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虑了。小毛奇的副手施泰因忽然想起战争爆发时一位老同事的来信,信上说“如果形势的发展需要一个指挥官的话,无论哪里,请不要忘记我。”信上并且保证说写信的人还很健壮。一个沉厚坚稳的身影骤然浮现在了施泰因的眼前。

    保罗?冯?兴登堡,1870年以中尉身份参加了普法战争,此后便因深得老毛奇和施利芬两位军事巨匠的赏识而步步高升。然而在1908年所举行的大演习中,兴登堡由于一时好胜,率军击败了德皇威廉所指挥的部队,事后感到升迁无望的他便在1911年以陆军上将的军衔宣告退役。时至今日,虽然兴登堡还有半年就要满67岁,但他并不比德军右翼的三个集团军司令来得老些。东线所需要的指挥官,并不是普里特维茨那种遇事就表现得惊慌失措宛若神经质的人,而兴登堡一向沉着坚韧、稳如磐石,其镇定冷静的品质完全可资信托。小毛奇表示首肯,当年在演习中被虐了的德皇也予以批准,随即一封电报便发到了这位将军所赋闲的汉诺威居所。

    5月21日深夜,在汽笛的长鸣声中,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二人在汉诺威的火车站碰面了。隆隆前行的列车里,沉厚威严的上将和凌锐张扬的少将相对而坐,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两人略一交流,登时都对自己的搭档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欣慰感受。这对日后驰名疆场,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珠璧,便在此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契合。

    ps:

    感谢书友二月三十戒书的打赏话说今天订阅量又一次跌破均定,大家给作者一点码字的动力吧

第342章 天时人和() 
对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而言,真是上帝要让他们在东线战场上建功立业。

    5月20日,俄第一集团军在贡比楠战役中艰难击退来犯的德军之后,司令官莱宁坎普便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转入全面休整。由于莱宁坎普所拥有的德国身世,他的这一行为在战役结束后登时被污蔑为对德国“居心险恶的蓄意放纵”,甚至一度要以叛国罪在军事法庭上予以惩处。然而,和他共事过的同僚都清楚,莱宁坎普是不可能为了他体内的那一部分德国血统而在这锄运攸关的战争中放水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由于当前形式所需的缘故。

    对于俄军的进攻,德军早就在战前做了详尽的撤退部署。仓库中存储的各类物资被尽数运往后方,空无一人的农庄中没有留下丝毫的草料和粮秣;通讯设备和电话线也被转移一空,火车车厢和蒸汽车头更是不见所踪。而俄国人的技术物资匮乏和后勤保障混乱又是出了名的,才推进到德国境内25公里,莱宁坎普便发现他的部队就已经陷入泥沼了。

    在后勤保障上,俄国第一集团军主力已经和补给部队脱节,而这支部队的每日消耗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莱宁坎普所部下辖3个军团和5个半骑兵师,20余万军队每天都要消耗掉为数惊人的粮食,而那5个半骑兵师和拖曳大炮辎重的战马更是要食用海量的草料;要知道,一匹马的食量至少是一名士兵的八倍以上!

    除此之外,俄军在战斗中也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贡比楠一役虽然以德军的撤退而告终,但俄军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俄军伤亡被俘人数超过一万五千,其后方运输队更是在战斗中遭到了德军骑兵严重的扫荡洗劫。最为关键的是,俄军平均每门大炮只有25发炮弹,而为了击退德军的攻势,这些大炮几乎都把自己的炮弹给发射殆尽了。因此,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指挥官,都不可能让他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发动攻势。

    在战略上。莱宁坎普的部队也不能攻得太急。根据俄国统帅部所制订的计划,俄军不仅要占领东普鲁士,更重要的是围歼驻守该地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从而一举打开通往柏林的大门。如果他的俄第一集团军在东面冲得太猛的话,势必会让已经在贡比楠战役中撤退的该部德军部队成为惊弓之鸟,仓惶逃往西边的维斯瓦河。而这样一来,从德军侧后方杀出、执行包抄任务的俄第二集团军便会扑空,从而让德国人从俄军的包围圈中逃之夭夭。莱宁坎普不仅需要重建他的后勤补给,更要稳住面前的德军、为萨姆索洛夫的第二集团军争取包抄合围的时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停止不前便成为了他的唯一选择。

    然而莱宁坎普所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一本无可厚非的决定。却是让德军得以在短短十天内转败为胜。并一举挽回了当前的所有颓势。

    5月21日,早在鲁登道夫还在科布伦茨基地接受小毛奇和德皇的召见的时候,德国第八集团军作战处副处长霍夫曼,就已经通过尚未被撤换的司令官普里特维茨下达了一道命令。即让由弗朗索瓦统领的第一军和一个步兵师乘火车长途机动,转移到南线支援朔尔茨的第20军。相比于在东普鲁士最东边的莱宁坎普,由萨姆索罗夫指挥的直插德军退路的俄国第二集团军显然更具威胁;德军已经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部,准备首先解决掉这个侧后方向的顽敌。

    5月22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二人抵达司令部马格堡。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情况分析后,鲁登道夫得出了首先打击俄第二集团军的结论,而这正与霍夫曼此前的命令不谋而合!有感于老熟人(鲁登道夫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曾与霍夫曼同住一屋达四年之久)和自己有着伯牙子期般默契的鲁登道夫,连夜与霍夫曼制定了一份针对俄第二集团军的进攻计划。

    通过内线铁路网的快速调运和前线部队的有效转进。德军将在三天之后,于坦能堡的左右翼集结起第八集团军全部的4个军团,而后便如同海啸狂澜一般猛扑向俄第二集团军。虽然部队及其补给、装备、马匹、枪炮弹药的调度,车头车厢的集中,在挤满难民的车站上上车。列车从一线到另一线的调度等都是相当复杂棘手的问题,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都深信德国的铁路系统是能够胜任的,因为在大战之前,德国已经在铁路线上花费了不知多少的心血。

    这个策略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一个条件,那就是位于东部的俄第一集团军在此期间继续像现在一样原地趴窝。因为德军在向俄第二集团军开刀的同时,也把自己最薄弱的侧翼和后方都暴露在了俄第一集团军的面前;如果莱宁坎普下令部队快速突进,德军登时便是腹背受敌,甚至有全军溃败之虞。关于这一点,霍夫曼坚信莱宁坎普会因为修复补给线等惯常原因而停下来两三天,在德军痛揍完俄第二集团军前到不了战场;而鲁登道夫在制定完计划后却显得忧虑重重,焦躁不安,生怕莱宁坎普会在临战之际出现在他的后方,而后朝他的屁股狠狠来上一脚。

    在位处逆境的情况下,鲁登道夫性格中的缺陷一面开始展现。而飞艇部队在23日关于莱宁坎普开始重新进军的报告,则更是让他为之忧思焦虑,陷入了前任司令普里特维茨所曾经拥有的那种忧惧当中。刚制定好的作战计划,鲁登道夫竟又是开始在两个俄国集团军之间举棋不定起来了。这一刻,兴登堡的坚定沉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审阅了这份反攻计划之后,当即正告鲁登道夫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德军必将取得最终胜利。受此感染,鲁登道夫也从莫名的徘徊逡巡和瞻前顾后中恢复过来,开始全力投入到大战前的准备工作去。

    ————————————————————

    在俄军方面,让西北集团军群司令吉林斯基将军伤透脑筋的,是怎样选择时机,让自己钳形攻势的两翼同时完成对德军的合击。由于莱宁坎普击退德军的捷报已于20日夜抵达他的手中,唯恐德军逃脱俄军合围的吉林斯基便加紧要求从南方突进的第二集团军星夜兼程,堵住德国人逃跑的退路。

    与此同时,法国人的一连串空前紧急的催促请求也都直冲吉林斯基本人而来。由于此时的法军已经在边境战役中被德军揍得大败亏输,一溃千里,因此法国大使几乎是声泪俱下、火急火燎地要求俄军立即对柏林展开“殊死进攻”。这些要求,从霞飞送到巴黎,从巴黎送到圣彼得堡,从圣彼得堡送到巴拉诺维济(俄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从巴拉诺维济送到吉林斯基,吉林斯基则又将这些要求全部转给了俄第二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将军。而萨姆索诺夫此刻正在砂砾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前进着,并已经开始对战力不济的法国人破口大骂。

    按照俄军原本的动员计划,他的第二集团军要等到5月21日才开始向前推进,然而正是因为法国人的一再催促,使得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下令他在15日就发动攻击。而以俄国的动员速度,这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萨姆索诺夫使倦身解数,才勉强让他的部队于17日向前推进,而这种赶时间的结果便是后勤组织工作不可能得到完善了。骡马不足、车辆缺乏、粮秣短少、弹药稀缺等问题,从出发伊始起就一直困扰着前进中的俄军。从波兰向德军腹地推进,到达边境得需要一周,且一路上都是碎石遍布的沙砾道路,两侧则是未经开发的莽莽荒原。在这种道路上前进,准备工作尚未完善的俄军情况可想而知。

    面对吉林斯基令如雨注般的急切催促,萨姆索诺夫详细汇报了部队所面临的困境。他的士兵一天要连续走上12个小时,疲惫无已,而尚处俄境的他们已经出现了粮食草料供应不上的情况。然而吉林斯基由于顶着来自尼古拉大公、圣彼得堡和巴黎的直接压力,别无他法,只能继续让萨姆索诺夫努力使劲,加快脚步。他吩咐萨姆索诺夫,“德军正在仓皇溃退,仅仅留下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部队来对付你,因此你必须加快脚步,抢在德军退过维斯瓦河之前拦住他们的去路。”

    自从20日贡比楠战役结束以来,俄军就和德军脱离了接触,“德军正在仓皇溃退”全系俄第一集团军司令莱宁坎普一厢情愿的天真判断。吉林斯基不疑有他,直接将原话转给了艰苦跋涉中的萨姆索诺夫。而此时的德军根本没有溃退,而是通过铁路快速集结的部队,准备给来犯的俄第二集团军以致命的一击。

    ps:

    感谢书友ige额月票支持和二月三十戒书的打赏订阅持续悲剧中?)

第343章 神奇的俄国人() 
根据德国飞艇部队所发回的报告,莱宁坎普的第一集团军已经于23日重新前进。鲁登道夫唯恐莱宁坎普杀到他的后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败,因此急于先同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决一死战。他命令第一阶段的战役于25日打响,由弗朗索瓦所统率的第一军首先发动进攻。然而弗朗索瓦却并没有遵循这位比他小了近10岁的年轻少将所下达的命令。

    自从东线战争刚爆发的那一天起,第一军司令赫尔曼?冯?弗朗索瓦便像是一匹极富攻击性的狂烈骏马;他屡屡违抗来自司令部的命令,并按照自己对战局鞭辟入里的洞察分析展开行动。早在贡比楠战役之前,弗朗索瓦就曾违抗原司令普利特维茨的撤退命令,将一支轻敌冒进的俄国部队打得落花流水,甚至抓获了三千多名俘虏。尝到了甜头的弗朗索瓦,从此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要比司令部的决定更加睿智;而这一次,他又基于自己对战场的判断而违背了鲁登道夫的指示。

    由于德国第一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