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战争角度而言,一艘新舰的服役。都是会被政府当局严密掩盖起来秘而不宣的;毕竟没有人会愿意让对方窥测自己的家底,从而在战场上陷入被动不利的局面。历史上的日德兰海战中,先期的杰利科便完全不清楚舍尔手中的战舰究竟有多少,而在德国战败之后,协约国也以为德国的后2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4艘马肯森级战巡已经服役。并将其全部列在了引渡名单之上。

    不过,现在手中大棒早已不够分量的英国人,却是迫切地需要任何一个机会来虚张声势,以求鼓舞当前已经低得不能再低的国民战争士气,并能够震慑祝峡对岸蠢蠢欲动的德国海军。英国海军部为虎号战巡举办的竣工仪式盛大而又热烈,其万众欢呼的场面、仿佛仍是处在英德两国相互恐吓威慑的和平时代。英国多家媒体纷纷推出专刊,把虎号战巡的性能吹得天花乱坠:“在她的全新15英寸巨炮面前,德国战舰都将如同是锡皮做成的一样被毫无悬念的洞穿!”泰晤士报在当天的专栏中面无赧色的如是宣称道。

    既然英国海军部选择了大张旗鼓的公开举办竣工典礼。自然也就不可能再会有什么保密性可言了。德国间谍毫无压力的混入了观舰的人群里,甚至搞到了几十张虎号战巡的高清写真照片。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大量有关这艘战舰的情报便汇总在了提尔皮茨的手中。而出于皇帝和王储本身对战舰的偏爱、以及为海军争赛多经费的潜在考虑,这些情报也在短时间内被送到了他们的面前。

    对于英国竣工的这艘新船,熟知战舰的清英几乎没有任何的心理波动。换装381毫米主炮的虎号无非就是一条速度减弱防护增强的声望,而即便是其强化后的主装甲,在德国主力舰的大口径炮弹面前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而英国在北海一战中惨败后的快速舰队,也绝非是这一艘战巡的加入就能够将颓势弥补的回来的。当前公海舰队即便是损失了莫里茨号。其快速舰队也有6艘战巡的阵容,相比英国人硕果仅存的3艘形成了压倒性优势。而根据威廉皇家造船厂报告的建造进度。全新的国王级战列舰首舰国王号,距离竣工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旦其完成舾装加入快速舰队。其威力绝非是这艘薄皮战巡所能比拟!

    “嗯,您没有看错,就是战列舰加入战巡侦查分队,而后凭借巨炮和重甲优势暴揍敌方的战巡了。”几年前的一次夜谈中,清英便摊开一张不甚精致、但却核心俱全的新式战舰设计总图,对瞪大了双眼的提尔皮茨如是说道。

    从1896年开工的海因里希亲王级装甲巡洋舰起,德国的前卫侦查战舰,就在清英的作用下融入了快速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德国海军在动力锅炉上的技术优势,使得他们能够用更小的空间、更轻的重量获得更大的功率输出,从而在不过分追求航速的情况下控制住船型吨位的恶性上涨,同时保证所需要追求的火力和防护。德国前无畏时代的装巡标准航速是20节,无畏时代的战巡标准航速是25节;相比于历史上因片面强调性能的高大全,从而导致排水量和造价疯狂飙升的英国胡德号,德国战舰在清英的把控下一直处于性价比最优的理智状态。

    到了1909年开工的德弗林格尔级上,德国战巡的高速战列舰本质更是显露无疑:相比于同期建造的凯撒级战列舰,德弗林格尔没有任何一项防御指标有丝毫的逊色!战列舰和战巡的特征,已经在这级舰艇上得到了融合和统一,清英于是决定将这两个舰种进行合并,不再有之前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别,而在今后的造舰预算中,德国海军也只建造快速战列舰这一种舰艇!

    这一合并所带来的好处是多重的。高速化的战列舰不仅保留了舰队决战的基本特性,更被赋予了前卫侦查的能力;其在战斗中的出场率将由此得到大幅提升,使得这些舰艇能更加充分的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而如果是慢速铁乌龟的话,那么其在前卫战斗中就只能于后方干瞪眼,这无疑是一种效费上的极大浪费。随着时间进入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德国在锅炉动力领域相较英国的优势更为明显(功重比),其战舰追求适当高速的代价也进一步降低,这也使得德国海军的战列舰和战巡之间的合并变得更加自然。

    由于合并之后的主力舰只有一个种类,其相同级别下的姊妹舰数量必将大幅提升,而这种批量建造的标准化情形便会稀释单舰成本,并降低战舰的建造工期。由于原料来源、人工成本、和国内竞争环境等诸多原因,德国战舰的吨造价一直要比英国战舰贵出不少,而批量生产的快速战列舰则可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掉这一缺陷。除此之外,清英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没有对提尔皮茨说出口,那便是高速战列舰的改装和使用潜力要远大于慢速舰艇。随着飞机技术的兴起,战列舰为了应付来自空中的威胁,也必然需要提升速度,来练就规避炸弹鱼雷的凌波微步。如果还是无畏舰刚出世时的21节标准舰队航速的话,那么在蛮夷苍蝇的围攻下将只能任人鱼肉,连躲避反抗的余力都没有!

    于是乎,在清英的影响下,德国海军便在1910年末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合并。根据次年年初所抛出的海军扩充预案,各造船厂将承建4艘全新的国王级战列舰,没有任何相应的战巡于同期开工了。当圣诞节的瑞雪铺满柏林的街道楼房时,对国王级的整体设计性能大感满意的德国海军部,随即在内部通过了明年再造4艘的决议,并在提尔皮茨从国会手中争得拨款之后,于1912年付诸各造船厂实行。1913年初,从海峡对岸的英国传来开工全新海军上将级战列舰的情报,这让德国海军部倍感压力陡增;经过紧急讨论之后,一个由清英主导、建造代号为h…40的设计方案被推上了船台,其同样是拥有不低航速的高速产物。而经过同年5月的战争增幅之后,该舰的年度建造数量同样高达4艘。

    盖因此故,清英对海军主力舰早已是胸有成竹了。他现在所关注的,已经全部集中到了即将爆发的东线战役当中。

    ps:感谢书友daclula123、心灵深处的呼吸的月票支持,zhouyu1976的打赏,和鸽子款的更新票3k字的终于能吃到了

第516章 俄军的进攻() 
夜色深沉,星光闪烁,一条长河波光如玉,迤逦蜿蜒,将起伏绵延的丘陵平原分隔开来。河边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植被已难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大量宛若蛛网般密集的堑壕阵地相互对垒;不时有战靴踩过沙土的声音低低响起,为这片寂寥苍凉的夜色又增添了些许肃杀的氛围。

    这里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普鲁特河,罗马尼亚和俄国的国境便是由此分离开。一个多月前,野心勃勃的罗马尼亚军队越过这片奔流的河水,向对岸的俄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意图夺回1878年被迫割让给俄国的南比萨拉比亚地区。不过,这帮达契亚人却是有着如同意大利一般的心比天高、但却命比纸薄的属性。俄军虽然笨拙颟顸,但却也绝非是疏于训练、装备落后、且浑身军服比史黄59还要亮瞎狗眼的罗马尼亚军队所能比拟的;在俄军的反击之下,出击的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全部遭到惨败,若不是其中有两个德军师砥柱中流、让俄军不敢过分追击的话,其上演如坦能堡之役中的惨败也完全有可能!

    从9月23日起,罗马尼亚军队就全面退出了普鲁特河以东的俄国领土,开始重整旗鼓,等待国内后续援兵的到来。而随着俄军准备大举进攻罗马尼亚的战略计划的披露,达契亚们更是慌了手脚,并发疯一般的修筑自己的战线防御工事。然而,由于两国之间的边境线长度足足有700多公里,比整个法国战线还要漫长;而当前罗马尼亚军队总人数却只有西线英法联军的五分之一,想要构筑起一片雄厚绵延的坚实防线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鉴于此。罗马尼亚总参谋长弗劳雷斯库只得采取另一种策略,即放弃不切实际的全面防御,而是在部分核心地段上构筑起完备的工事实施重点固守,等待德奥军队承诺的反攻时刻的到来。足够的粮食弹药被预先囤积到防守据点,各种坚壁清野的措施也开始在北部国土上予以执行:让弗劳雷斯库心中感到略微有底的是。德国第9集团军的部队已经穿着奥匈制服,出现在特拉西瓦尼亚的布拉索夫附近,这意味着他们能够以一个相当迅猛的速度驰援于己。

    就在罗马尼亚军队挖掘工事准备固守的同时,俄军也在加紧筹备着自己的攻势。随着巴黎的失陷,和德军在法国北部发起的新一轮攻势,英法迫切需要俄国在东线有所动作。而尼古拉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仗义的盟友,在了解到英法的困难之后,便加紧催促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军事行动。10月18日,一批从日本高价购进的步枪和子弹,在火车上颠了半个月后抵达乌克兰首府基辅。参战俄军中最后一批两手空空的灰色牲口,终于不用再每天诚挚祷告他们那些有枪的袍泽们尽快被敌军打死了。而让俄国人惊喜的是,日本方面竟然很人性化的为他们考虑到了后勤补给和维修的问题,此番提供给他们的步枪子弹,都是八年前在满洲战场上缴获自俄军手中的战利品,他们用起来完全是驾轻就熟。

    流水潺潺,普鲁特河两岸平静得一如之前的每个夜晚,然而在10月21日凌晨。这一画卷却被战争的怒火给彻底撕成碎片。伴随着进攻信号弹的冉冉升空,普鲁特河东、北岸的俄国土地上蓦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震吼,惊得远方林鸟冲天飞散;而仅仅不到十秒之后。河岸西南方的土地上便迸炸开了一团团赤紫橘红的耀目光火,将整片战场都映照得一片通红!

    由于俄军炮弹有限,此次炮火准备仅仅持续了十个小时便宣告结束,其密度更是与西线德军进攻巴黎时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对缺乏训练罗马尼亚军队而言,这已经是毁天灭地般的恐怖炮击了。大量俄军工程兵举着早已准备好的木筏圆筒,在炮火机枪的掩护下义无反顾的迈入齐胸深的冰凉河水。将这些漂浮物固定在水中、并扎成连接一片的浮桥。罗马尼亚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便如鸟兽散,飞也似的逃往后方拥有完备筑垒工事的防御支点。俄军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便突破了由罗马尼亚人把守的普鲁特河防线。并将自己的进攻大军和掘地三尺搜刮来的海量物资,源源不断的开往敌国的国土上面。

    俄国4个集团军同时出击,如潮水一般从比萨拉比亚向西南方突进。截止到10月22日夜间,列奇茨基的俄第3集团军已经向西开出了16公里,直逼罗马尼亚东部重镇拉加茨城下;萨哈罗夫和谢尔巴切夫指挥的第7、9集团军也大部渡河,罗马尼亚北部重镇雅西面临被合围之虞。而唯一进攻受阻的是卡列金的第11集团军,负责掩护侧翼的他们在对奥匈布科维纳地区的进攻当中,遭到了来自奥匈军队的猛烈抵抗。

    与奥匈常见的多民族混杂军队不同,负责在布科维纳前线防守的都是奥地利或匈牙利的本民族部队;他们不仅装备和训练都较杂牌军良好,最重要的是没有混成部队语言不通的情况,能够在战场上发挥自己所应有的实力。为了保住这个至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