却都是兴趣缺缺。
原因很简单——石渠阁上抛出来的议题,肯定是些无伤大雅的东西,很可能是属于那种在廷议上常常被拿来当垫脚和暖场的议题。
刘彻捏着丞相周亚夫报上来的数个议题,抬眼看了看,然后想了想,他需要从中选择出三个,作为给天下人的交代。
而怎么选,就有讲究了。
好在周亚夫的眼光,非常毒辣。
挑选的议题,也很符合石渠阁的需要。
石渠阁是什么地方?
汉室版的政协!
政协应该讨论什么?
当然是当政者早就已经做好决定,或者是属于边边角角的议题。
拿出来,就是世人鼓掌的。
不过呢,这种东西,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嘴上,当然要用词委婉一些,提纲要高大一些,至少,在表面上要让人知道,他们确实在参政议政,也确实在指导国家层面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
不然的话,谁跟你玩啊!
想到这里,刘彻就想起了历史上,昭宣时期的石渠阁会议。
那个石渠阁之会,可谓是真正的全国政治会议!
不仅仅商讨学术问题和战和之事,更直接讨论涉及了国家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议题,其中就包括盐铁与酒类的官营是否正确这样的大事!
是以,石渠阁之会,又被称为盐铁会议!
而且,那个石渠阁之会,还是成功的!
地方上的士绅对着执政者发起猛烈抨击和攻击,取得了许多成效,废除了许多制度和法律。
其中酒类和铁器的官营制度被废除!
与石渠阁会议相比,后世欧米狂吹的所谓英国大宪章会议,晚了至少两千年!
但……
刘彻很清楚,石渠阁之会最后的下场——统治阶级,被它吓坏了。
所以,昭宣之后,再无石渠阁之会。
这个本可以作为中国式的利益集团的谈判和妥协的协商机制,从此不复存在,成为千古绝唱。
正是因为刘彻知道历史上的那个石渠阁之会最终的结果。
所以,刘彻知道,想要让石渠阁之会的模式成功。
那么,就必须从一个可有可无的趴体开始。
而且,中国与西方的社会、人文、地理和环境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