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的态度,又不像每个月只给一两千的。
所以姜灵心里有些奇怪。不过大多是家累重,她也不好说什么。当下照样存下号码,校对过一遍没有出错,道:“那我给你拷u盘里。u盘那玩意我有很多,全是赠品,回头你也不用还我了。”
u盘这种小东西,成本低,又常用。所以数码商家举行宣传活动时,时不时就到处派送。翻译公司的几个小姑娘天天逛街减肥,于是连带不减肥的姜灵,也逛来了一堆。
赵永刚听姜灵说得跟便笺纸似的,不由就乐了:“好。”
这时两个客人终于抱着石头出来了。三个老板都跟过来了,看客也一个不漏。然而,还是没人大声说笑,气氛严肃得奇异。
圆脸小伙子赶在前面,老吴搭了把手,两人揭开对面院角的油布,露出一台机器。
姜灵没见过,但听说过,小声问赵永刚:“切石机?”
赵永刚点点头,盯着那边:“要开始了。”见姜灵没事儿一般,琢磨了一下,故意提醒道:“那块毛料十八万。”
姜灵一听,忽然觉得有点儿荒诞——她那两个金元宝的价格,还不及这一块石头的贵?这种差距,终于令姜灵隐隐意识到,因为那个“李子”,她的生活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第21章 14、三块仔料()
赌石是一刀穷、一刀富,暴起暴落的买卖。其中,这赌的石头,是翡翠原料中的仔料,也即翡翠的砾石。
翡翠原料有两种——山料;仔料。山料,是从山上直接开采出来的,没有外皮,不属赌石。仔料,则是含有翡翠的岩石,在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下破碎,被水流带向低处,受到碰撞、经过长年的冲刷后,形成的卵石。往往有原生皮或风化皮,故而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样子。
所以自古以来,才有赌石的买卖。
偏偏以目前现有的技术,仍然不能便捷、有效地鉴别翡翠仔料里面的好坏。于是这赌石的市场,也就延续了下来。
至于俗话说的毛料,是统指未经加工的翡翠原石。
赌石的人,切出玉石或者翡翠,赚钱了,那就是赌涨。切出一堆碎石头,血本无归,那就是赌跌。
姜灵知道这些,所以此刻看着那两位客人,不由替他们的十八万块钱担心。不巧一转眼,姜灵发现那个年长客人的手上,戴着一枚翡翠戒指——碧绿碧绿,瞧着晶莹剔透!
根据下午刚刚在张甫那儿看的图册,姜灵迅速估了一下价。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这一枚戒指,至少就值个五六十万。所以立刻、马上,姜灵抛开了担忧的心思,纯粹看起了热闹来。
*********
老吴与圆脸伙计,给两个客人打下手。是切是擦,从哪里切、怎么切,都由客人自己作主。否则,若是里面有翡翠,这一刀下去,切好切坏一公分之间的事,谁担得起?人心难测。因着差不多的原因,看客与买明料的老板,照规矩,都不能上去帮忙。
四个人围着石头忙活了一通,年纪较大的那个客人,亲手在切石机上固定好毛料。老吴麻利地帮着接上电源。圆脸伙计从厨房里盛了桶清水过来,连瓢搁在切石机旁边。
年纪较大的客人直起身来,又端详了一番,这才一点头,亲手按下开关、操纵机器。终于,随着“沙沙沙”的细声,第一刀切了下去。
两位客人是从小头切起的。这一刀下来,只切下了不到一寸厚的一角,大约半个鸡蛋大小。切出来的两边石面,颗粒细腻,但却是白花花的。
圆脸伙计张嘴,似乎要叹气,但最后关头被老吴挥挥手赶开了。老吴不仅赶了伙计,自己也退开了几步。
两个客人看上去,并没有注意到这一节。他们脸色很不好看。接下来,年轻客人舀水,在年长客人的示意下,洒了一些在切面上。然后年长客人,又一次固定石头、操纵机器。很快,第二刀也切到了底。
揭掉石片,依旧是白花花的。
年轻客人脸上,已经黑得锅底一般。年长那个还算沉得住气,摸出烟来,又放了回去;亲手取来清水,洒上断面,洗去灰沫,慎重查看那上头的纹理。
一院子十一个人一条狗,谁都没开口。张甫忍不住点上了一支烟。
姜灵轻轻吐出一口气。之前她瞧那块石头,仅仅只不过石头而已;现在再看去,却发现里头有“白雾”。只是还隔着一层东西,尚未露出来,也看不清楚有多少。不过,既然有白雾,那这块毛料就是好的。只不过里头的翡翠藏得深了一些而已。
看来石头不比湖水,湖水透明,石头可就厚实了。
因为知道了结果,姜灵从容多了。这一放松,才察觉自己刚才心情紧张。
此刻,姜灵回过神来,心中不由对自己摇头:既然有了促进植物生长变异的能力,她其实已经有了一条生财的好路子。哪怕变异的不好拿出去,种些名贵花木卖卖,小发一笔,那是很容易的事。
所以,今天这样的场面,为什么还要紧张?
姜灵瞅瞅前面的看客,又瞅瞅身旁的张甫与赵永刚,偷偷翻了个白眼——她姜灵哪里紧张了,她姜灵只不过被这些人感染了而已!
张甫察觉响动,扭头看看姜灵,见她神情淡定,暗暗称奇。
而这时,第三刀开切。
*********
第三刀开切时,年轻客人一张面孔涨得通红,两手攥紧;切到四分之一,年轻客人偏开脸,继而起身背转开去,不敢再看。但年长客人却没停手,只是道:“不敢认了?没这胆跟我来做什么!”
因为他声音不大,机器又在响,加上旁人最近的也在两米开外,谁都没听清楚。
——除了姜灵!呃,还有黑背
年轻客人受了教训,深吸一口气,又回过头去看。
这一刀切完、刚刚揭开,一个看客立即惊呼:“出了出了!”霎时间,院子里气氛一下子松泛了,喜气洋洋起来,看的、等的,纷纷说起话来,上前一饱眼福。其中一个看客,还打算出去喊朋友来瞧。
老吴自然没拦。不过年长客人不乐意了:“差不多了,还没解完呢——这院子里挤得了几个人?”那个看热闹的这才打消主意。
张甫给姜灵解释:“解石要安静,旁边太多人围着看不好。我们能在这儿瞅着,也是这老郑师傅脾气好,再说这块石头也不大。你不去瞧瞧?”
十八万还不大。姜灵有点无语;应了一声,上前也去看了一回——大约是冰种吧?阳绿。绿中带黄,底水甚好。
旁边周老板与卫老板正在争议,一个说是黄杨绿,一个说是浅阳绿。其实这会儿才切出一个面,怎么能判断整块料子的色泽?他们也是刚才憋坏了。
年轻客人已经缓过气来,见过来看的是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有些得意又有些轻佻:“小姐,你也懂这个?”
姜灵不喜他的嘴脸,更不喜他得失之间没个形状,当下既不说懂也不说不懂,笃定一句:“既然出了,肯定是大涨。”轻轻巧巧拨开了问题。
这话其实什么都没回答,但却算是个好兆头。一般做生意的人,对鬼神就算不信,也要尊上一尊的。何况赌石的?断然不会反驳别人的好话,即使心里觉得说话人外行。
所以郑师傅闻言,抬头望了姜灵一眼,冲姜灵一点头。
姜灵回以颔首,泰然自若退回原处——的确是大涨。因为这会儿,姜灵已经能看出那团“白雾”的大小了。约莫与周老板保镖的拳头差不多,形状偏扁。
看来,同样是石头,有没有“白雾”灵气,情况还不一样。
*********
出了绿,后面的抛解,也不能松懈。否则一不小心伤到了料子,那真是没处哭去。所以郑师傅捏着手电筒、琢磨得更仔细,动作更慢了。
姜灵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五点一刻。坐车回家要十几分钟,按照郑师傅的速度,今天恐怕是来不及目睹这块翡翠原料整个儿变成明料的那一幕了。另外,回家还有一件事等着姜灵:怎么跟爸妈交代卡里多出来的钱?
想到这件事,姜灵忽然心生一念,问张甫:“张先生,吴老板这里的石头,有没有小的?”
张甫笑了:“怎么,你也想试试?有的。有几百块的。”他看看老吴离得远,压低声音道:“那是拣剩下的,卖给逛步行街的客人。”然后叫过圆脸伙计:“小杨,来来!”
姜灵微微一笑,向张甫点点头,跟着小杨走进店面房。
因为郑师傅这笔买卖不小,老吴无心继续招呼小生意,朝街那边拉下了卷帘门。门外出去,就是步行街。步行街同样属于城隍庙,但这条街上,摆的多是地摊之类。与张甫的店铺所在的那一带,价位不一样;从张甫店里绕过来,要走好几分钟。
小杨拉开墙边桌子的抽屉,找了一支手电筒给姜灵,手一挥:“里面墙下这片,大的八百,小的六百。张老板带你来的,都六百好了。外面那些,我做不了主。”说完望望院子里:“那你慢慢挑着,我先去看啦?”
姜灵一下子明白了,这小伙子一颗滚烫的心,都扑在了郑师傅那块冰冷的石头上:“好的,你尽管去看吧。”
小杨一乐,“哧”一下溜回了院子里。而姜灵走向那些六百、八百的石头,暗自祈祷能找出一块“白雾”靠近表面的来——不用多,一块就行了!
石头很多。幸好姜灵不是郑师傅,看石头用不着仔细琢磨。趁着没人,姜灵手电筒也不用照了,一片儿一片儿扫视过去。
不过石头放得杂乱,有些垒在一起也没人管,上面的挡住了下面的。姜灵不得不拿开它们。结果这一拿,拿到第二三十块时,姜灵却发现手里抓起的这块,里面有一小团白雾。“白雾”两个鹌鹑蛋那么大,略有弯角。
姜灵瞅着手里灰不溜秋的长条石无言——难道亲手接触,还有助于发挥异能,可以看得更清楚?于是姜灵又掂起手边几块试了试,却毕竟概率小,再没发现哪块有。
既然已经找出了一块,姜灵也不管了,起身打算出去。偏偏她转身出来时,一眼就瞧见了第二块。
第二块外貌更差劲,黑不溜秋的,形状很像一坨狗屎。上面还有一道明显的裂缝。躺在新露出来的几块石头间,怀抱着一团长形的“白雾”,“白雾”大小与麻将牌差不多。
姜灵没打算找第二块;但既然看到了,到底舍不得放过。所以,姜灵又随手抓了第三块——用来遮人耳目!
第22章 15、筹备花圃'推荐票加更2'()
买下三块仔料后没一会儿
姜灵落荒而逃。
*********
第三块仔料,是用来放烟雾弹的。所以姜灵付过钱,首先拿它开刀。
而且是当中一刀,直接切下去!
——结果竟然出了!
虽然只是普通的糯种,颜色也只是嫩绿,比不得艳绿、浓绿、阳绿,但足够取料做上几个挂件、戒面。以现在的翡翠行情,卖个三四万没问题。
周老板当场就出了两万块,张甫与卫老板都没跟他争。老吴钻进屋里,乐呵呵捧出个验钞机。两万块钱,验钞机反复点上三遍,也没花一分钟。
当时姜灵一边收下了钱、抽出五张给帮她切石的小杨,一边头整个儿大了。
—