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套礼仪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和的。

    想当年,叔孙通含辛茹苦,为刘邦设计的那些礼仪,现在除了大朝仪外,其他的都没怎么用了。

    说不定过几年,连大朝仪都得换一套姿势,重新设计。

    所以,刘彻也就是看着大臣们吵来吵去,并不下场,也不持态度。

    毕竟,皇帝不能一直乾坤独断。

    更不能不给大臣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不然,那跟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要讲一个‘’。

    这叫做与朕与士大夫列侯贵戚共天下。

    所以呢,刘彻即位后,很少做出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的事情。

    绝大多数政策,都是通过廷议确定,得到百官的后,才公之于众。

    一直以来,他都牢记着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的方针。

    而在很多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更是完全放手,当个甩手掌柜大臣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决定,自己去部署,他只要垂拱而治就可以了。

    这些措施都很有效。

    至少,哪怕是那些心里不喜欢刘彻推行的政策和倡导的国策和制度的大臣,也说不出什么话,更挑不出什么错。

    一切法律、政策和决定,都是集体决定。

    都是天子在跟文武百官商议过后,得到了至少超过一半人,特别是说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后,由三公附署,九卿议论,事下百官讨论,这才公布。

    尽管他们是反对者,但,群情汹汹,大势所趋。

    不同意也要同意。

    不同意也要去执行!

    不然就是乱臣贼子,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更别提,刘彻还隔三差五的将一些在群臣眼里看上去非常宏达,乃至于根系国本的事情,完全放手大臣自己去讨论、决定。

    他本人就跟一个泥塑的雕像那样,不干涉、不持立场,不发声。

    等大臣们讨论完了,他再加盖印玺,形成合法的诏书,公布天下。

    这让许多人都享受到了‘’的特权,感觉到了自己是这个国家,这个政权的真正主人的感受。

    顿时,士气maX,工作积极性maX。

    正如这次的石渠阁之会的礼仪制度。

    在大臣们眼里,这可是关系国本,甚至大汉帝国属性的大事。

    天子入场要走几步?

    丞相入席,应该走几步?

    诸子百家的巨头,应该怎么安排座次?

    都直接干系到了世界和平,宇宙稳定和大道之秩序的关键。

    能在这样的大事上,拥有充分权力,享受到完全的决策权。

    这让臣子们无比满足,也无比舒服。

    但事实呢?

    一个至少间隔几年才会召开一次的石渠阁之会的礼仪,其实根本无足轻重。

    它只是一个程序,一个面子工程,根本与国家大事、军国大政不粘边。

    与其去关心这些事情,刘彻觉得,自己还不如好好利用这石渠阁会议前的难得的休闲时光,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休息。

    不过,可惜……

    度假的计划还没得来及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因为,周亚夫即将率领太尉行辕以及高阙之战的有功将士,回归长安。

    由此可见,刘彻的放权行为是多么明智。

    真要什么都抓,什么都管。

    刘彻怀疑自己很可能活不到四十岁,甚至可能三十岁就跟秦始皇一样两鬓苍白,面容憔悴,还得落下一身病。

    ………………………………………………

    “丞相这次还带回了匈奴使者?”刘彻拿着报告,笑了起来:“他不是疯了吗?”

    “回禀陛下,据说,匈奴使者在陛下派遣了御医过去之后,经过御医妙手仁心,终于恢复神智……”一个宦官小心的答道。

    “哦……”刘彻颇为玩味的笑了笑。

    妙手仁心?

    嘿嘿!

    他整理了一下冠帽,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眼中杀机乍现。

    对于皇帝而言,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被人当成猴子耍。

    而这个匈奴使者,很显然已经激怒刘彻了。

    既然这个匈奴人敢企图耍他,差点让他变成了类似吴王夫差这样的笑柄。

    那么,匈奴人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去将主父偃给朕叫来!”刘彻提着绶带,吩咐道。

    “诺!”

    不过半个时辰,主父偃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刘彻面前,恭身拜道:“臣偃拜见陛下,未知陛下唤臣可有吩咐?”

    刘彻望着主父偃,笑了笑,道:“朕记得爱卿,是纵横家的高徒?”

    “回禀陛下,臣授业恩师,乃长短纵横家传人李公……”主父偃自然不敢隐瞒立刻答道,同时在心里思考着为何天子忽然问起这个事情来。

    刘彻却是笑着站起来,看着主父偃,说道:“善!卿当为朕之张仪也!”

    “朕命卿为朕使,去跟匈奴人好好谈一谈吧……”

    不平等条约这个东西,可不是欧米列强的独有发明。

    事实上,纵横家才是这个方面的天才!

    想当年,张仪挂秦国相印,何等的威风。

    得寸进尺这个成语,就是他发明的。

    除此之外,这位天才的外交家,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在谈判桌上极尽敲诈勒索之事,将列国国君像狗一样戏耍于鼓掌之间。

    割地赔款算什么?

    张仪做的最出色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楚怀王忽悠成了一个大傻逼。

    而现在,确实是又到了一个纵横家的弟子们,可以再次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西域三十六国,匈奴诸部族,甚至匈奴帝国本身,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游乐场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刘彻也相信,纵横家们绝对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把这个事情做好!

    因为,他们是苏秦张仪的传人,是最早的帝国主义者。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节 决心() 
望着汉朝的长安城,呼衍哲哥的内心,满是绝望。

    当初,他在飞狐口见到汉朝的神骑时,他就已经知道,此番出使,哪怕付出整个使团的代价,成功刺杀了且之。

    但却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汉朝人,不需要且之的配合,他们的力量,已经完全可以撕碎整个匈奴。

    所以,留在汉朝,待在这里,注定徒劳无功。

    还不如想个办法回去报信。

    将他在汉朝的所见所闻,告诉单于庭的贵族们大匈奴立刻警觉过来,思考对策。

    或许,将来,匈奴还能有一线生机。

    可惜……

    哪怕是他装疯,汉朝人也不为所动。

    反而怀疑起来,更派了御医。

    因为害怕露馅,导致更可怕的灾难,他不得汉朝御医来之前,就‘忽然好了’。

    反正,汉朝人也不可能因此指责他什么,更不好由此怀疑他什么。

    只要汉朝皇帝还要脸,还想维系汉匈之间最后仅存的彼此信任——对于外交使团的基本尊重,他就不会有危险。

    反之……

    他不管做什么,都是一死!

    现在看来,汉朝皇帝似乎仍有忌惮,舍不得拉下脸皮来。

    这让他和他的使团,还有最后的生机。

    不过……

    可惜的是,自从他装疯又忽然正常了以后,汉朝人表面不说什么,但私底下却加强了对他和他的使团的全部成员的监控。

    不止随时有军官监视,就连吃喝拉撒,都有专人跟着。

    其中甚至不乏那些曾经的匈奴人,现在的汉朝狗腿子。

    这使得呼衍哲哥都不太敢跟其他人交流,很多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思考对策。

    “走吧……”一个汉朝的校尉骑在马上催促着呼衍哲哥:“贵使,我主圣天子的使者,已经在长安城外等候您了!”

    这个校尉说着也是笑了起来。

    现在的汉军之中,都差不多已经知道了,谁将成为代表天子与匈奴使团进行接触和谈判的人选。

    主父偃!

    这个名字,现在来说还是让人很陌生的。

    也就是一些消息灵通之人,知道这位是天子潜邸之臣,第一次的考举士子之一,兰陵氏的女婿,兼任主爵都尉的右都尉。

    但,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确知晓了此人的学派背景——纵横家!

    而且是精研长短纵横之术的纵横家!

    上一个精通长短纵横之术的人,名为蒯通!

    这可是如今天下耳熟能详的机变之士。

    他曾经做过淮阴侯韩信的谋主,力主韩信起兵叛乱。

    可惜韩信没有听他的。

    所以,韩信死前曾经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但,就算这样,蒯通都没有受到惩罚。

    因为他那张嘴实在太厉害了。

    能把活的说死,死的说活。

    居然让高皇帝都舍不得杀他。

    顺便说一句,如今天下耳熟能详,甚至连不识字的农民都知道的一句名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出自蒯通之嘴。

    而这位主父偃是齐人,而且是临淄人。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可能是蒯通的再传弟子或者徒子徒孙这样。

    所谓名师出高徒。

    蒯通如此厉害,这个主父偃自然应该差不多哪里去。

    所以,汉军上下,都有些期待。

    期待见证一个新的典故,或者说新的成语的诞生。

    要知道——历史上,纵横家发明和创造的成语,数之不尽。

    其中大多数都是脍炙人口,天下皆知。

    譬如得寸进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隔岸观火、长袖善舞等等等等。

    在世人的印象里,纵横家出马,必然能创造一个新的典故,一个新的成语。

    而在过往的历史上,每一位知名的纵横之士,都至少创造过一个被明载史册的典故或者成语。

    一个新的成语!?

    多新鲜的事情!

    不仅仅汉军,就连长安城的八卦党也对此表示非常有兴趣围观。

    所以,在长安城外的那个名为‘渭河亭’的亭里附近,许多的八卦爱好人士,游离徘徊,还有家,拿着笔墨,乘着马车,在远方的直道上围观。

    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准备要cos一回史家的角色。

    倒是,此刻坐在亭里的屋舍之中,穿着朝服的主父偃,显得颇为紧张。

    自从蒯通之后,纵横家士子几乎不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至于,如今诸子百家复起,连沉寂已久的杂家都有复苏和崛起之势的今天。

    他和他的纵横学派,却依然默默无闻。

    全天下学习纵横术的文人士大夫加起来,可能不过百人之数。

    其中,大部分活跃在齐鲁一带。

    但,作为齐人,主父偃有过很深很深的亲身经历。

    那些围绕在他的马车后面,在他的身后,侮辱、挑衅和谩骂的声音,他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

    “主父偃,十八岁,学纵横,长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他在心里念着这句当年临淄的孩童们在他后面嘲笑他的话。

    他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主父偃当然知道,这些话,哪里是孩子能想出来的吗?

    分明就是儒家的士子和士大夫在背后搞鬼。

    他们要对每一个异己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