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着皇额娘来了,康熙便赶忙下榻,准备上去扶皇太后坐下,还是皇太后见了,赶忙走过去,扶着康熙,责怪道:
“哎,别动啊,都生病了,还不爱惜身体。”
皇太后的声音,轻怪中带着几分担忧之情,要说皇宫中,最舍不得康熙死的,除了一众伺候的奴才和后妃外,这最害怕康熙死的,就是皇太后了。
这无关情感与否,康熙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可皇太后也一生无所出,后面跟康熙相处下来,感情自然是有的。
尤其是自康熙执政后,就更是以皇太后之礼孝敬她,给了她所有后宫女人,终其一生所能坐到最高的尊敬位置,皇太后当然是感动的。
另一方面,也是权势和荣华富贵啊,虽说下一任皇帝,不论谁当了皇帝,都不会亏待她多少,但是谁知道还会不会像康熙一样,孝敬她就难说了。
因此今早一听说康熙生病了,吓得她连早膳都没来得及用,就赶忙带着一众来给她请安的宫妃们,来给康熙探病。
康熙对皇太后摇头,安抚道:“儿子没事,皇额娘您怎么来了?”
说完,又在皇太后喂完药后,接着对一众后妃们安抚一番,便将众人打发了回去。
待一众人走后,康熙又传了旨意下去,让一众来探病的官员先回去,只吩咐下午禀报河务。
然后不顾雍正和众皇子强烈的反对,吩咐如若无事耽搁,明日便继续南下巡河。
康熙帝病,一众事务便交由大阿哥直亲王,三阿哥诚隐亲王,雍正和八阿哥廉郡王主持,因此探视康熙过后,雍正又开始忙碌起来。
很快,一众人在雍正等人的主持招待下,到午后未时一刻便开始全部到了康熙的御舟,开始禀报河运等事务。
御舟之内,康熙已是动了微怒,道:“朝廷穷数十年之功,所费甚巨,让尔等休憩筑堤,原以为能还世间一条太平清澄的黄水。
可三十七年尔等还是让‘黄河决堤’,并且一直隐而不报,导致更多的黄河水灾,直接泛滥,危及十几个州县。
灾民更是流离失所,是不是此次朕不派雍亲王下来,你们还要继续这样置朕的江山百姓不顾啊?”
说完,康熙更添薄怒,本来此次老四三十八年下来赈灾,所有灾民都安顿得很好,以于成龙、施世纶为首的几个官员负责的河务堤坝也筑得很好,此次去查了应该就没事了。
可问题是这两年,索额图这个老匹夫,竟然为了贪污银两,私自顶了太子的旨意,派了自己人上去。
本来也是堤坝,只要筑堤筑好,不要偷工减料,但凡小雨小水什么的,就一点事没有。
可坏就坏在,今年四十一年,才不过三四月份,黄河的雨水又多了起来,而这次被索额图假传太子旨意,指的人上去筑得堤坝,就有些决堤了。
也幸好,这是在黄河下游支流等处而已,是以于成龙与施世纶等发现后,便赶忙补救好了,可即使如此,康熙还是震怒了,这也让康熙下定了决心要收拾索额图。
再一想到此次南巡,前段时间特意停了衙,特意来这里接驾的官员,康熙就再次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官员,就知道拍他马屁。
正当做事的时候,能担得起的,就没有几人,一想到他走后的大清江山,要是处理不好,就是名不聊生,他心底就是不安心。
太子一向是康熙心中储君的得意人选,要说论学问论才学和孝顺等,太子在众位皇子中,都是一等一的。
可太子也有一个短板,就是御下简直有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太宠着他的原因,导致太子在对以索额图为首的一众官员们时,总是有两分心软在里面。
这要是太平盛世还好,可一旦又遇上他所经历的‘三藩之乱’,‘台湾之乱’等等需要铁血震慑的时候。
太子便添几分软弱,这才是康熙心目中,一定要收拾了索额图的根本原因。
因此此次康熙便又迁怒了,对着一众特意来接待的官员们,骂得一顿狗血喷头。
马齐、于成龙,施世纶、张玉等一众禀报事务的官员们,皆诚惶诚恐的跪伏在地,不敢多言一句。
众人都知道,康熙是为了此次黄河又差点出事,导致黄河水灾动了意气,又何尝不是在生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一党等人气,或者更深层次的说,是在生太子的气。
众人也知道,此次万幸没有造成任何损失,此时康熙发怒,不过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因此众人皆低垂个脑袋,任由康熙发泄着种种郁怒之气。
康熙郁气发泄一通之后,后面到是开始安排其后面的具体事务来,先是将现任湖广总督的李辉调任。
重新任命了这几年表现良好的左都御史的郭秀,重新任命著补授湖广总督,令其即刻赴任。
再将原湖广总督李辉调京,任工部待郎用。而于成龙,康熙又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马奇从新调任为武英殿大学士。
又安排了分别以雍正和八阿哥为首的两队人马,分别去检查此次河工。
康熙刚将一众事务安排完,只见这时,李德全又捧了一个细长的黄封匣子进来,悄然站在一旁。
康熙见了,便对马齐、张玉,于成龙等一众官员,道:
“你们皆下去办差罢,适才朕所说的,仔细拟了旨意,再到朕这里用印。”
舱房之内,待一众官员们与众皇子们皆出去后,李德全这话才小心的送上匣子,道:
“万岁,苏州织造李煦的密折。”康熙点了点头。用指甲轻轻划开匣上的纸封,从中拿出一份折子。
读了几句,面色便变得难看起来,压着浓浓的愤怒问道:“折子可是李煦亲自送来的?”
李德全见状,小心翼翼地答道:“回主子的话,李煦奉上旨意留在苏州准备迎驾诸事,这份折子是李煦身边的人送来的。”
康熙沉默了一阵,才道:“朕知道了,朕有些乏了,你下去罢,有事朕再唤你。”
李德全应了一声,出去之时轻轻带上了房门。
康熙昨晚本就有些感染风寒,今早喝完药后,加上平日里一向善于锻炼,是以身体虽然远不如年轻的时候,但到底此次风寒,对康熙来说,还是无恙的。
可此次收到李煦的密折,他还是有两分心痛和颓然。
原来,便是此次康熙特意安排的索额图之子,格尔芬,本来领的是二等侍卫的差事,此次康熙南巡,特意遣他先行南下打探事务的。
可这索额图之二子,格尔芬,到了苏州之后,竟然开始密会起当地的官员起来。
而且还假传太子旨意,让当地一众官员,到处去搜寻长相颇佳的少年,并且还信誓旦旦的暗示,是太子之意。
这下索额图之子此番事情,是彻底惹得康熙勃然大怒。
他不知道,太子是不是真的还有隐瞒他的事,还是仅仅只是被冤枉的,但是康熙还是发怒了。
先是传旨继续轻舟南下,再命了三阿哥诚隐亲王去带索额图之子,提前先行回京,交给索额图亲自好好管教。
康熙此次之所以没让大阿哥直亲王去押人,就是因为大阿哥跟太子一向不对盘。
他怕大阿哥直亲王,会借此次事件亲自去对付太子,那到时候就会将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了。
说到底,还是康熙心疼太子,这无论发生多少不利于太子之事,只要不触碰康熙底线,康熙都默默的给太子挡了不少灾去。
因此此次那么大的事,康熙就更不可能给太子留下如此大的污点了,因此才派平日里,性子一向软眠的三阿哥诚隐亲王去办这件事。
但是旨意只是说,他的旨意,先宣索额图之子回京而已,而且三阿哥一向听康熙的话,通常康熙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根本就很少去探究除他的诗词歌赋之外的事情了,是以康熙此次才会如此放心的将此事交给他办。
翌日,康熙旨意下达后,很快御舟与以皇太后为首的一众后宫女眷的船只,继续浩浩荡荡的南下巡河。
可是诡异的是,康熙此次南下继续巡河的时候,本来已经渐愈的身子。
康熙偏生让暗处的人,透了一道秘旨回京,说是康熙帝病重,让太子前来探视……
第270章 :帝臣博弈(二)()
京城毓庆宫里,太子妃脸色有些不好看,这主要是最近索额图的二子,格尔芬时常往宫里送人讨好太子。
对于索额图父子二人,总给胤礽送女人,太子妃真的是很生气,正经来路的她没有意见,但这些都是让老鸨训练出来的,能好到哪里去呢!
这送女人就算了,有的时候,竟然是送的身子柔软的男子进来,太子妃对这个就太有意见了。
可她是太子妃,自己肚子也不争气,就只在三十六年生了个公主,着实是她对不起爷。
所以即使爷将李佳氏的次子弘皙保养养在她名下,连玉蝶都改了,她都没坑一声,只默默的顶住了娘家瓜尔佳氏一族对她的压力,希望默默的能做好太子的贤内助。
太子是半君之主,更是未来一国之君,太子妃石佳氏那是打小,就被康熙从宫里派嬷嬷下去,一切行为礼仪,全是按正经皇后的规格去要求的。
所以别看太子妃瓜尔佳氏,身份比不上正经的满洲上三旗身份,可是真从内由外来说,完全是一个太子妃。
不,或许应该说一个皇后该有的气度容量,别说对后院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就是对前朝政事也异常的敏感。
只是正因为这个高贵的皇家身份气度,反而使胤礽对太子妃望而却步,只宠着宫里的侧福晋李佳氏,和格格伊尔根觉罗氏。
哼,这两个人竟然仗着太子之宠,敢站在她头上,她当时也不过就使了个小计,轻松就挑起了宫里众多女人的嫉妒心,这不两下就把肚子那块肉搞掉了。
只不过这两年太子的日子过得有两分紧张,她不屑对付后院这些女人罢了。
特别是赫舍里氏一族,有的时候太子妃都不明白了,她完全想不通索额图,索相领着那么大的权势了,还在每日里来劝导太子准备造反。
当时听到消息的她,直吓得她魂都出来了,要不是她从小就养成了谨慎细心的性子,说不得上次就差点要性命不保。
特别是这次,自万岁南下巡河后,太子妃心底就一直很是不安稳,心扑通扑通老是跳个不停,可她每次劝爷的时候,爷老是说她想多了,她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如馨,在想什么?不是你让人叫孤来的吗?怎的孤来半天了,却半句话不说,只盯着孤发呆呢?”
太子有些不满,这大早上的,他还刚从伊尔根觉罗氏院子里醒来,就被太子妃叫过来,说有事相商,可他到快一刻钟了,太子妃却在他跟前走神,这才不满问道。
其实太子也知道,他对太子妃是迁怒,或者说是自卑。他到清朝,已经十二年了,可这十二年间,每天要应付康熙这位千古一帝。
而且很多皇家规矩礼仪,他也是不断的练习才没有出差错,不然他早就在康熙跟前穿帮了。
可真真轮到皇家气度,以及作为未来储君,后面的御下和治国手段,他还是让康熙不太满意的。
特别是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