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苏俄放弃对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属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的主权。上述地区之今后政治状况,均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确定。苏俄撤出阿达罕、卡尔斯、和巴统省区,由奥斯曼帝国全权接管。”不知不觉间,托洛茨基的瞳孔已经收缩成了一个点,清瘦的额头上有青筋跳动浮现;他强行压下自己心中那澎湃翻涌的滚滚怒潮,用手翻开了眼前备忘录的新的一页。虽然托洛茨基现在已经很想掀桌子了,但他还是必须要看看,对方究竟是有着多大的胃口,准备把俄罗斯肢解宰割成什么模样?
“七、为表示和平之诚意,苏俄政府当从本条约签署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同盟国交出2000个火车头。3万节车厢。苏俄陆军交出一半的重机枪、所有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重炮、及10万吨弹药。苏俄海军交出全部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的战舰,已经下水但未完工的主力舰也一并交由同盟国代为保管。”
“八、苏俄向同盟国开放自由贸易市场,不得建立排外性的关税壁垒。”
“九、苏俄须向同盟国支付30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分二十五期偿还。最后付款日期不得超过1923年12月31日。”
炉火跳跃,钟表微鸣。偌大的谈判房间里鸦雀无声。只能听到布尔什维克代表们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响、和他们渐转粗重的呼吸声。德国外交国务秘书基德伦心平气和的在座位上等待着,脸上没有露出半点不耐烦的神色:之前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现在又怎么还会急于这大餐开宴前最后的一时?
目光四顾,其余各国代表的神情都各不相同。奥匈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伯爵满面红光,跃跃欲试,似乎随时都准备对眼前这帮毫无贵侯底蕴的泥腿子们来一阵劈头盖脸的猛烈斥喝:作为从建国之日起就和俄罗斯争斗不休的夙仇。哈布斯堡皇朝的人对今天的场景可谓是梦寐以求、渴盼已久了。自从搭乘上德国这辆战车以来,维也纳在和圣彼得堡之间的博弈中便实现了反守为攻的华丽逆转:无论是1878年的柏林协定,还是1908年的波黑危机,俄国巨人都在他们身上连载跟头,而奥匈也顺利挤进了世界顶级强国的俱乐部。这一次。他们更是以一个绝对优势的地位俯视对手。拒奥匈自身并没有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相反还是以败绩居多,但谁叫自己的盟国这么给力呢?能选上一个好盟友,也同样是实力的一种!
相比于奥地利人的兴奋,意大利外交大臣宋尼洛则显得平静不少;一身至少有150kg的肥肉安安静静地坐在房间内唯一一张铁质椅子上,只是那双黄豆大小的眼眸中,不时有贪婪之色一闪而过。对于这个地中海国家而言,远在东欧的俄国战惩他们根本毫不相干。这次意大利人之所以能坐到这个房间里,全仗之前乔利蒂向德国投下了赌注的缘故。既然自己身为同盟国的一员,又是无可争议的欧洲列强之一。那么自然也就要堂而皇之的在这场谈判中捞上一笔了。意大利人在土地上没什么想法,但对财富的渴望却是毫不含糊:此次外交大臣宋尼洛亲临到此,就足以看出罗马政府对在此场饕餮盛宴中分一杯羹的渴望了!
奥斯曼帝国三巨头之一的泽马尔,此刻正腰背挺直的端坐于座位。作为俄国另一个世仇的代表,泽马尔的脸上也尽是宿怨得报的恨怒与快意的神色。相比于奥匈,土耳其人和俄国人之间更是仇深似海:算上当前这一次的话。这已经是他们在过去240多年里和俄国人打的第11场大规模战争了。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日渐衰弱,使得土耳其人在之前输多赢少的战争中一退再退。将自己除小亚细亚半岛之外的环黑海领土都给丢了个干净;现在终于逮着了这么一个翻盘的机会,怎能不把这个仇人往死里弄?就连罗马尼亚人也同样对这次宰割兼分赃会议兴致浓厚。他们对俄国的土地和财富早就已经是垂涎已久,只不过此前根本没有实力去动圣彼得堡的心思罢了。
看着各国代表们那神色不一的脸颜,基德伦不由得在心中悄然叹了口气。当前的这轮谈判仅仅是博弈的一个开始,同盟国内部的各成员国同样是有着相互对立的冲突诉求:当前大家之所以还能欢聚一起,完全是由于当前的共同敌人俄国还没有被完全摆平,需要尽可能从它身上切下更大的蛋糕的缘故。一旦这块蛋糕被切下,同盟国各成员间必定会因为分配问题而出现相当程度的分歧:而德国需要花费在化解这些争端的精力,甚至还要多于当前的谈判行为!
不知过了多久,托洛茨基终于合上了面前的备忘文书。他面色沉重,徐徐开口道:“关于这份条约,除了第一条和第八条之外,苏维埃政府断不敢认同。如此程度的赔款割地,即便是放眼全世界又有哪一个先例?敝人此次乘坐1100公里的火车来到布列斯特,是为了真心与贵国们议和,绝无半分二意在其中。如果我带着这份条约返回圣彼得堡,不仅愤怒的人群会将我本人撕成碎片,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权也将难以保证。到那时,我们又拿什么来履行与贵国之间的协定?因此,敝方恳请贵方慎重考虑,对当前的条款进行适当的修订。”
“托洛茨基先生,有几个问题我想先对您说明。此次停战谈判,是由贵方率先提出,因此贵方完全需要表示出足够的和平诚意。而这种诚意,只能表示在政府层面的停战条约上,其余一切的个人表态均不能有所体现。对于这一点,相信阁下应该是再清楚不过了。”基德伦直面迎上托洛茨基的双眼,不紧不慢地说道。
基德伦顿了顿,而后又道:“除此之外,这场战争也正是由于贵国率先向我德意志下达24小时最后通牒,这才得以在东欧爆发出来。若非是贵国在我们身后捅进了这一柄锐匕,全力西进的德意志早就在马恩河战役中彻底击败了英法,哪里又会有当前这一持续了大半年、却仍旧悬而未决的西线战局?追根溯源,贵国无疑要对这场战争付全部责任。当今世界,已经与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因此和平条约也自然要根据时势而做出些许的更易。”
“当前,我同盟国的军队已经大大深入贵国境内,而贵国却缺乏能够用作抵御的军队;如果这一局面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那么只需再有两个月,我方的战线就势必将突破条约中关于领土的界线。因此我方以爱沙尼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战后国境线的条款,已经是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了!至于军队复员并交出一部分武器的做法,则是为保障和平所做出的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在赔款问题上,率先对我方宣战、并悍然攻入德奥本土的贵国,难道不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做出相应的赔偿么?”基德伦面无赧色地补充说道。
奥匈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在一旁听得不耐,当即抢过了话头,冷冰冰的说道:“托洛茨基先生,这些条款都是我同盟国审核时局而定,每一条都是完全合乎情理。如果贵方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善意的话,我们也只能致以最深切的遗憾之意,并被迫选择用利剑来犁取我们所应当得到的合理收益。”
眼见对方软硬不吃,始终死死揪住利益二字不放,托洛茨基心中苦涩,那双镜片下的眼眸也失去了几分神采。情况正如他在来之前所想的那样,正在朝一个最坏的方向进行发展,而手中毫无底牌的自己却没有任何的反击底气!他沉默半晌,终是开口说道:“两位先生,我希望能和我方政府进行沟通,以便对贵方的提案进行表决。这件事情关系太大,我无法以一人代表整个布尔什维克的意见。”
基德伦微笑点头道:“理应如此。不过还请贵方政府从速答复,因为当前的和平条约并未生效,我们的军队仍旧在向前发起攻击。”
ps: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567章 艰难抉择()
繁星闪烁,明月清朗,位于圣彼得堡冬宫当中的原沙皇办公室内,此刻已然由一名中年男子占据了其中。墙壁上的彼得大帝和亚历山大二世戎装像被毫无悬念的摘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卡尔?马克思的巨型油彩:房间内所有关于罗曼诺夫皇朝的勋章和雕塑也都被清理干净,于富丽豪华之中又多了一丝空旷之意。
明亮的水晶吊灯之下,早年以“列宁”为笔名的乌里扬诺夫正在宽阔厚重的办公桌前奋笔疾书:拒旁边座钟的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一点,但他仍是目光炯炯,精神十足。自从感受到大权在握那宛若毒品一般的滋味之后,乌里扬诺夫就彻底沉溺在了这主宰一切的激动中里,整个人如同一台上了发条的机械一般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处理着各种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所面临的各种事情。现在他才恍然发现,自己此前那43年的人生旅程简直如同清水一般索然乏味,当前这种纵横万里疆土、统御亿兆国民的情形,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价值和使命!
“笃笃。”细微的敲门声倏然响起,在寂静的夜空里显得格外清晰。乌里扬诺夫心中微微一动,张口吐出了一个请进的音节。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步履沉稳,缓步走到了办公桌前:他身材中等,唇上蓄着两撇浓密的大胡须,整体容貌上并无太多出众之处。然而其深邃的目光中,却隐隐蕴藏着一丝鹰视狼顾般的阴鸷;这种感觉就宛若一匹狠厉的苍狼,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
“乌里扬诺夫同志,托洛茨基同志连夜从布列斯特发来了同盟国所提出的停战要求。以德国人为首的同盟国。要求我们割让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南高加索一部,同时交出大量重型装备,并在十年内赔款300亿马克。只要我们一天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些条件,他们就一天不会停止在前线的进攻。”
大胡子男子将一封电文放在了乌里扬诺夫的面前,语气中也带上了几分难以遏制的愤慨之情:“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果然都是一个德行。他们除了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果实之外再不会干其他任何事情。这一连串苛刻至极的条款,哪里是一个正常国家所能接受的?该死的德国人,他们当年就应该在匈奴王阿提拉的上帝之鞭的惩罚下被斩尽杀绝!”
“钢铁同志,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德国人都死绝了的话,谁又来为我们无产阶级指引出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要知道,伟大的*先驱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志可都是德国人。”乌里扬诺夫在一份文件上刷刷写下自己的决定。随即抬起头来对面前之人说道。被称作钢铁的大胡子闻言放缓了语气,道:“您说的是。不过乌里扬诺夫同志,此番德国人所提的条件实在是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底线;这根本就不是和平,而是帝国主义对我们的残酷掠夺和剥削!”
乌里扬诺夫眉头微微一皱,将大胡子带来的那封电报拿到眼前仔细观阅起来。过不多时。他的目光便骤转凝重,一股难言的愤怒之意在心中滚滚翻腾,最终化为了捶向书桌的重重一拳。
事实上,早在布尔什维克与德国人相接触的第一天起,乌里扬诺夫就已经对他们的目的看得通明了。这头帝国主义豺狼之所以会找上自己,其核心用意就是将自己的革命力量作为一只母鸡豢养起来,以便等到今后下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