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最早的殖民者,都是很多在国内彻底混不下去,十分贫困的人。他们想要离开祖国去发展,希望能够生存。而那个时候西方国家政府也恰到好处的引导了这方面,素哟一这才形成了一个殖民的时代。如果当时西方国家“学习”中国,宁可死也不殖民,他们也会陷入中国这样的轮回命运,历史不断重复。中国历史之所以不断重复,也就是因为没有想办法不断的开拓领土,最后让百姓能够发展的道理。而殖民过程中,能够刺激很多科技的发展,这样最后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景文,你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了。恐怕我们要找各位大臣商量一下!”李世民说道。
这么大的事情,耗费的资财恐怕要数以亿计,这个即使李世民都不敢随便做决定了。而李世民马上把各位大臣找来,而且都是李世民的亲信。比如说房玄龄杜如晦,杜如晦虽然在休养,可是也被李世民应是拉过来。而即使不是李世民亲信的王珪,也因为是一个宰相,所以也过来了。还有,长孙无忌也来了,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人,可是他也被李世民喊来了。别的什么人也就不多说了,洋洋洒洒四五十人,都被叫到了甘露殿,算是一次内朝。
本来大家在家陪着家人过年的,可是被李世民应是从其乐融融中拉过来,显然有些不高兴。可是看到了那么多大人物都来了,马上知道这次恐怕是要出大事了。这么多人都来了,那不是大事是什么?而且有什么事情不能够过年之后说,恐怕这次事情大条了。
“各位爱卿,这次朕叫大家过来,是想要说一件事情,这个关系到我大唐的千秋万代。朕非常犹豫,要不要做这件事情,所以请各位爱卿过来一起讨论。”李世民说道。
接下来,李世民让景文把那个关于国家盛世和乱世的原因都说了一下,结果他们都震惊了。而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也都是那些地主,都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要用过去的说法,那恐怕他们就是那些获得土地,而且不用交税,最后坑死百姓的人。而原先他们不知道,或者说是脑子里面不愿意往这方面想。可是现在景文直接指出来了,而且还是非常赤裸裸的指出来,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寄生虫,就是这个国家的亡国的原因。一个国家的兴亡,不是看皇帝,而是他们这些官员士绅地主弄出来的,这个他们就震惊了。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由不得他们反驳。
而现在关于开发江南,甚至将来也要开疆拓土,这个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说皇帝是这个国家的大股东,他们也都是小股东,大唐倒了对他们也没有好处。所以大唐能千秋万代,他们的利益也能保证。所以,现在他们必须要开发江南,甚至将来还要开疆拓土。可是这个开发江南耗费是巨大的,而且恐怕各方面都要牵扯,这个不得不令他们有些感觉胆寒。这个确实是在走钢丝,如果玩不好那恐怕就要步入前朝的后尘了。这个可是十分考验魄力和能力的事情,他们有不少人都开始犹豫了。
“皇上,不妨我们限制土地的兼并如何?或者我们让那些官绅地主的土地也要交税,这样怎么样?”王珪首先说道。
可是李世民却摇摇头说:“这个恐怕阻力很大,如果士绅的土地也要交税赋,那恐怕他们不会同意的。”
因为唐朝士绅地主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七宗五姓,拥有的土地更是巨大。如果让他们现在交税,那恐怕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甚至,他们恐怕直接指示别人造反了。
“皇上,限制土地兼并不太现实。可是我们可以让士绅也要交税。当然,我们可以再江南实行,然后还有以后新开拓的土地也都要交税。”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眼前一亮,景文这个说法不错啊!如果只要在江南实行,或者新开拓的土地实行,这个完全是一个规避的办法。江南的地主阶级,士绅阶级不多,七宗五姓为首的士族的土地是在江北,可是江南土地却很少。只要首先在江南实行,那就没有触及士族阶级的核心利益,他们反对的可能性也就很小。这样可以再不直接剥夺他们的利益的情况下,温水煮青蛙的煮死他们。一旦全天下都形成了交税,那江北关中一带的人,也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好了,现在先在江南实行,不过我们还是讨论一下要不要进行开发江南。江南的开发,可以说是关系到我大唐的命运,不由得不重视。”李世民说道。
大家开始交头接耳,开始琢磨这个江南开发的事情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弊。而这个不光是关系到国家,还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利益。这个利益不可谓不大,如果江南大开发会有什么后果?这个显然大家都在猜测和推测。而屁股决定脑袋,他们也都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了。
第510章 519、只争朝夕(三)()
关于开发江南,肯定会有很多影响的。首先,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江北人,如果开发江南,那就意味着将来的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而经济中心转移,那他们这些故乡恐怕都要被面临没落了。故乡没落,这个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如果把江南大开发,那江南籍贯的官员,或者说是曾经在江南任职的官员,都会形成一个朝廷上的大派系。如果之前江南不开发,江南只是一个“流放”官员的地方,可是一旦实现了江南大开发的策略,那恐怕这些官员的政治影响力都会大增。甚至他们会趁着这个江南大开发的机会抱团团结,成为一个新的政治派系。甚至,朝廷的官吏会以长江为界限,江南作为一派,江北作为一党,结果双方都只能够互相争斗。这个是关系到未来的命运的,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前途。
房玄龄闭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皇上,臣提议目前还是不要开发江南为好。”
“哦?房爱卿,难道你不希望大唐能够长治久安吗?”李世民首先问道。
而房玄龄马上说:“皇上,臣的意思不是现在开发江南,而是以后的条件更成熟时候才开发江南。现在开发江南,我们国家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各方面都需要资金。而朝廷的资金是有限的,不可能能够提供来开发江南。军队改革,职业化军队,甚至火器化军队都提升到了计划。这些都是要花钱,可是我们大唐国库都非常危急。而我们不可能加税,如果加税那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负担。而这个开发江南,恐怕是比起当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还要花费高。”
房玄龄还是以财政作为理由,这个显然是一个致命的原因。因为开发江南的财政根本不是大唐现在能够承受得了的,所以想要开发江南,那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真的要开发江南,那恐怕国家就危险了。当年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不也是因为消耗过多的民力,结果纷纷起义造反吗?而很多官员也都点头,显然对于房玄龄这个说法表明了认可。
“杜爱卿,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却说:“皇上,老臣的建议是,开发,马上开发,不惜一切代价在我们这这代人开发完成!”
“什么?”“杜相爷疯了吗?”“是啊!杜相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也是一阵惊讶,杜如晦这是怎么了?虽然李世民也有开发江南的想法,可是没有想到杜如晦的言辞比李世民还要激烈?而房玄龄也是一阵惊讶的看着杜如晦这个老搭档,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老搭档居然和自己如此唱反调,居然直接的说出这种话?
“皇上,老臣……咳咳咳……”杜如晦开始咳嗽了,显然这段时间身体很虚弱。
李世民恶狠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因为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造成的,而长孙无忌也一阵心惊胆颤。
“杜相下去休息吧!”李世民说道。
而杜如晦说下去了之后,景文主动说:“皇上,臣斗胆猜测一下杜相的意思。”
“说!”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臣猜测杜相的意思是现在虽然财政情况不好,可是有一个优势是后世时代无法具备的。”
“哦?什么优势?”李世民问道。
“人!”景文只是说了一个字,就停顿了一下。
“皇上,我大唐刚刚开国,从上至皇帝到普通臣子,都是魄力十足,并且能力超群。而虽然后世也许财政条件好很多,可是他们却不具备这个人的优势。后世的君王和臣子,在太平时代生活成长,自然也就会造成魄力严重不足。而开发江南,不管是在任何时代,都是耗费巨大的。这种事情没有大魄力,是无法开始的。后世的皇帝大臣也许他们会想要开发,可是这么巨大的财力他们愿意拿出来投入这个短时间看不到好处的无底洞吗?开发江南没有十余年,不可能初见成效,这个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后世的人能够有魄力去投入吗?”
李世民也一时有些语滞,显然他也认为后世的太平皇帝太平宰相未必有这个魄力了。生活在太平时期的人,魄力肯定是比起开国时期的皇帝宰相要弱。到时候,他们能够有魄力把大笔财政资金投入到这个无底洞吗?恐怕,这个谁都没底啊!
可是眼前这些大臣,都是开国的大臣,皇帝也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皇帝,他们都是勇气能力魄力十足。只要他们决定了,那就会一往无前的去做,不会像是后世的皇帝大臣那样犹犹豫豫,畏首畏尾。虽然现在房玄龄也许会因为财政原因而反对,可是一旦真的下定了决心,那房玄龄也会拼尽全力去做,不会有什么回头的想法。如果后世的皇帝大臣是在不忍心那大量财政投入,或者是投入了长时间不见回报,他们“撤资”了怎么办?这样还不是白搭了吗?而开国的皇帝大臣也就不会有这个想法,他们恐怕反而会一往无前的投入。
而且,开发江南不亚于开拓,而这些官员需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开国时期,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最强大的时期,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整个国家开拓进取的风气没有散掉,那到时候再想着开拓那就晚了。所以,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够掉以轻心啊!
“好了,朕决定,开拓大唐开发江南,让江南成为我大唐鱼米之乡。朕,要在十五年内,初见成效。大家马上准备,拿出一个条陈,准备开发江南。而且,朕打算成立江南开发衙门,负责统一协调开发江南的事情。”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了景文的话,已经开始下定决心,那就是要赶紧开发江南。如果后世的皇帝,恐怕根本不可能有魄力。所以,必须要这代人内完成。一万年太久,现在大家只争朝夕。
第511章 520、江南大开发()
接下来,大家开始商讨这个江南大开发的机构组成。而李世民首先决定成立一个江南开发大使,专门负责江南开发的事情。而下属的成员由六部九寺五监派出人员组成,成立可以和当时的道路使衙门差不多的临时性机构。可是这个临时性机构很多人都眼红了,因为这个机构权利太大了。将来,整个国家的大量资源都会集中在这个江南开发衙门,而江南的的百姓官员都要仰仗这个衙门的鼻息。甚至,到时候恐怕这个衙门就是江南的半个王。可以说,这个衙门要财权有财权,要事权有事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