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锋。再用不了十天时间,这场向大海赛跑的战斗也将落下帷幕。而当海峡烽烟散去之际,就是巴黎战火爆发之时。从6月15日小毛奇下达新一号作战命令之日起。德军已经为攻取巴黎而进行了十几天的人员调度和物资积累。对于这偿城战,德军总参谋部可谓是竭尽全力,志在必得;他们不仅要在这里让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还要将那些摇摆不定的中立国彻底拖上同盟国的战车。

    对于这种向对方拥有完备筑垒工事的堑壕阵地发起正面进攻的行为,清英向来是不看好的。但由于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因素,这场强攻也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一旦德军攻下巴黎,两面三刀、始终都在骑墙观望的意大利必然会笃信法国败亡在即,并瞬间撕下自己秉承中立的伪善面皮。二战时期,意大利人也正是在德军席卷巴黎之后向英法宣战,意图搭上德国胜利的末班车以捞取利益。

    因此。清英也只能暂时放下了在夏洛腾堡宫中的舒适生活,重新投身到了晚睡早起、在前线兵营披星戴月的劳累军旅。唯一让他聊以慰藉的是,自己有西克特这个尽心尽责且素质过硬的参谋长为辅佐。使得他完全可以像有鲁登道夫和霍夫曼坐镇指挥的兴登堡那样,几乎不用亲自去做什么事情。在向桑妮娅和自己那双还处于幼儿期的儿女告别之后,清英在一片月光中登上了飞赴前线的空艇。聆听着发动机传来的低低嗡鸣声,清英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距离马祖里湖战役已经过去了近十天,大量俄军俘虏都被一列列奔涌的列车给运到了西线,作为给德军修筑工事的无偿苦力日夜劳作。而扔掉了这些累赘、并得到了数十万军队支援的兴登堡,现在也应该采萨一步的行动了吧?

    ————————————

    月光如水,黛蓝色的天穹里点缀着闪耀的繁星。

    蜿蜒流淌的桑河之畔,一座气势恢宏的要塞城市背倚山地,在万里平原上昂然矗立,碉堡密布,炮台如林。数不尽的灰色身影在城市中心和原野外围来回巡视,宛若一道道长龙在陆地上夭矫奔行;不过,他们肩上所扛的却并不是德军的制式毛瑟98k,而是口径为8毫米的1895式斯太尔…曼利夏步枪。

    金碧辉煌的会客厅内,一名体型高大的壮硕老者,如渊渟岳峙般在客座上正襟高坐,冷峻的容颜面无表情,正是业已升任德军东线总司令的兴登堡上将。在他旁边,长着圆圆双下巴的鲁登道夫却是有些愠怒的神色;他不时将头转向不远处的门外,而那里除了两名守卫的士兵之外,始终不见此处主人的身影。

    这里是奥匈帝国的普热梅希尔,也是全欧洲堪与列日比肩的最强要塞之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奥匈就开始在这一片区修筑堡垒要塞工事,截止到当前的20世纪初,他们已经将这座直面俄国的要塞,经营成了可以容纳12万大军进驻的军事大本营。盖因此故,奥匈帝国陆军总司令康拉德?冯?赫岑道夫上将在战争爆发之后,便选择将此地作为他的前敌指挥所;在此前近两个月的战争里,他一直都是在这座毗邻前线的要塞城市中发号施令。

    不过,赫岑道夫的命却是比小毛奇要悲苦得多了。小毛奇手中所掌握的武器,乃是全世界最坚韧锋利、能劈金断玉的普鲁士巨剑,而赫岑道夫所指挥的部队,却是一帮由十几个主要民族、上百个少数民族所拼凑而成的乌合之众,其战斗力和德军相比,实在是有天地悬殊般的巨大差距。且不说奥匈帝*队每一千名新兵的文盲人数高达220名,足足是德军的220倍,人员素质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光是对来自不同民族的士兵进行指挥,便让奥匈的军官们伤透了脑筋。如果一位连长要想让麾下的每一名士兵都听懂自己所下达的究竟是什么命令,那么整个帝国就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精通八门语言、并能用二十多种语言与人交流的老皇帝约瑟夫?弗朗茨一世!

    诚然,奥匈帝国陆军的重炮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每个步兵师都有一个重炮团的强大火力支援,而德军师级的这一编制不过是个重炮营;但他们在人员素质和民族组成方面的巨大先天劣势,却是根本无法用这些武器来进行弥补。在此前与俄*队的交锋中,奥匈军队那更甚沙俄的外强中干,便*裸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了。赫岑道夫在俄奥战场上集结了4个集团军,总计有超过100万军队和5500门大炮;与之对垒的俄军只有2个半集团军,一个月后才增加到三个集团军出头的阵容,累计参战兵力不过80万人。

    然而在这群斯拉夫人面前,奥匈军队所发起的多偿势均惨淡收场;除了个别民族统一的奥地利团和匈牙利团的表现还可圈可点之外,其余部队在各场战斗中的表现都只能用愚笨颟顸来形容。大量听不懂军官命令的奥匈少数民族士兵在战场上胡乱突闯,成为俄军步枪和炮火的最好标靶;而奥匈部队的隐蔽行动也时常因为这些家伙的异动而暴露,不是功亏一篑让俄国人逃走,就是遭来一顿炮火枪弹、死伤惨重,甚至是全队被围成为战俘的节奏!

    ps:

    感谢书友pt猫和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话说订阅量依旧惨不忍睹啊?)

第406章 会面() 
为期一个月的主动进攻下来,俄国人只有不到十万的战场损失,而赫岑道夫的军队却至少折了十五万之众。奥匈士兵们只要听到“哥萨克来了”的恐怖叫声,就会引发难以遏制的恐慌和骚乱。之前在德军面前被各种乱干的俄军部队,此刻总算是在奥匈身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争节奏;尼古拉之所以敢于将战争继续持续下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俄军在西南战场上的胜利给予了他信心。

    随着俄国动员的深化继续,大量俄军从后方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截止到6月中下旬,后发慢热的俄军,在正面兵力已经追平了快速动员的奥匈部队,并且还大有超过之势。如此情形登时就让奥匈陆军司令赫岑道夫无法再保持淡定了。在兵力强于对手的情况下,自己都在俄国人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旦他们缓过劲来,东线战场的形势,就要彻底脱离自己的掌控了!

    在这种情况下,赫岑道夫在调整自身部署、加大动员力度的同时,也只能向柏林方面求助,请求他那些同属“冯”字开头的普鲁士盟友们,能帮他在东线战场上撑腰。对于赫岑道夫的求援,小毛奇起初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这很有可能是奥地利人为了一己私利、而让德军用尽可能多的力量去对付俄国人,以便减缓他们所受到的压力所采取的行动。然而当赫岑道夫在第二天又发了一份求援电报,并附上了此前东线战斗的详细过程和伤亡数据之后,生性未算胜先虑败的小毛奇顿时就发现,这些奥地利人可能是真的要打不过了。

    在无数次鄙视奥地利人的不靠谱之后,小毛奇向赫岑道夫做出了回应。德国原则上同意派兵援助奥匈。但当前德军正在西线与英法军队激战,并准备对巴黎发起大规模的攻坚,西线的每一个营都有着它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德国能用于援助奥匈协同作战的部队,只有东线的第八集团军和正在整编集结的第九集团军。目前这些部队都由兴登堡所全权指挥,小毛奇让赫岑道夫先与他进行商谈,等有了一致的结果之后。再向自己交个底就行。

    得到小毛奇的肯定答复,赫岑道夫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虽然小毛奇只答应让东线德军与他协同作战,但这支部队已经在此前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威力。在得到本土部队的支援之后,东线德军已经拥有了接近奥匈四成的兵力,其在对俄作战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会比整个奥匈的陆军还要为巨!

    赫岑道夫立即与远在东普鲁士的兴登堡取得了联系。与此同时,德军总参谋部让他配合奥匈军队作战的命令也发到了他的桌前。刚刚因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两场战役的完胜、而荣膺蓝色马克思勋章的兴…鲁,对来自维也纳的联合作战请求高度重视;因为在赫岑道夫的请求中,他们找到了能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助力。

    马祖里湖战役结束之后。俄国西北集团军群已然是分崩离析。只有堪堪超过两成的俄军幸存下来,他们士气低落、斗志涣散,又丢光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对东普鲁士已经造不成任何威胁。在这一形势下,兴…鲁决定先不沿着波罗的海向圣彼得堡推进,而是挥师南下。将整个俄属波兰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

    1795年,在俄、普、奥三国的第三次共同瓜分下,延绵了八百多年的波兰宣告灭亡。正式从欧洲地图上消失。在这诚分行动中,俄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获得了波兰将近三分之二的领土,且大多都是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膏腴之地;最重要的是,俄*队可以通过华沙铁路直达波兰纵深,距离柏林和维也纳的路途都大为拉近。一旦德军夺取波兰,不仅能斩断这个深入德国腹地的突出部,确保柏林和富庶的西里西亚地区的绝对安全;更能将这片土地上的发达农业和大量工厂纳为己用,大幅提升德国的战争实力。

    如果进攻方要想切除深嵌于己方阵地的毒瘤的话,那么从突出部的两翼根部发动进攻,无疑是最有效的策略。不过。仅凭德军一家之力,却是无法实施这一方略。翻开一幅欧洲地图便可明白,整个波兰南部是与奥匈帝国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与德国领土没有半分的相连,这意味着兴…鲁只能从东普鲁士一侧南下,如此进攻的效果必定会较南北合击大打折扣。

    赫岑道夫的求援正中兴…鲁的下怀。在东线击败俄*队本就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而如果进行联合作战的话,德军正好还可以借道奥匈,从波兰南部发起进攻。除此之外,德军还能够利用庞大的奥匈军队来弥补自己兵员数量上不足的缺憾,为下一步夺取波兰的行动扫清很多麻烦和障碍。6月27日,兴…鲁二人便专程来到位于波兰南部的普热梅希尔要塞,准备和奥地利人商议有关联合作战的相关事宜。不过很不凑巧的是,这位奥匈陆军最高指挥官在从前线视察军队的返回途中遇到了道路堵塞,以至于在兴…鲁到来之后,仍旧没有在会客厅中出现。

    见到这一情况,鲁登道夫心中大为不悦,即便是对面就坐着奥匈普热梅希尔要塞的卫戍司令,他脸上也没有给对方以任何好的表情。以德军在此前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势如破竹的精良战力,鲁登道夫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不需要奥地利人的帮助也能取得胜利;赫岑道夫在这种两军首脑的会晤中迟到,无疑是极不给他面子的行为。他不时将头扭到旁侧的大门外,又不时瞄一眼平静得近乎麻木的兴登堡,很有些不耐烦地在座位上等待着;而桌上那杯咖啡,此刻也早就被他饮尽,光亮的内壁在吊灯的照耀下发射着熠熠的光辉。

    ――――――――――――――――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平缓的脚步声终于在门外响了起来。兴登堡目光一凝,转头望去,只见一名气度不凡的老者在几名军官的簇拥下,缓步走到了大门跟前。他身材高瘦,面容硬朗清癯,唇上的白色胡须不仅没有让他显得老迈昏聩,反倒是为他增添了些许贵侯儒将的雍容姿态。这张面容,兴登堡已经在照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